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宁与诞生于瑞典的国际著名快时尚品牌Lindex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Lindex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总代理,将这一风靡海外的快时尚品牌引进中国。苏宁借此进军快时尚产业,进一步完善面向不同消费群体的零售布局,提供满足时尚追求的产品服务和消费体验。
根据规划,苏宁、Lindex将发挥各自显著的零售、生产优势,借助O2O融合零售模式,开设Lindex线上、线下专营店,快速提升Lindex中国市场占有率。其中,实体零售部分计划2014-2017年开设超过100家Lindex专营店。
牵手Lindex 引进国际时尚理念
在H&M、ZARA风靡中国的今天,与它们齐名的快时尚品牌Lindex虽未来中国开店,但却名声在外,网络上关于代购Lindex的消息比比皆是。作为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杰出代表,Lindex专注于女装、内衣等时尚领域,瑞茜·威瑟斯彭、格温妮丝·帕特洛和佩内洛普·克鲁兹等世界著名艺人都曾代言Lindex。
Lindex旗下女性内衣市场占有率位居北欧第一,女性时装位居北欧第二。在全球拥有众多顶级设计师,往返于纽约、巴黎、伦敦、东京、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等地,汲取设计灵感,每周都向门店投放新款。Lindex以追求品质生活的时尚女性为主要目标客户,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令人鼓舞的、触手可及的时尚。
在南京举行的签约仪式现场,Lindex董事长Hannu Penttilä、CEO Göran Bille 等与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总裁金明、营销总部执行副总裁王哲等高层共同出席。
Hannu Penttilä表示,进入中国是Lindex在亚洲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建树。通过苏宁卓越的零售能力,可以将Lindex的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现代购物环境、时尚生活理念完美地传递给中国客户,我们期待能尽快给中国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时尚体验。
张近东表示,云商模式下,苏宁将拓展全品类经营、全渠道融合和全客群服务,这一切变革都是围绕消费需求而进行的。服装是消费市场的重要品类,消费粘性高,而快时尚品类又保持着高速增长,因此与Lindex合作可看做是苏宁云商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从家电零售到服装经营,苏宁正式进军时尚产业,为中国市场汲取、引进国际时尚理念,这是苏宁品类拓展和零售能力提升的重要突破。
Lindex 1954年创立于瑞典,是欧洲主要的时装连锁零售商之一,目前已经在全球16个国家开设了超过470家门店,2012年销售额约为86.26亿瑞典克朗(约合79.35亿元人民币)。
独家代理 双线融合开辟中国市场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市场和购物中心的崛起,众多国际快时尚品牌加快了扩张速度。普通人能够接受的价格,贴近国际一线品牌的设计、剪裁和式样吸引着众多中等收入人群和年轻一族,发掘了中国快时尚服装庞大消费群体的需求。而中国也成为众多国际快时尚品牌销售增长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与此同时,苏宁加速推进转型变革,以求在互联网时代,建立与消费者更紧密的联系,更好的满足消费需求。为此,苏宁经营品类不断拓展,零售业务不断延伸。基于此,苏宁将目光瞄向高速增长的快时尚领域,把握不断增长的平价时尚市场。经过半年多的沟通洽谈,双方最终达成在中国市场的全面合作。
苏宁作为Lindex的独家代理,将成立Lindex项目运营公司,负责Lindex品牌的市场推广、渠道建设、销售经营、售后服务。除自主经营外,苏宁还可通过区域授权,发展Lindex的分销渠道。Lindex负责产品设计、生产、店面及服务标准化制定,协助苏宁推进品牌建设。
Lindex CEO Göran Bille表示,Lindex专注于女性时装和内衣,与其他快时尚品牌相比,Lindex在具备国际级时尚裁剪的同时,会更注重服装品质感,用料也更讲究。在中国市场,Lindex产品同样来源于国际设计团队,生产过程也坚持全球采购,结合中国消费者需求,Lindex将会设计、生产符合中国市场的款式。
苏宁总裁金明表示,一方面,Lindex会优先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天津、重庆、成都等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开设门店,进驻苏宁广场、苏宁生活广场,及其他优质物业。另一方面,还将开设线上旗舰店,为网购消费者提供便捷,并形成相较于其他国际快时尚品牌的竞争优势。
根据计划,预计2014年9月将在上海开出全国首家Lindex实体店,并同步在苏宁易购开设首家线上旗舰店。之后的四年内,Lindex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家实体门店。
金明指出,基于苏宁对门店开发、门店经营、仓储配送、营销推广等零售能力的优势,将有助于Lindex的快速发展。同时,Lindex的发展也将有助于提升苏宁的零售能力,如建立细分领域的买手团队,完善高坪效门店补货、调货机制等。
业内人士分析,依托苏宁成熟的零售经验,Lindex将以较低的成本更快的布局中国市场,也能消除晚于其他快时尚品牌进驻中国而造成的不利影响。据悉,在Lindex在瑞典公布与苏宁合作计划当天,其股票上涨3.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