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更正选择中数的描述,在7到39之间的数组大小选择median-of-three来选择pivot,大小等于7的数组则直接使用中数作为pivot。 quicksort可以说是应用最广泛的排序算法之一,它的基本思想是分治法,选择一个pivot(中轴点),将小于pivot放在左边,将大于pivot放在右边,针对左右两个子序列重复此过程,直到序列为空或者只有一个元素。这篇blog主要目的是关注quicksort可能的改进方法,并对这些改进方法做评测。其目的是为了理解Arrays.sort(int [ ]a)的实现。实现本身有paper介绍。 quicksort一个教科书式的简单实现,采用左端点做pivot(《算法导论》上伪代码是以右端点做pivot): public void qsort1(int[] a, int p, int r) {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 int i, int j) { quicksort的最佳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O(n logn),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O(n^2),退化到插入排序的最坏情况,平均情况下的平均复杂度接近于最佳情况也就是O(nlog n),这也是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的比较次数下限。 为了对排序算法的性能改进有个直观的对比,我们建立一个测试基准,分别测试随机数组的排序、升序数组的排序、降序数组的排序以及重复元素的数组排序。首先使用java.util.Arrays.sort建立一个评测基准,注意这里的时间单位是秒,这些绝对时间没有意义,我们关注的是相对值,因此这里我不会列出详细的评测程序:
qsort1对于输入做了假设,假设输入是随机的数组,如果排序已经排序的数组,qsort1马上退化到O(n^2)的复杂度,这是由于选定的pivot每次都会跟剩余的所有元素做比较。它跟Arrays.sort的比较:
果然,在排序已经排序的数组的时候,qsort的性能跟Arrays.sort的差距太大了。那么我们能做的第一个优化是什么?答案是将pivot的选择随机化,不再是固定选择左端点,而是利用随机数产生器选择一个有效的位置作为pivot,这就是qsort2: public void qsort2(int[] a, int p, int r) { 再次进行测试,查看qsort1和qsort2的对比:
从随机数组的排序来看,qsort2比之qsort1还有所下降,这主要是随机数产生器带来的消耗,但是在已经排序数组的排序上面,qsort2有很大进步,在有大量随机重复元素的数组排序上,qsort2却有所下降,主要消耗也是来自随机数产生器的影响。 更进一步的优化是在划分算法上,现在的划分算法只使用了一个索引i,i从左向右扫描,遇到比pivot小的,就跟从p+1开始的位置(由j索引进行递增标志)进行交换,最终的划分点落在了j,然后将pivot调换到j上,再递归排序左右两边子序列。一个更高效的划分过程是使用两个索引i和j,分别从左右两端进行扫描,i扫描到大于等于pivot的元素就停止,j扫描到小于等于pivot的元素也停止,交换两个元素,持续这个过程直到两个索引相遇,此时的pivot的位置就落在了j,然后交换pivot和j的位置,后续的工作没有不同,示意图 改进后的qsort3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qsort3(int[] a, int p, int r) { // 随机选 // 左索引i指向左端点 } 这里要用do……while是因为i索引的初始位置是pivot值存储的左端点,而j所在初始位置是右端点之外,因此都需要先移动一个位置才是合法的。查看下qsort2和qsort3的基准测试对比:
可以看到qsort3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了大量重复元素的数组的排序上,这是因为qsort3在遇到跟pivot相等的元素的时候,还是进行停止并交换,而非跳过;假设遇到相等的元素你不停止,那么这些相等的元素在下次划分的时候需要再次进行比较,比较次数退化到最差情况的O(n^2),而通过在遇到相等元素的时候停止并交换,尽管增加了交换的次数,但是却避免了所有元素相同情况下最差情况的发生。 改进到这里,回头看看我们做了什么,首先是使用随机挑选pivot替代固定选择,其次是改进了划分算法,从两端进行扫描替代单向查找,并仔细处理元素相同的情况。 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2),但是在已经排序好的数组上面,插入排序的最佳情况是O(n),插入排序在小数组的排序上是非常高效的,这给我们一个提示,在快速排序递归的子序列,如果序列规模足够小,可以使用插入排序替代快速排序,因此可以在快排之前判断数组大小,如果小于一个阀值就使用插入排序,这就是qsort4: public void qsort4(int[] a, int p, int r) { // 在数组大小小于7的情况下使用快速排序 int i = p + rand.nextInt(r - p + 1); i = p; 如果数组大小小于7就使用插入排序,7这个数字完全是经验值。查看qsort3和qsort4的测试比较:
qsort4改进的效果非常明显,所有基准测试的结果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qsort4还有一种变形,现在是在每个递归的子序列上进行插入排序,也可以换一种形式,当小于某个特定阀值的时候直接返回不进行任何排序,在递归返回之后,对整个数组进行一次插入排序,这个时候整个数组是由一个一个没有排序的子序列按照顺序组成的,因此插入排序可以很快地将整个数组排序,这个变形的qsort5跟qsort4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public void qsort5(int[] a, int p, int r) { // 递归子序列,并且数组大小小于7,直接返回 // 随机选 i = p; // 最后对整个数组进行插入排序 } 基准测试的结果也证明了qsort4和qsort5是一样的:
现在,最大的开销还是随机数产生器选择pivot带来的开销,我们用随机数产生器来选择pivot,是希望pivot能尽量将数组划分得均匀一些,可以选择一个替代方案来替代随机数产生器来选择pivot,比如三数取中,通过对序列的first、middle和last做比较,选择三个数的中间大小的那一个做pivot,从概率上可以将比较次数下降到12/7 ln(n)。 public void qsort6(int[] a, int p, int r) { // 在数组大小小于7的情况下使用快速排序 // 计算数组长度 m = p; } 其中的med3函数用于取三个数的中数: private static int med3(int x[], int a, int b, int c) { 运行基准测试跟qsort4进行比较:
观察到qsort6的改进也非常明显,消除了随机产生器带来的开销,取中数的时间复杂度在O(1)。此时qsort6跟Arrays.sort的差距已经非常小了。Array.sort所做的最后一个改进是针对划分算法,采用了所谓"split-end"的划分算法,这主要是为了针对equals的元素,降低equals元素参与递归的开销。我们原来的划分算法是分为两个区域加上一个pivot: 但是Arrays.sort采用的却不是"fat partition",这是因为fat partition的实现比较复杂并且低效,Arrays.sort是将与pivot相同的元素划分到两端,也就是将数组分为了4个区域: 这就是split-end名称的由来,这个算法的实现可以跟qsort3的改进结合起来,同样是进行两端扫描,但是遇到equals的元素不是进行互换,而是各自交换到两端。当扫描结束,还要将两端这些跟pivot equals的元素交换到中间位置,不相同的元素交换到两端,左边仍然是比pivot小的,右边是比pivot大的,分别进行递归的快速排序处理,这样改进后的算法我们成为qsort7: public void qsort7(int[] x, int p, int r) { // 在数组大小小于7的情况下使用快速排序 // 选择中数,与qsort6相同。 int v = x[m]; // a,b进行左端扫描,c,d进行右端扫描 // 将相同的元素交换到中间 // 递归调用子序列 } 其中用到了vecswap方法用于批量交换一批数据,将a位置(包括a)之后n个元素与b位置(包括b)之后n个元素进行交换: private static void vecswap(int x[], int a, int b, int n) { 主要是用于划分后将两端与pivot相同的元素交换到中间来。qsort7的实现跟Arrays.sort的实现是一样的,看看split-end划分带来的改进跟qsort6的对比:
这个结果跟Arrays.sort保持一致。 最后给几张7个快排程序的在4种测试中的对比图 还可以做的优化: for (int i = p; i <= r; i++) { 3、递归可以展开为循环,最后一个递归调用是尾递归调用,很容易展开为循环,左子序列的递归调用就没那么容易展开了。 文章转自庄周梦蝶 ,原文发布时间 2010-09-08 |
快速排序及优化
时间: 2024-10-26 05:31:58
快速排序及优化的相关文章
温故知新,基础复习(快速排序及优化)
温故知新,基础复习(快速排序及优化) 使用了三值取中和插排优化 #include<stdio.h> #define InsertSortNumber 10 void InsertSort(int Arra[],unsigned int LowIndex,unsigned int HighIndex) { printf("low=%d,high=%d\n",LowIndex,HighIndex); for (unsigned int i = LowIndex + 1; i &
Java编程中快速排序算法的实现及相关算法优化_java
时间复杂度 平均情况:O(nlgn) 最坏情况:O(n*n),发生在当数据已经是排序状态时 快排算法的基本原理 1.从数据中选取一个值a[i]作为参考 2.以a[i] 为参考,将数据分成2部分:P1.P2,P1中的数据全部≤a[i],P2中的数据全部>a[i],数据变为{{P1}{a[i]}{P2}} 3.将P1.P2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各部分中只剩1个数据 4.数据完成升序排列 基本示例: 原始数据: {3,9,8,5,2,1,6} 第1步:选取第1个数据:3 第2步:将数据分成2部分,左边≤3
排序算法 时间、空间复杂度
概念 1.时间复杂度 (1)时间频度 一个算法执行所耗费的时间,从理论上是不能算出来的,必须上机运行测试才能知道.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算法都上机测试,只需知道哪个算法花费的时间多,哪个算法花费的时间少就可以了.并且一个算法花费的时间与算法中语句的执行次数成正比例,哪个算法中语句执行次数多,它花费时间就多.一个算法中的语句执行次数称为语句频度或时间频度, 记为T(n). (2)时间复杂度 在刚才提到的时间频度中,n称为问题的规模,当n不断变化时,时间频度T(n)也会不断变化
《算法技术手册》一2.2 函数的增长率
2.2 函数的增长率 我们将算法执行时间的增长率描述为一个与输入问题样本规模相关的函数.使用这种方法描述算法性能会比较抽象,因为它忽略了大量的细节问题.所以,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对抽象背后的细节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程序都必须运行在某个平台上,在这里,广义的平台定义包括: 运行程序的计算机,包括CPU.数据缓存.浮点运算单元(FPU)以及其他芯片特性. 程序编写所使用的编程语言.编译器/解释器以及用于生成代码的优化设置. 操作系统. 其他后台进程. 改变上述组成平台的任何条件都只会对程序的执行时间
在Object-C中学习排序算法
目录 * 选择排序 * 冒泡排序 * 插入排序 * 快速排序 * 双路快速排序 * 三路快速排序 * 堆排序 * 总结与收获 * 参考与阅读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无论什么数据进去都是 O(n?) 的时间复杂度.所以用到它的时候,数据规模越小越好.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不占用额外的内存空间了吧. 1.算法步骤 1. 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 2. 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3. 重复第二步,直到
从排序原理到MYSQL中的排序方式
本文参考MYSQL官方文档,算法书籍,部分为自己观点可能有误,如果有误请指出共同讨论 转载请说明出处,谢谢! 一.MYSQL排序可能用到的排序算法 从MYSQL官方文档和源码的接口来看MYSQL使用BUFFER内部快速排序算法,外部多路归并排序算法,相应的接口函数为 filesort()函数,注意filesort()是一个总的接口,内部排序实际调用save_index()下的std::stable_sort\std::sort.归并排序 也包含在下面接口可能为merge_many_buff(),
浅谈算法和数据结构 四 快速排序
上篇文章介绍了时间复杂度为O(nlgn)的合并排序,本篇文章介绍时间复杂度同样为O(nlgn)但是排序速度比合并排序更快的快速排序(Quick Sort). 快速排序是20世纪科技领域的十大算法之一 ,他由C. A. R. Hoare于1960年提出的一种划分交换排序. 快速排序也是一种采用分治法解决问题的一个典型应用.在很多编程语言中,对数组,列表进行的非稳定排序在内部实现中都使用的是快速排序.而且快速排序在面试中经常会遇到. 本文首先介绍快速排序的思路,算法的实现.分析.优化及改进,最后分析
【算法导论】排序 (三):快速排序 深入分析
五.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最常用的一种排序算法,包括C的qsort,C++和Java的sort,都采用了快 排(C++和Java的sort经过了优化,还混合了其他排序算法). 快排最坏情况O( n^2 ),但平均效率 O(n lg n),而且这个O(n lg n)几号中隐含的常数因子很小,快排可以说是最快的排序算法,并非浪得虚名 .另外它还是就地排序. 快速排序是基于分治模式的: 分解:数组A[p..r]被划分成两个(可能空)子数组A[p..q-1]和A[q+1..r],使得A[p..q-1]中的
EXPLAIN sql优化方法(2) Using temporary ; Using filesort
优化GROUP BY语句 默认情况下,MySQL对所有GROUP BY col1,col2...的字段进行排序.这与在查询中指定ORDER BY col1,col2...类似.因此,如果显式包括一个包含相同的列的ORDER BY子句,则对MySQL的实际执行性能没有什么影响. 如果查询包括GROUP BY 但用户想要避免排序结果的消耗,则可以指定ORDER By NULL禁止排序,例如: Java代码 explain select id, sum(moneys) from sales2 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