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举办的Teradata大中华区">数据仓库和企业分析峰会上,数据社会化、大数据分析成为各行业讨论焦点。在电信运营业数据也将走入PB级之时,运营业却深处“被管道化”而于数据价值利用上无力的境地。对此,本刊记者与Teradata中国区电信与邮政行业总经理李鸿进就目前运营商最为关心的智能管道、社交媒体等话题,由数据角度如何发挥价值进行探讨。
“不智能因管道并非端到端”
《通信世界周刊》:从数据处理角度来说,运营商应如何避免“被管道化”,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用户?
李鸿进:几大运营商都在提智能管道,管道要变得智能,我觉得有两方面的考虑。
首先,现在不智能是因为管道的数据管理不是端到端的。目前的管道并不是由用户接入开始一直到通话、上网等行为结束,对其中产生的数据全部进行采集,它其实只采集中间一段——增值业务或其他业务的平台。现在运营商首先要做的,是对管道的各个点的数据进行端到端的采集,才能知道管道有多长,究竟使用率有多大。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端到端的数据的分析,得出哪些业务不赚钱但流量非常大,可以分时段地进行带宽的智能调节,保证用户语音和短信或者基本业务的正常使用,让客户的感受更好。
《通信世界周刊》:对于运营商而言,进入3G,流量计费等问题突然成为焦点问题,负面事件频发。运营商应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更好地进行流量的管理和分析?
李鸿进:下载业务、语音业务和短信业务都面临这一问题。用户数越来越多,系统支撑的性能有限,难免会产生错计费或者漏计费的情况,同时还有一些错单无法很好整合的技术屏障。但是对于运营商来说,有一点是可以改进的,可以通过数据的实时采集,进行实时分析之后,在账单、流量向客户进行开放之前自己先做一个自查,保证提交给客户的时候是正确的。
所谓的收入保障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要保障用户不被乱收费,另一方面运营商该收的钱也要能收回来。因此计费系统的后台一定要有一个分析系统,保证数据发出之前,先做一次稽核分析,确保数据是对的。例如,计费系统对某个用户进行了批价,产生了一套费用,需要一个分析系统对它进行再一次批价,两次批价结果一致,这条数据才能够向客户开放。一旦不一致,内部就要研究之后再发出去,客户在实时查询的时候,系统可以告知他这个费用并不是最终的费用,后期可以再调整,这样客户的感受会好一些。等到出月账单,要向客户提交时是绝对不能错的。
数据社会化真正描绘用户轮廓
《通信世界周刊》:目前国内运营商也提出对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需求,就运营商而言,非结构化数据主要存在于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种需求?
李鸿进:运营商对于电子渠道越来越重视,现在很多的业务直接在网站就可以办理,用户可以定制一些电信业务,或者进行查询。所有用户在网站上的这些行为,其实也是一定程度上的运行测试行为。运营商以前做的分析,主要都是关于客户交费是否及时、信用度是否比较好,但并没有把网站上的用户关注度或行为特点记录下来。如果将这部分数据跟原有的数据库进行整合分析,就能将用户个人的购买行为轮廓真正地描绘出来。
社交网络也是很重要的一块。事实上,利用社交网络可以了解个人的数据以及影响他的人是谁,从而更有效地提供现有的产品。运营商现在做的飞信和139社区等领域,其数据都是文本、图片或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过去没法进行分析。现在通过一些技术手段逐渐可以实现和逐渐完善,比如山西移动目前就可以针对某个飞信用户的好友进行针对性营销。
(责任编辑: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