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项目范围管理
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
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应该包括在项目内,哪些不应该包括在项目内
范围的定义:
- 产品范围——某项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
- 项目范围——为交付具有规定特性与功能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必须完成的工作。项
目范围有时也包括产品范围。
项目范围基准:
- 经过批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
- 工作分解结构(WBS)
- 相应的 WBS 词典
总结
本章的控制维度是范围,通过对范围的确定和控制,来让项目只做对的事情。
重点
- WBS
- 项目范围说明书
5.1 规划范围管理
规划范围管理是创建范围管理计划,书面描述将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的过程。
5.1.1 规划范围管理:输入
5.1.1.1 项目管理计划
见 4.2.3.1 节。
5.1.1.2 项目章程
见 4.1.3.1 节。
项目章程提供了高层级的项目描述和产品特征。产品特征出自项目工作说明书。
5.1.1.3 事业环境因素
见 2.1.5 节。
- 组织文化
- 基础设施
- 人事管理制度
- 市场条件
5.1.1.4 组织过程资产
见 2.1.4 节。
- 政策和程序
- 历史信息和经验教训知识库
5.1.2 规划范围管理:工具与技术
5.1.2.1 专家判断
5.1.2.2 会议
5.1.3 规划范围管理:输出
5.1.3.1 范围管理计划
范围管理计划是项目或项目集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将如何定义、制定、监督、控制和确认项目范围。
- 制定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
- 根据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创建 WBS
- 维护和批准 WBS
- 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 处理对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变更
5.1.3.2 需求管理计划
需求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将如何分析、记录和管理需求。阶段与阶段间的关系(见 2.4.2.1 节)对如何管理需求有很大影响。
- 如何规划、跟踪和报告各种需求活动
- 配置管理活动
- 需求优先级排序过程
- 产品测量指标及使用这些指标的理由
- 用来反映哪些需求属性将被列入跟踪矩阵的跟踪结构
5.2 收集需求
收集需求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需求是指根据特定协议或其他强制性规范,项目必须满足的条件或能力,或者产品、服务或成果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能力。
已量化且书面记录的需要和期望
需求将成为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基础。
需求也是成本、进度和质量规划的基础,有时也是采购工作的基础。
5.2.1 收集需求:输入
5.2.1.1 范围管理计划
见 5.1.3.1 节。
5.2.1.2 需求管理计划
见 5.1.3.2 节。
5.2.1.3 干系人管理计划
见 13.2.3.1 节。
5.2.1.4 项目章程
见 4.1.3.1 节。
5.2.1.5 干系人登记册
5.2.2 收集需求:工具与技术
5.2.2.1 访谈
是通过与干系人直接交谈来获取信息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
提出预设和即兴的问题
5.2.2.2 焦点小组
焦点小组是召集预定的干系人和主题专家,了解他们对所讨论的产品、服务或成果的期望和态度。
5.2.2.3 引导式研讨会
引导式研讨会把主要干系人召集在一起,通过集中讨论来定义产品需求。
研讨会是快速定义跨职能需求和协调干系人差异的重要技术。
从而有利于干系人达成一致意见
研讨会能够比单项会议更早发现问题,更快解决问题.
5.2.2.4 群体创新技术
- 头脑风暴法。多种创意的技术
- 名义小组技术。通过投票排列最有用的创意,以便进一步开展头脑风暴或优先排序。
- 概念/思维导图。头脑风暴中获得的创意整合成一张图的技术,共性与差异,激发新创意
- 亲和图。对大量创意进行分组的技术,以便进一步审查和分析。
- 多标准决策分析。而对众多方案进行评估和排序
5.2.2.5 群体决策技术
- 一致同意
- 大多数原则
- 相对多数原则
- 独裁
5.2.2.6 问卷调查
5.2.2.7 观察
观察,也称为“工作跟踪”,通常由观察者从外部来观看业务专家如何执行工作。
5.2.2.8 原型法
原型法支持渐进明细的理念,需要经历从模型创建、用户体验、反馈收集到原型修改的反复循环过程。
故事板是一种原型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图像或图示来展示顺序或导航路径。
5.2.2.9 标杆对照
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
5.2.2.10 系统交互图
系统交互图是范围模型的一个例子
5.2.2.11 文件分析
5.2.3 收集需求:输出
5.2.3.1 需求文件
只有明确的(可测量和可测试的)、可跟踪的、完整的、相互协调的,且主要干系人愿意认可的需求,才能作为基准。
主要包括
- 业务需求
- 可跟踪的业务目标和项目目标
- 执行组织的业务规则
- 组织的指导原则
- 干系人需求
- 对组织其他领域的影响
- 对执行组织内部或外部团体的影响
- 干系人对沟通和报告的需求
- 解决方案需求
- 功能和非功能需求
- 技术和标准合规性需求
- 支持和培训的需求
- 质量需求
- 报告需求
- 项目需求
- 服务水平、绩效、安全和合规性
- 验收标准
- 过渡需求
- 与需求相关的假设条件、依赖关系和制约因素
5.2.3.2 需求跟踪矩阵
把产品需求从其来源连接到能满足需求的可交付成果的一种表格。
确保每个需求都具有商业价值。
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跟踪需求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
- 业务需要、机会、目的和目标
- 项目目标
- 项目范围/ WBS 可交付成果
- 产品设计
- 产品开发
- 测试策略和测试场景
- 高层级需求到详细需求
5.3 定义范围
定义范围是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明确所收集的需求哪些将包含在项目范围内,哪些将排除在项目范围外,从而明确项目、服务或成果的边界。
定义范围过程就要从需求文件(收集需求过程的输出)中选取最终的项目需求。
5.3.1 定义范围:输入
5.3.1.1 范围管理计划
见 5.1.3.1 节。
5.3.1.2 项目章程
见 4.1.3.1 节。
5.3.1.3 需求文件
见 5.2.3.1 节。
5.3.1.4 组织过程资产
见 2.1.4 节。
- 用于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的政策、程序和模板
- 以往项目的项目档案
- 以往阶段或项目的经验教训
5.3.2 定义范围:工具与技术
5.3.2.1 专家判断
5.3.2.2 产品分析
以产品为可交付成果的项目
产品分析技术包括产品分解、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和价值分析等。
5.3.2.3 备选方案生成
制定尽可能多的潜在可选方案的技术
5.3.2.4 引导式研讨会
见 5.2.2.3 节。
5.3.3 定义范围:输出
5.3.3.1 项目范围说明书
项目范围说明书是对项目范围、主要可交付成果、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的描述。
项目范围说明书也代表项目干系人之间就项目范围所达成的共识。
主要包括
- 产品范围描述
- 验收标准
- 可交付成果
- 项目的除外责任
- 制约因素
- 假设条件
项目章程包括高层级的信息,而项目范围书说明则是对项目范围的详细描述。项目范围需要在项目过程中渐进明细。
5.3.3.2 项目文件更新
- 干系人登记册
- 需求文件
- 需求跟踪矩阵
5.4 创建 WBS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
所要交付的内容提供一个结构化的视图。
WBS 组织并定义了项目的总范围
WBS 最低层的组件被称为工作包
5.4.1 创建 WBS:输入
5.4.1.1 范围管理计划
见 5.1.3.1 节。
5.4.1.2 项目范围说明书
见 5.3.3.1 节。
5.4.1.3 需求文件
见 5.2.3.1 节。
5.4.1.4 事业环境因素
见 2.1.5 节。
项目所在行业的 WBS 标准,可以作为创建 WBS 的外部参考资料。
5.4.1.5 组织过程资产
见 2.1.4 节。
- 用于创建 WBS 的政策、程序和模板
- 以往项目的项目档案
- 以往项目的经验教训
5.4.2 创建 WBS:工具与技术
5.4.2.1 分解
分解是一种把项目范围和项目可交付成果逐步划分为更小、更便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技术。
工作包是 WBS 最低层的工作,可对其成本和持续时间进行估算和管理。
分解的程度取决于所需的控制程度,以实现对项目的高效管理。
需要开展以下工作
- 识别和分析可交付成果及相关工作
- 确定 WBS 的结构和编排方法
- 自上而下逐层细化分解
- 为 WBS 组件制定和分配标识编码
- 核实可交付成果分解的程度是否恰当。
WBS 的结构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 以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作为分解的第二层,把产品和项目可交付成果放在第三层
- 以主要可交付成果作为分解的第二层
- 整合可能由项目团队以外的组织来实施的各种子组件(如外包工作)。随后,作为外包工作的一部分,卖方须制定相应的合同 WBS。
工作分解得越细致,对工作的规划、管理和控制就越有力。但是,过细的分解会造成管理努力的无效耗费、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工作实施效率降低,同时造成 WBS 各层级的数据汇总困难。
100%规则
可参考《工作分解结构实践标准》(第 2 版)
5.4.2.2 专家判断
5.4.3 创建 WBS:输出
5.4.3.1 范围基准
范围基准是经过批准的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WBS)和相应的 WBS 词典.
范围基准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
- 项目范围说明书
- WBS。“账户编码。控制账户是一个管理控制点。在该控制点上,把范围、预算、实际成本和进度加以整合,并与挣值相比较
- WBS 词典
- 账户编码标识
- 工作描述
- 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
- 负责的组织
- 进度里程碑
- 相关的进度活动
- 所需资源
- 成本估算
- 质量要求
- 验收标准
- 技术参考文献
- 协议信息
5.4.3.2 项目文件更新
- 需求文件
5.5 确认范围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确认范围过程与控制质量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验收,而后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及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控制质量过程通常先于确认范围过程,但二者也可同时进行。
5.5.1 确认范围:输入
5.5.1.1 项目管理计划
见 4.2.3.1 节。
- 范围管理计划
- 范围基准
- 批准的范围说明书
- WBS
- 对应的WBS词典
只有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程序才可对基准进行变更。
5.5.1.2 需求文件
见 5.2.3.1 节。
5.5.1.3 需求跟踪矩阵
见 5.2.3.2 节。
5.5.1.4 核实的可交付成果
见 8.3.3.3 节。
5.5.1.5 工作绩效数据
见 4.3.3.2 节。
5.5.2 确认范围:工具与技术
5.5.2.1 检查
检查是指开展测量、审查与确认等活动,来判断工作和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需求和产品验收标准。
5.5.2.2 群体决策技术
见 5.2.2.5 节。
5.5.3 确认范围:输出
5.5.3.1 验收的可交付成果
符合验收标准的可交付成果应该由客户或发起人正式签字批准。
应该从客户或发起人那里获得正式文件,证明干系人对项目可交付成果的正式验收。
5.5.3.2 变更请求
变更请求应该由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见 4.5 节)进行审查与处理。
5.5.3.3 工作绩效信息
10.3.3.1
5.5.3.4 项目文件更新
5.6 控制范围
控制范围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未经控制的产品或项目范围的扩大(未对时间、成本和资源做相应调整)被称为范围蔓延。变更不可避免,因此在每个项目上,都必须强制实施某种形式的变更控制。
5.6.1 控制范围:输入
5.6.1.1 项目管理计划
见 4.2.3.1 节。
- 范围基准
- 范围管理计划
- 变更管理计划
- 配置管理计划
- 需求管理计划
5.6.1.2 需求文件
见 5.2.3.1 节。
便于发现任何对于批准的项目或产品范围的偏离。
5.6.1.3 需求跟踪矩阵
见 5.2.3.2 节。
5.6.1.4 工作绩效数据
见 4.3.3.2 节。
5.6.1.5 组织过程资产
见 2.1.4 节。
- 现有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与范围控制相关的政策、程序和指南
- 可用的监督和报告的方法与模板
5.6.2 控制范围:工具与技术
5.6.2.1 偏差分析
偏差分析是一种确定实际绩效与基准的差异程度及原因的技术
5.6.3 控制范围:输出
5.6.3.1 工作绩效信息
5.6.3.2 变更请求
5.6.3.3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范围基准更新。
- 其他基准更新。
5.6.3.4 项目文件更新
- 需求文件
- 需求跟踪矩阵
5.6.3.5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 造成偏差的原因
- 所选的纠正措施及选择理由
- 从项目范围控制中得到的其他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