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的8个重点领域。
该实施意见被认为是贯彻去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有关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包括电信在内的6大领域的落实性政策。
随后,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的夏季沙龙会上,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发改委研究中心以及各大行业机构的专家均表示,实施意见可谓是加入WTO 12年来,通信业的又一次破冰,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如果说以往的电信改革主要解决的是企业体制改革、优化国有企业竞争格局的问题,针对的是通信业内部和国企间的发展矛盾,那么现在的外部环境引发的发展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电信改革的范畴。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通信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约1万亿元,且每年收入增速不低于当年GDP。 从产值而言,电信市场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三大国有电信运营商都不约而同遭遇“成长天花板”——用户增长乏力、利润增速下滑、恶性竞争迭出、转型成效甚微等等。
与高度集中的电信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民营资本占据绝大多数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不断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产业主导权也在悄悄易手,刚刚公布的《财富》500强排行榜位次的更迭从侧面印证了这一事实。
期待“鲇鱼效应”
某种程度上,此次改革与历次改革有某种相像,策略上都是引入外部竞争者进入电信业,希望引发内部质变。
不过相比过去,“内”与“外”的内涵已完全不同。从外部环境看,无论联通还是铁通的成立都是在行政之手强力干预之下,成立的国有控股企业,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彼时民营资本仍只能在增值电信业务领域打转。
而自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36条”)之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就已经向民资敞开大门。“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被正式写进国务院文件。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中国经济要摆脱危机,遵循“好”字当头的发展战略,最关键的就是要让民营企业自发地冲在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第一线,形成能够代替“输血型刺激”、让市场焕发活力的“造血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