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追求的不应该是传说中的“Facebook效应”

在北京一个雾霾的晚上,24券前CEO杜一楠在我们一个共同好友家里喝着茶如是说。24券的失败和最近几个月媒体的攻击让这位昔日阳光的好友变得很沉重,然而我并不想评论杜一楠。作为一个既非同行也无利益关系的朋友,我们聊的更多的是一个商业项目的根本——解决用户需求。整个彻夜长谈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不同于杜一楠“3000字总结”的心底话,而是本文开头的“自我造血”那四个字。“自我造血”是非盈利领域非常热门的一个理念,是指通过商业化、社会化的运作让一个非盈利项目能够自己跑起来,能够用自己的钱把非盈利做长远,做到可持续,而不是一味地单方面靠捐赠人的钱来生存。“自我造血”理念在国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青少年基会(青基会)希望工程的“操盘手”徐永光。在上世纪90年代,当人们提起基金会进行投资时,大部分人的理解还是“挪用善款”,当时的徐永光 (现任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就拿着青基会的钱进行了保值增值投资。徐永光的投资理由很明确,他认为一是非盈利机构人员要吃饭,二是做事有成本,三是从保值和增值的角度看,把钱放在银行里都只有缩水。但是这样的观点在当时直接挑战了中国社会对于非盈利的认知,因为当时的人们对希望工程的期望就是你拿了捐款,你的工作就只有一个——救助失学儿童。虽然徐永光拿希望工程的捐款去投资是为了给这个项目一个“自我造血”机制,用投资赚得钱继续支撑这个项目,但是人们的理解是你拿捐款去投资是很难说清楚最后是为了救助更多失学儿童还是为了某些自我利益,毕竟投资有风险,赚了钱大家欢乐,赔了就等于徐永光“挪用善款”犯了罪。徐永光最后虽然落了个毁誉参半的局面,但无论如何,“自我造血”这个理念在中国的非盈利领域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令人奇怪的是,当该理念在慈善公益领域被认可与普及的时候,在最该追逐利润的商业领域,它有时竟被人忽略了。难道“自我造血”不应该是一个商业项目最基本的机能吗?失败后的杜一楠会提到“自我造血”这个词,想必也是感触颇深。作为一家团购网站,24券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最高单日营收可超10万元,也曾帮一家日本自助餐厅单日卖出一万多份。据24券前高管层成员回忆,半年中,24券业务从20个城市扩张到102个城市,整个公司规模从300人猛增加至4500人。然而问题是,这一系列炫目增长数据的背后靠的到底是什么?是24券产品本身的巨大竞争力?是24券超凡的运营实力?还是投资人的钱?现在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投资人的钱。对于那时的疯狂增长,杜一楠自己评论道,“当时没有办法,投资方投资与否主要看排名,而排名能参考的就是流水。如果我不扩张不把流水做上去,我就拿不到投资。”拿到投资,迅速扩张,通过扩张做出流水,然后用流水吸引更多的投资。这样的战略闭环是典型的互联网规模效应模式,也是众多草根创业者梦寐以求追寻的Facebook方向。Facebook的上市确实证明了这个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行的,一旦量达到了一定规模,互联网企业就可以盈利,24券受当时恶劣的团购行业竞争环境影响,也不得不采用这样的增长路线。但关键在于当时除了钱以外,24券当时准备好从300人扩张到4500人吗?24券在扩张之后出现的各种运营和管理问题在网上已有了很多报道。扩张让杜一楠团队变成了一团乱泥,也让杜一楠自己失去了很多,他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与投资人周旋和处理各种运营问题,并且开始忽略最根本的东西——产品。如果杜一楠一开始就对“自我造血”理念有充分的认同并重视起来,情况会不会不太一样呢?拿到投资之后,用心完善产品并实现“自我造血”,而不是只为了拿到下一轮投资做流量,流水,也许才是杜一楠当时应该选择的道路。24券忽略了持续的用户体验提升而一味地追求增长,最终不可持续。其实,从项目的最根本考虑,投资人的诉求应该是建立在最好解决用户需求之上的,而创业者也应该担当起来这样的一个角色,做好沟通,做好平衡。不然情况和当年的徐永光一样,误解积累过多之后只能退出,只不过杜一楠与徐永光的具体偏差不太一样,杜太重视投资人,徐太重视受众。有人说24券的失败是因为杜一楠个人能力,也有人说24券的失败是因为中国商业本质不同于硅谷,而24券最根本的失败在于:如果只是单纯为了获得更多资本而使用资本,从而忽略了提升解决问题机制的话,这样的资本使用就是制造泡沫,商业可持续增长是任何项目的最基本问题,毕竟创业者创业、投资人投钱、消费者买单都不只是为了昙花一现,而是为了一个可持续有价值的解决问题机制。创业者追求的不应该是传说中的“Facebook效应”,而是“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增长。后者是商业的正道与大概率。

时间: 2024-09-20 01:13:21

创业者追求的不应该是传说中的“Facebook效应”的相关文章

杜一楠:24券缺的是自我造血功能

"24券当时缺少的是自我造血功能."在北京一个雾霾的晚上,24券前CEO杜一楠在我们一个共同好友家里喝着茶如是说. 24券的失败和最近几个月媒体的攻击让这位昔日阳光的好友变得很沉重,然而我并不想评论杜一楠.作为一个既非同行也无利益关系的朋友,我们聊的更多的是一个商业项目的根本--解决 用户需求.整个彻夜长谈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不同于杜一楠"3000字总结"的心底话,而是本文开头的"自我造血"那四个字. "自我造血"是非盈利

24券杜一楠:24券缺的是“自我造血”功能

杜一楠"24券当时 缺少的是自我造血功能."在北京一个雾霾的晚上,24券前CEO杜一楠在我们一个共同好友家里喝着茶如是说.24券的失败和最近几个月媒体的攻击让这位昔日阳光的好友变得很沉重,然而我并不想评论杜一楠.作为一个既非同行也无利益关系的朋友,我们聊的更多的是一个商业项目的根本--解决用户需求.整个彻夜长谈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不同于杜一楠"3000字总结"的心底话,而是本文开头的"自我造血"那四个字."自我造血"是非盈

创业者如何识别与把握创业机会

EC导读:创业是基于机会的市场驱动行为,创业机会实际上是一种亟待满足的市场需求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进步,创业活动作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集中体现,对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业活动也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创业是发现市场需求,寻找市场机会,通过投资经营企业满足这种需求的活动.创业活动的本质体现在:创业活动的显著特点是机会导向,创业往往是从发现.把握.利用某个或某些商业机会开始的:创业活动的机会导向表现为创造价值,创业意味着要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创业者的10公里暴走:荣耀属于奋斗者

马可佳荣耀属于那个真正站到竞技场上的人,他的脸上满是灰尘和汗水,尽管一次次地失败,却仍然顽强地奋斗,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失败和缺陷的成就.初春的一天下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气温指向零下3摄氏度.空中开始飘落零星的雪花.这场倒春寒,让刚脱下冬装的人们始料未及.冷啊!"人群中开始抱怨.创业还要看天气吗?"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淡淡地回答.这是一年一度创业家黑马大赛的启动仪式.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主办方选择了用10公里障碍徒步行的方式让创业者们体验创业过程.到场的有近百名创业者.比我们最初预

成为一名成功创业者的15个特征

如果有人要你形容一下创业者,你会用什么词?充满激情的?专注敬业的?积极乐观的?当然,这些都可以.不过用"不安分"和"找麻烦"更贴切一些.下面提到的 15 个特征.特点.性格能否用来描述你?如果可以的话,你将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创业者(如果没有行动,那就是伟大的口头创业者).1. 你会采取行动Barbara Corcoran,Corcoran 集团创始人,<创智赢家>中的联合主演.在<鲨鱼智慧:我是如何把 1000 美元变成十亿美元生意的>这本书

创造品牌先学会借势

"台风来了,猪都会飞." 这句话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近两年基本上成了各大高校.mba.各类讲师及营销大家的口头禅,问及大家出处,肯定都会说是雷布斯的至理名言,其实不然,这是一句古老的西谚,意思是说,机遇来了,谁都可以有所作为.这句话,强调的"台风",即机遇.机会,包括形势.思潮或者风气等,统称为"时"或者"势",即"时势". 现在好多商业案例都在拿这个来解释小米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其实大

台风来了,猪都会飞

这句话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近两年基本上成了各大高校.mba.各类讲师及营销大家的口头禅,问及大家出处,肯定都会说是雷布斯的至理名言,其实不然,这是一句古老的西谚,意思是说,机遇来了,谁都可以有所作为.这句话,强调的"台风",即机遇.机会,包括形势.思潮或者风气等,统称为"时"或者"势",即"时势". 现在好多商业案例都在拿这个来解释小米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其实大家没有关注,时势就是一个成长环境,大家的机会都

不会识势、借势那还创什么品牌?

"台风来了,猪都会飞."这句话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近两年基本上成了各大高校.MBA.各类讲师及营销大家的口头禅,问及大家出处,肯定都会说是雷布斯的至理名言,其实不然,这是一句古老的西谚,意思是说,机遇来了,谁都可以有所作为.这句话,强调的"台风",即机遇.机会,包括形势.思潮或者风气等,统称为"时"或者"势",即"时势".现在好多商业案例都在拿这个来解释小米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其实大家没

如果你做的事情毫不费力,就是在浪费时间

原文出处: 钛媒体   欢迎分享原创到伯乐头条 曾担任苹果副总裁的Roizen女士提出了八条职业原则,其中关于创业她说:很多怀有雄心壮志的人力求消除工作中的困难,顺利到达梦想彼岸,这是不对的.现实情况是,即使你真的轻松成功,你也会感到无聊.所以,找点困难的事情做吧.创业的美妙之处正在于其艰难.没有安全可言,没有稳定的收入,你必须完全靠自己.   注:本文作者Heidi Roizen系DFJ Venture合伙人,曾任苹果公司主管开发者关系的高级副总裁,女性创业者.   Heidi Roizen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