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特斯拉与SolarCity联合发布产品之时,埃隆·马斯克做了一个演讲,主题沉重,主要是关于二氧化碳水平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危机等等。但是200多名听众满怀期望。他们热切地等待着马斯克接下来将揭露的异想天开的创新解决方案。当他提到世界需要向可持续能源转变时,一名激进的观众甚至高喊:“埃隆,快拯救我们!”
当然,那次发布的产品大家现在都已经知晓:太阳能板屋顶瓦片。这些屋瓦是马斯克试图阻止我们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大计划中最新的一部分。在这些安装了太阳能屋瓦的房子车库里,是一辆特斯拉汽车和新一代Powerwall——特斯拉在2015年开发的用以存储家庭电能的小巧可充电电池。白天,太阳能板发电,晚上这些充电电池开始为家庭供电。
嘴上说着拯救地球,背后更多的是,拯救SolarCity。
但是股东们要考虑的问题可就多了,企业管理专家和公司分析师甚至有更多问题需要审查。特斯拉和SolarCity的董事会与投资者代表了财务和家族之间的利益交织。特斯拉的7名董事成员中的6名与SolarCity有着明确的关系,以及两名VC所在的公司也在SolarCity的董事会拥有一席之地。部分分析人士提醒,马斯克可能涉及自利交易,通过并购来挽救自己的投资和兄弟的公司。
但是马斯克的投资人,早就对反对声音习以为常。他们了解马斯克的决定经常伴随巨大风险,不过他们也相信他的使命和产品。马斯克那次演讲后三周,85%的股东赞同了特斯拉并购SolarCity。这就是马斯克的独特魅力,也是他创新的方式:把大量赌注压在不可避免的未来,而不是即可实现的眼前。
即便如此,怀疑的声音在特斯拉内部也是此起彼伏。尽管太阳能或许是公司未来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未必是SolarCity。如果马斯克决策失误,SolarCity恐将成为公司的巨大负担。但万一,马斯克是对的呢?
当然,马斯克一如既往地镇定。“合并肯定能成功,”他说,“早晚的事。”
合并的意义
收购之后,马斯克经常往返于特斯拉工程和SolarCity的研发中心。他表示,在并购之前,很多协作工程根本不可能完成,因为之前两家公司各自独立,存在不少利益冲突。每次想合作的时候,他们都要进行审核来确保满足各自公司利益。
“每次我们想做什么事情,都要等上好久,效率实在太低,”马斯克说道,“现在我们可以决策完立即执行。”
合并之后的两家公司,目标开发可以让该太阳能源技术变得经济实惠的金融模型,简化产品推出流程,并对特斯拉的零售量加以利用向用户推广公司的愿景。虽然太阳能屋顶瓦片价格看上去不菲,但是SolarCity保证抵税额和在未来30年内的预估发电量价值可以从长期角度为用户节省开支。另外,SolarCity也不是唯一一家从事生产太阳能屋瓦的公司,但是该领域的公司大多处境艰难。不过,与特斯拉的合并,为SolarCity带来了垂直整合,从而有能力满足消费者的所有能源需求。
SolarCity的发展历程
2006年,SolarCity成立之初,公司其实不怎么关心产品。创始人——Rive兄弟俩——就是想借这次创业搞个大新闻。据Lyndon River说,马斯克建议他们往太阳能方向发展。马斯克个人还给他们投资了1000万美元。
销售过太阳能板的Lyndon清楚,太阳能普及的最大障碍是价格,一个太阳能系统售价大概4万美元起,普通消费者几乎无力负担。所以公司决定通过控制从销售到安装的流程来降低太阳能系统的成本。公司采取了全新的方案,无需预付定金,屋主就可以获得太阳能系统。SolarCity会负责处理所有的前期费用,但是消费者需要在20年的租期内分期向SolarCity支付所有这些费用,通常是每月支付,而且费用低于用户每月的传统电费。
生意越做越大,公司业务最终成功地发展到十几个州。那时候,马斯克还在忙于特斯拉和SpaceX的发展,不怎么涉足SolarCity的事务。
2012年末SolarCity以每股8美元价格上市,上市交易第一天股价飙升47%,并且自此之后,公司每年都快速地实现销售翻倍。2014年,据称,公司拥有7万多名客户,且彼时股价达到86美元每股的峰值。Lyndon甚至还为员工设定了马斯克式的目标:2018年实现100万次安装。当然和所有高速发展的创业公司一样,混乱随之而来。虽然Peter和Lyndon兄弟俩将住宅式太阳能系统变为主流,但公司内部的企业文化开始变味,特别是当两名支柱性高管相继离职。
为了保持产品的差异性和降低成本,SolarCity进行了一系列投资。负责公司运营的Serra曾促成了公司对Zep Solar的收购,后者开发的行业领先的太阳能板安装系统将SolarCity的安装时间从几天降低为几小时。但是Serra和Lyndon又向墨西哥分心扩张,并且以至少2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太阳能板技术创企Silevo。2015年三月,很多人认为,一个不切实际的庞大销售团队拥挤在洛杉矶,昭示了公司过于激进的发展状态。
公司发展节奏飞快,每周招聘近100名销售代表来完成激进的目标。这种节奏在公司试图营销零定金概念时遭遇质疑。公司的平均取消率增长到了45%,甚至更高。随着太阳能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SolarCity还面临来自许多对手的价格战。此时,公司的业务模型也越变越复杂。为了支撑其膨胀式发展,公司寻求一切可行方法,比如税收股本融资,债券等等。熟悉内情的人透露:“安装完成好几个月之后,大部分现金仍来自Google这些投资者。随着业务发展,我们时常面临巨大的资金链断裂。”
SolarCity的股价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下跌趋势。8月份,曾经以预言了安然公司破产出名的对冲基金经理Jim Chanos将SolarCity称为更像是“一家次级金融公司”而非能源公司。
而且,Lyndon也不断受到各种外部压力。曾经使得SolarCity得以运营的不少州政策开始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甚至因为内华达州公共设施委员会投票决议大幅减少对使用太阳能家庭的补贴,公司不得不彻底从内华达州退出营业。更糟糕的是,30%的联邦太阳能税抵即将到期。
当公司的太阳能安装增长率停滞不前后,公司开始向华尔街兜售另一个故事。跟快速扩张截然不同,Lyndon表示公司即将转向并专注实现盈利。而事实上,在2016年2月份发布的财报中,SolarCity的表现实在难以令人满意,公司的股价也瞬间下跌近三分之一。之前,SolarCity一直标榜自己为“通过租售太阳能屋顶系统而获得长期收益的公司”;现在,转型实现盈利后,公司的核心战略将从租售太阳能系统转变为永久销售,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公司的负债压力,也能产生利润,而且用户也不用按月支付费用。但是这种转型,给分析师们造成了极大困扰,有人甚至问:“SolarCity的业务模型到底是什么?”
收购意向初露端倪
2016年2月,马斯克致电Lyndon建议合并两家公司。去年春季,马斯卡高调推出一款畜电池产品Powerwall,据他所述,这款产品乃是改变我们使用能源方式框架中的缺失部分(已有的两部分为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板)。但是,他又表示,很快他发现Powerwall的销售和安装过程“极其缓慢。”为了安装Powerwall,用户不得不依靠本地的独立安装公司,因为特斯拉没有自己的现场服务团队。更糟糕的是,为了获得太阳能,用户不得不找一家完全不同的公司,比如SolarCity或其他的公司。
马斯克想让特斯拉从头到尾掌控一切体验。那么显然,SolarCity就是真正缺失的那一部分。
那次电话联系之后,并没有正式的收购邀请,双方都决定在进行下一步行动前先考虑考虑。马斯克向特斯拉董事会提出了这一建议,当然最初大家是反对的,因为他们担心收购会带来资源压力,特别是特斯拉此时面临严峻的Model X生产挑战。直到五月份,董事会觉得特斯拉的产能问题已经大部分解决时,马斯克又提出了收购建议。
随后6月20日,特斯拉法律总顾问向SolarCity的律师发送了一份收购意向邮件,开价为28亿美元。一般情况下,收购条件和尽职调查无需公开,因为涉及到利益冲突,特斯拉不得不在SolarCity考虑收购邀请之前公开其收购意向。马斯克形容收购计划为“简单的问题”,但是投资者不买账,特斯拉的股价下跌近10%。
为了说服分析师和股东们,马斯克突然出现在SolarCity的8月9号的财报会议上,大谈收购的好处。他提出公司即将推出一种新的“太阳能屋顶”来诱惑大众。
然而在公司内部,这种新产品远不到上市的时候。根据十几名知情人士的说法,那个8月末,Peter Rive和Zep Solar负责人邀请马斯克查看他们最新的原型——“Steel Pulse”,结果马斯克看了非常不满意,还说他们要是继续让他看这种玩意就是在浪费他的时间,但是对于原型的基础改变他倒是很感兴趣。他询问了更多“有创意”的概念,然后要求团队开发出更加美观的玻璃瓦片。就在几周内,两家公司的团队一起开发出了最后他们在环球影城演示的产品。
收购之后的SolarCity
11月份股东最终同意收购。之后一个月,我前往水牛城参观SolarCity的新制造工厂,据说该工厂一旦竣工将成为西半球最大的太阳能板工厂。我到达该地的时候,人们都在谈论这件事对水牛城的影响,仿佛当地将新开一个六角旗游乐场一般。该工厂俨然已经成为该地区机遇的象征。
随着SolarCity的招聘季在该城市陆续展开,当地居民显然对工作一事非常关注,不过言谈之间他们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自豪。这个在建的工厂暂时被称为“超级工厂2”,大约位于从水牛城市中心向南10分钟车程的位置。这个120万平方英尺的工厂位于弯折的水牛河附近,街对面是一家鱼和炸薯条店,以及一个伦敦风格的电话亭。
2014年,SolarCity以2亿美元外加1.5亿美元额外的目标达成补偿价格收购了Silevo之后,这个工厂即归为SolarCity管理。马斯克和Rive兄弟希望这个工厂的年产能于20216年中能达到1千兆瓦以上。
不过项目困难重重。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高性能的太阳能板,即昂贵的瓦片能以极高的效率将阳光转化为能量。但是自2009年以来,太阳能板的价格在全球范围内骤降75%以上。
2015年初,Silevo的开发团队试图开发一条试行生产线以实现1000个高效率太阳能板的日产量,但结果日产量少得可怜。以此同时,在水牛城,SolarCity大量消耗政府资金来加快工厂的建设。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延期和资金短缺乃家常便饭。随着SolarCity的财务压力日趋紧张,有人透露,当时项目几乎完全暂停。
到了11月份,水牛城的工厂终于可以实现生产,但是建造成本超出预算1.3亿美元,为了支付剩余的设备,SolarCity将需要自行掏出2亿美元。接下来几个月,SolarCity认为Silevo无力实现其生产技术目标,决定引入外部合作伙伴——松下集团,来帮助公司承担成本并接管太阳能板的生产制造。
自并购之后,特斯拉和SolarCity实现了制造技术与资源的共享。但是据知情人士所说,由于特斯拉忙于提升其他工厂的Model 3产量,马斯克本人至今还未亲临过水牛城的这个工厂。现在,SolarCity对超级工厂2的预期为到2019年实现1千兆网的太阳能模块生产。
SolarCity名存实亡?
2017年4月中旬,我前往加州的圣马特奥——SolarCity的总部——拜访Lyndon Rive。到达后,当我告诉保安要拜访SolarCity时,对方说已经没有SolarCity了。“我们现在是特斯拉了,”他说。合并的迹象随处可见,从特斯拉的充电站到周围建筑上曾经的SolarCity标志如今已替换成特斯拉的“T”字型标志。
Lyndon和我坐在宽敞的会议室,他一如既往的充满活力。然而围绕公司的小道消息却不那么乐观。为了调整较低的收入预期,SolarCity已经裁员近20%,大部分为销售和营销团队。虽然特斯拉维持着超级工厂2的进度,裁员也涉及到佛蒙特和水牛城的员工。另外,Silevo的CEO和CTO相继离职,SolarCity的CFO和首席营收官也离开了公司,同时辞职的还有Zep Solar的负责人。同时,公司的太阳能安装率在过去几个月下跌至40%以下。马斯克后来告诉我,“SolarCity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Tesla Solar”。
SolarCity 前CEO Lyndon Rive
如此种种收购后的变化佐证了若不是马斯克出手相救,SolarCity即将走向破产的猜测。当然,Lyndon对此予以否认。但他也确实承认公司面临发展难题。他承认,“领导1000人和管理5000人是完全两码事”,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他大概会更早地投资好的产品和更有效地进行管理。
那次见面几周之后,Lyndon宣布他即将离开SolarCity。电话中,他告诉我:“现在SolarCity正处于强有力的管理者手下,不需要他过多干预,”并且,他计划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开始进行新的创业。Lyndon的离去,仅发生于收购完成后的170多天,实属出人意料,并且有人猜测他的兄弟Peter是否也会离职。
特斯拉的未来
5月3日,特斯拉即将发布第一季度财报之前的四个小时,马斯克给我打了一通电话。我问他最近如何。“糟透了,”他说。是不是接下来的财报让你伤透脑筋?他笑着说:“不,不,我觉得财报很稳。”接着,他提到了特斯拉的股价,最近又创历史新高,让公司比通用汽车更有价值。对此马斯克忍不住想,到底是“市场过于宽容呢”还是“人们对未来太有信心?”
电话中,我还问他,是否担心有一天,因为某次的失败人们不再信任他,而使得他不得不停止这些史无前例的野心项目。他表示否定。他说:“我不觉得我有加大赌注,我的目标从没变过。”
虽然,他确实在2006年发布的一篇博文《特斯拉汽车的终极计划》中大致勾勒出他的疯狂使命,但是我并不觉得他所说的从未加大赌注具有多少可信度。马斯克一直在描述“未来的大事件”:Model 3的产量,2019年推出新车型Model Y,特斯拉卡车,以及颠覆未来交通系统的Boring Company等等。
要相信马斯克描绘的未来很容易。新的太阳能屋顶——以及PowerWall和特斯拉汽车——也许真的是帮助我们摆脱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关键发展。但是他所描述的这些未来也同时十分容易让人厌倦。
相信和不相信,希望和炒作之间的区别,让我想起了水牛城之旅。在圣诞前夕的一个寒冷夜晚,近百人穿过结冰的道路前去参加SolarCity的招聘会。他们前来聆听招聘人员分享马斯克的“福音”。之后很多人告诉我,马斯克在他们看来,充满“洞见”和“创新”。
对很多关注特斯拉的人来说,马斯克在他各种尝试中的成败跟是否能推出新产品或股价上升没什么差别。但是在那个招聘会场上,成功具有更大重要性。
“很多年前,我们有GM、福特和伯利恒钢铁等制造商提供报酬丰厚的工作,”一名当地的市政委员Rasheed Wyatt说道,“但是这些制造商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试图为人们创造新的希望。”SolarCity或许是一个选择。“我希望一切能进展顺利。”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