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赏花灯、闹元宵的喧嚣尚未完全沉寂。傍晚,我独坐书屋,思绪像颍水余波潺潺闪烁,遐想间,脑海隐隐浮现出一幅幅阔别已久的画面,好像陈年立体电影在我眼前重映。满头银发的我,此时恍觉穿越时空,回到了阔别六十余年魂牵梦绕的故乡。
我的老家商水县大姜楼村,是个临近沙河故道的古村。祖居老宅依沙河故道而建,青瓦茅舍,榆槐掩映,幽静如画。老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我至今想起来都还历历在目。我家老宅西临“天光云影共徘徊”南北绵延狭长的清水池塘,池塘边遍生莲藕。到了夏天,莲花盛开,清香远溢,老远就能嗅到那沁人心扉的芬芳。除莲之外,魂牵梦绕的就是老宅西北角那座墙脚布满青苔的土地庙了。土地庙很小,里边供奉着土地公和土地奶奶。土帝庙平时很冷清,逢到初一十五才有个别善男信女前来烧香许愿。逢年过节则是另一番景象。特别是春节和正月十五前后,全村男女老少,个个都拉儿扯女,穿红戴绿,欢聚在这里,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吉日。到了这一天,祖上传下来的老规矩,男可下地春耕,女则不能做针线活儿。这是当地忌讳,怕做针线活,银针扎瞎龙眼。倘若扎瞎龙眼,盲龙卧地不能兴雨,庄稼大旱,五谷绝收,那还了得。所以,每年二月二都有敲锣打鼓拜龙求雨的习俗活动。我和同伴年龄尚小,没有器乐演奏,只好相约每到二月二这天清晨,老早起来聚集在土地庙前,人人或持青砖或拿瓦片,使劲地碰击敲打,边打边大声地唱:“二月二,拍瓦子,蝎子蚰蜒没爪子。”、“二月二,敲砖头,咱请龙王快抬头。”、“龙抬头,下大雨,多打谷子碾好米。”……庙前群童近似疯狂的雀跃,欢声笑语的声浪唤醒了沙河故道旁沉睡的村庄,此景此声此情,令我终生难以忘却。
二月,别称仲春、阳春、艳春、芳春等。二月初一,古为中和节。中和节,起源于中唐。《唐书》李泌事略详有记载。二月初二龙抬头,古曰春龙节。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此时,春节刚过,辛苦忙碌的田间农活即将全面展开,人们既要做好物质准备,在精神上也希望风调雨顺,祈求神灵,以获丰收。“龙抬头”一词,最早见《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说:“二月二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呼为引龙回。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熏虫。”
古代相传,“龙为百虫之长”。古人认为,龙出则百虫蛰伏。故历代二月初二之引龙,不过是希望借龙威以慑服蠢蠢欲动的百虫而已,其目的亦是祈求农业丰收与人畜平安。
除了古籍文学作品描写、赞颂、记载龙之外,龙的形象还更多地活跃在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带有龙字的城市、山川、河流也不少,雕画着龙形的古建筑物群落,遍布祖国各地。即使是域外异乡,也有不少龙饰图案的古建筑群落,分布在世界各地。
目前,龙的光辉形象不仅深入到神州大地五十多个民族的生活之中,而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国学域外的传播,龙文化早已越过国门,走向世界。不少国家如今都有春节舞龙的活动,由此可见,中国龙的影响之广。我们也以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