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CNFC网建立,接入互联网,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开始商业化。如今,中国互联网产业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
最初是“接入为王”的阶段,那时候一接入互联网,资本市场就会给你大量的资金投入。当时有幅漫画,乞丐拿着饭碗要饭,饭碗上加一个“.COM”,就有大把大把的美金扔进去。当时大家不知道互联网能干什么,只知道有发展。到了1998年,资本市场因为长期得不到回报,就不肯继续投钱了。这个时候是“内容为王”,靠眼球经济,增加点击率。2002年以后进入“应用为王”阶段。这几年互联网的应用一直在创新,互联网不仅传播信息,还可以进行网络通信、网络交易、网络娱乐等,博客、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网络搜索、即时通讯……
2005年,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活跃:盛大入主新浪、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百度上市在美国受到追捧……从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抱有希望。
百度上市又引起了关于互联网泡沫的争论。我个人认为,泡沫可能是有一点,但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点泡沫是正常的。然而,现在这个泡沫,绝不是网络发展初期——泡沫经济时的泡沫,那时候的泡沫完全是资本追捧出来的;现在可能有点泡沫,但这是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泡沫,就跟喝啤酒一样,如果没有泡沫味道就不够好。所以我想,这种泡沫可能是我们互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催化剂。
现在,百度上市受追捧,一方面是投资者看好中国互联网产业;另一方面是看好搜索引擎业务。当然也受到了Google上市后的良好情况的影响。大家在互联网搜索业务上,找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赢利模式,并且看好其未来的收入,所以投钱买它的股票。而互联网初期,大家只知道互联网将来有用,但有什么用却不知道,所以泡沫很快就破裂了。现在的状况,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泡沫会逐渐消耗掉。
未来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有几个大的方向:一是网络通信,包括电子邮件、网络电话、即时通讯等;二是信息获取;三是电子商务;四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娱乐,包括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
互联网产业的下一步,能否出现像今天的搜索引擎这么好的盈利业务,尚不能断言。博客类网站的商业化是否可行,要由市场选择。一个搞博客的公司希望自己生存下去就一定要取得商业价值,让网民给他一些回报以维持运转,这是合理的。但是这种商业价值是否可以存在下去,网民是否愿意付费就要看市场的选择了,并不是某个人说了算的。博客网站将来到底能不能产生一个盈利模式,现在正处于探索期。此类网站要真正形成有价值的业务,为企业带来利润,尚需时日。电子商务在中国,也将逐渐走向成熟。虽然目前还有一些问题:物流、诚信体系、支付体系、网络安全,这几个问题解决了会有很好地发展。互联网产业里,好多新业务的出现,都需要我们的企业去不断摸索,打造产业链。
互联网变化很快,今天的互联网就像当年发明电一样——刚开始人们不知道电有多大的用途,除了一个照明,现在电视机、微波炉……处处都有电的应用;未来,互联网也将会融入生活,会像每天喝的水、每天穿的衣服一样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
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工具,可以传播正面信息、也可以传播负面信息。人类如何规范行为,使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利避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人类社会有两大发明,一是科学,科学使人可以驾驭世界;二是法律,法律可以使人类驾驭自身。互联网使人类可以跨越七大洲,自由地交流。但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人类如何驾驭自身?人类应该建立一套相关的道德规范和管理体系,否则,这个产业就无法持续发展。
当然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问题,联合国也有专门的组织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中国也参与了这个互联网治理研究小组。过去西方国家认为互联网无国界、无政府,是开放的、自由的,不需要政府管理。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管理也应该遵守人的一般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作为科研教育工具的时候,可以说它本身是开放的、自由的。但当人类社会真正把它作为工具使用,就必须要遵守法律法规和人类一般的行为准则。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政府,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是非常正确的决策。治理小组在这方面达成了一致,但具体怎么操作,是建立一个专门机构还是对原有机构进行改进,现在还在研究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