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 to China成为一种另类C2C,泛指中国公司将国外的产品或创意,借鉴到自己的产品上。如果非要翻译成中文,也许用“山寨”这个词最恰当。在一次和手机厂商的聊天中,我好奇的问,中国山寨机快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对方思考了一小会,回答我,“我们离市场和工厂都太近了”。
信息全球互联和制造业全球分工让中国企业获取和复制新产品的速度变得飞快。从某些角度看,整个中国都是一个巨大的制造机器,同时也是一个巨大市场。大量的山寨手机厂商能够最早的获悉草根用户对不同机型的偏爱程度,以及对潜在功能的需求。然后,迅速的实现。早年某国产手机厂商未曾公开的内部资料里,这样描述山寨手机给他们带来的威胁:“我们开发一款产品的周期是8个月,而山寨机只需要45天”。
如果放到更宏大的层面去探索因由,山寨已经成为这个人口数和生存压力同样巨大的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文化,一种生存哲学。有一个很刺人的玩笑这样描述:如果一个犹太人开了间餐馆,第二个犹太人就会在旁边开一家商店;如果换成是中国人,你很快就会发现一排小餐馆。
“山寨”的由来
对于很多中国用户来说,是那些五花八门的山寨手机,第一次把“山寨”这个充满乡土气息和粗粝感的词汇推送到他们面前。从可以考证的资料来看,“山寨”被赋予建筑学之外的意义,起源于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当时九龙城、狮子山、观塘等穷人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山寨城,里面有很多家庭作坊生产仿冒国际名牌的服饰鞋帽,当地人称此类商品为山寨货。
山寨从此成为仿造与低价的代名词。那时候只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没有监管。
后背阿迪,胸前耐克的美好时代
随着八九十年代以耐克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名牌产品进入大陆,山寨现象也随之兴起。刚刚从“的确良”时代走出来的中国人,很多人买不起名牌,但却都穿上了“名牌”。
今天流行的纯色、简洁、去符号化发的设计风格与那个时代无缘。人们把对标签的追求直接定义成对美和时尚的追求。市场嗷嗷待哺,背后印着阿迪达斯,胸前却是耐克标志的运动衫被年轻人骄傲地穿上街头。
山寨被注射了一针兴奋剂。那些日夜轰鸣的加工厂沿着粗犷的野蛮生长之路迅速自我扩张和被复制,进而形成了多处以仿制某类商品为主体的区域产业基地,并驰“名”中外。当然,路走到今天,很多公司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仿制,而是开始做设计,做自己品牌。这也成为中国式山寨的一种典型进化模式:仿造——改进——自主品牌。
这种热度和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在印度、拉美、非洲等地,中国的山寨商品四处开花,甚至杀进了欧洲市场。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埃及代表团身穿假耐克招摇过市,被明眼人发现其衣服拉链居然是阿迪达斯的——相关负责人居然还很硬气地表示,衣服质量很好,我们是从中国订的。
从NOKLA到双卡双待iPhone
“你发现没有,六年过去了,现在所有的手机都和iPhone一个样。”
一位山寨手机加工厂的老板这样感叹。在他看来,从2007年开始,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在模仿苹果iPhone。“和他们比,我们中国山寨机还算是有创意的。”
在那些专门销售山寨手机的柜台和摊铺逛一圈,你会看到翻盖的iPhone,滑盖的iPhone,双卡双待的iPhone,能换电池的iPhone。
山寨手机曾经活跃的创造力来自于主流手机厂商对草根用户需求的漠视。双卡双待、超大铃声、超大电池、望远镜式的偷拍摄像头、各种奇异的外观造型——以及最重要的,低到你无法拒绝的价格。
有人说,三星在手机市场的成功在于它放大的苹果的缺点。实际上,这些事情中国山寨机早就做到了——中国的小加工厂们从每一代iPhone中都能衍生出多种差异化产品。它们之所以没有成为三星,或许也不可能成为三星,就在于他们的创新没有系统和延续性,并由于价格的原因,让产品始终停留在一种低廉和不稳定的状态中。牛逼的企业能够把创新转化成高额的销售收益,而在相对混乱的山寨机领域,那些90%模仿基础上的10%的创新,只是为了生存而已。
中国山寨机辉煌过,又很快暗淡了光芒。从最早山寨品牌字母开始,到后来山寨外观、UI甚至系统。时运好的时候,他们横扫了几乎全部发展中国家市场;荣光远去的时候,有些转行了,有些还守着剩下的业务小富即安。
当山寨遇到互联网
有人说,《找你妹》涉嫌抄袭《pictureka》,《疯狂猜图》涉嫌抄袭《icomania》,在往前溯,人人网与Facebook很像,新浪微博和twitter也撇不开关系。
一个做出五千万用户数手机游戏的创业者对我说,抄袭有时候是逼出来的。“中国的创业环境就是求钱求快,如果你的公司马上活不下去了,现在抄一个游戏就马上能有10万元,你抄不抄?”
我没办法回答他。过了一小会,他自言自语,“如果换做我,可能也要抄的……”
另一位因为一款有抄袭争议的产品而活下来的创业者,如今早已摆脱了生计窘迫的境况。谈到过往,他还是有些不能释怀。“总之,能不抄,就别抄。起码,别完全的搬过去,你要有自己的东西,你要升华它。”
他说的升华,指的是微创新。
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现在特别愿意谈微创新。我把你的游戏玩法拿过来,但游戏角色换成中国人更熟悉的,算不算抄袭?我把你的网站逻辑和基本设定拿过来,换成更符合国情的内容话题分类,算不算创新?很多时候,你是很难分清这里面的边界的。
在中美之间,这类抄袭的现象和争议尤其集中。有人说,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这里有海归的创业者,有清华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有黑客有极客有创客,在中美创业者之间,产品模式被快速传递,创新精神为什么没有同步传递?
一位清华的博士生选择了退学创业。他做的一款移动互联网产品,借鉴了Linkedin。他说,创业的风险大,成功率低,既然国外有人趟出了路,国内又是空白,为什么不做这个成功机会更高的呢?
他的想法代表了很多创业者的心声。互联网让中国人看到了与外界的差距,这种差距也正是机会。从门户时代、搜索时代到社交时代,每一代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身上,都从不曾停下过望向大洋彼岸的目光。
一方面,差距造成了空窗,这是机会;另一方面,中国的整体经济收入水平和创业环境,缺乏对创新的宽容。
山寨的尽头是创新
今天再看过去,美国互联网有的,中国基本也都有了。中美互联网在产品形态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当你离领跑者越来越近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慌张,因为你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有一句话,叫做抄袭是一时,创新是一世。没有人永远领着你跑,既然模仿的成本如此低,速度如此快,你总有赶上自己老师的时候。也许,那时候,就会倒逼着中国互联网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倒逼着整个资本市场给予创新更多的支持和宽容。
创新可以为宏大,也可以很微小。你甚至可以借鉴更牛的东西,拿过来用到你的产品里。创新的关键是,你有改变它的态度,你有自己想要实现的东西——金钱之外的东西。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把这种东西叫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