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治与法治(CIO管理札记之四十)

  有资料指出,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40年,一般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为11年,美国的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7年,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0年,而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约为8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则不到4年。这些数据说明多数中国企业家打造“百年老店”的梦想仍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另一方面,也说明绝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士的职业生涯是在不止一家企业渡过的。这也就应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何况许多中国企业的“营盘”本身就不牢靠、寿命就不长。

  这几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催生并幸存下来的第一代企业家大多已过知天命之年,开始正视并着手解决“接班人”问题。少数超过中国企业平均寿命的优秀企业,其创业者中不乏步入花甲甚至古稀之年,他们中的不少人尚未退居二线,但是纷纷开始重视从企业体制、机制上强化“营盘”、追求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常常被提及的举措是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信息化。

  理论而言,企业当然比个人强大,制度、规范和流程也比个人靠得住,信息化自然可以帮助制度、流程固化与落地,能提高企业运作的规范性、降低人为风险和差错。然而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之下——法制建设不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相对不科学,一方面企业当然需要不断提高制度化程度;另一方面在法治的同时依然离不开人治,离不开企业高管层、各级管理者的信托责任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个人能力及主观上的积极努力。此外,制度、规范和流程及信息化建设更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人治与法治经常胶着在一起,难分彼此。

  在国内有不少国有独资企业的真正“一把手”如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等高管是政府任命的,董事会、监事会、工会等机构难免起不到应有的决策、监督和制衡作用,企业也很难有真正被绝大多数成员共同认可的愿景、使命和长期发展战略。这种体制促使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可能主要源于“一把手”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良知良能,以及高管层共同的价值观和群体利益追求,因此本质上还是人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实际上,人治与法治胶着的状态,使得与法人治理架构相对应的IT治理机制也呈现出难以厘清的混沌状态。IT治理机制既涉及IT相关决策权力的归属、责任划分和相应的决策机制,也包括CIO的权利、IT组织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如果它处于法治化框架内,将从本源上帮助IT释放出价值。某跨国外企中国区CIO分管着300来人的团队,他们负责企业的IT应用、流程再造、业务分析与决策和商业创新等。后来,他被一家国内著名上市公司老板相中去做副总裁。1年多后,他将其分管的流程与信息管理、共享服务与外包管理职能不断发展扩大,积极推动企业变革和创新、促进企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被公司其他同事戏称为公司的“发改委主任”。这说明企业在完善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只要有好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尤其是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包括CIO在内的高管层的个人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将得到有效激发,这对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企业的推动作用巨大。

  反之,如果企业治理结构问题百出,人治当家,最终将限制IT与CIO释放其能量与价值。近期,3位与我相熟的CIO纷纷萌生去意、想离开所在公司。其中一位CIO是国有企业副总经理级CIO,他因为发现CEO曾承诺的数千万元的IT投资无法落实,“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而他居然连给IT部门经理年终奖的决定权也没有。此外,他还发现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与该企业文化有较大冲突。另一位是民营企业助理总裁级的CIO,他是由于股票期权禁售期已过,而计划中的IT项目基本完成,工作又特别辛苦,而企业未来信息化发展方向不明。第三位CIO是一位部门级信息主管,他萌生去意主要是因为近3年收入几乎未涨,与同行同类职位相比年薪甚低,近期其直接主管由COO换成一位不懂IT且级别更低的主管,他未来在企业内的职业发展路径也不明。

  相对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的体现之一便是不断完善以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等核心内容。不过,在中国本土企业中,在讲法治的同时,人治恐怕会长期存在,这也许是中国企业“公司政治”的典型体现,也是CIO必须要面对的长期困扰。

时间: 2024-10-10 01:21:03

人治与法治(CIO管理札记之四十)的相关文章

喜鹊与乌鸦(CIO管理札记之三十五)

依照中国传统习俗而论,喜鹊是报喜鸟,乌鸦则是凶讯鸟.提及喜鹊与乌鸦,是我在构建企业多层级信息门户.琢磨如何用IT手段支持完善内部信息与沟通体系而引发的联想. 不少专家在分析中外"大企业病"时都指出内部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8653.html">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充分.不准确是症状之一.在这方面,其实CIO与IT部门有不少可作为的空间. 如果一家企业经营得不错,拥有知名度和美誉度,总会得到社会认可,在这样的企业工

聪明与智慧(CIO管理札记之三十九)

我不清楚企业界对CIO与IT人员是否有所谓的"刻板印象",估计一般人会认为IT算新兴的高科技,技术含量比较高,搞IT的人大体比较聪明.智商不低.可是真正在企业长期从事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4354.html">信息化管理工作,难免就会发现,一帮不笨的人所做出的事不见得件件都漂亮,有些事回头看看也许还挺蠢的.可见,聪明人与有智慧的人并不是一回事. 一位CIO同行曾介绍过其一段亲身经历:他们企业因组织变革,管理权限

“四有”IT 员工(CIO管理札记之四)

企业用人是否"以人为本"的一个通俗解释就是,"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候在合适的岗位上",即人岗匹配.问题是企业要用"合适的人",得先界定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CIO需要思考的是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什么样的员工好用? 我负责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以来,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大.IT系统越来越复杂,应用也越来越深入,人才需求迫切.于是,我年年招人,既招应届毕业生,也招在职的:既从公司外招,也有内部招聘,年年也都有人离职.我看着留下的员工.想想走掉的人

平级交往(CIO管理札记之十五)

CIO 在企业内部除了与上沟通外,更多的沟通对象是重要的服务对象.平级同事,如业务部门或职能部门的领导,与他们的沟通和交往难度不亚于与上沟通.在我看来,CIO 在平级沟通碰到的客观难点主要有: ● CIO 的服务职责可能要大于管理职责,或者说责任大于权力,手里的"牌"比较少,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6247.html">议价能力比较弱: ● 如果IT 应用比较深入,CIO 了解或掌握的业务和管理信息较多,人家对你

IT治理与内控(CIO管理札记之三十四)

在一次全国性的CIO会议期间,有位CIO同行曾经跟我说他们企业包括总裁在内的董事会成员根本没有意识到企业的日常运营已在高度依赖信息系统,而企业却对IT的投资风险.转移成本.投资收益和商业价值等问题没什么概念.缺乏关注,更无具体要求.此外,董事会并没有像对财务管理定期审计那样有真正意义上的IT监管,这样的高层理念决定了这家公司严重缺乏IT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管理经验.当时,我与在场的一位企业董事长.一位管理咨询公司的高管经过一番争论.辩论和讨论后,认为该企业的董事会在IT治理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职.

商务礼仪与交往(CIO管理札记之十六)

可能是做研发时穿牛仔裤.球鞋的习惯成了自然,很多技术出身的人士都有些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但礼仪专家的研究成果和众多职场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9667.html">成功人士的经验都证明:外表.言谈和行为举止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人际交往能力则是影响职业人士晋升和职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我所知,许多知名大企业已将商务礼仪标准化.制度化了,甚至列为新员工的常规入职培训课程之一.IT员工.甚至CIO理应重视和关注礼仪问题.

“过冬”与练功(CIO管理札记之三十八)

近期,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与国际国内的寒意阵阵的经济气候颇为相合.近几个月来,国内CIO同行们都在议论同一个话题--如何"过冬"?尽管大家各有应对招数,但共识也有--认清形势.认真反思.练好内功. 相信除了少数行业,绝大多数完全竞争性行业内的企业都会受到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强烈冲击.与环境相契合,CIO与IT部门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除了密切关注企业与行业的整体态势外,CIO和IT部门应该比以前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心企业的主营业务经营状况,认真理解企业应对环境变化所采取的任何战

与上沟通(CIO管理札记之十四)

我觉得,CIO最重要的向上沟通对象是直接领导或间接领导,不论是CEO.COO或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4599.html">副总经理级的领导. 我在10多年的职场经历中,经历过不少领导,经验让我觉得大多数领导有以下共同之处: ● 比较喜欢部下反映问题时,提出多个解决方案供其选择: ● 喜欢部下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替其排忧解难: ● 喜欢部下及时提供有效的内外部信息,且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 ● 喜欢部下提出的建议既有高度与前瞻性

年中绩效考核(CIO管理札记之十二)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7333.html">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改进部门或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与计划密切相关,既可针对个人,也可针对部门或项目团队,故有"个考"与"团考"之分.在企业的管理实务中,绩效考核是公认的人力资源管理难点之一,做得好有正向作用,否则会有副作用. 企业一般都根据战略规划,拟定每年的工作计划,再将年度计划分解成各部门的年度计划.大多数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