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互联网巨头们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展开了“圈地战”。
雷军酝酿许久拿出了小米手机,成为互联网巨头中首位跨界“吃螃蟹的人”,马化腾拥有了“QQ智能手机”后依然惦记着小米这块“肥肉”,非要将他的QQ微信强加在小米手机上。而其他的互联网大鳄亦耐不住寂寞跨界做起了手机,阿里巴巴[13.42 0.00%]的马云、百度的李彦宏、360的周鸿祎、盛大的陈天桥都使出浑身解数做出各自的智能手机,加入移动互联网“卡位战”。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互联网企业在这个时期集中杀入智能手机市场,并不是关心终端市场手机本身的实际销量和利润,而是为了抢占移动互联网终端入口后潜在的商业价值。
搭建自身营销“通道”
为了占据更多的用户资源,推广自身互联网,各大企业都在生产内置自身软件的手机,去年年底阿里巴巴联合天语推出了阿里云手机,除了常见的智能手机功能外,最重要的就是集成多种淘宝工具和数据,面向商户和消费群。6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又联合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发布了全新的阿里云OS 2012夏季版手机,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造移动终端与互联网协作的新范例。
像阿里巴巴这样携手手机硬件厂家制造手机,推广搭载自身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互联网企业目前来看并不在少数,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日前宣布生产出的手机提供智能手机开放平台。此外,百度与长虹推出的手机将软件免费给用户和合作伙伴;腾讯去年6月与中国电信[3.43 1.48%]以及华为、中兴、酷派、天语和海信等5家手机厂商发布了6款“天翼QQ智能手机”,手机内植入了QQ-servic平台,而且,5日放出消息将与小米在手机QQ产品上合作;新浪、人人网也是与HTC等公司合作推出内置其应用方式为主的手机。
低利润策略积累忠实用户资源
各大互联网巨头低价推出智能手机,意在短期内扩大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抢占市场先机,让消费者形成对软件平台及产品的使用习惯,积累一批忠实用户资源,而这种资源的积累将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业内人士分析,当前互联网巨头瞄准的都是中低端智能手机领域,并通过高配置低价的策略吸引用户,这是因为中低端智能手机竞争者主要是国内手机厂商,而中高端竞争格局基本确定,因此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是有效的切入点。
智能手机作为上网终端,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6日,360董事长周鸿祎发表博客认为,智能手机大众化推动互联网走入下一个黄金十年。“如果智能手机价格降低到普通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千元左右水平,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完全能超过美国70%的水平。这将是中国互联网再一次狂飙进取阶段。”
周鸿祎认为,在智能手机大众化的浩荡大潮中,建立起一个基于海量用户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将是受益者,产业将是受益者。每一个用户、每一个硬件厂商、每一个互联网企业和每一个应用开发者,都能从中挣钱。
移动网购市场呈高增长态势
淘宝近日公布的数据也印证了周鸿祎的判断,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上网购买东西。淘宝无线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电子商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手机淘宝的新增用户量突破1500万,成交金额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达到563%,而据记者了解,吉林省新增用户数为18.5万,占全国第一季度用户增长率的1%。
淘宝无线总经理邱昌恒透露:“今年第一季度手机淘宝无论从用户量还是交易规模上来说,都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第一季度新增用户量突破1500万,3月底时,每天新增已达25万手机淘宝用户。”他表示,到3月底手机淘宝累积登录用户量已经突破1亿,照此速度发展下去的话,到今年年底手机淘宝用户总量有望突破2亿。
而从交易总额上看,移动网购市场从去年开始迅速增长,2010年手机淘宝总交易额18亿,到2011年,手机淘宝总成交额达到118亿,同比增长五倍以上。据淘宝无线相关人士透露,今年前4个月手机淘宝的总交易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且第一季度向来是网购的低谷,真正的高峰是在下半年。
智能手机的“阳谋”
与过去手机高利润时代不同的是,手机行业已经步入低利润时代。根据市场调查公司Asymco的报告,2012年第一季度,苹果和三星赚取了智能手机行业99%的利润,其他智能手机厂商总共获得的利润仅为全行业的1%。根据华为2011年财报显示,华为终端毛利润率比上一年的37.5%下降6.5%,同样的国产厂商中兴、酷派的财报都显示净利润在减少,但是涉足智能手机行业的互联网企业依然由合作的终端厂商提供“零利润”或者“接近成本价”的定制手机,然后再通过增值服务转化为收入,把这部分收入与手机厂商进行分成。
NTA创新传播机构创始人申音告诉本报记者,目前2012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亿台,如果在移动互联网“卡位战”中拿到1000万台的份额,则预装该企业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用户量就会达到1000万,即使一个用户在增值服务上一年只花1元钱,一年中转化的收入就会达到1000万元。申音认为,大部分在智能手机行业中“烧钱”的互联网企业都会失败,“我们看到今年赚钱的只有苹果、三星,华为和中兴发货量靠运营商销售的定制机赚钱,其他的智能手机厂商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但是不尝试就会丢失这个未来潜在的市场。”
(责任编辑: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