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姑娘的《看见》是一本很好的书,我们都世道一本好书,就跟一款好的产品一样,具有一种“代入”的力量。能够让用户跟着你设定的逻辑一路走下去,展现出来的是那样的宁静与安详。书的字里行间,都如同空气,似有如无,但是又让人欲罢不能。让人在平淡无奇书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杀伤力。
这个时候我会选择看书。一本好书有一种力量,一种代入感的力量,会让你随着做着的逻辑一路陷入进去,慢慢的将内心的浮躁都洗去,让你沉静下来,然后整个人也跟着沉了下来。
最近书荒,我甚至都开始重新看《金庸全集》了,因为那些写书人的套路似乎都固定下来了。如果是写个产品的书,来来回回就那么点事情,反反复复的那种结构,看的了无生趣,就连举的那些例子都让你觉得厌恶了;如果是写经济的书,总觉得敲不到点子上,看着看着就走神了;如果是写小说的书,唉,还是算了吧….
一本好书,跟一款好的产品类似,要有一种“代入”的力量。能够让用户跟着你设定的逻辑一路走下去,一种心无旁骛的沉静。每个章节,每个">功能模块,都如同空气,似有如无,但是又让人欲罢不能。平淡无奇的呈现反而最有杀伤力,柴姑娘的《看见》就是这样,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学会平常说话,平淡无奇的呈现,反而是最有杀伤力的,这是柴姑娘自己职业成长的体会。读到这里,心里猛然一震,这不就是我近1年来一直堵在我心中,不知道如何表达的东西吗?其实做产品这事也是一样的。
刚开始做产品那会儿,我常常想,这个地方是我做过设计的,我一定要想办法告诉用户,拼了命的产品里做提示,想让用户知道。你看,我这里做了设计了哦,多酷啊,我想了好久才设计出来的哦,你来看看….在我的眼中,这就是设计,一个功能一定要加一点修饰,这样才叫“设计感”,这是一件多牛逼的事情。
再后来,我发现,其实除了那帮同样是做产品的人之外,平常用户根本不买账,这真是件自作多情的事情。然后有些刚入行的朋友会给你评论,“这个交互做的真赞”,“这个导航的样式处理的真好”,“这个很创新”,“这个图标很有设计感”….开始的时候,自己沾沾自喜,你看,还是有人识货的吗!但是,偷偷观察用户操作的时候,傻眼了,没人跟你想像中的那样操作,因为,这是你的“设计”,你的眼里只有设计,没有用户。而那些同行的评论完全都是在黑你啊,因为压根不是你的用户…..
于是,慢慢的,我的产品里很少有刻意的设计,即使有,也不会刻意的提示用户。躲在后面观察,如果用户觉得不爽了,立刻拿掉。我开始去思考背后的事情,那就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去设计一种“代入”的感觉,如何帮助用户更顺畅的解决问题,用一种接近与平常的形式。
我告诉跟我合作的设计师和研发,我们不是在“设计”什么东西,我们是在帮助用户达到,达到他的目标。比如,在寒冬的夜晚,找到最近的一家酒店落脚;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下了火车,知道怎么去他预订的酒店。这些东西,需要设计,但是,不是之前的那种设计。
我们所用过的所有的优秀的产品,其核心必然都是以一种很平常的接近于我们的生活的形式来表现的,这是一种设计,一种真正的设计。
但是,当一款产品成功之后,会有很多人基于结果去评论,用他们的标准去评判,觉得这是“招式”华丽的结果。当你看多了这种评论,你真就觉得,招式很重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去做界面的设计,交互的设计,唯独忽略了对产品本身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考。其实,这些就跟会点水袖功夫一样,上阵杀敌时一概用不上!
对产品本源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而你越接近这个深度,你越感觉到,其实,那些华丽的修饰,完全没有必要,一种平常的展示就足够了,足够直指人心!
最后,感谢柴姑娘这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