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到底怎么用?运营报告的6个必备要素

说实话,这个问题非常大,以我浅薄的经验很难解答。一千个人可以做出一万种报告,硬给运营报告一个模板是不现实的。怎么写好商业报告,我建议大家去读《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在这里,我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尽量提炼出几点必备的要素。

在我看来,数据报告分为两种。一种是追踪型的数据报告,或者成为dashboard。它是对日常业务数据高频率的展现,关键在于发现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它一般用于回答“怎么了”。这类报告往往是规律性地长期进行制作。

另一种就是解决问题的数据报告,它一般是专题型的研究报告,用于回答“为什么”。这类报告往往是不定期地进行制作,而且很有可能是由浅入深的系列报告。

关键信息优先

一份好的报告,关键信息一定是在报告的最前面提现出来的。所谓“开门见山”。

在追踪型的报告中,关键信息就是最核心最宏观的指标变化,你可以想象汽车的仪表盘,主要指标是永远不会变的。

对于研究型的报告,关键信息并不光是结论,还要包括能看懂结论的必要信息。这一点是许多分析师忽略的。

他们的报告会把结论在最先点出来,但对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毫无阐述,导致报告的读者没有上下文,也就不能理解结论。这部分的写法我建议参考论文的“摘要”部分。不仅把结论浅显地点出,还要让读者对目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单向的逻辑线

在追踪型的报告中,一般数据以时间序列呈现,建议只遵循“宏观→中观→微观”这条单向的逻辑线展开。追踪型的报告往往需要有多维度的下钻,所以下钻的逻辑一定要单向,不然读者很容易混乱。

比如,收入指标可以从地区、用户类型、产品类型三个维度下钻。

那么你的追踪报告一定是宏观指标(收入值在时间维度的变化、)、第一层下钻(地区维度展示、用户类型展示、产品类型展示,用饼图展示结构,用折线图展示变动趋势),第二层下钻(地区×用户类型、地区×产品类型、用户×产品类型)。

千万不要一会儿是“地区×用户类型”,一会儿又变成“用户类型”。

这里需要一点心理学的知识。人脑理解信息的层次关系,并不会依据信息本身的层次关系,反而更依赖接受信息的先后顺序。

如果我们将某些更微观的数据展示在宏观数据的前面,人们就非常容易将微观数据作为宏观决策的依据,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报告的呈现逻辑,千万不能随意。

除非,你想用数据撒谎,用某些微观的“漂亮”数据来修饰宏观的“悲催”数据。有本小书叫《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讲述了一些应用统计学撒谎的“歪门邪道”,我只读了一点点,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领略一下“用数据撒谎”的魅力。

对于研究型的报告,建议在做之前梳理好清晰的研究路线图,然后根据研究路线图来展开研究的结论和过程。同时,在现实业务场景中,结论的重要性远高于研究过程。

读者极有可能看不懂你用的方法,你的任务也不是向你报告的读者说明白方法,真正重要的是让读者理解结论,并能应用到业务中。

有选择地进行维度下钻

上面所说的,维度下钻必须遵循宏观到微观的逻辑,但并不是意味着在每一层都要将所有的维度组合(细分数据)展示出来。我们只需要展示最重要的细分数据即可。

比如,收入的追踪报告,收入在地区间的差异是长期稳定的,而在产品类别间会有频繁的变化,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展示产品类别这个维度的细分,因为这里涵盖的信息更多,更有跟踪的必要。

不要展示过多的数据图

一份报告中,缭乱地堆积上各种数据图,在外行人看来,可能觉得这个报告“很专业,很高大上”,但在我看来,这份报告的信息获取效率或许很低。图表的目的,在于简单直观地展示信息。多个图表组合在一起的目的,在于简单直观地展示逻辑关系更复杂的信息。而我们往往将多个图表的组合做成了“炫目的连连看”,非常可悲。

所以,我建议报告中要用上三种展示信息的工具:表格、文字、数据图表。首先是表格,一种单位面积承载信息量最大的展现形式。如果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能用一个表格加上些许文字说清楚,那就一定不要做出N张图表。

其次是文字,如果一个论点能用简单的话论述清楚,那就不要去做图表。最后是图表,展示的图表一定要简单直观,千万不要在图表中放上太多的图形元素(数据指标),以免扰乱视觉和思维。

当然,除了不要铺上过多的图表,更重要的是用对图表。什么图表用于什么问题,本书的前三章有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做累述了。

附上明细数据集和制作过程

我认为,我们向人展示数据报告时,不能光展示一个报告,而应该让报告读者能够基于报告内容继续思考。如何做到“继续思考”呢?

第一, 要让读者有思考的依据。即一份好报告,能打开读者的深入思考之门。一旦他要深入思考,那我们就要能提供他继续挖掘信息的可能。这时,我建议在报告发送时附上用于制作报告的明细数据,供别人做进一步的探索。

第二, 要让读者能复制制作过程。这一点在研究报告发布时尤其重要。一般情况下,我会要求我的小伙伴在报告发布时,附上取数SQL代码、计算分析代码和详细的过程说明。

尤其是在运营相关的研究结果发布时,运营人员能复制我们的过程,也就能快速地学会我们的方法。这样能使知识快速反哺到业务中。毕竟数据分析师是少数,若一个个手把手教运营人员,效率太低了。

给出实质性的建议

对于数据分析师该不该给出指导业务决策的建议,我曾经犹豫过。但后来我坚定地认为:一个分析师若不能深入理解业务,不能从业务决策者的角度去研究问题,那他只能被称为“取数机”或者“计算器”,最终会极快的被新技术所取代。

所以,真正重要的是分析思维,是将业务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是驾驭分析方法的能力。所以,分析师的分析报告,应该一定必须提出基于自己的思考所得出的策略建议,且一定是能落地执行的建议。

本文作者:胡晨川

来源:51CTO

时间: 2024-08-01 10:59:35

数据到底怎么用?运营报告的6个必备要素的相关文章

大数据到底是什么?

如果用非IT类媒体的报道次数或关注度,来去衡量一个IT词汇的热度,我相信"大数据"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当前最热的IT词汇,云计算肯定不是它的对手. 大数据之所以这么火热,是因为它与普通大众的生活之间,相较其他IT术语似乎有着更为重大,或者说更具传奇色彩更为深厚的关系.从定向营销,到助力美国总统大选,大数据迅速披上了神奇的外衣.而也正是因为它对于人类生活的这种显性的影响力,让它成为了每个生活于信息世界中的人,或多或少都要关注的方向. 仅以企业与客户者之间的关系而言,企业主希望借助大数据来分析

顾客如何成为上帝?品牌的全域数据中心+精细化的运营

品牌现状 网聚宝从事品牌的全域大数据服务,目前已经服务了将近一千家的品牌,包括奔驰.杜蕾斯等.为什么今天的分享叫做品牌的全域数据分享?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商,包括一些独立电商和一些平台电商,在线上的渠道越来越多,甚至有一些品牌商在线上有将近三十到五十个的渠道联系. 上图中是现在一些商家的真实场景,一个品牌可以在线上线下的很多渠道开展销售.线上比如独立的自己的平台,或者淘宝.天猫.京东等有销售流量的地方都会去铺设销售渠道.对于消费者来讲,想要选择一个品牌,现在的入口也比较多,可以在手机上.PC上直

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峰会暨2016云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论坛隆重召开

摘要:为了进一步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领域的深入融合,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行业创新能力.10月18日,由北京电子学会.中国绿色数据中心推进联盟主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网络文化与数字传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协办,北京电子学会计算机委员会.<UPS应用>杂志社和机房360网承办的"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峰会暨2016云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论坛"在北京广电国际酒店隆重举行. 近年来,互联网助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型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

大数据到底是不是“算命”?技术大牛们这样说

TBO(旅游商业观察):"如果你只有一堆人的电话号码,这可能没多大意义.但像携程的数据,比如所有人提前预订.搜索.浏览.点评的信息等,这就是有价值的.但更深层的核心是,你能不能在某个产品上使用到这些数据,而且确实有帮助."众荟数据智能事业部总经理焦宇对TBO(旅游商业观察)说. 美团云大数据平台负责人对此表示认同,"首先要弄清楚拥有的数据是否有价值,是否有人愿意为其买单.另外则是源数据的丰富度,是否能够为数据价值的发挥带来补充和完善". 显然,数据收集的目的并不单单

如何写产品运营报告?

题目虽是产品运营报告,其实类比到**项目评估报告,**数据报告,也是一样的.只要是产品上线后的监测分析,都能照着这个模式写. 以某1788.html">分公司上线一个新系统为例,观测该系统上线后的效果.(注:所有评估项和时间都已经过处理) 第一部分:Summary/Key Findings 第二部分:项目情况/数据 每个项目都会有各自关注的数据,对网站来说,PV.UV.新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0733.html">

人工智能时代 云和大数据到底有多重要?

60年前的某个夏天,麦卡锡.明斯基等年轻的科学家们举办了一次聚会,共同研究用机器模拟智能的问题,也是在那时,"人工智能(AI)"的理念正式被提出.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应用于语音识别.图像处理器.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甚至击败了围棋九段李世石,这种进步是难以置信的.而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海量数据的积累与学习,在没有云的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人工智能时代 云和大数据到底有多重要?(图片来自The Huffington Post) 人工智能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工业.航天.商业都有应用

一淘数据到底可信不可信

由一淘网发布<2011年第四季度全网B2C价格监测报告>引发了电商行业的连锁反应.先是京东谴责一淘报告,当当力挺京东.有意思的是第二天当当调转枪头叫板京东,发起"反涨价行动".近日又有人爆出京东与供货商合作协议,以及当当发表声明称京东商城已经发通知给3C家电供应商称发货价高于当当网一律不结账的警告,使得当当与京东的战意越来越浓.但是这次京东没有给出激烈的回击,好像在等什么,又或者在担心什么. 一淘数据到底可信不可信 既是用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模式一直被诟病,好比优酷做视频搜索遭

数据堂:大数据产业调研及分析报告(145页)

大数据的概念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达40%,预计在2017年将达530亿美元.各行业的大数据运用分析到底如何?本期大数据文摘跟您分享数据堂的<大数据产业调研及分析报告>,报告大数据产业链划分(彭博)为框架,对国内外大数据产业链条进行了全面梳理,收录了近300余家国内大数据企业和应用. 报告目录如下: 大数据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深刻的技术与商业变革,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企业间的竞争焦点,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幸福等诸多方面.我国在经历了30多年

“张冠”不能给“李戴 ” 大数据到底是谁的?

当你在家看着精彩的世界杯,手边缺德国原装啤酒的时候,1号店为你免费送货上门,这是你想要的服务,急消费者所及,供消费者所需.但是否考虑过你的需求是从何分析的?一旦你的数据被转售给其他企业你又是作何感想? 中美创新链接--大数据专题研讨会圆桌讨论 伴随着大数据的兴起,又有谁考虑过背后的归属权问题?这是上周参加由中美创新协会主办的中美创新链接--大数据专题研讨会中的一个圆桌讨论环节. 大数据是谁的数据? 正如华院数据创始人宣晓华所言,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是,企业运用自己的个人数据来改善对我的服务,但是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