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文凭困境

硅谷在过去几个月里可以说被媒体批评得体无完肤,比如Google高管强迫老人离开自己的家园,企业创始人被指控对女性进行性骚扰,还有倒卖餐厅订座和停车位的创业公司。尽管现在出现了各种关于“JerkTech”的批评新闻,但我相信整个硅谷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总是在尝试为世界创造机会,而不是埋没机会。

比如我们可以看看硅谷的产业对待文凭的态度是如何的开放和民主,特别是在教育方面的文凭。时至今日,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最重要的文凭依然是他们就读的院校、GPA、专业和实习公司。不过很多这样的文凭都是不容易得到的,在过去几十年以来,普通大学的学费一路飙升,而且大部分行业的实习岗位只会提供微薄的酬劳(除了我们这个行业之外,甚至连高中生都可以每个月赚几千美金)。

现在已经有些名人在尝试改变这一现状。彼得·蒂尔(Peter Thiel)曾经警告过高等教育的高成本可能会造成“大学泡沫”,他以个人的名义成立了蒂尔奖学金(Thiel Fellowship),该奖学金每年会向20位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提供10万美元的奖学金,鼓励他们离开大学校园去践行自己的想法。

蒂尔也不是唯一希望改变社会对大学文凭的执迷的人。像Coursera和Udacity 这样的大型公开在线课程(MOOC)的目的就是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独立于学生的毕业文凭。这些MOOC都会提供它们独立的凭证体系,以后它们可能会为工人阶层提供另外一种文凭的选择,因为这种文凭无需花费太高的成本就可以获得。

然而,硅谷所做的事情主要都是围绕如何改变文凭的形式,而不是先降低人们对它们的需求。对于那些希望建立一个更加精英和开放的就业市场的企业家来说,这是他们正在面临的严峻难题。

就业市场一直处于僧多粥少的状态,因此人们对市场上最好的工作岗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随着技术不断提升国家的生产力,工人阶层能够获得的好工作已经 变少了(下文会讨论更多这方面的数据)。但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人口仍在继续增长,根据人口调查局的预测,到2051年的时候,美国人口将会从现在的3亿上升到4亿。

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之下,文凭在筛选人才方面起到的作用甚至比以往更重要了,这就跟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背道而驰。虽然我们都不愿意放弃生产力发展的成 果,但是如果我们希望改变文凭在经济中的作用的话,硅谷就应该放更多的资源到恢复就业市场的平衡之上,而不是仅仅改变文凭的载体。

生产力危机

Gallup的主席吉姆·克里夫顿(Jim Clifton)在2011年出版的一本书中写道,“下一场世界大战将会为争夺好工作而打响。”他非常强调“好工作”的重要性,这种工作的定义是能够通过劳动交换稳定收入的工作。政策制定者正在面临一个挑战,就是现在的好工作在整体工作岗位中的比例逐渐减少,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因为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和经济规模的发展造成的。

虽然美国政府所关注的通常都是失业率,把它看成是国内经济健康的晴雨表,但这是一个极具误导性的数据,因为它假设的前提是只要有工作就会比没工作要好。我们可以从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数据中看出,国内经济新增的岗位当中有越来越多的“坏工作”——那些收入非常不稳定、福利微薄而且升迁空间不大的工作。

这是一个由硅谷的惊人技术发展带来的生产力危机。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更高的生产力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我们需要更少的劳动力就可以得到同样产出,在不用增加工作负担的情况下也可以享受更多经济发展的成果。

但是问题在于这些成果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公平的分配,而是更多地集中到少量精英阶层的手中。中产阶级的工作岗位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几乎都是更 低层阶级的工作。尽管我们有社会保险和困难家庭临时援助计划(TANF)这样的纳税和收入调节手段,但是我们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机制可以保证那些被精英阶 层抛弃的工人还能过上体面而稳定的生活。

硅谷最近似乎也开始深入反思这个问题。就在这个星期,Google的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Larry Page)与风险投资人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讨论了 每周40小时工作制的未来。Mashable引用了佩奇所说的话,“……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辛劳的工作来满足其他人的需求,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他表示虽然 人们需要工作来获得“被需要的感觉”,但是如果想解决当前的就业危机,我们不仅要限制工作岗位的数量,还要降低每周工作时间,

技术当然可以用于找到更多的工作岗位,特别对于那些希望将几份兼职工作安排成全职工作时间的人。我在今年曾经预测过这种工作模式,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硅谷似乎有机会完全颠覆工作完成方式的定义。

不过这些希望和机会并没有改善美国家庭正在面临的现状。生产力的发展让很多人都与社会经济脱节了,但经济还是会照样发展下去。这就意味着好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少,即使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影响深远的文凭

硅谷与文凭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复杂,它经常提倡“精英管理”(meritocracy)的民主精英主义,强调证实可行的结果和做出产品实际能力。但实际上它还是会坚持其他行业所采用的文凭体系,就是说大学的名气在就业市场中有着畸形的重要性。

这对于彼得·蒂尔这样的人来说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他拥有斯坦福大学的两个学位,却希望通过蒂尔奖学金鼓励其他人辍学。更加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很多这样的辍学者最终还是重返校园了,我们在本周也报道了这个现象。

我们现在来谈一下文凭本身。我之前没有对它做出足够的定义,就业市场的文凭就相当于一个员工未来工作表现的预测。由于雇主不能通过真正的工作表现来评定一位应聘者(实习生是一个明显的例外),所以他必须依靠应聘者过往的数据来预测他能否胜任某个职位。

在理想的情况下,雇主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深入了解应聘者的经历,阅读他的大学论文成果和他在GitHub上面的贡献。但事实上雇主是无法承受这样的调查成本的,尤其是现在求职者的激烈竞争也增加了应聘人数的规模。

这样的话,最好的文凭就相当于优秀的标志。这些文凭可以用来将应聘者区分成两类,一类拥有较高的成功潜能,另一类的潜能会更低。从更加狭义和准确的 定义来看,第一种的应聘者就是更加优秀的。如果有一份文凭可以从所有应聘者中筛选出一个人,同时能够保证他能够完全胜任某个职位的话,那么这份文凭就是最 完美的。

但是在一份优秀的文凭当中,标志作用只是一部分的因素,他人的认可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某个计算机科学大会上展示过一份研究论文将会是一项值得 称道的经历,但如果没有雇主可以理解这次演讲的意义所在的话,那么这项经历在就业市场当中就几乎没有价值了。所以现在的情况是真正有实力的人没有得到认可 的文凭,但是类似文凭的人又太多了,从而降低了这些文凭的价值。

如果想了解一下这些文凭的数字有多少的话,我们可以看看像哈佛和斯坦福这样的顶尖大学的录取人数,US News综合大学排名中的顶尖院校基本上每届都会增加1,000到1,700学生,不过加州理工学院是个例外。实际上只有排名16的康奈尔大学和排名20 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明显没有跟随这个高校扩招的趋势。

除了拥有标志和认可的作用之外,一份文凭还需要简单易懂和可以进行多方位比较。让工程师团队审阅应聘者的源代码可能是了解他的工程师潜能的最好方 法。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此大量的数据通常都会通过GPA或者GitHub分数这些简单的数字来反映。这种做法在表面上可以更加“客观”地比较应聘者,

如果这三个因素真的是这么重要的话,那么创业公司现在有着非常好的机遇可以改变文凭的定义,正如有多家创业公司都在利用更好地数据来评价个人的信用 价值,从而颠覆FICO信用评分的体系,那么显然会有更好地数据可以改变招聘员工的方式。想象我们可以利用应聘者提供的所有个人经历数据,然后使用机器学 习来判断少量应聘者的水平,比如像Gild这样的创业公司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

硅谷现在的问题在于,文凭不仅仅被用作招聘的手段,还成为了一种社会认同的方式。各行各业的公司,包括Google、麦肯锡和高盛都希望选择拥有特定文凭的毕业生,从而保持这家公司的“文化”或者“适应性”。实际上像管理咨询这样的行业在招聘时完全是根据文凭来判断应聘者的。客户通常都会关注他们聘请的专业人士的文凭,他们在评判自己的律师、银行家或者投资人时肯定不会参考创业公司提供的参考指标。

考虑到这些因素,企业依然会继续要求它们的应聘者具备特定的文凭,因为这样可以让它们的招聘工作更加简单,还能保持它们特定的企业文化,如果使用其他方式的话会加大它们的工作难度。

从需求方解决文凭的问题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新增的好工作变得越来越少,而且我们也知道企业们更喜欢拥有更好文聘的应聘者,因为这样做会更加简单和安全。因此,在严峻的 就业市场当中,文凭对于那些获得稳定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有限岗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进入特定岗位的标准也会提高,这就意味着某些文凭在找工作 的时候会变得更加重要。

美国大部分中产家庭都非常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父母要把自己的孩子送上大学,即使这些孩子对这条发展道路不感兴趣。现在几乎所有的专业工作都需要本科学位,即便是这只是一个职能简单的工作。

从这些分析结果来看,我认为那些创业公司努力的方向是不对的。它们应该更加专注于提供更多好工作,而不是尽量降低文凭在应聘工作时的重要性,或者将这些文凭转化成一些更加开放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就业市场的劳资需求变得更加平衡的话,那么文凭的价值自然就会降低。

我们可以在法律服务行业的就业市场看到一个完全相反的趋势。这个领域最顶尖的岗位几乎只会提供给美国法学院排名前14位院校(T-14)的毕业生。法律行业不同层次的岗位所获得的回报有着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看看这份来自全国法律就业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aw Placement)提供的图表,在顶级律师所工作的律师每处理一个案件可以获得大概160,000美元的收入,而普通律师 的案件收入却只有50,000美元左右,现在有些律师甚至还是按小时收费的。随着大量新律师的涌入,法律文凭对律师的收入有着难以置信的影响,这点跟硅谷的工程师不一样。

文凭是我们评判应聘者的重要标准,有些创业公司正在试图改变这种文化,不过它们难以说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采用它们的新标准。但是我们确实有能力将文凭的重要性降低,我们要做的只是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岗位和更高的竞争力。

时间: 2024-12-02 04:37:00

硅谷的文凭困境的相关文章

硅谷创业面临内忧外患 内部风投趋利外遭围攻

(Zero Garage介绍会)最近,硅谷打出了一个新项目,"回归车库计划".占地一万平方英尺的Zero Garage将在今年秋天正式开幕.当地组织称,此计划将帮助硅谷创业者继承硅谷传统,更好地进行创业奋斗.然而,这样大兴土木地追溯过往,让人不禁感叹,在复古风大行其道的今天,难道连硅谷也要追逐时尚?硅谷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令无数创业者和年轻人为之倾倒.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要数它的车库神话,1938年,惠普(微博)两位创始人在其车库内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孕育了日后风生水起的惠普公司,于

新一轮科技股大跌印证泡沫正在被挤出

在中国庆祝2016年农历新年之际,美国资本市场却哀鸿遍野.8日,纽约股市三大估值跌幅均超过2%,其中科技板块成为重灾区,以科技股为主要成分股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领跌三大指数,跌幅超过3%,Facebook.亚马逊.微软.谷歌(微博)等权重较大的股票跌幅较大是拖累科技板块的主要因素,其他科技类个股几乎无一幸免. 实际上从今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便出现了"由牛转熊"的迹象,三大股指今年以来累计跌幅均超过10%.全球经济放缓.油价下跌.中国经济转型等宏观因素以及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的政策面因素,导

YC元老、硅谷天使投资第一人解读YC成功的秘密

导读:硅谷创投界流传着一句话"孵化器只有两种,YC与其他."美国排名第一的孵化器YC目前估值650亿,而Garry Tan作为YC前合伙人,也是硅谷天使投资第一人,对YC和天使投资有着自己的一套心得.在5月10日搜狐科技自媒体观察团组织的中国紫牛对话美国YC的现场,Gary向听众分享了YC成功的秘密,也向创业者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大数据文摘有幸受邀亲临现场聆听,受益良多,不敢独享秘籍,整理了新鲜出炉的干货分享给各位,演讲实录如下: YC前合伙人.硅谷天使投资第一名在对话现场分享YC成功

失落的兴奋,人工智能创业的困境与焦虑

国务院刚刚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大学率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按此发展,人工智能成为一级学科也将是大概率事件. 苹果也刚刚召开了发布会,全面屏的iPhone X采用了Face ID技术,这让CV领域的创业者兴奋不已.但是,此人脸识别非彼人脸识别,苹果的Face ID并没有采用普通摄像头的方式,而是采用红外主动识别的技术,这样就可以做到三维立体识别,增强了安全系数.尽管这项技术仍然存在易受光线干扰的缺点,但苹

面对这么多困境,梅耶尔还能怎么应对?

不出意外下周雅虎董事会将迎来一次争斗. 2月2日雅虎将公布其最新的财报数据,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梅耶尔计划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讲述其下一步战略计划,然后评估股东的反应. 当前,雅虎仍在继续抵制投资者提出的出售核心互联网资产的建议.并且已拒绝了多家公司提出的收购其核心网络业务的提案.如果梅耶尔无法让董事相信其新的振兴计划,梅耶尔也有可能会被直接赶下台. 因为当前的雅虎前路仍然困难重重. 一.无法推出明星产品 1994年创立的雅虎,一度是用户访问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因错失搜索与社交大潮而逐渐衰落,

斯坦福课堂揭秘硅谷的生存之道

作为世界最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硅谷可谓一直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而实际上,硅谷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屡遭困境,而其在困境中坚持下来的生存之道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Facebook投资人,前Paypal总裁Peter Thiel在斯坦福大学开设创业学课程.其中一堂课,Peter Thiel回顾了整个90年代,包括从1998年秋天开始的互联网狂热.他将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做了这些总结: 关于教训 互联网泡沫的教训是我们需要回归实体经济.如果90年代互联网爆发是经济上的由实到虚,那么在新世纪需要的就是由虚

【硅谷连线】微软云计算服务Azure全球大范围宕机

中云网每天连线硅谷,呈现最新鲜资讯!这里的硅谷指的是国外具有典型性和创新性企业代表. 1. Kepler燃气报警器:检测一氧化碳浓度 防中毒 http://tech.ifeng.com/startup/detail_2014_08/19/38345272_0.shtml 在谷歌32亿美元收购烟感报警装置Nest之后,智能家居领域引起硬件厂商的注意.近期有开发者以煤气泄漏隐患为切入点,设计了一款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家居设备Keple. Keple是一款可实时监测燃气.一氧化碳浓度,并进行分析报警的煤

惠普成长史:没有惠普,就没有蓬勃发展的硅谷

砺石导语:本期<10分钟公司简史>专栏为读者介绍全球科技巨头"惠普".这家公司创业并成长壮大的历程,几乎就是美国高科技中心"硅谷"的成长史.基于其经营管理总结出的"惠普之道",更是中国第一代科技企业效仿的典范. 说起全球著名的高科技圣地"硅谷",就一定要谈到惠普公司.正是因为有了惠普公司在"车库"里创业成功的示范效应,才有了后来蓬勃发展的"硅谷".惠普公司也一直被认为是&qu

为什么印度人可以“称霸”硅谷?

"我有一个很伟大的美国梦,但它破灭了."在法国里昂,青年尼格瑞沮丧地对<纽约时报>记者说道. 这名年轻的工程师此前曾为一家位于美国旧金山的新兴互联网公司工作,在短暂的工作过程中,他为公司提出了不少好点子,以至于美国老板十分欣赏他,希望能将他留在美国. 于是,他们向美国公民与移民局提交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工作签证-H1B 的申请. 对于其他申请者而言,H1B 的申请条件非常严苛,它需要申请者拥有大学文凭和特定技能,而且主要集中在技术和科学领域. 事实上,尼格瑞恰好符合这些条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