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社交媒体平台比喻为一个生态系统,广告主、代理商以及依赖之生存的个人便是这一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带来的是互动方式及内容的多样性产出,互动营销的模式花样迭出,互动营销产品的层出不穷构成了创意经济产业的一派繁荣。在一个追求效率和创新的互联网时代,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给了我们营销人一些更加明确的答案,笔者将以行业经验浅谈对互动营销几个误区的看法。
一、盲目的跟风互动营销模式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互动营销的低成本高产出特点给人一种兴旺发达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羊群效应。我们经常遇到一个现象,行业内某一个营销案例做得比较成功,很多代理商就在没有对客户的实际情况却没有考虑周全的情况下,急不可待的广告主推送类似的营销方案。也有很多广告主看到网络上的某一热点事件,或者听说行业内有一个不错的案例,要求其代理商马上克隆一个。这种现象并不是广告主和代理商不懂互动营销,一方面是为了更快的取得成绩,但更多的还是从众心理在作怪。作为营销人经常也难逃从众心理,做营销,也被人营销。
我曾经遇到一个优秀的线下活动策划人,他来我们公司面试策划总监的职位,给我的理由是,线下活动越来越难做,但网络营销很流行,所以打算投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来。我问他何出此言,他的答案是身边的朋友都转行投入到线上,客户偶尔也会以网络活动的效果与线下活动效果对标。但是,他在线下活动策划有近10年的执行经验,成功打造了很多线下活动经典案例,所以也有很多不舍。既然干得不错,又何必转行到互动营销行呢?
互动营销的影响力大了,不能证明线下营销就没有前景了;微博火暴了,并不是所有品牌都一定需要做微博营销;微信流行了,也不是所有的代理商都必须要掌握微信营销方法论。社会分工论的科学性证明,术业有专攻。营销是一个大的行业,互动营销只是很多细分领域当中的一个,微博只是众多社会化媒体平台中比较流行的一个。如果没有考虑清楚,如果不是非常热爱,了解即可,没有必须盲目跟风。
二、社交媒体资源投放不合理
社会化媒体阵地各有长短。以微博、BBS、博客三种社会化媒体为例,论坛活跃度较高,参与门槛低,互动性强,信息查找检索比较方便,但是公信力和权威性略差;微博短、平、快,适用于信息的快速传播,辐射范围广,权威性较高,但是碎片化信息传递,不便于信息的检索查找,字数限制了话题的深度;博客权威性和公信力很高,话题能深度剖析,信息查找检索比较方便,但互动性又不如微博和论坛。从三种社会化媒体的特征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彼此之间是一个网状结构体系,单独的一个阵地发挥作用不太完美,交织整合在一起才能网鱼了。事实上,很多所谓的互动营销方案其实只是一个微博或者论坛营销方案,并不是真正的互动营销。
三、追求互动量而非提升互动人群整体质量
由于互动营销行业还不太成熟,暂时还没有一套合理的标准和原则,代理商如果遇到强势的广告主,通常会为了让客户高兴,而打造一个硕大无比的数据。实际上,创造几个大量转发评论并不困难,难的是长期持续稳定的与网友进行真正的互动。因此,互动营销前期一定要对产品、市场、消费者进行调研分析,洞察消耗心理,了解消费者的兴趣特点,分析判断目标人群的网络驻扎地,然后再根据品牌调性和产品特征策划营销创意。
四、重营销轻互动
无论什么样的创意,营销的最终载体还是在产品层面,因此产品的定位决定其用户群体,一次营销活动用户能否接受,能否持续产生二次传播和口碑效应,都是取决于对目标用户群体的捕获是否精准,只有精准才有互动。但现实中很多互动营销从业者,都是为了营销而营销。一个优秀的互动营销创意,是在敏锐的洞察市场机会后,分清利弊,结合企业品牌的发展策略,同时又能为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接受。这样多管齐下,步步为营,才能成功。
互动营销的优势是在于投入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可在短时间内造成爆炸性新闻事件让人家喻户晓。但是,互动营销代理商必须有较强的控制力,操作不当会影响公司信誉,消费者厌恶被营销,讨厌被公关。如果没有控制好过程,营销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互动营销是基于人的传播,是基于目标用户群体的传播,是基于对品牌粉丝的传播。没有建立良好的关系,没有花时间维护好关系,没有主动与潜在消耗者接近距离互动,很难将互动营销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