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个月不到,Vine的命运似乎能得以反转。
据Techcrunch援引多方信源称,Twitter目前正在着手评估其它公司对Vine的收购方案,希望能尽快将这“烫手的山芋”“转交”出去。
这距离Twitter宣布将在数月内关停Vine才过去11天,并表示用户仍可下载Vine中的内容,有任何变故会及时通知。但Vine此后的路在何方,Twitter未提只字片语。
消息公布后,许多公司开始关注是否要收购Vine,或许他们是看中Vine虽然大势已去,但影响力仍不容小觑。Techcrunch称,Twitter收到了许多收购报价,包括一些亚洲的公司,不过目前还暂时无法确定潜在收购方,也有传言日本消息应用Line是收购方之一。据Techcrunch最新消息显示,Twitter已将投标者的范围从超过10个缩减到5个。
尽管Techcrunch有消息源指出,在此番收购报价中,甚至有些低于1000万美元者。正如The Verge打趣道:“这个价钱比Twitter此前用来运转Vine的单月花费还少。”因此,有可能出售Vine不会给Twitter的状况带来明显起色。
适时兴起,失势衰落
2012年,Twitter收购短视频鼻祖Vine,Vine作为当时世上首个6秒短视频社交服务,一下子攫取了众多眼球。
用户通过触屏来录制视频,而且Vine能引导用户拍摄3段2秒长的视频,并能将其连接起来;录制后的短视频会像GIF那样无限重复播放。围绕着Vine,人们的创造力纷纷涌现,甚至用来报道身边事件。
在2013年8月21日,Vine就宣布其用户数突破4000万,此番公布距离之前1300万的用户量仅相差2个月。产品上线一年,Vine每月短视频观看次数已过亿,也捧红了众多“大V”,比如说美国版Papi酱 Lele Pons ,在Vine上拥有84亿次观看次数,粉丝数约为1110万。
不过,登美国iOS历史下载榜首时有多辉煌,跌下时就有多落寞。在近年Vine的下载排名持续下滑,截止上月公布关闭消息前,其在美国AppStore总榜已至300名开外了。
Vine后来的日子不好过,也跟其引发短视频潮流也不无关系。毕竟从技术上来说,短视频的门槛不高,这也引来众多追风后来居上者。像Facebook在Instagram推出了类似功能,还有来自Facebook Live和Snapchat的挑战,而微信也在此时跟进了短视频功能。
从“怀中宝”到“烫手的山芋”
Twitter曾数次提及,Vine是其战略的重要部分之一。
但是成也短视频,败也短视频。Vine不是没有寻求过“变革”,今年6月,其宣布取消6秒视频长度限制,将时长延长至140秒。
140秒的长度,使得Vine的处境很尴尬,用户既丧失短视频带来的乐趣,Vine又没办法撼动像Youtube等长视频的地位。
竞争对手四面紧逼,加之被爆出Vine内部高管频频离职,加速了Vine的衰落。
“大V”们的离去给了Vine最后一击。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ly的数据,2013年成为Vine最重要的1%的用户中,从2016年初开始,已经有一半以上的用户停止向Vine发布新视频内容。Vine捧红的那些“明星们”转而向Snapchat、Instagram寻求更多“致富”的机会,而Vine却无力采取措施吸引这些用户。
另外,Vine的固定运营开支不菲,纽约时报援引Vine公司两名前雇员的话,他们表示Vine需每月花费1000万美元在基础设施及员工的开销上,但是目前的商业模式还不明确。
据The Verge报道称,Vine的发展走势与Twitter预设不符,毕竟Twitter是希望利用Vine的视频分享功能,来增加自身人气,而Vine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娱乐平台,这种发展态势不能给Twitter带来更多协同效应和价值。
前不久Twitter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遭遇了近年来最低的同比营收增速,并且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以降低成本。
适时兴起失势衰落,短视频鼻祖Vine“命悬一线”,Twitter要找下一个接盘者
Twitter的此前季度营收同比增速(来源:TechCrunch)
Twitter自己已是四面楚歌,对于吸金又不能显著带来商业效益的Vine,关停也成了其迫于时事的无奈之举。
瘦死的骆驼或比马大?
Vine大势已去已成定局,但据comScore披露的数据显示,在今年5月的美国市场,Vine的用户仍然达到2400万。
或许由于Vine本身对科技圈的影响,也或许2400万的用户基数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Techcrunch的消息称:有许多公司想注入资金来支持这一极具文化影响力的视频平台,并且也有很多人表达了对Twitter关闭Vine决定的不满。
不论如何,Vine好歹有了一线生机。或许正如Techcrunch畅想的那样,如果有公司能复苏Vine,并确保Vine和Twitter应用之间的整合,那么Vine仍可以给Twitter带来帮助。这或许就是Twitter意欲找的“那个公司”吧。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