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安卓份额的不断增加以及系统版本的演进,手机厂商越来越面临和PC厂商同样的困境。产品的差异化仅仅体现在几个方面:上游硬件、设备制造、操作系统和应用服务,当前安卓硬
随着安卓份额的不断增加以及系统版本的演进,手机厂商越来越面临和PC厂商同样的困境。产品的差异化仅仅体现在几个方面:上游硬件、设备制造、操作系统和应用服务,当前安卓硬件同质化严重,而软件又无法形成差异,转而陷入了大打价格战的怪圈,这种困境和PC厂商的境遇是何其相似。
既然无法在硬件和软件上区分,那么就只能在系统上形成差异化,这也是安卓开源的初衷。因为安卓的开源,OEM厂商才能进行个性定制,当然,这些定制是在系统之上的,否则将会损害其兼容性。对于安卓的“可定制”和“不可定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差异化,这本来就是矛盾的,正如微软从未允许OEM 厂商对Windows修改,在安卓上不择手段的修改将无法享受Google服务,很显然,Amazon长久以来的做法深深激怒了Google,被Google排斥在开放联盟之外,对于Google来说,Amazon的定制不是安卓分支的问题,而是是不是安卓的问题。在安卓成立之初,Google除了提供系统之外,还提供额外的软件和云服务,就在四五年前,人们还不清楚,这是一笔多大的生意,但是现在如果没有这些的话,基本就是一部功能机了,在普通消费者看来,能够有能力提供这些服务(大陆地区除外)的,也只有Amazon(假设它有)和微软了。
基于以上背景,安卓手机厂商只能在系统之上进行差异化定制,而不能修改系统底层,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原因。
大多数厂商并不擅长软件和服务:系统开发的能力要求很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 如果它们添加的软件服务真的很棒,那么将直接和第三方应用竞争,所以,即使它们真的擅长软件而且真的做出一些不错的东西,也已经和其它第三方应用产生冲突。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安卓联盟的自由式创新是不需要经过联盟首肯的。好吧,那这样的话,安卓厂商随便加点东西就创新,那用户该如何面对那些无法卸载的自带应用呢,为什么不把选择的权利交给用户? 如果OEM厂商对系统底层过分修改的话,那将会导致可怕的兼容性故障,很多软件将无法运行在修改过的系统上。作为安卓阵营最大的厂商三星,如果三星肆无忌惮的不顾兼容性而修改底层的话,估计也没人去买。所以,OEM厂商只能做该做的事。
差异化体现的地方悄悄发生了改变,从一个到另一个(也可能是到新的一层),在以前,OEM厂商自家的软件往往是核心卖点,诺基亚的S40就是抱着这个卖点死不放手。但是到了平台日趋统一化的今天,差异化的层级改变了,厂商们不甘于在软件上大展身手,更想在系统层上,面对Google有更多的话语权。
还有和OEM厂商同样纠结的移动运营商,假如时光倒退回2000年,它们肯定都会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实际上它们也很准确的预测到了这场伟大的变革,但是它们过分自信的认为这场改革将是由它们主导,错误的估计了形势,差异化的创新层向上移动,它们却无法触及。结果,它们面临和OEM厂商同样的处境:
运营商糟糕的营销 它们擅长这些服务,但是对手比它们做的更好,而且,对手很多 运营商已经沦为了管道运营商,开着别人的车,踩着你的路
运营商的处境更为糟糕,互联网根本不是它们擅长的战场,它们无法和各种app相抗衡,既不能建造一家视频分享网站,也不能开发一个短信应用,即使它们能,也会在千百个对手的产品中埋没。打个比方,有一家信誉很好的水厂,准备进军可乐生意,它自认为有水管,有水车,即使它能够提供很棒的可乐,那么也只是不同容器的可乐,本质还是普通可乐。
对一个行业进行垂直分析会发现,创新是在不同层面才能有所区别的。在这个大同的世界,只有在一个层面上有自己独有的个性才能是创新。为此,三星在上游零部件的布局可谓考虑周全,几乎可以提供自家手机需要的全部零部件,从Exynos处理器到SA屏幕,三星都能自给自足,在成本和个性上和对手形成优势,与此相反的是戴尔,兢兢业业按照Wintel的标准生产千篇一律的兼容机,把主要精力放在高效的渠道上。
PC和智能机作为终端,但系统才是消费者最直接面对的差异化创新所在,为此,OEM厂商们一直在和系统提供商斗争。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既要与系统保持一致,又要体现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难以衡量。总而言之,这是OEM厂商和运营商们原以为这是应该由自己操刀的,现在被Google做了,它们心里各有委屈,自己白白为系统提供商提供管道和硬件。
依然有很多OEM厂商从价格和地域上提供有趣的差异化,很多手机徘徊在中档,但是近两年涌现了越来越多低至100美元的手机,而地域上,运营商们像Micromax, Karbonn , Blu 和 Wiko也根据本国的情况干的热火朝天。事实上么这也是戴尔的策略,永远不要插手不擅长的业务,只专注于擅长的领域。
这些让我联想到Facebook,Facebook的整合的社交平台被智能机按照社交版图垂直分类,逐渐取代了对传统桌面的依赖,在Facebook搭建的社交平台上,任意一款软件都可以选择Facebook作为通行证,所以那些通过定制服务来绑架用户的厂商来说,尽管它们提供的服务很棒,却间接剥夺了对其他同功能服务的选择。创造这类服务并不需要太多能力,对公司类型也没要求,而如果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创造共赢,却对公司类型有严格的要求,显然,Facebook提供的入口间接创造很多优秀的产品,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产品以社交应用身份凌驾于Facebook上,它们不过是另一种容器的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