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造位”战略

 如何才能摆脱“费用中心”的称号?如何才能成为企业战略设计的参与者?在《新京报》的背后,是一个超越了CTO角色的专家,是一个使信息技术部成为企业战略规划一部分的“造血者”。《新京报》信息技术部主任洪国勇和我们分享他的经验,CIO的 “造位”战略。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和文化的前沿阵地,一向是报业发展的必争之地。2003年11月11日,一家外地报纸以集团名义涉水北京报业市场,《新京报》创刊发行了。4年过去,这家携2000万启动资金,部署2个多月就闯入了综合性都市类市场的报纸已经在北京站稳脚跟,业绩节节高。攀升的背后是一次次优化调整的集团战略,是信息技术部一次次完善的平台建设。4年过去,洪国勇带领着信息技术部试图打破“费用中心”的称号,成立了企业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项目组,尝试商业化的运作,描绘着CIO新的发展思路。

  CIO站在企业战略层面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热潮的形成以及网络媒体的冲击,中国报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越来越高。

  在信息技术部主任洪国勇看来,以前的报业信息系统以采编为中心,现在以内容管理为中心,这是整体趋势。所以《新京报》不仅要解决生产问题,同时还要解决经营管理问题。在他的规划中,自上而下分为企业战略、业务流程重组、业务系统应用开发和企业IT基础架构四部分。“我定位的CIO,是用信息技术帮助企业业务和战略实现的人,是企业战略设计的参与者。”

  明确的定位带来了系统的设计规划。第一步就是彻底解决创业阶段遗留的问题,如系统权限不清楚,很多员工权限过大,内部网下载、使用非法软件感染病毒等,创建安全而稳固的IT基础架构。第二步就是自主开发应用软件,架设《新京报》应用系统解决方案。洪国勇解释道:“和相对成熟的制造业管理软件不同,报业有着独特的行业特点,在上升到数据集中管理方面,市场上还没有成熟的中国报业管理解决方案。所以,以企业的标准衡量自己,《新京报》组织了开发团队,针对业务应用如报社的广告部门的CRM、办公自动化、发行物流管理软件等进行定制研发,并整合旧有系统,朝向数据大集合的方向搭建应用系统。”

  站的高才能看的远。传统企业常常出现人力资源一套系统,业务部门一套系统,往往会出现业务员由于异常原因离职,而人力还不知道的情况。实际上,产生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信息孤岛的根本原因是数据来源不唯一,信息化建设从单个系统开始而忽视了不同系统的交互。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新京报》确立了以 “数据来源的唯一化和标准化”的原则。

  应用技术与业务的融合

  应用的桥梁上,什么最重要?安全和操作简便。

  《新京报》用户多种多样,水平参差不同。如何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基础上操作简便?规范化是唯一的解决方法。洪主任介绍,他们在2006年4月份作了统计,当月机器报修有298起,其中系统故障和软件故障为55%,以病毒为主的安全问题占据了20%强,仅这三项就达到了80%。按照二八原则,80%的问题是可能是20%的主要问题造成的,解决这部分问题就解决了主要问题。于是,信息技术部规范了企业桌面的应用环境,规范了服务器的应用规划,整个《新京报》的平台得到了空前的统一。

  《新京报》现在的PC数目已经达到了1000台左右,PC种类为15种,核心应用系统如OA、即时通讯软件等22种,行业应用系统如财务系统、销售部的CRM等28种。目前规划实现基于证书的无线网络认证,虽然还没有到银行电子证书的安全级别,但是基于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设置标志号)的验证,和整合环境是集成的,用户身份统一。《新京报》的员工只需要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登录到OA,到即时通讯、到无线网络等等所有的应用。

  技术永远是为需求而服务的。对于标准之外的软件,信息技术部也提供了一个高级的审核流程。只要用户提出需要安装的软件,部门领导审批同意后,信息中心将在测试环境中验证软件的安全性,保证与系统的兼容性。而在测试通过之后,信息中心将按照企业规划好的定制要求进行打包,重新生成包含自动培训相关信息的安装包,同类用户只要直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验证、定制、分发,这些不需要客户端的安装,全部是通过网络全部完成。

  “在重新规范IT基础架构之后,2007年3月份的报修统计只有21起。”洪国勇说:“以往如果采用的是全部手工安装,那么一台机器配置2.5小时左右,60台机器就需要150小时,而如果部分手工+硬盘克隆的方式,如GHOST,那么一台需要0.5小时,配置下来,60台用30余个小时。时间虽然有了大幅下降,但是对于《新京报》来说,15种机器,多个部门,而每个部门应用软件并不完全一样,GHOST只能将简单的操作系统核心应用作统一备份,涉及到行业应用的软件28种还是需要手工安装。而如果要将28种应用软件也作镜像,那么镜像将会达到上千种。而当这些应用软件进行升级的时候,那么涉及的将是一个数已千计的排列组合的问题,不仅复杂而且费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免接触的自动部署系统,现在只维护一种镜像,当更新一个软件的时候也只要更新一次镜像即可。现在,60台机器,技术人员重新配置机器,只需要一个动作,就是开机按下F12输入部署密码计算机就能通过服务器引导和分发操作系统以及实现行业软件的自动安装,而这个过程是全自动的,不需要技术人员的参与的。”

  而站在“业务系统应用和企业IT基础架构”基础上,洪主任看的更远,“要从企业战略层面看待信息化建设。”言必行,行必果。对于报业来说,传统的发行部门是企业的负担。如何利用信息化帮助发行物流减轻负担甚至带来盈利?信息中心为其设计了网络订单业务,将客户的订单导入系统的标准格式,分解后直接传输到各个站点,进行发货和确认。“目前,新京报的发行物流部门已经和当当网有了初步的合作,正在从统的单一投递的模式向专业的综合性物流转变,虽然还没有公司化运作,但是已经开始尝试这样的业务。”洪国勇介绍。

  造位CTO到CIO必然过程

  农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共存的社会环境,往往将信息部门推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风口浪尖。很多CIO感慨,信息化建设中,“我们,是配角担当了主角的责任”。对于这种说法,洪国勇坚决反对,“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是首席技术官,是技术大拿,而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则是首席信息总管,更多是关注企业战略规划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好的,二者并不混淆。在实际企业信息化建设中,CIO是企业战略设计的参与者,利用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服务是CIO责无旁贷的责任,而上面那些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他们顶着CIO的名却在做着CTO的事情,这是他们‘自己定位的迷失’”。

  检验是CIO还是CTO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你的绝大多数精力是在处理那些“紧急而重要”的事情么?如果是的话,那么显然你只是建立了一个包含桌面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应用软件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并不标准化,并不稳定,而且并不方便维护。而你,网络中心主管更多是在扮演着IT救火队员的角色。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角色,使得信息中心落了个“费用中心”的称号,领导也只是在网络不通畅的时候才能想到你,其他时候可有可无。要改变这个状态,就要在基础架构方面先让火烧不起来,不作救火队员,只有让那些“紧急而重要”的事情永远不发生,我们每天都是处理“不紧急而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才能腾出IT手脚作商业化,做盈利中心。

  “构建信息化系统,应该是从企业战略出发,依据战略设计建设思路,完成技术与应用的融合,是自上而下的,但是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却是从IT架构出发,先搭平台在考虑应用,自下而上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CTO在转向CIO时越做越吃力的原因。从CTO到CIO,首先要定位,然后要依据环境‘造’位,优化IT基础架构,摆脱救火队员噩梦,了解业务发展需要,寻求高层领导支持,创造信息化应用的氛围和环境,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不能着急,只有走过了这个过程,才是到位。”走在CIO路上的洪主任并没有太多时间回味自己那7年艰辛的‘造’位过程。对他来说,如何带领企业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项目组跨入“赢利”征程显然更为重要。

时间: 2024-12-06 02:21:02

CIO:“造位”战略的相关文章

CIO“翻身”进行战略转型[1]

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CIO.然而,在日渐激烈的全球竞争和日趋加快的技术变革大潮中,中国的CIO们能否力挽狂澜,经受住技术.管理以及运营不断变化的三重考验?一系列因素显示, CIO"转型"已迫在眉睫. 最近几年,IT圈有一个越来越值得人们关注的现象,很多知名国内外IT厂商都纷纷聘请国内行业.企业中的CIO和CTO在其服务.行业或技术部门担任要职,虽然这种人才流动现象在国外已经相当普遍,但是对于长期被国际IT厂商当做技术和服务理念培训对象的国内CIO们来讲,这种变化可以被认

CIO必须与战略相捆绑

"CIO必须与其所在部门(公司或政府)的战略相捆绑.才能找准自己在公司(政府)中的位置."一位与会专家在接受对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有为才能有所位,当我们在探讨CIO的处境时,往往是从管理职能的角度,从管理层次的角度出发,通俗一点说,就是"争权利"."争位子",殊不知,事在人为,只有"准CIO"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将自已主动融入公司(或政府)发展战略,将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

CIO“翻身”进行战略转型[2]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CIO调研>的整个报告中,没有一条涉及到对如何提高CIO IT技能的描述,这说明IT技能应该是CIO的生存基础,也是必备的基本条件. 如果说IT是一把"利剑",那么CIO就应该是一个"剑客",而"剑客"不仅要有一把锋利的"剑",更应该有一套炉火纯青的"剑术",也就是CIO要精通企业运营和管理,知道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剑.另外,更重要的是,中国的CIO思考问题的角度应该有所改变

CIO部署云计算战略 如何避免新一轮投资

虽然云计算非常有价值,各大厂商也纷纷跟随时代脚步更换传统技术,但是同时也导致了一些挑战. 最主要的是,它可以用最少的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5368.html">投资回报率承担公司建设IT实践云战略风险和新的成本. 为了第一时间得到云,而不是将云看做IT策略的替换工具,公司需要从大局上将其看做一个完整的IT布局. 这里有五个关键的考虑因素帮助你们确定通过一个成功的IT战略驾驶云. 1. 了解云和其业务利益 云是商业,而不是技术,不是所

做领航创新的战略CIO[1]

3月21日,由全球CIO领导力中心主持,IBM与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25205.html">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CIO领导力调研"成果,在"2008 IBM CIO高峰论坛"上向业界隆重公布.这一面向我国CIO的首次全国性大型调查,不仅分析了当前中国CIO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的程度,以及当IT建设融入企业战略蓝图时所凸显的价值与挑战,同时也详细解读了中国CIO的战略能力和技能,为

Facebook发布CIO招聘:CIO能从中学到什么?

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Facebook正在寻找新的首席信息官.今年4月,现任的CIO Tim Campos宣布他将在今年年底,离开这家社交媒体公司. 但这一声明也确实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Facebook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了CIO职位--职位要求.职责和其他信息.这一发布对CIO而言是有益的,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看看这一位于数字化转换另一面的公司,想寻找一位怎么样的未来IT领导人. 我们让三位猎头专家查看了这一CIO职位,并提供了他们的专家见解.概述:Facebook想要寻找一位业务技术专

2015年CIO热门技术话题:变革来临

史上最大的技术企业收购.实施物联网项目的正确方法.自动化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以及5位数字化颠覆者的案例:2015年技术系列文章旁证了CIO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企业IT已经开始变革,而这也是必然的. 2015年,CIO感受到了某些领域的紧迫感.大数据分析依旧是关注热点,但是CIO们的注意力更多转向具体的应用案例上:实用的大数据工具.大数据应用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在IT一直高度关注的安全方面,searchCIO的报道中为CIO们提供了改进安全工具的建议. 同时,SearchCIO在报道中强调

CIO群体参差不齐 06年如何发展[1]

国内外CIO群体都面临着成长问题.尤其是,我国企业CIO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整体显得参差不齐.商业流程和商务智能方面的巨大 转变,要求IT的管理.业务关系和职责,以及IT整体构架等方面都要随之转变.为配合这些转变,新一代CIO领袖需要提高自己的实力,胜任相应角色. 谁是CIO? 美国<CIO杂志>把CIO定义为负责一个公司或者企业的信息技术领域的高级管理者,在公司相当于副总裁的职务,成为信息主管和首席信息官,与CEO.CFO等共同组成了企业的高级管理团队.但实际上,不少国外企业对此认识不一

盘点2015年CIO热门技术话题:变革来临

史上最大的技术企业收购.实施物联网项目的正确方法.自动化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以及5位数字化颠覆者的案例:2015年技术系列文章旁证了CIO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企业IT已经开始变革,而这也是必然的. 2015年,CIO感受到了某些领域的紧迫感.大数据分析依旧是关注热点,但是CIO们的注意力更多转向具体的应用案例上:实用的大数据工具.大数据应用 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在IT一直高度关注的安全方面,searchCIO的报道中为CIO们提供了改进安全工具的建议. 同时,SearchCIO在报道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