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网店,在这里既指C2C、B2C交易平台上的店铺,同样也指那些拥有独立域名、独立网站的网店。
电商网店适合微博营销的因素
1. 电商网店对互联网及社区是很熟悉。大部分网店经营者,非常熟悉互联网的环境,其中,还有一些人在某类网络媒体上进行过推广,比如在贴吧、论坛、博客上的推广。微博推广,跟上述的一些网络媒体也有相同的地方,网商相比传统企业经营者比较容易学习,也更容易从观念上接受这种新的营销形式。
2.网店的销售模式,是比较适合微博。线下实体店的销售模式,购物一般是在一次行程中完成的,顾客从看到买,要尽快决策,因为再次挑选的成本较大(交通成本、时间成本等)。网店和这并不一样,网店的顾客更习惯在电脑前浏览和咨询(通过网店客服),这种模式非常适合转移为微博上的实时互动。
3.顾客是先天的网民。能在网络购物的人,基本都是互联网的深度使用者。相对线下实体店的顾客,他们更熟悉网络,更愿意接受各种新的网络应用。那么,网店顾客拥有微博账号的概率,肯定比线下顾客要高得多。网店一定会利用这个优势。
4.沟通工具方面的因素。电商网店与顾客的沟通,都是通过各种即时通讯工具(IM),如旺旺、QQ等。而通过微博沟通,能弥补IM沟通时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如,IM适合现场咨询,但不是很适合推送信息。你在旺旺给顾客推送消息时,对方会产生反感,而你在微博上发同样的消息,大家往往不会太在意。其原因在于,IM是一对一,你发消息都被当成广告,而微博上是自言自语(实质是一对多),顾客在浏览信息时,会产生信息并非针对他本人的错觉,也就不会过于反感。
电商网店可以在微博上做什么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的网店进入微博开展营销,他们已经采取的一些宣传或营销方式,如,打折促销、抽奖、发产品图片、发店铺链接、产品页链接等,就不在这里赘述。但仅仅把微博营销互动局限于此,显然并未搞清微博互动的精髓,这里,我想重点说说微博互动设计方面的话题。
互动设计,的确需要营销者的智慧,互动的核心,是调动粉丝的参与,下面给出一些网店互动设计的思路,仅供大家参考:
一些传统互动方式的再设计:网店在传统上,很早就出现过一些不错的互动方式,以服装类销售网站为例,街拍,就是一种很好的消费者互动。但在微博上,单纯搞泛泛的街拍,显然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大的吸引力,那么,就需要对街拍这种互动形式,进行再设计,进一步增加街拍互动的参与性、趣味性,使街拍重新焕发活力。如,街拍地点接龙,组织者先设计好街拍线路,让消费者投稿,每个城市(甚至每个城市中的指定街景),只在投稿者中选择两人的作品(可组织者评定,也可票选),作为形象代言,给予荣誉或奖励。其他形式的街拍互动再设计,还可以进行地点竞猜、图配文竞赛、搞笑动作征集、双人或多人组合街拍、服饰折叠图形创意、蒙面拍(海选不露脸,保持悬念,优胜者露脸)等等。总而言之,增加参与性,趣味性,都可以使网店的微博互动更加丰富多彩。
进行产品层面的互动设计。 相对于街拍这样的售后互动,网店还可以组织一些售前互动。售前互动,多数是涉及产品的互动,如,新品上市前的预告和意见征集活动、产品上相关图形、图案的征集与评选、针对产品功能的创意大赛、小规模产品定制与增加指定标志、特殊需求互动、产品体验人召集(体验后,需提交体验报告)等等。
进行品牌层面的互动设计。 此类设计意在促进品牌传播。如,进行产品Logo设计大赛、产品趣味图片及趣味视频展播、广告创意征集、微博公益活动、有奖晒单点评活动等。
进行销售层面的互动设计。 此类设计意在直接促进产品销售。如,微博粉丝会员制、促销活动现场直播、只针对微博粉丝的秒杀、限时购物等活动。
有较高创意能力的网店,可适当利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一些趣味性的互动(或活动)设计。如,前段时间微博上广为传播的“漏洞型”(作弊漏洞)活动设计,其他几种常被采用的心理学方法还有“时间压力设计”、“情境介入设计”、“强化效应设计”等,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涉及人的非理性行为的原理如“锚定效应”、“框架效应”、“禀赋效应”等,也可以适当应用到互动设计当中。利用心理学方法进行互动设计,涉及一定的专业性,在此无法大篇幅展开讨论,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更详细地与大家探讨。这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互动设计,一定要本着“绿色营销”的原则,坚决杜绝利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恶意营销(指过度利用人的本能),恶意营销也许能在一段时间内欺骗消费者,但终究会遭到消费者们的抛弃。
结语
总之,从海外的电商网店上看,Twitter和Facebook,无疑已经成为网站标配,这也说明,网店与微博的结合,将不再有任何悬念,未来,网店的竞争,必将延伸到微博,那么,除了我们现在看到那些微博营销形式,创新的营销互动,必将成为一个网店能否胜出的关键。
另,因为个人的一些原因,本系列文章暂时写到这里。显然,我也没有能力把众多的行业全部写完,好在,尽管行业不同,但之间还是有相当多的可以相互借鉴之处。这个系列的博文能给大家的思考带来一点启发,我就满足了。在此请大家谅解。博客仍将继续,还有相当多的话题在将来等着我们去思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