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数据行业正在酝酿一场风暴。有媒体报道称,15家大数据公司被调查,而原因之一是涉嫌向客户出售涉及用户隐私的大量数据。
整顿大数据行业在很多人意料之中。从央视揭秘信息贩卖链条,到“3·15”晚会连续多年关注个人信息安全,那些靠出卖公众隐私营利的企业早已成众矢之的。
不可否认,大数据正在掀起全球治理的大变革和生产方式的大融合,然而在大数据时代到来时,越来越多的人切身感受到,大数据既意味着潜在的利益价值,也蕴含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倘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万物互联,一旦网络出问题或遭遇攻击,势必造成社会系统全盘崩溃。
诚然,因噎废食并不可取。如今,大数据的风险管控已经成为检验国家网络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怎样系好大数据发展的安全带,成为一大挑战。
技术的问题当用技术解决。大数据是数据密集型技术的一种,想对症下药,还要从增强自主防护能力着手,如采用免疫可信的计算模式,研发安全可信的系统框架。
由于大数据早已不限于技术领域,从管理手段上规范大数据的使用和分享也十分重要。
首先要从规范法律约束着手。令人欣慰的是,最近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原则以及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与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而大数据企业被调查引起的大数据行业风暴,也预示着一个多层次的大数据安全网或将形成。
在完善政策法规时,还需培养更多具有“实战”经验的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满足技术设施、隐私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不仅如此,还要发挥市场作用,调动技术企业维护大数据安全的积极性和优势力量,有需求就有市场,数据泄露防护等产品的开发不仅有助于完善大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也有利于形成新的市场空间。
历史发展过程证明,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随着人类越来越依赖科技,社会对科技风险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大数据的发展,同样符合这样的规律。因此,搭建大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需要在提升技术实力的同时,关注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为大数据发展系上安全带,助力大数据释放更大的社会价值。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