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PPA陈义红:时尚教父爱“越位”

下午4点50分,刚开完媒体
见面会的陈义红一边和《数字商业时代》杂志记者打招呼聊天,一边拿起香蕉吃了起来,“上午体检,一天没吃东西,难受。”  几年前就率先把意大利运动品牌KAPPA引入时尚的蓝海,因而被媒体奉为“时尚教父”的陈义红,无奈地一脸苦笑:其实我不想这样,都是被当初的环境逼出来的。  但如果不是十多年前在李宁公司任CEO时的管理“越位”事件,就成就不了今天的中国动向和陈义红的一番事业。  “打工是为自己,”回顾当年的“越位风波”,陈义红向本刊记者解释,“大家都认为我摆错了位置,把自己当成老板,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在陈义红看来,打工是为自己的将来做铺垫。  果然,2006年KAPPA的母公司BasicNet集团突陷财务危机给了陈义红又一次“越位”的机会。  先是把KAPPA的代理商中国动向从李宁公司“据为己有”,然后通过与国际投行的对赌,获得了3800万美元的资金,随后出价3亿元,买断了KAPPA在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的品牌所有权和永久经营权。尽管当时KAPPA的营业额只有2.3亿元,且2004年前业绩连年下滑,其代理业务在当时被投资公司称为一块“烫手的山芋”,但陈义红并没有犹豫。  在交了一年半的“学费”后,陈义红终于摸到了门路,市场上相对弱势的KAPPA,“被逼”不再以运动品牌的面目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与时尚的全方位密切接触。向时尚的成功“越位”使得KAPPA业绩步步高,而且也引来国际大牌运动厂家的跟风。  2008年,中国动向成功在香港上市。由于赶上了北京奥运会这一重大好机会,2008年,中国动向向投资者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全年销售额达33.2亿元人民币,与2007年度17.1亿元的销售额相比,疾增94.2%,净利润达到13.7亿元,年增长率达86.4%。“对赌”的胜利,让陈义红禁不住得意起来:“从如今的业绩看,当时与大摩的对赌,赌注下得确实有些保守。”  出生在军人家庭,长于部队大院,小时候就是“孩子王”,又曾做过乒乓球运动员,从军五年后,前往最早的中国本土体育品牌“十佳”任销售科长,陈义红的经历看起来比较传奇。2009年“五一”期间,他还专门去日本观看了第50届世乒赛。谈自己的乒乓球运动员经历,“虽然没打出来,但是起码经历了一个过程,对以后的能力、判断与决策都有影响。”  幸亏,他不是一个足球运动员。  实际上我是一个很务实的人,说为老板打工那样的话太虚。我的目标很明确,打工就是为自己的将来做铺垫,将来遇到机会的时候可以抓住。  数字商业时代:尽管你现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是规避不了李宁公司的。现在来看,李宁的经历给你带来了哪些经验?  陈义红:就我个人来讲,在李宁的十几年职业生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学会了怎样认识生意、认识品牌、认识体育。最重要的是,在李宁的平台下,让我自己目的非常明确。人终归要有一个目标,人在一个企业中工作十几年的这种经历不是很多。李宁给了我平台和空间。[page]  数字商业时代:有一种说法:你当时已经在管理上越位了,把自己当老板了。你怎么看?  陈义红:打工到底是给谁打工?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一样。至于我,目标很明确,打工就是为自己的将来做铺垫,将来遇到机会的时候可以抓住。  大家常常问我,以前是职业经理人,现在是老板,有什么感受?实际上对于我来说,我没什么感受。这也可能是在李宁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我摆错了位置,我把自己当成老板。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自己对公司、对品牌有一份责任,这才最贴切。实际上我是一个很务实的人,说为老板打工那样的话太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在每个阶段也会有自己设定的目标。我刚进李宁的时候也不会有现在的目标,从来没想过,即便离开李宁,有今天这种成绩,也没有想到过要做到今天这种地步。很多问题不是一天到晚想就有用的,需要在过程之中把握是最重要的。  数字商业时代:当你和李宁的矛盾激化后,你在2001年基本处于一种赋闲状态,当时你做了什么?  陈义红:当时也有一些压力,毕竟进入公司10年了,也有一些成绩,但有一些市场的变化没有办法控制。如何去突破,成为我当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一年,在外人看来觉得我很苦恼,实际上我那个时候没有那么直接的责任和权力,反而更加轻松,没有包袱。也有时间来总结自己,个人的下一步要做什么,最重要的是已经知道自己未来的路。  数字商业时代:现在你也有自己的职业经理人,与你和李宁当初的关系相比,你是如何处理现在组织管理结构的?  陈义红:有些人好奇我和李宁的关系,实际上没什么,两个人在一起合作久了,必然会有点问题。中国有一句话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家在一起合作,就会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就像家庭中一样,夫妻两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会有婚姻的“七年之痒”,是一个危险的时期。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合作者。你试图去影响别人,别人也试图影响你。人在一起最难的就是思想一致,包括习惯和想法。你拼命去改变自己的太太,改变自己的另一半,那是痴心妄想,除非她自己想去改变,否则不要想改变。在那时候,我们两个想得更多的,只能是让公司如何突破。  动向现在的职业经理人秦大中先生,我们也像夫妻一样,过了12年,每一个眼神和话语都相互懂得。但时间久了,也会有
意见的冲突。但秦比我做得好,他用一个让我适应的方法来和我讲,他一说我就知道他有不同意见,我会很认真去倾听。他不会直接说不行,会说能换个角度去考虑吗?找我能接受的方法讲。  数字商业时代:你对于领导者放权怎么看?  陈义红:比如我和总经理秦大中之间,在很多问题上会有默契,对一些非常重大的问题会进行一对一沟通,我们观点统一之后,就放手让他去做,我会充分放权给他,让别人知道他是最高指挥官。我必须给他极大的信任,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两个是极度信任,不能让大家觉得我对他不信任。在过去做管理者的时候,我觉得得到老板的认同比其他东西更重要,但在我和秦大中的关系上,我会让团队感觉到我对秦大中的充分信任和充分放权,这样才有利于工作。  大家一直都说我是“时尚教父、时尚猎手”,其实这是被逼的。在当时国内外品牌的挤压下,我不得不去开拓蓝海,如果活得好,我想就不会有今天的KAPPA。  数字商业时代:你从李宁公司复出后代理KAPPA之初并不成功,但后来却在2005年全面接手动向。当初是确定要做此品牌还是被迫背水一战接手动向?  陈义红:最初我们沿用了KAPPA的品牌定位,但并没有很好地深入研究KAPPA,没有结合本土去做一些调整,那时候确实比较欠缺对品牌的规划,因此我们交了一年半左右的学费,在2004年我们开始转型,定义为运动时尚路线,并开始盈利。在2005年独立运作动向时,我已经看到未来的趋势。所以,从动向后面的业绩发展来看,我当时的决定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是“被迫的”。[page]  数字商业时代:你在转型期有过痛苦么?  陈义红:中国有句话:“穷则思变”,这就是转型期的压力。中国历史上有三次人口大迁移,还有走西口、闯关东与下南洋的诸多故事。想想啊,好好的人,凭什么要走?实际上,每一次变革的出现都是危机造成的。什么叫时势造英雄?危急时刻只能挺身而出,必须去当英雄。在当时国内外品牌的挤压下,我不得不去开拓蓝海,如果活得好,我想就不会有今天的KAPPA,而在危机时刻必须这样做。  数字商业时代:KAPPA做了很多娱乐营销,从田亮、叶一茜的代言到奥运体育明星巡演,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我要上学——KAPPA橙色希望在行动”等,每一次都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对于你来说,商业与娱乐的关系是什么?  陈义红:有句话叫游戏人生,这样说可能有点随意。不过经营无定式,没有一个生意和一个团队是相同的。如何去创造不同,是非常难得的。大家一直都说我是“时尚教父、时尚猎手”,我说实话,这是被逼的,不破不立。凡是选择差异化,一定是被逼无奈的变革。  数字商业时代:当时你在选择时尚运动路线时,想过万一不成功会怎么办么?  陈义红:商场如战场,打哪个山头,从哪个方向上打,都是有讲究的。一旦确定了方向,团队必须一致、没有杂念地往前冲,这样才能成功。林彪打锦州战役的时候,恰恰选择了背海的一面,军事上一般不敢背水一战,而且东北部队都是旱鸭子,选择背水是没有退路的,战士此刻最勇敢。而这样的计划又恰恰打了
敌人的最薄弱点,敌人在布防的时候会疏忽。不过任何一个战役都不可能完全胜利,一定想着都是走一步看三步。  我的底线是不会让自己没机会,输得倾家荡产,卖车子卖房子,我绝不干,我要保证自己有一个可承受的范围,那就是即使输也会东山再起。  数字商业时代:不过KAPPA的成功,是无法跳过你“赌博”的环节。2006年你在当时营业额只有2.3亿元的情况下,用3亿元去买断KAPPA在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的品牌所有权和永久经营权,而摩根士丹利作为战略投资者向中国动向提供了3800万美元资本金,并获得20%的公司股权。你为何那么自信地去参与这个赌局?有没有想到过失败?怎样计算风险的?  陈义红:“对赌”在资本市场是常用的做法,因为资本不懂经营,所以双方都希望能够双赢。如果基金胜利,就说明经营出了问题,实际上投资是失败的。基金本身的游戏规则希望管理者赢,它能获得更多利益。  至于判断对赌协议的输赢,我不敢说百分之百赢,但是我能将胜算控制在80%之上。当时也是基于2006年的数据来判断与未来的复合增长,我才敢下赌注。我们只赌了3年,2006年到2008年,由于奥运会的影响,复合增长远远超于预期,市场大环境持续向好。  到今天说起来,我们应该赌得更高。我当时只赌两个点,一个2006年,一个2008年。2006年对赌的纯利是1.8亿元,我们测算出来是2.2~2.3亿元,结果那年是3.3亿元;2008年赌的是3.5亿元,结果我们做到了12亿元。你说我保守不?  数字商业时代:作为商人,即使赌博也应该是以利益为前提,也应该有底线,你在下赌注之前的底线是什么?  陈义红:我绝不是盲目地去赌。所谓的激进,也就是对于一个事物的乐观程度。因为在市场里做生意就是在赌博,参与赌博的人,心态要对,要有底线,要能赌得起。很多在赌场上输的人,还没开始赌就自己先哆嗦、冒汗,只想赢不想输。实际上,赌博一定是有输有赢,一定要在底线之上去赌博,去下注,才有胜算。  我的底线是不会让自己没机会,输得倾家荡产,卖车子卖房子,我绝不干,我要保证自己有一个可承受的范围,那就是即使输也会东山再起。  我的退休早晚,要取决于我的团队建设。如果这个事情能顺利完成的话,我就可以半退休,但完全退休未必。  数字商业时代:你怎样看待2009年的时尚体育运动品市场?  陈义红:我们定义今年的市场是“猴市”,很难把握。我并不希望在市场看不清的时候,还去追求速度,我讲究安全。“看不清市场,就学猪坚强”,活着就有希望。而且不仅仅是活着,还要知道你后面要干什么——利用经济周期对公司进行调整,等市场回暖的时候比别人跑得更快,活得更好。我认为现在是很好的布局阶段,我们的门店会保持20%以上的增速,今年将新开650家店,并首次开出60家KAPPA品牌折扣店。[page]  数字商业时代:从2009年1月开始,动向分别与六家位于杭州、太原、沈阳、天津、南京及宁波的主要经销商合租合营企业,采取这样的方式对于动向有哪些好处?  陈义红:目前行业内已有这样的模式,但作为进入零售行业的品牌商,我们是第一家。我们采取资本运作入股,不超过30%的股份,不参与日常管理,只参与平时的董事会。  事实上,当大家都期望把体育零售做成大集团,做成苏宁与国美时,可能会对品牌造成比较大的压力,会使议价能力缺失。我们这样做会保持渠道商、分销商份额的均等性,如果不够均等,像电器一样控制在一两家卖场之内,品牌就没有腿了。这并不是说品牌不好,而是和零售商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即出现传统零售卖场的零供矛盾。因此,我们采取合租合营的策略,想以小股东的形式来维护我们这个体系的安全性,希望保留对零售市场的话语权。  数字商业时代:在上一次经济危机的时候,你为李宁做了很多事情,为李宁后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面对目前的金融危机,你是怎样规划动向的?  陈义红:金融危机的最大变化是市场的变化,管理层不能控制市场,却可以控制经营,不要进入一个不可逆转的经营模型。因此,打造团队是当务之急。在近期我们非常突出的就是打造中国最优秀的品牌管理团队,这是我的想法。  数字商业时代:动向现在有中、日两个团队共700多人,你是怎样去融合团队的?  陈义红:说实话,难度很大。目前正在制定一种新的架构模型,把日本团队最优秀的能力发挥到整个集团中,日本团队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模型是优于中国,日本讲的是流程,包括规划、生产工艺,材料、辅料、细节等,这些和中国有很大不同。同时中国优秀的员工也正在影响着日本市场。  数字商业时代:你如何看待创业者的作用?动向离开了你会不会“玩不转”?  陈义红:中国目前的企业管理还是比较初级的,基本是靠创业者的领导与管理,如果出现老板的缺失,这个企业或许就会没有了。说实话,如果我没了,动向也有垮掉的风险。摩根士丹利在投资委员会上曾讲过,陈义红这个人非常非常重要,他们的审批委员就说,既然这么重要,是不是要派几个人保护他,不能出任何问题,万一出问题,这个企业就有风险。实际上中国企业大多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数字商业时代:你曾经戏言你是这个圈子中最老的人,和别的行业老板比如王石爬山等潇洒的生活相比,你有过退休计划么?  陈义红:我觉得老天已经够眷顾我,不会再去投别的行业。我很开心能做成功一个品牌。我不会刻意追求某些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要看人家房地产赚钱了你就去投房地产。  我的退休早晚,要取决于我的团队建设。2009年到2010年对于动向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商业模型的重新整合与团队的磨合等。如果这个事情能顺利完成的话,我就可以半退休,但完全退休未必。  陈义红  中国动向集团董事会主席。中国动向成立于2002年4月,曾属于李宁集团成员企业。设立之初,中国动向是KAPPA在中国大陆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独家代理商。2005年6月,陈义红购买中国动向80%的股权;2005年9月1日,陈义红从李宁公司董事会辞任,实现了从职业经理人到老板的一次圆满转型。

时间: 2024-09-19 08:41:44

KAPPA陈义红:时尚教父爱“越位”的相关文章

时尚猎手陈义红:做成最好的品牌管理公司

图为陈义红. 2002年,43岁的陈义红面临一个选择:过去11年由他开疆辟土的李宁公司已经由梦想变成了中国最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李宁希望创业元老们能将下一捧交给更有能力的年轻人.于是,CEO陈义红推荐了能够替代自己的接班人张志勇. 陈义红开始思考自己要如何转身? 一个看起来不是机会的机会摆在面前.李宁公司拿到了一个国际二线运动品牌kappa的国内代理权.早已习惯于运作十亿生意的他,决定放下身段,接盘这个几千万的小生意. "我喜欢创新,我要做的肯定是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当时面临的选择并不多:再创立

陈义红:让你的产品变成享受

我很欣赏日本设计师对消费者"随心所欲"的这种满足,设计最终是为了满足需求,更自由.更自我的需求 文|陈义红 企业没有不变的定式,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往往是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 动向早期创建时,我们追求运动产品时尚化,此后在Kappa的产品结构中有一个原则,就是运动类产品和时尚类产品各占多少比重,一开始是五五开,后来变成四六开.前几年,有一次我进Kappa展厅,一留神,发现专业运动对时尚的比重竟然快到一九开了,让人吓了一跳. 接下来我们内部开始探讨一个问题:我的竞争对手是谁?是耐克.阿迪达

陈义红的“日本老板”初体验

文|中国动向集团董事长 陈义红 在我们收购日本Phenix公司后,我听到最多的忠告是"日本老板可不好当".因为中日之间有如此复杂的历史恩怨,所以我很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008年5月,在非常迅速地完成对Phenix的收购后,我第一次出现在日本团队面前.顶着"中国市值最高的 服装企业"这道光环,Phenix的母公司ORIX对我们重整Phenix满怀期待.或许基于此,日本员工对我这个新来乍到的老板并没有表现出传说中的"敌视"包括"蔑视&q

陈义红:倔强的日本员工

岗位和流程是日本公司效率的根基,已经渗透到了他们的思维习惯中 其实在中国做组织变更也应该考虑得更细致一些,但是常常会被服从所掩盖 恋爱结束,生活进入跟柴米油盐酱醋茶相关的婚姻,这种关系很像收购结束.进入整合的企业--你如何改变我,我如何改变你,双方的共同目标是幸福生活,是两家公司的共同利益.在向幸福生活进发的过程中,双方的个性与矛盾会逐渐呈现出来.其实融合从某种角度来看,一定是包容个性.解决矛盾之后才会有真正的融合. 日本是礼节最多的国家了,刚开始去日本我还真不适应,每天都要无数次的深度哈腰,大

陈义初和郑州的不解之缘

文/杨观军 程国平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候我才33岁,当时自己和多数人一样,只晓得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知识会有用了,根本想不到我们的社会会发生现在这样翻天覆地的巨变."1968年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电机制造专业毕业到开封拖拉机电机电器厂任技术员的陈义初,回忆起30年前的事情感慨万千. 其实,以后关系到他一生命运的几次机遇的到来,同样让他没想到. 在干部"四化"的机遇中,踏实肯干又有知识的他,从1981年9月任开封拖拉机电机电器厂副厂长.副总工程师,到

德信资本陈义枫:地产投资“窗口期”已显现

进入下行通道皿a href="http://news.pedaily.cn/industry/房地亿" target=_blank>房地亿/a>行业,如何通过对周期走势判断获得最佳投资机遇,不仅考验着众多房企,同时也考验着房地亿/a>金融企业〿/p> 近日,出席深圳房博会地产金融论坛的德信资本董事长陈义枫抛出鲜明观点,认为尽管目前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弱周期,但从周期看,预计明年下半年短弱周期将会结束并开始复苏,眼下至明年上半年,将是一个低进高出的投资"窗口

时尚教父吴泓:人的时间是公平的

吴泓 从8月22日到昨日(8月25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位于北京世贸天阶旁的时尚大厦吊唁吴泓.作为中国时尚界教父级人物,时尚传媒集团总裁吴泓在中国树立了时尚理念,让人们知道,时尚能够改变生活,时尚离自己并不遥远. <时尚>诞生于16年前的8月,16年后,同样在8月,46岁的吴泓因胰腺癌驾鹤西去. 10万元,<时尚>的起点 走进时尚大厦,气氛很沉重,空气仿佛凝结了一般,大厦工作人员.时尚集团的工作人员全部是一袭黑衣. 在18楼,通往吊唁吴泓的大厅的走道几乎全部被鲜花占据,吴泓的黑白

Kappa:中国企业怎样救活国际品牌?

文?/?郭?伟 在中国运动鞋服品牌里,有一个异军突起的力量--自从六年前中国动向公司成为Kappa的品牌代理商后,Kappa已成长为中国第三位的运动鞋服品牌.Kappa品牌的快速发展模式,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又有哪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呢? 修复:对Kappa的品牌再定位 Kappa进入中国之初定位相当模糊.早年代理商李宁公司起初试图用传统的专业性产品线来征服消费者,聚焦专业体育领域,在产品定价等各方面向耐克.阿迪达斯看齐,并与之争夺市场.但由于产品雷同以及品牌号召力有限,他们很快发现这个办法行不

Kappa神话:2009年销售收入可能突破40亿元

从2005年底只有1.47亿元的销售收入,到2009年很有可能突破40亿元的市场规模,Kappa究竟做了什么? 文|CBN记者 陈锐 异军突起好像是个被媒体用滥的词语,不过用来形容一个这两年快速崛起,在市场上蔓延得几乎有些离奇的品牌倒是非常适合.它就是Kappa. 在内地市场,人们还是更习惯称其为"背靠背".倘若往前追溯至1990年代末,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够通过外贸渠道穿上它.这个来自意大利的专业运动品牌因为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赞助了迷倒众生的意大利国家足球队,而在中国消费者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