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10月12日,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探险家带着87名水手,驾驶着“圣马利亚”号、“平特”号、“宁雅”号3艘帆船,历经了两个多月的航程之后,踏上了一片全新的陆地,全世界的版图也就此发生了又一次的改变。500多年之后,美国俄亥俄州,一座同样叫做“哥伦布”的城市,成为了互联网时代智慧城市领域的“新大陆”。
通关查阅相关的资料不难了解到,哥伦布市是美国俄亥俄州政府所在地,位于俄州的中心地带,是该州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美国第十五大城市。哥伦布市工商业发达。哥伦布市是美国千强公司最集中的地区,高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也使其成为高收入人群的高地。但同时,它却也是低就业、低收入人群聚集的地区。哥伦布一直在试图通过加强政府、教育、商业之间的合作,来缩小贫富差距和种族差异。
多样性成发展源泉
每座城市的基础状况不同,其发展模式自然就会有所差异。而哥伦布市则是一座完完全全的融合型城市,通过查阅资料不难发现,自城市建立后,哥伦布市快速发展,大批欧洲移民、亚裔、拉美裔来此定居。漫步哥伦布市,满眼是仿古建筑与现代大厦的交相辉映。俯瞰整个城市面貌,仿希腊式的州政府大楼、欧式的老教堂、维克多利亚风格的民居以及玻璃幕墙的商业写字楼无不诉说着这座城市人口与文化的多样性也充分反映了这座城市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风格都具有包容性。
哥伦布的多样性还体现在经济和其他方面,诸如教育、保险、时尚、国防、航空、食品、物流、能源、医学研究、酒店和零售等。哥伦布拥有良好的服务产业生态系统。哥伦布大学也颇为引人注目。确切说来,拥有54所大学的哥伦布本身就是一座大学城,包括15万在校生、2000多家科技研究机构和近5万科技工作人员。发达的教育系统和多轨并行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这座俄亥俄州中心城市的优势所在。
对于想要成就智慧城市的哥伦布市而言,多元化的经济模式让政府部门在制定智能城市的规划时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发达的教育体系则为其提供了充裕的人才资源,确保城市“新陈代谢”的顺利完成。在多元文化碰撞下,哥伦布才有可能高屋建瓴地投资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信息基础和绿色信念,以一种强大的包容力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体现出城市整体的智慧。可以说,正是这样的多元化和融合性造就了哥伦布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成功。
信息技术使用最大化
要想完成建设智慧城市的宏伟目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哥伦布市依托强大的教育和科研体系,打造了一套城市专属的互联网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的构建找到了最为重要的基石。
公开资料显示,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位于哥伦布市内的俄亥俄州超级计算机中心(OSC)的投入毫不吝啬,仅2011年,OSC获得的政府科研经费就达1.4亿美元。与许多纯粹的空中楼阁式研究学院不同,OSC除了致力于科技研发,还十分注重产学研结合以及与市民的互动。产学研合作让OSC与企业一起开发新产业和新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培训和教育服务;与市民的互动则引领了社会的价值导向。它向人们明示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渗透到社会的基因当中。
即便目前的信息技术构建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哥伦布市政府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其扩大信息技术作用的步伐。据了解,在2012年和2013年,哥伦布市两次对城市互联网规划进行大规模升级。2012年12月,哥伦布通过无线网络部署第一阶段方案实现了网络速度从70Mbps到117Mbps的跨越。2013年5月,哥伦布市完成了多阶段无线网络铺设计划的第二步,中央商务区移动设备的下载速度得以超过150Mbps,为北美最快的无线网络。升级完成过后,哥伦布市已经规划起了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既在中央商务区外的其他地点,集成商业和住宅区的高容量网络服务及公共安全摄像机系统。这样的网络设施一旦在全市范围内铺设完成,城市不仅能实现智能监控,还将能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响应,哥伦布市的“智慧城市”也将正式从梦想照进现实。
城市发展着眼未来
智慧城市的建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般轻而易举。在基本完成了对智慧城市的基础构建之后,俄亥俄州和哥伦布市政府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放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上。
早在2010年,哥伦布市政府便开始利用节能津贴启动了一系列改造用于减少建筑物中能源浪费。哥伦布市开放创新体现在对新能源、低碳、3D打印机、健康等产业的支持上。新能源、低碳、3D打印机、健康、新能源汽车成为哥伦布的重要投入方向。由于哥伦布有强大的企业和高研院所资源,凭借两者的长期配合,哥伦布包揽了全美国三分之二的能源项目研究。凭借政府、企业和高研院所力量的整合,这些实验室研发项目能够迅速进入产业化通道,体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绿色能源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可再生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这些都对哥伦布市这座本已经充满智慧气息的城市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上了一道保险。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