“这款游戏可以移植开发成一个手游版吗?”当炎龙互动高管、成都天雄科技CEO许世昌为新开发的一款MMORPG游戏寻找A轮融资时,90%的投资人都提出过类似的开篇问题——有的甚至完全不问作为“正主”的端游,而是详细了解其手游计划。这与他一年前获取天使投资的“行情”完全不同。
今年以来,手游突然成为投资热点。不仅端游、页游等游戏团队、游戏运营平台纷纷杀入,就连不做游戏的互联网公司,其他行业公司以及各类资本也“杀”了进来,甚至连温州煤老板、炒房商人的资金也低调地“抢滩”手游市场。
资本爆炒
今年国内最火的一款手游是《我叫MT》,目前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2300万,这款游戏的开发商乐动卓越,去年窘迫到裁员度日,今年的估值已超过10亿元;去年,《银河帝国》荣登北美苹果iOS手游排行榜冠军宝座,打下《疯狂的小鸟》,尽管只有一天,也让其声名鹊起,据说日进20万元……
一夜暴富的神话,不仅激励着创业团队不断涌入手游市场,也为资本市场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概念。
掘金手游,已经成为2013年资本市场的重头戏:机构疯狂增持,手游相关概念股逆市狂飙;而其他文化传媒、通信板块上市公司则狂热并购手游项目。除了上市公司,PE、VC、民间资本等各类资本也在疯狂涌入。
“现在投资手游的场景,就像2008年前后各路资本涌入网游领域。”经纬创投一位合伙人告诉记者,从2008年成立以来,在游戏行业已经投资了七八家公司,其中大部分是游戏企业,包括《银河帝国》开发商Tap4Fun(原名毕鲁尼)。
这几年对手游项目的投资中,他明显感到资本市场的变化。“在去年上半年以前,还是项目到处找投资;但去年下半年后,不少早期洽谈跟进的手游项目却有人“横插一脚”。他说,去年底,与一家上海手游公司谈A轮融资,双方因估值问题没有谈拢;按照正常规律,今年还会继续谈;但在今年初,一家私募入股该公司,其给出估值接近1600万元。
“说实话,从专业的分析来看,我们认为这家手游值不起超过千万的估值。”他有些感概,现在,手游行业的投资越来越热闹,但是投资泡沫也随之产生;据他了解,专业的PE、VC已经收缩战略,对于虚高的价值相当谨慎。
有相同感受的,还有英特尔投资中国区总监吴蓉晖。她告诉记者,去年,英特尔投资在国内曾投资了一家电视游戏服务商渡维科技公司;但整个游戏特别是手游行业被炒得太热了,英特尔投资会相当谨慎。
但是另一方面,民间资本、游戏运营平台等却在有些激进地寻找项目。
今年4月以来,长期托管浙商资金的私募基金项目经理李先生,正在试图寻找优秀的手游项目。何为优秀?原本专注房产、基建等领域投资的李先生并不是很明确,只能求助专业人士。
“初期的投资资金为1000万~2000万。”他向记者证实,最初,这些资金寻找房产、基建、环保等资源性、长期获益的领域作为出口极为正常,但由于在政策上的一些限制,部分投资出口被封闭;因此转寻周转期短的投资项目,恰好游戏属于利润高、投资回报周期短的产业。
“选择手游项目也是一些客户要求的。”据李先生透露,目前,投资手游的绝大部分都是浙商二代,这些人和其父辈不一样,商业视野更加宽阔,因此敢于投资新兴产业。此前,有人曾在网游投资潮中获利,因此竭力促成手游项目的投资。
昨日,本报记者辗转联系到上述私募资金的其中一位出资人、温州煤老板二代刘小姐。自从她接管部分家族资金以来,已在上海入股一家通讯科技类公司,逐步向科技行业的投资转移。
“我以前只玩过劲舞团,平常也在玩一些手游;但对游戏行业并不懂。”她坦言,之所以选中手游领域投资,理由有二,资金不能闲置;预期手游会像网游一样爆发。
另据一家上市游戏公司的市场部门总监透露:“目前来自浙江寻找手游行业机会的资本确实比较多。实际上不仅仅是浙商,来自山西、福建的资金也非常多。”她同时预测,如果一旦有浙商手游公司真正成功,那么更多、更大手笔的民间资本将纷纷涌入。
正是在爆发神话与资本涌入的双重刺激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试图进入淘金,整个行业愈加疯狂起来。
“成都手游几乎已经快到了一个疯癫的状态,什么团队都来做,什么游戏都开发,不管赚不赚钱先把游戏开发出来再说。”IT茶馆创始人王佳伦说,据不完全统计,成都有700多个手游团队或者公司正在拼速度,盘算着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在业内,成都还只是号称“手游第四城”,排名在北上广之后。
“手游市场现在很疯狂,有点像当年做页游。”蜗牛游戏创始人石海告诉记者:两年前,页游团队天天被人挖,连做FLASH程序的都不放过,但现在基本没人挖了;但移动游戏团队的情况正好相反,以前没人搭理,现在天天被人挖。
盛大游戏CEO张向东则描述称:盛大游戏所有离职者的手续都需要经过他签字批准,结果他统计发现,去年起,10个离职者中有8个人的离职理由都是创业做手游,“连做管理服务的人都说要去创业做手游了!”
盛宴难咽
“其实,各个手游团队讲述的故事不会超过10个版本。”上述经纬创投合伙人笑称,对于民营而言,研发团队很多时候都会类比《愤怒的小鸟》,来介绍自己项目的故事。
10人左右的团队,基础配备有开发人员4名,美工2名,策划1名等其他人员。这是大部分手游初创团队的规模。《愤怒的小鸟》《我是MT》毕竟只是少数,一夜暴富更多的还是传说。2年前,由于看到手游市场的巨大潜力,一位软件工程师决定辞职创业,并组建了一支15人开发团队进入市场。在产品尚未成形时,便被国内一家大型页游运营平台(趣游)全资收购,基于现有团队开发新一代手游项目。
此时,这个页游平台已经“嗅”到手游即将爆发的气息,并通过收购等方式试图尽早布局。随后,该团队扩展至30人,各项开支每月80万,经过9个月不断开发、重构后,上线了一款大型手游。上线仅4个月,月流水不到10万,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团队开始反思产品的定位和游戏体验,再次不断进行重构调整,历时一年半时间投入近1200万,收入还不到50万。
“目前,我们的项目还在进行中;恳请你不要披露更详细的信息。”昨日上午,这位当事人向记者平静地讲述着创业故事,似乎失败与他的关系不大。“说实话,如果烧的是自己的钱,我也会很心疼。”他向记者坦言,被收编的团队中,大部分如他一样“烧钱”,久而久之就变得有些“麻木”了。
“其实,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他透露,每个团队都在很认真地想游戏概念,不断向运营平台“要钱”,而运营平台也在包装“手游概念”向资本市场兜售,不断吸引新的投资者进来。
在这样的怪圈下,资金链是否会有断裂的一天?“虽然不断有人退出,但在A股手游概念的热炒下,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他认为,乐观地看,手游团队越多,成功的几率也会增大;这是很多游戏运营平台的并购逻辑,也是很多资本投资的逻辑:多子布局,也许能够生长出一款《我是MT》——带着赌徒式的投机心理。
对于这种投机心理,前述私募基金经理李先生的感受更为深刻。“其实客户并不懂也不关心手游项目的具体细节,诸如开发团队、游戏营收等重要信息。”李先生感概,在多数客户眼中,手游产品与房产、黄金等实物无异,买入只是坐等好的价钱卖出;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促进了手游投资交易的活跃。
“股东之间的转手,手游团队是感受不到的。”李先生称,根据早年操盘网游项目的投资经验,被投资的团队只知道这是一笔某某私募资金,并不清楚详情,只要能获得持续输血就可以了;为了卖出,投资者也会持续投资输血,维持游戏团队的存活。
在找到下家转手前,一旦停止供血,将会血本无归。有一个例子是,去年初,一位温州商人投资了一个宁波的手游团队,每个月耗费50万~60万,但一直烧钱到今年初耗资近700万,这个团队连一个游戏APP也没上线。温州商人难以忍受,最终“壮士断腕”。
“如果他能再等两三个月,情况肯定不同了。”李先生坦言,当年操盘投资网游一样,早期进入、挑到好时机退出的确实会赚钱,但也会有大部分人亏钱;“最后,除了几个上市网游巨头,几乎没有玩票的了。”
“游戏行业发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石海告诉记者,从端游、页游等发展规律来看,纯投机一定行不通。虽然手游门槛在50万~100万元。但仍属于相对 “烧钱”的游戏行当,如果没有找到融资,大多数团队是烧完前期的50万就散伙。
从业多年的游戏产品经理李茂称,目前国内手游竞争白热化,游戏生命周期很短,要保持收支平衡需确保每月20万以上的收入。 App Store 访客中,81% 的人在浏览了排行榜前50名之后,他们便不再继续深入了。64% 的应用都没能挤进排行榜之中,最后沦为“僵尸应用”。在国内数以千计手游团体中,真正能够突破榜单进入玩家视野,打开钱袋获取玩家青睐的游戏远小于二八原则的“二”。
“手游市场过于浮夸,很多人跟风淘金,几个人头脑发热凑在一起做个游戏,可是同质化产品太多。”佳伦告诉记者,以成都为例,大多数手游都在今年初立项,经过6个多月的研发,下半年将迎来集中上线热潮,预计80%的手游团队将被淘汰。
此外,腾讯、盛大、巨人等网游巨头在今年下半年,不约而同地上线或主推各自的手机游戏,凭借渠道和用户积累抢回手游“失地”。
还记得网游进入页游后的混战吗?毕竟无论资本市场如何热炒,对于手游团队而言,首先是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