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北京朝阳区惠通时代广场,奇虎360公司,周鸿祎主持媒体开放日。
本来宣称要针对《每日经济新闻》深度报道《360黑匣子之谜:“癌”性基因大揭秘》中重重疑点进行说明和交流的媒体开放日活动,
却成了周鸿祎的一言堂。因为“当事人”《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以及相关证据的提供人之一、安全技术专家“黑客老鹰”(IDF互联网情报威慑防御实验室创始人万涛)被360拒之门外,不能与周鸿祎就“侵犯用户隐私”等相关问题进行当面交流及对峙,这场完全由360主导的媒体沟通会也完全失去了公信力。
不过,或许是出于来自媒体的追问及用户卸载的压力,周鸿祎在媒体开放日上首次公开承认“360安全卫士、浏览器存在上传用户数据行为”,并证实了“V3机制”的存在,这让到场媒体大吃一惊。
周鸿祎表示:360浏览器是世界上首家以安全为主打概念的浏览器,为了将用户实时隔离于恶意网址之外,浏览器会每隔5分钟与服务器通讯一次。同时,周鸿祎表示360安全卫士存在上传数据问题、上传信息只针对用户电脑中的可执行文件和模块的相关信息。而周鸿祎的表述,恰恰验证了此前独立调查员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的职责:360安全浏览器在用户无操作时也频繁与后台服务器通讯。
谈到“V3升级机制”,周鸿祎承认了它的存在。
对于大量因安装了360安全卫士而安装了360浏览器的用户,周鸿祎解释,这不是V3自动为用户装上了浏览器,而是安全卫士在进行电脑体检后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安装安全浏览器”,这个提示有些用户可能并没有注意到,直接点了同意,在安装后使他们产生“不知不觉被装了新软件”的错觉。周鸿祎反省说,以后对这类交叉推广,可以考虑是否要把提示做得再明显、再大一些。
当被媒体追问“360软件是否曾经静默安装过关联软件,是否曾经未经许可删除过用户软件”时,虽然周鸿祎矢口否认,但针对媒体及技术专家提出的种种质疑却没能正面给出答案,而对于此前相继被媒体报道的“360安全卫士偷偷篡改用户IE浏览器的默认搜索设置”等行为也没有做出解释,这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012年8月1日,360利用打补丁强制安装360浏览器。补丁名称是“系统及Office高危漏洞”,但数字签名却显示为“360.cn”,而并非微软官方发布的系统补丁。此外,在用户对该漏洞修复的过程中,360安全卫士还显示“请勿中途停止修复”,恐吓用户下载从而强制安装360的浏览器。360此行为不仅招致微软官方调查,同时也受到了工商总局行政警告,但这并未能阻止360“V3升级机制”的脚步。
2013年2月,360安全卫士的另一“流氓行为”也被揭穿——有多地微博网友爆料,360安全卫士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会偷偷篡改用户IE浏览器的默认搜索设置,并以此为自家搜索导入流量。
于此同时,资深软件工程师“独立调查员”发布微博指出,360安全卫士会恶意删除用户添加到IE收藏夹中的腾讯链接,而其删除依据仅仅是链接文件名是“腾讯”,将收藏夹中的任意网址重命名为“腾讯”都将难逃“被清洗”的厄运。360的这一劫持用户、替代用户选择的恶劣行为,迅速招致微博网友的纷纷谴责。新浪认证博主、独立财经观察家苏渝认为“这是360强奸用户的典型案例”。
独立调查员还发现,360安全卫士扫描IE浏览器收藏夹中快捷方式平安性的唯一依据是名称,与其实质平安性毫无关系。以“谷歌”和“网址大全”两个文件为例,360安全卫士默认判断其为竞争对手(谷歌和百度)的东西,直接扣上“不平安”的帽子“打入地狱”,而将两个文件名改为“谷哥”和“网址不全”后,顺利通过平安扫描。更令人跌破眼镜的是,将360默认为“本身”的360“游戏中心”改名为“谷歌”后,360卫士报告其不平安。
是什么动力让360如此“肆无忌惮”?我们终于在360的媒体开放日上,从周鸿祎的表述中找到了答案。
周鸿祎表示,别人做了七八年没有拿到太多的份额,我们用了一星期、两周,我们拿到了10%的份额。你这么快拿到这么多的搜索份额,对整个搜索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此前奇虎360副总裁齐向东也放出豪言:未来三年,360搜索市场份额目标是每年递增10%。
360搜索何以取得如此骄人业绩?周鸿祎、齐向东何以如此信心满满?蹊跷就在这里、答案也自然明了:360安全卫士及“V3升级机制”自然功不可没。春节假期过后,很多网友通过微博反映,家里给父母买的电脑,无缘无故就成了360的天下。
巧合的是,春节刚过360就宣称自己的市场份额已接近15%。后来有媒体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所有安装360安全卫士的电脑,一夜之间都被刷上了360浏览器。
实名认证微博、通灵珠宝总裁助理禹雷爆料:“流氓软件之父”绝非浪得虚名。360发布到其1亿用户,期间我曾为其公关代理,当时很不理解周对360的定位和规划,原来有这么大的一个局。虽然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却也验证了360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