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数据作为全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充分挖掘利用其商业价值、管理价值、社会价值,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广大社会民生。”这是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摘抄,绝对具有战略的眼光和高度。
贵阳大数据做到了吗?这就需要看贵阳是怎么做的。其中,媒体报道比较多的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的统一云计算平台–“云上贵州”。有数据显示,云上贵州平台日均访问量近2亿次,最高峰值达10亿次以上,全国所有省区都不同程度调用该平台数据。
为此,笔者也查看了该平台。
从内容上看,从云服务器ECS、负载均衡SLB、开放存储服务OSS、关系数据库RDS等,这些技术服务和青云、华云等云服务提供商的对外服务没有更多的区别。因此,这很难作为“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的有了权势。
从技术实质来说,云计算只是解决了IT系统效率的问题,涉及的只是成本和管理,如果政府行业的管理和应用仍然是照搬,其实上不上云,并不能够给政府治理和产业升级带来更多的帮助。当然,随着数据应用的集成,彼此独立的信息孤岛更有条件得到解决,但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相关的报道。仅从现有的内容看,还没有看到更多的新意。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贵阳推出的全球首家大数据交易所、全国首个大数据资产评估实验室……多个第一的探路印记。根据报道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可交易的数据类型包括金融、医疗、银行、环境大数据等30个数据品种,用于交易的数据由卖家挂牌定价。正式运行以来,已经发展会员单位200多家,产生上千笔交易。
数字看起来很精彩。但还是需要从专业的角度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交易模式是什么模式,交易所在其中提供了什么样的角色。由卖家挂牌定价。卖家有什么啊?如果是金融、医疗、银行、环境的数据,这就是大数据吗?这些数据可以买和卖吗?以医疗的数据为例,历来就是数据归属之争,这样的数据是不能够直接买卖的。即使患者允许公开的数据,交易的利益又如何分享呢?
从现有数据交易服务来看,以数据堂的大数据模式为例:“大数据来自各行各业,归属权虽然为其他企业,但数据堂可以拿来做深度加工融合等增值服务。增值服务的收益归数据堂和其大数据来源企业共享。”也就是说,交易的“深度加工融合”的创新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本身。在这里,数据堂提供的专业的数据挖掘和处理能力,他们需要解决建模、计算处理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能力,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卖家所具备的。所以,卖家挂牌定价交易数据,令人陡升疑虑。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有这样的水平能力吗?似乎没有见到过专业一些的报道。还是看结果吧,基于这样的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贵州政府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了吗?很遗憾,没有到到相关的报道。
据媒体报道,全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将于3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对数据采集、数据共享开发、数据安全等基本问题作出了宣示性、原则性规定,把大数据产业在发展之初就纳入了法治轨道,以立法引领和推动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不知道该《条例》的推出背景和依据,是不是根据“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应用实践过程中所暴露问题的应对之策,果真如此,真是万幸,也值得喝彩。
所谓“弯道取直、后发赶超”不是那么容易,还是拭目以待吧!期待更多的精彩。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