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之父,现为无线通信技术ZigBee 芯片开发商 GreenPeak 创办人的林克思(Cees Links)。
物联网(IoT),一个跟大数据(Big Data)、 AI 人工智能一样迷人的词汇,许多业者都急于将自己所开发出的产品、平台或者服务与这些名词挂勾,却鲜少有人真的能参透它的核心价值。
物联网的英文全称为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它与物、联结这两件事脱不了关系,却又不尽然如此狭隘。长期深耕无线通信技术,曾经协助创办Wi-Fi联盟(Wi-Fi Alliance)的Wi-Fi之父,现为无线通信技术ZigBee 芯片开发商GreenPeak 创办人的林克思(Cees Links),对此则有独到见解。
五年前人们所谈论的物联网,与现在人们所谈论的物联网,究竟有什么不同?林克思表示,五年前,物联网对于大多数厂商而言,只是个“不知道如何实现的单字”,认为只要是连接设备、让对象能够联网,就是所谓的物联网;现在则不然,更多人开始意识到,物联网背后的核心价值,其实是应用与服务的互连,是Internet of Services !
Wi-Fi之父:并不是做到“物”的连接就叫做物联网
智能温度计、智能手环、智能灯泡,或者是任何一个内建传感器的硬件......这是你以为的物联网,但对林克思而言,这只是能联网的对象,不代表就能构成服务。联网对象与服务有什么不同?对象应该是服务的其中一环,而不直接等于服务;或者说,服务是产品开发的核心,对象是实现的手段。
林克思指着自己手腕上的 Fitbit 笑称,Fitbit 背后所连接的服务就是一个Lifstyle Coach,Fitbit搜集数据后上传到云端,分析之后,再借由手机给出建议,这是一种生活状态的教练,这是一种服务,它教导我、告诉我如何生活,传感器和对象只是实现的手段之一,所以 Fitbit 本身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后端的服务。
又如智能家居应用,林克思认为,如果你要推广智能家居相关的物联网应用,就应该要用“电子管家”的概念(如同 Fitbit 代表的是生活教练)去思考这套服务应该如何成形?
电子管家要做什么?林克思说,并不是安装各种传感器,就是管家,就是智能家居了。举例来说,管家要能知道谁在家、如何依此调节空调温度,而且让主人即使不在家,也能知道家里发生什么事。像我妈妈 86 岁了,自己一个人住,我怕她一个人在家发生什么事却无人知晓,当我今天透过“管家”得知她起床时间异常,也许就能拨个电话给她关心一下,对她来说,她也不是真的一个人在家,她知道有人在乎她。他进一步指出,这样的智能家居甚至不只是物与物、服务与服务的连结而已,它还能做到“家居与我”的沟通。
这种“服务”的概念,与传统厂商习惯的硬件制造、技术本位的思维很不同。服务是一种无形的价值与诉求,可靠、美观的硬件只是基本门面,不一定保证能带来好的服务经验,重要的是硬件背后所涉及的服务如何与云端、与平台、与其他合作伙伴串连,带给消费者美好的生活体验与感受。
Wi-Fi走了十年才普及,有一天物联网也会如Wi-Fi一样随处可见
产业界谈论物联网已久,多年却不见它真正普及于一般人的生活之中。林克思认为,目前物联网普及的最大困难在于成本、标准化与“人”。前两项都会随着时间解决,最重要的仍是人到底能不能相信并接受“物联网真的能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这件事。
林克思用他过去推动 Wi-Fi 普及的故事来举例:我们在 1990 年制定 Wi-Fi 标准,但市场上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大家都觉得我们不需要 Wi-Fi,可能觉得它不稳定、会危害人类健康等,有上千个反对的理由,最后我们花了 10 年才让 Wi-Fi 在一般消费电子产品大量普及,我们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大家根本无法想象没有Wi-Fi 的生活。
对照如今物联网的发展,为什么智能家居还推不起来?林克思笑说,就跟当初推行 Wi-Fi 所面临的阻碍一样,“因为大家觉得现在的生活就够好了!”他举例,现在你回答不出“你家现在发生什么事?/你妈妈在干麻?”这个问题很正常,不过 15 年之后,那时的人们可能就会对这个问题习以为常,因为已经可以时时掌握家中大小事,甚至好奇“没有物联网的生活是什么啊?”
关键是:人类真的懂物联网的价值吗?十五年前大家都认为汽车钥匙上不需要设计一个能把全部车窗都锁上的按钮,因为门跟门的距离已经够近了,现在呢?你家的门窗这么多,距离比汽车的门窗距离还要远,为什么你不认为家里也需要智能门锁与遥控装置?人类真的需要了解物联网的价值,才能让它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林克思说。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