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收集大量用户数据,使用 AI 或泄露重要隐私

 

编者按:想必不少读者都买过车险、健康险,很多人甚至是多家保险公司的客户。那么你应该会注意到,全球范围内的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来提供解决方案了。在保险业务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望简化公司运营并降低产品价格,但个人隐私问题也变由此变得更突出。本文作者是 AI 通信技术公司 Entefy 的 CEO 兼联合创始人 Alston Ghafourifar 。 

企业通过使用 AI 系统来分析数据,然后洞察趋势。这些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对于在线约会平台和医疗健康等平台亦是如此。类似于多数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我们先从数据的角度了解人工智能对保险行业影响。

保险行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在于对数据收集方式的改变。依赖家庭监视器和可穿戴设备等技术,保险公司可以直接通过传感器来收集数据。而当数据收集工作与人真实的生活重叠时,隐私问题就很敏感了。你希望在深夜吃宵夜时自己的保健医生收到实时通知吗?你希望汽车保险公司记录你的每次违章停车吗?有了人工智能,这些问题都不再是假设。

保险公司收集的数据只会越来越多,消费者应该注意到,自己对信息用途的掌控将减弱。问题在于,关于你个人生活的信息,多大程度是你必须自愿提供给保险公司的?更重要的是,你会有选择的余地吗?

智能汽车保险中的隐私问题

汽车保险公司已经在探索如何利用 AI 技术降低自身和客户的成本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市场上有几家公司正在开发能够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评估车辆损坏状况的图片智能分析系统。另外,用于长距离传输数据的车载信息服务有望推动程序崩溃监测、损害评估以及索赔发起的进步。车载信息服务设备还可以在必要时触发紧急呼叫,并指示公司代表致电保单持有人,以及帮助客户完成汽车的后期修复。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的辅助救援可能对客户有所帮助,但即时通知保险公司这件事可能存在缺陷。放在现在,保单持有人可以选择在事故发生后立刻打电话给保险公司,也可以在把车子送到维修中心之后联系保险公司。如果车子损伤很轻,有些人根本不会向保险公司报告这起事故。有了即时警报系统,也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掌控这种情况,例如他们可以坚持让投保人把他们的汽车送到公司首选的汽车修理厂,而不是让客户自己做决定。

保险公司还可以使用车载信息服务设备来跟踪保单持有人的活动,以其驾驶行为的实时数据为筹码提供保额更低的保单,但保费降不降就不好说了。有的公司甚至根据与客户驾驶表现无关的因素来计算费率,例如如果保险公司认为客户经常访问危险的社区,则会在保额不变的前提下收取高额保险费。

多数情况下,保单持有人可以选择不接受跟踪计划并放弃利率折扣。但是,如果保险公司决定跟踪客户的一举一动而且使追踪成为一种强制性行为时,那么保单持有人不接受数据跟踪的决定就会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至少保险公司的提供方案中使客户有利可图的部分肯定不会覆盖到不配合的客户身上。

手腕上的保险公司

基于 AI 的健康保险和房屋保险面临严峻的隐私挑战。健康保险可以借助可穿戴设备来了解客户的运动习惯和养生习惯。AI 算法利用这些数据来个性化定制保费,以优惠的保险费率奖励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的客户,或者提高那些不注重身体健康的客户的保险费。

一些科技公司开始着手跟踪装置的研发,这类装置可以根据人们吃的食物来进行葡萄糖水平的实时测量。若是用来预测客户患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这将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另一方面,保单持有人希望保险公司知道他们早上吃甜甜圈晚上吃冰激凌吗?虽然答案或许是否定的,但这些都将是消费者无法逃避的选择。

为了使讨论更贴近生活,我们来看智能家居。有保险公司正在使用智能家居生成的数据来制定保险政策。还有保险公司甚至愿意为客户补贴安装智能家居设备的成本。智能恒温器、语音助手、模具显示器、物联网冰箱以及智能百叶窗等设备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自动化和便利性。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智能家居也创造了大量有价值的新数据,既可以使现有的索赔业务的处理更有效率,还能使保险公司与客户建立新的关系。

通过从房屋内部获取数据,保险公司可以帮助客户优先处理一些维护任务,并在造成重大损失之前进行修复,例如管道漏水。室内传感器可以让居民知道建筑物是否正在散热,或者洒水装置也可以在遇到火灾时自动开启。这样一来,保险公司既挽救了生命,又避免了高额的索赔。

借用《MIT Technology Review》的假设:“小偷可能会通过智能家居设备的数据判断你是否在家,敲诈软件可能会攻击特定设备,例如关闭热源,直到你付了钱再解除威胁。”当然这不意味着开发敲诈软件的黑客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了,不过智能设备确实引发了保险行业前所未有的数据安全问题。 

技术创新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共同点

消费者对这些隐私问题的看法还不是很明确。一项调查发现,78%的人愿意与保险公司分享个人资料,以换取更低的保费和更快的索赔政策。另一方面,皮尤研究中心展开了关于隐私和信息共享的调查,核心是被调查对象是否愿意在家里安装能够监控他们的日常活动的“智能恒温器”,结果显示,大多数成年人无法接受这样的方式。一位受访对象解释说:“日常生活不需要什么特别智能的东西,况且我们的个人信息被各种公司出卖的已经够多了。

传感器驱动的数据采集计划来可以加固安全保障,未来甚至可以促进人们安全驾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保障房屋的安全。但更重要的是,融合 AI 技术的保险产品应该保护用户数据免遭泄漏和滥用,数据收集应该服务于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编辑:郝鹏程

编者按:想必不少读者都买过车险、健康险,很多人甚至是多家保险公司的客户。那么你应该会注意到,全球范围内的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来提供解决方案了。在保险业务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望简化公司运营并降低产品价格,但个人隐私问题也变由此变得更突出。本文作者是 AI 通信技术公司 Entefy 的 CEO 兼联合创始人Alston Ghafourifar。

企业通过使用 AI 系统来分析数据,然后洞察趋势。这些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对于在线约会平台和医疗健康等平台亦是如此。类似于多数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我们先从数据的角度了解人工智能对保险行业影响。

保险行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在于对数据收集方式的改变。依赖家庭监视器和可穿戴设备等技术,保险公司可以直接通过传感器来收集数据。而当数据收集工作与人真实的生活重叠时,隐私问题就很敏感了。你希望在深夜吃宵夜时自己的保健医生收到实时通知吗?你希望汽车保险公司记录你的每次违章停车吗?有了人工智能,这些问题都不再是假设。

保险公司收集的数据只会越来越多,消费者应该注意到,自己对信息用途的掌控将减弱。问题在于,关于你个人生活的信息,多大程度是你必须自愿提供给保险公司的?更重要的是,你会有选择的余地吗?

智能汽车保险中的隐私问题

汽车保险公司已经在探索如何利用 AI 技术降低自身和客户的成本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市场上有几家公司正在开发能够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评估车辆损坏状况的图片智能分析系统。另外,用于长距离传输数据的车载信息服务有望推动程序崩溃监测、损害评估以及索赔发起的进步。车载信息服务设备还可以在必要时触发紧急呼叫,并指示公司代表致电保单持有人,以及帮助客户完成汽车的后期修复。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的辅助救援可能对客户有所帮助,但即时通知保险公司这件事可能存在缺陷。放在现在,保单持有人可以选择在事故发生后立刻打电话给保险公司,也可以在把车子送到维修中心之后联系保险公司。如果车子损伤很轻,有些人根本不会向保险公司报告这起事故。有了即时警报系统,也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掌控这种情况,例如他们可以坚持让投保人把他们的汽车送到公司首选的汽车修理厂,而不是让客户自己做决定。

保险公司还可以使用车载信息服务设备来跟踪保单持有人的活动,以其驾驶行为的实时数据为筹码提供保额更低的保单,但保费降不降就不好说了。有的公司甚至根据与客户驾驶表现无关的因素来计算费率,例如如果保险公司认为客户经常访问危险的社区,则会在保额不变的前提下收取高额保险费。

多数情况下,保单持有人可以选择不接受跟踪计划并放弃利率折扣。但是,如果保险公司决定跟踪客户的一举一动而且使追踪成为一种强制性行为时,那么保单持有人不接受数据跟踪的决定就会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至少保险公司的提供方案中使客户有利可图的部分肯定不会覆盖到不配合的客户身上。

手腕上的保险公司

基于 AI 的健康保险和房屋保险面临严峻的隐私挑战。健康保险可以借助可穿戴设备来了解客户的运动习惯和养生习惯。AI 算法利用这些数据来个性化定制保费,以优惠的保险费率奖励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的客户,或者提高那些不注重身体健康的客户的保险费。

一些科技公司开始着手跟踪装置的研发,这类装置可以根据人们吃的食物来进行葡萄糖水平的实时测量。若是用来预测客户患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这将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另一方面,保单持有人希望保险公司知道他们早上吃甜甜圈晚上吃冰激凌吗?虽然答案或许是否定的,但这些都将是消费者无法逃避的选择。

为了使讨论更贴近生活,我们来看智能家居。有保险公司正在使用智能家居生成的数据来制定保险政策。还有保险公司甚至愿意为客户补贴安装智能家居设备的成本。智能恒温器、语音助手、模具显示器、物联网冰箱以及智能百叶窗等设备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自动化和便利性。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智能家居也创造了大量有价值的新数据,既可以使现有的索赔业务的处理更有效率,还能使保险公司与客户建立新的关系。

通过从房屋内部获取数据,保险公司可以帮助客户优先处理一些维护任务,并在造成重大损失之前进行修复,例如管道漏水。室内传感器可以让居民知道建筑物是否正在散热,或者洒水装置也可以在遇到火灾时自动开启。这样一来,保险公司既挽救了生命,又避免了高额的索赔。

借用《MIT Technology Review》的假设:“小偷可能会通过智能家居设备的数据判断你是否在家,敲诈软件可能会攻击特定设备,例如关闭热源,直到你付了钱再解除威胁。”当然这不意味着开发敲诈软件的黑客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了,不过智能设备确实引发了保险行业前所未有的数据安全问题。

技术创新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共同点

消费者对这些隐私问题的看法还不是很明确。一项调查发现,78%的人愿意与保险公司分享个人资料,以换取更低的保费和更快的索赔政策。另一方面,皮尤研究中心展开了关于隐私和信息共享的调查,核心是被调查对象是否愿意在家里安装能够监控他们的日常活动的“智能恒温器”,结果显示,大多数成年人无法接受这样的方式。一位受访对象解释说:“日常生活不需要什么特别智能的东西,况且我们的个人信息被各种公司出卖的已经够多了。

传感器驱动的数据采集计划来可以加固安全保障,未来甚至可以促进人们安全驾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保障房屋的安全。但更重要的是,融合 AI 技术的保险产品应该保护用户数据免遭泄漏和滥用,数据收集应该服务于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9-18 23:20:15

保险行业收集大量用户数据,使用 AI 或泄露重要隐私的相关文章

谷歌收集600G用户数据拒绝交出 或被法律制裁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谷歌拒绝交出并销毁"错误收集"的Wi-Fi数据,可能面临罚款甚至法律制裁 "谷歌在处理这次事件上显得缺乏诚意,令我感到惊愕.我尤其不满现时的状态,我认为谷歌没有认真地面对这件事."香港地区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吴斌显得有些愤怒. 自从谷歌自爆"错误"收集街头Wi-Fi无线网络数据以来,独立于香港特区政府的法定机构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一直在对此进行调查.但上周,谷歌却未理会该公署的交涉,与其签署承诺书.

Opera浏览器同步服务被黑,用户数据和存储密码泄露

8月26日晚,知名浏览器厂商Opera发布公告,表示其云同步服务遭遇黑客攻击,开启了浏览器同步功能的用户将受影响. Opera公司的一台用于存储用户同步数据的服务器被攻破,如果用户开启了跨平台数据同步功能,则存储在浏览器中的用户名密码以及其他敏感数据都可能已被黑客获取.目前Opera浏览器紧急重置了该服务器上所有用户的密码. 在上周五承认黑客攻击事实时,Opera方面表示: "尽管我们迅速封锁了黑客的攻击,但不幸的是,包括用户同步到云端的用户名密码等一部分重要信息很可能已经泄露." 据

美国电视公司Vizio搜集用户数据,知道你看的每一部剧

本文讲的是美国电视公司Vizio搜集用户数据,知道你看的每一部剧, 近日,美国知名电视公司Vizio被罚款220万美元,原因是其生产的智能电视会搜集用户数据.用户看的每部剧,什么时候看的,它都有记录. Vizio是一家知名的高清电视机品牌,品牌口号为"Where Vision Meets Value",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尔湾.2007年,Vizio实现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北美最畅销的平板高清电视品牌,同时也成为10多年来首个引领美国主要电视销售市场的美国品牌.Vizio致力于通过实践创新以

FCC主席解释最新提案:要求ISP转售用户数据前征求用户同意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主席汤姆·惠勒(Tom Wheeler)在<赫芬顿邮报>网站上讨论并解释了FCC正在讨论通过的最新要求ISP转售用户数据给第三方之前须征求用户同意提案的相关消息.最新的提案已由汤姆·惠勒本人提出,将在3月31日由 FCC委员会投票讨论是否通过.这项提案要求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在将用户数据共享给第三方之前必须首先征求用户同意.惠勒主席首先称,FCC委员会正对服务供应 商能够收集到的用户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而感到担忧,不管是用户"何时在线","访问何

大数据时代的用户数据须区别保护

大数据时代,是物联网的时代,随着云存储和云计算的发展,以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的普及,通过各种智能终端上传和收集的用户数据将越来越多,对用户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及利用,将是大数据的商业价值所在,蕴藏和巨大价值的用户数据的性质及使用规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用户数据的"区分所有权"构想 提到用户数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用户的"隐私权".民法大家王利明教授在其主编的<人格权法新论>一书中提到: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

中国互联网用户数据正在面临泄露危机

摘要: 12月27日上午消息,中国互联网用户数据正在面临泄露危机,并让多家公司卷入其中:已经证实数据泄露的天涯称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用户公开致歉.而同样被传言数据泄露的 12月27日上午消息,中国互联网用户数据正在面临泄露危机,并让多家公司卷入其中:已经证实数据泄露的天涯称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用户公开致歉.而同样被传言数据泄露的人人网.新浪微博则声明称从未发生过用户帐号密码被盗取情况. 天涯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自从12月21日知名IT网络社区CSDN被指泄露600万用户信息后

AI 时代的隐私保护:企业收集用户数据,只靠“匿名”是不够的

当苹果在 WWDC 2016 的主题演讲中,讲到"差分隐私 (Differential Privacy)"这个密码学专有名词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意识到,苹果又走在了时代前列. 大部分中外观察者都认为,苹果为人工智能时代所做的努力不够,它依然是一家以硬件设备为核心的公司,对于为更大规模的用户提供服务不感兴趣(例如 iMessage等软件均没有 Android 版),所以等人工智能技术得以真正崭露头角的时候,很可能难以追赶 Google.Facebook.亚马逊和微软. 这或许是对的.但苹果

Maxthon 浏览器被发现收集用户数据

安全研究人员发现,来自中国的Maxthon浏览器会收集用户敏感信息然后发回到北京的服务器.安全公司Fidelis Cybersecurity和 Exatel 的研究人员发表报告(PDF),流量监测发现Maxthon浏览器会通过HTTP定期向北京的服务器发送名叫 ueipdata.zip 的文件,ueipdata.zip文件包含了名叫 dat.txt的加密文件,使用的加密算法是AES,加密密钥eu3o4[r04cml4eir静态编译在浏览器代码中,没有使用任何的混淆,因此中间人攻击者很容易拦截和解

斯诺登专访:许多网络公司收集用户数据

北京时间12月14日上午消息,在接受Periscope直播采访的问答环节,"棱镜门"告密者爱德华·斯诺登指出,许多网络公司继续在收集用户数据,创建一个"量化的世界",并为政府提供更多监管机会. "如果你正在被跟踪,这件事首先应该征得你的同意,你应该明白.应该知道,你应该意识到并能够随时改变,"他说. ▲"棱镜门"告密者爱德华·斯诺登 斯诺登承认,收集你的通信(即你的通话内容)不同于收集元数据(即你的通话对象和持续时间).对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