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用例捕获需求

   本文来自我提供用例培训的PPT。本文内容包括
1.用例基本概念
2.用例的作用
3.从何处发现用例线索
4.如何发现用例
5.编写用例的准则
6.如何判断系统用例是否有效

1.用例基本概念
(1)需求分析(用例技术)、系统分析(OOA)、系统设计(OOD)、系统实现(OOP)
(2)用例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捕获系统的高层次(High Level)用户功能性需求
(3)用例从用户的视角描述了在逻辑上相对完整的一个功能流程。用例演示了人们如何使用系统。
(4)用例 VS 功能列表。
(5)用例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它强调了用户的目标和观点
(6)用例表示法:用例图和用例文本
   举例:POS系统处理销售用例图:
   
   POS系统处理销售的用例文本:
1.顾客携带所购买的商品到达收银台。
2.收银员开始一次新的销售交易。
3.收银员输入商品条码。
4.系统逐条记录出售的商品,并显示该商品的描述、价格和累计金额。 价格通过一组价格规则来计算。
 收银员重复3~4步,直到输入结束。
5.系统显示总额。
6.收银员告知顾客总额,并请顾客付款。
7.顾客付款,系统处理支付。
8.系统记录完整的销售信息,并将信息通知给帐务系统和库存系统。
9.系统打印票据。
10.顾客携带商品和票据离开。

(7)场景。
场景是用例执行的一条路径。
主(成功)场景、交替(扩展)场景
通常,一个用例包含一个主场景和多个(或0个)扩展场景。
用例的主场景不要超过十步。
用例的最大价值不在于主场景,而是在于备选行为。主场景可能只占用例长度的四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2.用例的作用
   在使用UML的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用例处于一个中心地位。
(1)工作量的预估需要依据当前发现的用例。
(2)界面(UI)是在用例的辅助下进行设计
(3)很多类是根据用例来发现的
(4)用例的场景描述是创建时序图和协作图的依据。
(6)测试实例是根据用例来生成的
(7)整个开发的管理和任务分配,需要依据用例来进行组织

3.从何处发现用例线索
(1)蓝图文档。
(2)预排文档。
(3)域术语表。
(4)与域专家和终端用户会谈。
(5)功能规范和工作陈述。

4.如何发现用例
(1)确定谁会直接使用该系统。这些都是参与者
(2)选取其中一个参与者
(3)定义该参与者希望系统做什么。参与者希望系统做的每件事成为一个用例
(4)对每件事来说,参与者何时会使用系统,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会发生什么,这就是用例的基本过程(主成功场景)
(5)描述该用例的基本过程。(此时,可能会发现更多的参与者)
(6)考虑一些可变情况,把他们创建为扩展场景。
(7)重复步骤2~6,以找出每一个用例。

5.编写用例的准则
(1)准则1:用例不是图形而是文本
   用例建模的主要活动是编写文本,而非创建图形。唯有文本才可以完整地描述一个用例。
文本和图形是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图形来快速浏览、检视所有用例,如果需要深入到一个用例的细节,则可以阅读相应的用例文本。
(2)准则2:以本质风格编写用例
例子:收银员登录
   具体风格:比如界面上的TextBox、Button
   本质风格:
   a.收银员标志自己的身份
   b.系统对此身份进行认证
   编写用例时,需要屏除用户界面并且关注参与者的意图。以具体风格编写用例会造成对以后设计的潜在约束,如果没有这些约束,设计者能更自由地建立一个正确实现客观可见行为的系统,并为突破性方案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
(3)准则3:编写黑盒用例
   黑盒用例不对系统内部工作、构件或设计进行描述,相反,它通过职责来描述系统。
   用例规定了系统必须做什么(行为和功能性需求),而不必决定系统如何去做(设计)。在用例建模中,应避免进行“如何”的决策。
(4)准则4:从参与者的角度来定义用例
   面向用例的需求与传统的功能列表式需求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actor ,系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actors 要通过与该系统进行交互来实现某些目标。
   系统的视点=》actor视点
(5)准则5:编写简洁的用例

6.如何判断系统用例是否有效
  如果系统用例能通过下列三个测试,则表明该系统用例有效。
(1)老板测试  (避免用例的层次太低)
(2)EBP(基本业务过程)测试  (避免时间过长或过短、避免步骤过多或过少)
(3)规模测试 (避免规模过小或过大)

时间: 2024-09-20 05:49:59

使用用例捕获需求的相关文章

使用用例获取需求

简介: 研发都通常都使用典型场景(scenarios)来理解一个系统的需要是什么和系统是怎样工作的.不幸的是,尽管研发都已这样做了,但他极少用有效的形式归档.用例(Use-Cases)就是将这些场景获取正式化.形式化的技术. 用例是Jacobson在面象对象的软件工程中提出的,但他实际上是独立于面象对象的.用例是获取业务过程和系统需求的有效方式.而且技术本身是非常简单易学的. 使需求可被浏览 形式化场景获取是为了使用户和研发者都能浏览这些场景.所有功能需求符号都必须满足以下两条准则: 应易于需求

特性、用例、需求-- Rational软件白皮书

引言作为 BU(UML 出现之前)时代面向对象技术的追随者和支持者,我必须承认当时的业内思想领袖所传播的各种方法和表示法对我具有某种魔力.在 UML 出现之前的两到四年中,您可以走进一个挤满 OO 鼓吹者的房间,并提问以下问题: 我认为这种 OO 技术很有前途,但是告诉我,既然对象共享行为和数据,那么您如何称呼对象为实现它的行为义务而做的事情呢? 您可能得到如下答案: "它是一个职责!"(Wirfs-Brock) "它是一项操作"(Booch) "它是一项

新人报道,想学习使用用C#!希望大家多多帮助

问题描述 新人报道,想学习使用用C#!希望大家多多帮助注:本人没任何程序基础................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二: 解决方案三:C#入门经典精通C解决方案四:#个人还是觉得网上的视频教程比较合适看书实在是觉得不好啃解决方案五:得先看看需用C#做什么?是网页还是win程序.如果纯是学习C#语言的话,可以看看<C#图解教程>和<C#本质论>解决方案六:没有基础就先打好基础.否则后面很难学解决方案七:需要买书系统学习,个人觉得解决方案八:买书的目的,是有一点点系统性,随

WPS文字中怎么使用用公司LOGO图片作页眉

  WPS文字中怎么使用用公司LOGO图片作页眉 1.打开WPS文字,切换到"插入"选项卡,单击"页眉和页脚"按钮,如下图. 2.在"页眉和页脚"选项卡中单击"图片-来自文件",如下图所示. 3.弹出"插入图片"对话框,找到LOGO图片点击,然后"打开",如下图. 4.插入LOGO后,把鼠标放在LOGO边上,当鼠标变成如下图所示的样子后,可以更改LOGO大小. 5.大小更改好以后,插入L

VB.NET 使用用DirectX.AudioVideoPlayback文件被长期占用的问题

问题描述 VB.NET 使用用DirectX.AudioVideoPlayback文件被长期占用的问题 VB.NET 用DirectX.AudioVideoPlayback 播放文件后文件一直被占用.更换曲目,或用 stop ,dispose 都无法解除占用,直到程序完全退出占用才被解除.请问有什么办法在程序未退出前也能解除占用?以便可以删除曾播放过的文件,或二次播放.

用例与需求

解决需求问题需要考虑的地方 1. 为什么要开发这个系统? a)         这个系统的目标(Visions)是什么?这个目标可以衡量吗?比如用具体的时间或金钱来衡量. b)        目前的业务状况如何?系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没有白上? c)        客户对使用系统前和使用系统后的不同或应有的区别心里是否有数? 2. 系统涉及到的人员对系统分别有何要求?(销售系统为例) a)         客户,没有该系统,客户也可以正常提交购买请求,那该系统到底带给他们什么? b)     

使用用Flash制作写意画-竹

看过了多位朋友分别用CORELDRAW,PHOTOSHOP,甚至用fireworks来画画,非常佩服,特别是"用fireworks画牡丹", 在空余,自己也试试看也画副,但用FLASH,画竹. 看上去象年画,国画,还是...... 其实自己是想画成国画的,但心想还是比不上上述的那位朋友,所以画成写意画了,我的画法很简单,主要是用FLASH的多个层,每个层上放画的一个部分,其次多用双色的过渡,再加上复制再复制的方法,只是其中多用旋转和放大放小,局部调整和调其颜色的深浅. 步骤1: 制作竹

使用用ASP将图片以二进制流方式显示

pic.asp '相对地址--测试通过-------RealUrl=Server.MapPath("images/logo.gif") '绝对地址--测试通过-------'RealUrl="G:\ln2004\logo.gif" response.contenttype = "image/*" response.BinaryWrite ReadBinFile(RealUrl) response.end showpic.asp调用pic.asp的

Html中使用用JavaScript根据屏幕分辨率打开相应的页面

由于设计的页面需要对1280*760和1440*900都有较好的兼容性,因此,做了两个页,经过一番摸索,终于解决了,小儿科的技巧,高手勿看!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