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暨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成立大会上,国内领先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服务商——百分点集团隆重发布了《数据决策力白皮书》。
作为首位企业代表,百分点集团副总裁梁培明在会上进行了《数据决策力:企业未来生存法则》主题演讲。
演讲中,梁培明细解了该白皮书提出的“一个模型,两个理论“,即数据决策力“恒星-行星”模型和BASIC理论、3D理论。我们注意到,这一慎密同时又不失趣味的模型及理论,吸引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来自数据的决策力
梁培明指出,包括大数据在内的各种技术,为我们的社会和业务发展带来推力的同时,很多企业同时还存在选择困难症,即它们不知道如何去选择,更不知道如何去做,当数据膨胀到一定程度,这些可能会造成某些问题。
IDG的《数字宇宙研究报告》预计,全球的数据资料存储量到2020年将达到40ZB,新型市场国家正在产生愈来愈重要的数据——2005年新型市场只占据不到20%,而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2%——事实上中国就产生了21%的数据,全球数据的五分之一强。
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数据爆炸的时代,他们自己心知肚明。然而,在这样一个数字化或者说数据化的生存环境中,企业如何能够更好地去洞察外部市场,动态地做好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的平衡,准确地做出实时的决策,始终是企业的核心命题。或者,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企业在当前时代的生存能力。
百分点将在数字化环境决定生存质量的能力,定义为一个新词:数据决策力。
梁培明解释道,数据决策力意指企业基于数据进行科学决策,进而产生价值的能力。这个价值将在五个方面呈现,具体来说就是:全员与价值链创新、密切的客户关系、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敏捷的企业运营、创造新业务及新价值等方面。
在《数据决策力白皮书》发布的过程中,联合中计报等合作伙伴,百分点集团采集了超过2000个有效的回馈样本。
数据显示出,64%的企业会在当前的运营决策中综合运用数据的经验,但是单纯依据数据作出决策的比重依然很低,企业并没有捋顺数据获取和自身角色决策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看起来企业似乎是依据数据进行了某些决断,但是二者之间却又缺乏必然和明确的联系。
梁培明表示,调查显示只有20%的企业能够局部整合外部数据,并且会将外部数据与内部数据进行关联,外部整合流动状态和价值状态依然占比非常低。
百分点试图对此加以分析,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企业在大数据技术应用和推进,最终他们发现这可能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关涉到企业战略层面、技术架构层面、团队能力层面等诸多方面。
换句话说,这实际上仍是一个增量的问题。
用系统化的方法,更好地帮助企业快速推进大数据应用以及价值的转化,从外部及其他层面来看,政策和产业环境是完全具备的。
企业如何用好大数据,更多取决于企业自身内部的条件,梁培明认为。
由天体联想到的模型与理论
百分点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历时已有七年。这些年来,百分点通过大数据技术,向企业提供类似于个性化推荐、精准营销等互联网化的服务,已经获得了业内的广泛认可。
事实上,百分点自己也是大数据的使用需求方。从2013年起,百分点开始将自身从大数据实践中获得的技术和知识产品化,通过此类转化,百分点开始为更多的传统企业提供服务,以各种方式为这些企业构建数据决策能力。
诸如以上的不断实践与升华,催生了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的“恒星-行星”模型和两个理论。梁培明解释道,恒星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即构建企业数据决策力。
第一个方法叫做3D理论。行星的自转,我们可以视为一个昼夜间完成数据应用构建到数据价值快速释放的过程,每一个自转构成一个局部的应用。这些应用可以从公转轨道上任何一个点开始,并不受太多前提条件的制约,同样这个轨道永远会受到核心数据决策力战略目标实现所进行的,所以行星本身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间会把自身迭代的过程进一步反馈到公转轨道。
接下来就要说到第二个BASIC理论。按照百分点的定义,行星(应用)的公转轨道被数据决策力建设的5大步骤所划分,分别是核心信念(Belief)、架构设计(Architecture)、专业团队(Staff)、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和机构能力(Capability)。将它们的首字母拼在一起,就构成了数据决策力建设的BASIC理论。
枯燥地去品味可能会觉得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假若将之置于天文学的“星图”当中,我们会发现这种关系是如此的顺理成章。
梁培明进一步解释道,行星公转与自转的轨迹,构成了数据决策力两大要素——数据决策力建设与数据决策力释放之间的松耦合关系。
对于向大数据转型的组织及企业而言,不仅可以通过具体应用的实施迅速获得投资回报,而且还能通过不断的反馈来带动和优化信息化的建设,从而使得大数据的建设速度更快捷、资金管理更高效。
同时,组织和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决策力评价指标体系”来为企业数据决策力进行全面评估,从而让企业对自身数据决策力有清晰的认识。
核心价值与能力的形成
数据决策力理应成为企业非常重要的战略目标。惟有如此,企业才可以指导它的运营和业务创新,才能够有效地将战略目标渗透到组织架构上面去。
梁培明认为,政府层面主导的生态联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能够起到顶层推动的巨大作用。而在企业层面的微观上,我们将会看到很多CIO转型到CTO和CMO,他们的使命也最终将是如何应用数据技术,驱动企业的业务核心。
不过在当前,很多企业距此还有一定差距。举例来说,与之前的IT部门一样,当前企业中的数据部门仍处于孤立的状态,它并没有与业务、市场、营销等业务执行部门形成紧密耦合关系,更没有组成嵌入式的虚拟团队。
梁培明表示,惟有通过专业团队的细化,譬如从数据的采集、存储、计算、挖掘、应用等诸多选择,以及硬件网络架构的部署,企业才可以看到整个应用软件的选择,通过基础设施的构建让整个企业形成完整的机构能力,从而加强核心信念在企业机体的全面渗透。
大数据的应用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它的三大表征分别为数据化、洞见和数据重构。
数据化就是将数字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的过程,它帮助企业快速地基于数据池化构建应用,帮助企业形成快速的价值释放过程。
发现洞见则是通过综合利用文本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商业建模等方式,将不同来源、不同维度的数据关联在一起,帮助企业在复杂的数据中间,找出潜在的、基于数据所反映的相关规律,为企业的应用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数据重构则是实现数据真正价值的最关键部分。依托组织丰富的数据资产,将洞见和发现回馈于组织的实际业务中,指导决策。通过本身的迭代和业务核心的改造,数据重构可以对现有应用、产品设计、营销、物流、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调整,形成业务创新和商业模式重构,最终反馈给数据决策力建设的BASIC迭代周期。
梁培明最后表示,《数据决策力白皮书》的更多评价指标体系,将会在9月底正式发布,也欢迎各方持续关注。
百分点集团希望通过与产业内的相关组织和企业共同探讨、研究,能够推进产业的进化以及帮助传统企业的发展,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作者:康翔
来源: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