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分了,张艺谋、张伟平这对“怨偶”最看重、在争夺的家产是什么?是12个艺人的经纪代理权!这绝非“情断义绝”这么简单,而是影视产业真刀真枪的“抢钱游戏”。
在中国影视产业目前营收模式单一、盈利能力不足的大背景下,演员片酬的持续攀升既加剧了影视剧的投资风险,也让演员经纪成为影视剧最具增值潜力的“衍生品”。
“两张”分手后,张伟平果断声言,要收回窦骁、周冬雨、倪妮等12位艺人的经纪代理权。“釜底抽薪”的背后,并非世人想象的“情断义绝”那么简单。事实上,在营收模式、衍生产品过于单一化的中国影视产业,这12位艺人长达8年的“卖身契”才是张艺谋、张伟平“离婚”后最为殷实和直接的“家产”。
此前,坊间早有传闻,《金陵十三钗》的票房失利是“二张”分手的直接导火索。这并非空穴来风,如果以媒体公布的6.5亿人民币的内地票房收入而论,即便是张伟平强势争取的破纪录的45%的分账比例,新画面影业分得的票房收益约2.9亿元,这一数字相较于其对外公布的高达6亿的投资成本,显然也是赔得体无完肤。因此,接踵而至的则是另一个传闻,从《山楂树之恋》始,张艺谋再未拿到拍片收入。
当然,有关《金陵十三钗》的投资成本还流传着另一个未经证实的版本,有制片人员爆料,该片实际投入费用仅为张伟平对外公布的1/3,约为2亿元,而新画面影业同样获得2.7亿元票房分账。但是,如果再扣除制作成本、宣发费用和资金成本,这在艺人片酬水涨船高的今天,相较于艺人经纪的盈利空间,其投资回报率依旧乏善可陈。
仅仅纠缠于《金陵十三钗》这一城一地的得失,似乎还有失公允,再仔细分析一下众多国内影视类上市公司的财报,更能可见一斑。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堪称行业翘楚,但该公司2012年上半年报显示,所有主营业务中,电影院、电影、电视剧及其衍生产品的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下降趋势,唯有艺人经纪及相关业务逆市上扬。
另一家以电视剧为主的上市公司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中,电视剧、电影毛利率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其中,电视剧业务的毛利率同比下降了7.28%,但营业成本却同期上涨了126.64%。
国内影视行业盈利能力(毛利率)整体下滑,被普遍归因于营业成本的大幅增加,而构成营业成本的最主要部分则是演职人员人工成本的水涨船高,尤其是演员片酬的急遽上涨。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演职人员的人工费用甚至占据了一部电视剧制作成本的80%左右,这一比例和趋势,已经成为危及整个影视制作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结构性风险。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使得国内艺人经纪市场更具想象空间。
仅以国产电视剧市场而言,2011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核准发行的电视剧已达469部14942集,2012年产量将继续维持高位(上半年已达220部7168集),若以每集100万元人民币的平均投资规模而论,以主要演员片酬占40%计算,艺人经纪市场规模就将高达60亿元,这还不包括电影片酬以及广告代言、商务活动的收益。
可资对比的是,据克顿传媒预计,2012年全国各级电视台全年购剧合同额仅为145亿元;另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字,2012年上半年国产电影票房收入更是仅有28亿元左右。
尽管播出机构(电视台)、制作机构(影视公司)、经纪公司的三方博弈由来已久,暗流涌动,但时下挤进“2000万人民币俱乐部”(一部30集左右电视剧的税后片酬打包价)的国内演员人数已经多达两位数。
因此,如果从影视剧投资的这一结构性陷阱重新审视张伟平与张艺谋之间的这场有关艺人经纪约的争夺战,或许更具现实合理性,这首先还是一场不言而喻的“抢钱游戏”,毕竟,相较张艺谋电影的所谓票房号召力,其造星能力更具想象空间,从巩俐、章子怡再到周冬雨、倪妮,这些从张艺谋电影中走出来的“奇货可居”的“谋女郎”才是张艺谋电影中最具升值空间的衍生品。王正伦(影视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