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二次创业终成正果

“如果只是从财富的角度出发的话,这些年来我个人通过投资得到的回报已足够我退休了。”陈一舟的自评似乎印证着他的二次创业。熟悉他的人在谈起陈一舟时,首先肯定的优点总会是“他的投资感觉非常好”。或许这样的肯定对于一个创业型的老板来说并不是最愿意听到的夸奖,因为更多人都更倾向于承认自己是个“企业家”而不是“资本家”。 发家 3000万美元将校友录卖给搜狐套现 在陈一舟的履历表里,尽管Chinaren(校友录)曾经创造的神话至今无人能够超越,但陈一舟个人的成功却是从3000万美元将Chinaren转手卖给搜狐开始的。一个细节是,Chinaren最早的启动资金基本上全部来自陈的投资收益,在离开搜狐后,陈也是等到了搜狐股价升至最高点才选择抛售。 “就像坐过山车,已经到底了又冲上去。”2007年,陈一舟在回忆当年那段经历时说,“那时候我非常自信,认为自己马上可以创造一家1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但陈一舟这个“马上就能实现的梦想”一直拖了5年零5个月才最终在软银的帮助下被全世界认同。 2002年11月,陈一舟返回中国,以当时火爆异常的SP服务为主营业务创立千橡互动。那时候,当初和陈一起创办Chinaren的周云帆和杨宁已把“空中网”做得风生水起,同时市场上类似TOM、华友世纪、三大门户这样的先入局者已纷纷完成了在SP领域的跑马圈地。 在拿到48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之后,陈一舟最终没有选择把千橡变成第二家空中网。从现在情况看,陈当初的选择或许是“因祸得福”,但就算是陈本人也不能不承认,错过了SP业务最好的发展时机,也让陈曾经的梦想第一次破灭。 尽管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承认,也没能为第一期的风投带来足够神话的回报,但凭借SP业务成熟的盈利模式和现金流,千橡在第一时间里为自己赢得了生存下去的机会。而明白“赚快钱不是自己长处”的陈一舟也终于开始重新思考自己未来的事业究竟在哪里。 蛰伏 以股权置换收购“猫扑”重获关注 “我是做社区出身的,那是我最擅长的事情。尽管那个时候还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也没有想到如今SNS和社区概念会如此火爆,但我已经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该做什么。”2007年,陈一舟在校内网宣布进军高中和白领市场的发布会上说,“我不承认校内网是因为Facebook火起来就开始照猫画虎,实际上从2002年,甚至是1999年的Chinaren开始,我们就已经在这个领域内探索了。” 陈一舟所谓“开始于2002年的探索”是指DUDU.com,这是千橡名下一家韩国风格的社区网站,最终因为“DUDU加速器”和“流氓软件”的指控而闻名天下。业内人士称,那时的中国互联网没有多少规则可言,凭借专业团队对技术的了解,服务提供商往往能以某些并不怎么道德的方式主动控制用户的网络行为,并将其转化为以流量和“
alexa排名”(国际上最权威的网站排名)为单位的筹码,用于忽悠股东,或者可能的投资人。 陈一舟后来回忆说,从最开始,他就意识到这样的“非常规操作”不会是长久之计,“总不能再做一个Chinaren吧?那根本不现实,也不是我想做的事情。” 2004年3月,千橡以股权置换的形式收购了一家名为“猫扑”的个人网站,当时猫扑论坛聚集了大量年轻人,他们在这个打破无数规则的虚拟空间里交流分享有关动漫和游戏,以及IT相关的信息。由于网站架构等方面的原因,只有少量的广告帮助站长支付已经足够高昂的服务器与带宽成本———尽管猫扑当时只有两台服务器与60M带宽。那时,中国互联网的第一集团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复兴,网易股价一路逼近100美元,互联网圈开始频繁复制包括“中国首富”在内的财富神话。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家“二流SP公司”对一家个人网站的收购显得微不足道———按照一位消息灵通人士的话说,连开新闻发布会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在一年之后,随着Myspace和Web2.0概念在全球的火爆,千橡旗下的猫扑瞬间成为中国最具Web2.0和叛逆素质的公司———源于猫扑论坛上的无数名词开始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标准化用语。更关键的是,陈一舟和千橡也因这样一次收购,重新得到了主流资本市场的关注。[next] 扩张 2年多数千万美元鲸吞近10家网站 在完成对猫扑收购后一年零三个月,陈一舟在2005年7月从Accel Partners拿到了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九个月之后,千橡又获得来自包括联想投资在内的四家投资公司总金额为4800万美元的投资。 伴随着风投注入的是千橡集团大规模的扩张行动。知情人称,那个时候集团旗下的SP业务千橡互动依然能带来可观的现金流和利润,但受到政策监管和市场饱和双向影响的无线增值服务已经开始不可避免露出疲软。 在国际主流资本市场察觉到这一点之前,所有的SP们都在和时间赛跑,可陈一舟的千橡似乎没有选择。 陈一舟在第一笔融资到位之后的一个月就开始了收购行动。被收购的公司叫做UUME,创始人是陈一舟的校友刘健,他们从美国带回来一个‘六度空间’的交友理论,意思是任何两个不相干的人,通过六层关系网的交叉都能拉上关系。“自己做肯定来不及了,那就直接买。”大度咨询总经理程天宇说。 刘健当时曾表示,在中国,SNS的概念和市场都还远远没有成熟,“选择被并购也很合理”。这个预言在2005年8月变成现实,UUME并入千橡之后,他出任千橡集团COO,主管线上业务的运营。 陈一舟的扩张步伐没有就此打住,2005年底,知名IT社区Donews成为千橡旗下财产。 “在第一次融资时和投资方达成的共识是,围绕猫扑打造一个Web2.0的社区群,包括SP业务在内的所有业务都将围绕在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周围并为之服务。”陈一舟说,“实际上‘老二’比‘老大’来说更难成功,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资本支撑,会非常辛苦。” 从2002年回国创业开始,陈一舟在2年多的时间内通过各种方式“鲸吞”了接近10家网站,业务范围涉及当时所有的热门概念。 裁员 战线过长导致某些领域撤离太晚 由于战线过长,同时旗下所有网站都在同步地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在一段时间内最让千橡公关人士烦恼的问题是“没办法向记者解释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 更关键的是,连千橡自己的员工或许都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产品实在太多,从测试到运营维护到推广到服务,几乎每个环节的负责人都不得不在极短的时间内面临名目繁多并且规格不一的任务———已离职的千橡深圳分公司某员工告诉记者,她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接受了7款不同产品的推广任务,而且“完全没有重点”、或者“每一个任务都号称是重点”,但“没有一个项目持续超过2个月”。 “陈一舟给投资人画了一张‘众星拱月’的图,但最后星星满天都是,月亮却找不到了。”程天宇说,“平均用力的结果成为一种必然,陈有点太执着于资本层的扩张,连消化的时间都没能给自己留出来。” 扩张留下的隐患在2006年7月中国移动调整SP政策之后开始显露出来。由于SP业务的收入锐减,千橡瞬间感受到过长产品线所带来的成本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9月26日,千橡官方宣布裁员150人;2006年底,千橡第二次裁员,1/3的员工失业;2007年初,猫扑近半数员工接到裁员通知书。2007年2月底,陈一舟在承认“裁员结束”的时候回忆说,自己2006年最大的遗憾是,有些领域撤的太晚,还不够先知先觉。[next] 挫败 40多个账号换40多个鸡腿的尴尬 实际上陈一舟对于校内网最早体会到的是挫败感。 2005年12月这家网站上线之后不久,陈一舟就开始与其创始人
王兴接触,并透露出收购意图,并表示将自主开发5Q校园网参与竞争。但第一阶段的谈判最终没能达成一致。2006年暑假期间,千橡自主开发的5Q校园网和校内网发生了激烈的用户争夺战。陈一舟用的办法是“到5Q注册用户送鸡腿”,而王兴则选择了将用户线上关系现实化的方式。最终的结果让陈一舟无比郁闷———有人在5Q上注册了40多个账号之后回到校内网上炫耀说,自己获得了40多个鸡腿。 不过并不擅于资本运作的王兴并没能高兴多久。2006年新生入学刚开始时,在融资问题上到处碰壁的王兴几乎没有经过任何讨价还价的过程,在一个月之内就将校内网卖给了千橡(有消息称200万美元,不到2000万人民币)。而充分意识到校内网用户价值的陈一舟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用户流失,干脆彻底放弃了自主研发的5Q页面,转而将原5Q的用户导入校内网。 “通常情况下,都是收购方将收购来的资产整合到自己现有的资源当中,两者发生重叠的时候,被抛弃的往往是买来的资源。”程天宇说,“但这一次陈一舟反过来了,宁愿把自主研发的资源抛弃掉,不能不说是个英明决定。因为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核心用户,校内网才在后来与51.com和占座网的竞争中占据了先机。” 发生在千橡和校内网之间的故事充分体现了陈一舟性格中矛盾和执着的一面。因为2006年9月收购校内网的时候,也正是千橡第一轮裁员开始的时候。 新生 软银看中校内网“中国Facebook”概念 “千橡的创业崎岖之路还很漫长。”上周,陈一舟在个人博客中就获得巨额融资事件感慨说,“未来两年,我们会很难受。但我们会坚守这个阵地,不管最终胜利是哪一天,我们坚信校内网会成功,千橡会成功。” 按照时下最流行的解释,软银的孙正义之所以如此大方,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看重了校内网“中国Facebook”这个概念,所以第一期的1亿美元投资将被用于校内网的建设和扩张。因为在微软和李嘉诚把这家公司的市值炒到150亿美元的今天,Facebook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领域内最值得VC期待的下一个神话。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改变是什么?是沟通方式的改变。”陈一舟说,“而SNS对互联网最根本的改变是什么?同样是沟通方式的改变。校内网为什么有价值,就在于这里。真实的SNS是无线互联网上最大的应用。它和搜索、门户将是一个级别的应用。美国前10大网站中有4个是SNS,中国也正在发生。而随着手机和数码相机的普及,这个速度正在加快。” “就像当年视频泡沫一样,SNS在中国依然有很多泡沫。”陈一舟说,“尽管很多小公司并没有成功的机会,但是投资人依然会给他们一点钱让他们试试。他们的尝试会消耗我们的资金,所以我们需要准备足够多的钱和他们耗下去。我们不想烧钱,可是我们没办法阻止别人烧钱,我们惟一的办法就是,用最小的火,慢慢地把对方烧死。”

时间: 2024-08-03 02:46:50

陈一舟:二次创业终成正果的相关文章

唱吧之父陈华:放弃搜索二次创业 想成下一个李彦宏

在唱吧这款手机KTV应用产品突然蹿红之前,他的主人陈华,此前的大部分经历都与搜索算法有关. 1990年代末,陈华是中国第一代搜索工程师,在北大读书时,他与他的师兄共同为母校开发了一款叫做天网的FTP搜索系统,这个系统的算法工程师后来成为李彦宏回国缔造百度的主要功臣,它的负责人刘建国是百度的第一任CTO,工程师雷鸣则是百度第一任技术总监. 与所有性格单纯的工程师一样,陈华在年轻的时候对于技术有种真理般的崇拜,他的业余生活很少,那时,他相信算法,更相信有一天他会依靠算法致富. 这和他后来面临的现实并

民营企业瞄准海外上市背后风投推手终成正果

上市,这个资本市场的通俗概念,正成为国内创业者们演绎创富传奇的经典路径:与此同时,众多的海外证券交易所也纷纷抢滩中国内地,与国内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争抢这一千载难逢的资本市场商机.这场由国内民营企业为主角的海外上市浪潮,正以惊人的力量席卷全球资本市场. 碧桂园和中国首富杨惠妍.SOHO和潘石屹夫妇.复星国际和郭广昌.巨人网络和史玉柱及其创业伙伴们.阿里巴巴和马云及其创业伙伴们--这些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谱写的经典创富故事和打造的新鲜创富人物,在他们千差万别的创业经历和创业故事背后,有着绝对相同的创

光大上市急行军:3年长途奔袭终成正果

防控风险.调整结构.转变经营模式,上市后的光大银行将对投资者交出自己的答卷 <财经>记者 董欲晓 8月18日,光大银行(601818.SH)将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这一天,也是光大银行正式开业18周年.1992年8月18日,中国光大银行正式开业,1996年,光大银行改组为有130家国内企事业单位及亚洲开发银行参股.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控股51%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6年底,国务院批准了光大银行和光大集团注资重组的初步方案.2007年11月,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汇金)注资获批.汇

地方网站发展要学会历经节约终成正果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地方网站发展到现在也可以说是进入了瓶颈状态,越来越多的地方网站出现导致了竞争的加剧,比如我在的城市,银川市,在百度上一搜银川这两个字,出来的网站百分之80都是个人站长做的地方网,而除了百度首页的地方网站能够保持盈利之外,其余的地方网还能够保持盈利吗?所以以前那种给钱请人编写新闻提高网站人气的方法在现在的地方网站路上已经是行不通的了,那么作为一

DVD-RAM终成正果 18X Super Multi DVD刻录机导购

在最近几个月的光存储市场,18X DVD刻录机逐步成为了市场热点.虽然从性能指标上来看,18X与16X相比并没有绝对的优势,然而18X DVD刻录机的到来,却在不知不觉中把DVD-RAM的刻录速度从5X提升到了12X.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用为DVD-RAM缓慢的读写速度而郁闷.实现最为快捷的"光硬盘",其实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DVD-RAM盘片的特性 DVD-RAM是一种由松下.日立.东芝等公司联合推出的可擦写DVD标准.它使用了类似于CD-RW的技术,但在介质反射率和数据格式上则

“双汇式MBO”之惑:八年边缘游走终成正果?

8个月等待的另一面是8年的守望. 相对于双汇发展(000895.SZ)8个月的停牌期,公司管理层对大股东双汇集团的MBO(管理层收购)过程无疑更为漫长,这一过程中以万隆为首的管理层整整用了8年. 如此漫长的过程从2010年11月29日这一天开始,将迎来真正的终点. 11月29日,双汇发展宣布复牌交易的同时,发布了<关于本公司实际控制人变动事宜致全体股东的报告书>(下称<实际控制人变动报告书>)的公告,宣告其MBO路径的阳光化. 当真相彻底水落石出之时,众多媒体开始纷纷回顾双汇管理层

冯国华首释加盟金蝶原因转型成金蝶二次创业

3月17日下午消息,3月16日,金蝶在香港发布了2010年的业绩,业绩显示,2010年金蝶主营利润增长63.8%,今日下午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对新浪科技表示,转型是金蝶的二次创业,转型促成了金蝶的高增长. 冯国华首释加盟金蝶原因 2011年1月,金蝶软件宣布,原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主管合伙人冯国华正式加盟金蝶,担任金蝶集团总裁.兼任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CEO.3月15日,在金蝶集团的董事会上,冯国华获委任为金蝶执行董事. 3月17日,冯国华首次面对媒体表达了他加盟金蝶的原因,"在加盟

梁建章IT神童回归携程开启二度创业

梁建章 携程供图 IT界颇具传奇色彩的梁建章回来了. 今年4月25日,梁建章以携程CEO身份重回大众视线,一个人Hold住了4.4春季版携程无线APP发布会全场.让一度遥遥领先的在线旅游老大携程爬出泥潭的重任终于重新落在了梁建章的肩上. 5月8日,梁建章交出了他自3月份回归携程CEO位置后的第一份"成绩单":2013年一季度,携程总营业收入为12亿元人民币,同比继续增长,涨幅为27%:但净利润1.53亿元,同比继续下降,降幅达26%. 不过,在这位盛名已久的"电脑神童&quo

e龙创始人二次创业 爱康网曙光初现

    二次创业,张黎刚思路未改.他要做的依然是一个平台,一个像e龙.携程那样居中整合资源的平台.只不过,这一次是在医疗服务行业.过去10年,在互联网圈子里,张黎刚算是个"能折腾"的人.1998年加入搜狐,1999年创立e龙,2004年二次创业成立爱康[爱康网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张黎刚始终笃信"鼠标+水泥"模式. 2006年10月之后,当爱康发力打造其"混凝土基础"--线下医院时,张黎刚的"健康管理"产业梦,又向现实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