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篇《淘宝健在,平台歇菜》,有些不同观点,很不成熟,妄言几句。
1.电子商务作为人力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这是不假。但归根究底,始终是钱能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老话就派上用场了:“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京东没盈利不假,但人家是扎扎实实拿到了美刀的,该建仓库建仓库,该做物流做物流,该打广告打广告,这是实打实的东西。在淘宝上买一笔记本,你就不担心给快递发丢了,卖家和快递扯皮?我举双手赞成keso说的那句话:就像搬家,你可以选择先拿拖鞋,很轻快,但冰箱不会自己跑上楼。我们不能因为目前的物流水平低,建仓库成本高,就避重就轻,选个方便点的凑合。等把皮鞋、拖鞋、凉鞋、板鞋都归置好了,才发现冰箱没地儿放了,那时候怎么办?
2.独立B2C用户信任、获取成本高于淘宝。这也没错。但后面有一句话没说:独立B2C的">用户忠诚度远高于淘宝。这又回到了第一点:A.钱的问题(推广成本)B.快慢的问题。另外,淘宝的先行赔付现在还能忽悠的了很多人么?欢迎在淘宝的C店买东西,最后得到淘宝先行赔付的买家现身说法。
3.强者恒强。按照这个思路,现在应该是易趣的天下,而不是淘宝。
众所周知,淘宝的兴盛是由卖家驱动的。从卖家多——商品全——用户多 门槛低 有甜头——卖家更多 这样形成的循环。只要这个链条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整个链条的断裂。
那么,淘宝有没有问题?
有,而且很严重。
淘宝是个中介,甚至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中介。但,只要是中介,它就是要收中介费的。只是淘宝把中介费变成了旺铺、直通车、钻石展位……而已。在现在的淘宝上。小卖家觉得没有流量、大卖家觉得广告费太高,过度依赖广告投放;非自有品牌卖家觉得竞争激烈利润低、自有品牌卖家觉得建立品牌知名度投入大。以上都还罢了,在忍受这些的同时,还要忍受买家忠诚度低、淘宝系统故障、规则调整、资料外泄、信誉勒索以及钱在支付宝里等买家心情好再确认(象我这种心情长期不好的买家,简直就是卖家的噩梦)等等问题。
韦小宝被康熙和天地会逼的走投无路的时候,豁然开朗,大喊一声:老子不干了。以康熙那么大的腕儿,都不能奈韦小宝何,谁敢保证,现在淘宝的每一个金冠卖家心里,没动过“出淘”心思。而淘宝的危机在于,每一个“出淘”的卖家,不仅仅是从淘宝这堵大墙上抠下了一块砖,并且还把这块砖放在了淘宝前进的路上。
坊间传言,2010会是B2C风起云涌的一年。起码,从vancl和京东纷纷拿到投资来看,资本市场对于B2C市场是看好的,哪怕是谨慎看好。资本的支持,对于电商这样一个靠钱堆出来的商业模式,比什么都重要,重要的多。
更重要的是,淘宝如此树大招风,它面对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对手,而是一群下了决心和淘宝死磕的草莽汉子。就算淘宝有打下去的心思,淘宝上那群只希望通过淘宝赚钱的卖家们,会有这个血性和淘宝共同进退么?
个人认为,类似京东这样特定类型的非自有品牌的商城,由于所销售产品本身具有相当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受众群体,在产品本身的推广上的投入也比较小,因此,这一类商品的卖家是将会是最先一批“出淘者”,而随着此类B2C平台的做大,淘宝上同类型产品的竞争力会越来越低,直至最终消失;而类似vancl、MR.ING以及后续越来越多类似这样的自创品牌,应该还多会是遵循先淘宝,通过在淘宝上建立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以及用户积累以后,再考虑“出淘”这样的一个轨迹。
我相信,最终的淘宝,要么变成亚马逊这样为所有电商提供基础服务的平台;要么回归本源,成为稀有、特殊、非标准化产品的交易平台。可别忘了,ebay是为了交换PEZ candy的玩具而出现的,在C2C被创造出来的同时,已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归宿。
来源:http://ucdchina.com/snap/6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