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并购的尽职调查阶段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陷阱”。 旧政新规不相容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活跃在
中国市场上的企业多种多样,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发展轨迹。而这30年,也正是中国立法大发展的30年,很多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无到有,从初级到完善,给所有在中国发展的企业提供了一个越来越规范的竞争平台,确保社会经济良性有序地快速发展。 法规政策是一步步到位的,但企业却不是在法规到位后才出现的。企业在新的政策法规出台后,必须对其现有的运作做出必要的调整,以符合企业的最大利益。于是复杂的问题出现了:第一,并不是所有的现有运作都可以顺利调整;第二,也不是所有的企业对所有的法律法规都理解通透。 对于第一种情况,那些不那么容易调整的旧企业制度,很多会延续进行。也即这些旧制度免受新法规的约束,英文里俗称“Grandfathering”。享受Grandfathering的人或事和不享受Grandfathering的人或事,这种事实上的双重标准,自然使问题复杂化了。Grandfathering一般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只是对问题的一种临时性措施。Grandfathering问题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消亡。 第二种情况,对企业来说难度更大。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确保对所有的法律法规了如指掌,特别是在法律法规快速而大量出台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在做决策时,往往并不清楚这一决定对企业的整体影响,尤其是长期影响;更有很多今天看来正确的决定,在明天政策法规改变时,可能就已经不合时宜了。 人才激励有地雷 现在许多企业求贤若渴,在人才的激励和保留上绞尽脑汁。 一位老总给五名骨干口头承诺:如果他们在公司做满5年,公司就奖励每人一套价值100万元的住宅。这种口头承诺不会出现在任何报表中。这次并购后来没有成功,但假设它成功了,而这个口头承诺在尽职调查时没有被发现,那么在双方交易成功的几年后,很有可能出现某位骨干要求企业兑现“应得”房产的场面。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企业老总们推出类似的“保留人才”计划时,很少考虑它们对企业财务的长期影响,即便是在做一些书面决策。例如,人事部的王部长找到企业老总,申请给在职的200名员工每人每月增加100元的住房补贴。这个企业效益很好,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5000元,每个月增加2万元,一年也就24万元,确实不多。老总觉得即使给30万元也不成问题,多出的6万元正好可以给公司10名已退休的员工每人每月500元的退休津贴。 老总这么做的实际目的是:几万元不多,但可以让在职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员工安心工作,凝聚力增加了,企业的发展就会更好。 然而,他忽视了这一举动的长期财务影响,这是目前许多企业老总的“通病”。中国的会计准则在2007年开始接受国际通行的准则,它要求企业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披露员工长期福利的负债,也就是它的精算负债额。 如果该老总知道他批给退休员工的6万元反映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可能是1000万元债务,他还会那么潇洒地签字同意吗?从6万元到1000万元,并不是耸人听闻,这正是笔者刚刚完成的一个项目的真实故事。 这个并购案最终顺利实施,而这项员工住房补贴的某些条款在双方签字之前进行了必要的修改,避免了1000万元债务在报表上的出现。这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但如果精算顾问没有发现这项福利呢? 许多高科技公司留住骨干员工的手段通常是各式各样的员工持股计划。 2008年2月,中国北方最大的一家奶制品公司的业绩预报被披露: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依据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计算权益工具当期应当确认成本费用,该公司2007年净利润将出现亏损,而该公司2006年的净利润还有3.45亿元。 2008年3月7日,《新闻晨报》对中国南部一家大型制药公司的报道称:由于按照新会计准则处理公司股权激励费用,股权激励的实施导致公司2007年净利润将出现约5000万元的亏损。 这里,没有长期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没有企业老总大笔一挥的员工退休后长期福利,完全是新企业给在职员工的新福利,但由于会计政策和法规的更新,尽职调查的复杂性和深入性又到了一个新层次。 每个并购项目都会做尽职调查,而每个尽职调查都包括人力资源。但如果人力资源调查报告只告诉你员工人数、层级结构、工资总额和年度总成本,那么,在中国这个市场上,十有八九调查员还遗漏了什么。
并购尽职调查中的财务陷阱
时间: 2024-10-31 09:16:38
并购尽职调查中的财务陷阱的相关文章
调查发现跨境并购尽职调查有待完善
亚洲企业海外并购的尽职调查往往专注于法律和财务领域,却忽视了人力资源和信誉背景方面的风险因素 [财新网] (记者 陈竹) 国际咨询公司美世(Mercer)和国际风险顾问公司 Kroll 委托 Mergermarket 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人力资源和信誉背景方面的尽职调查不够,是导致跨国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购市场咨询公司Mergermarket访问了 155 名曾在过去三年内进行过跨境收购案并任职于亚洲企业或私募基金公司的高管.调查发现,超过80%的受访者相信,无形资产和文化差异是并
尽职调查的相关细节决定收购兼并的成败
着眼大局的同时,能否关注尽职调查的相关细节,决定收购兼并的成败.AMR的彼得·豪森(Peter Howson)告诉我们如何把握尽职调查尺度. ⊙ Jim Banks /文 经济繁荣或者萧条.市场行情变化,都影响着公司收购兼并的具体策略,那些期望更快增长的分析家和股东们的需求同样也逐渐改变着公司的收购兼并策略.采用正确的尽职调查方式是收购成功的关键,也是收购兼并的驱动力. 为成长而成长 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显示,仓促行事将导致行为轻率或者缺少严密性,收购和兼并进程的加快也是如此:而另外一些买家在收购过
尽职调查很难左右投资决策
⊙ 本刊记者 张铭 /文 和清华同方威视技术香港有限公司总助兼财务部部长王海约定的采访时间,是在北京10月的午后.本该是个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临出门才发现,外面刮着六级大风. 天气预报总是基于以往的数据,但没人能100%预测天气."某天的预报说,明天90%会下雨,如果下雨了,这个预报就100%准确:如果没下,预测的准确性就成了0.靠大概率的预测无法保证小概率事件,尽职调查也是如此."王海说. 尽职调查很难左右投资决策 <新理财>:对于CFO来说,尽职调查中需要特别重
投资尽职调查:一场狐狸与猎人的游戏
狐狸为了躲避猎人的追捕,往往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挖个洞藏在下面,而猎人也会想方设法将狐狸从洞里赶出来.有时投资机构与创业者周旋的过程就有点类似狐狸与猎人,在投资之前,创业者往往会有选择地披露信息,回避甚至隐藏其他的一些内容.而投资人则希望能不惜一切手段把所有想知道的信息都挖掘出来.这种角斗在尽职调查阶段尤为明显.原本投资机构寄希望于由律师.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等第三方机构组成尽职调查小组,通过对拟投企业的团队.产品.市场需求.竞争优势.财务状况等方面做全面深入的审核,以此来帮助他们判断拟投企业的投资
尽职调查:海外并购第一课
部分企业"走出去"战略受挫,除了非人为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企业对国别风险的掌控管理能力缺失 文/本刊记者 陈捷 接连发生的中东局势动荡和日本大地震,骤然放大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中东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的重要市场.而近期西亚.北非的动荡,导致不少中国企业在当地的项目停工,业务链中断,甚至业主失去联系.由于非常态事件频发,中国企业很可能面临资产.政府合同中止等重大损失.而日本的地震,也导致中国在日投资企业经营停滞.部分企业"走出去&quo
尽职调查:看上去很美
⊙ 本刊记者 张铭/文 这是一个很老套的投资故事: 两个皮鞋生产商在对非洲市场进行调查后均发现:当地土著从不穿鞋.甲因此判断,皮鞋在非洲是没有市场的,于是收回了在非洲建厂的计划.乙认为,正因为当地人都没有鞋,所以,这里成了皮鞋市场的"蓝海",他因此坚定了自己的投资信心. 可以说,甲乙二人都对非洲市场做了准确的"尽职调查",但得出的结论却截然相反. 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 Investigation)又称审慎调查.谨慎性调查,一般是指投资人在与目标企业达
尽职调查警惕:别让DD成为一记耳光超过60天的担忧
尽职调查发现的任何一个微小问题最后都能成为收购时压价的筹码.文 | Joe Worth用一句话描述"尽职调查",它是导致很多交易失败的绊马索.一听到"尽职调查"这个词,很多正在出售企业或打算出售企业的创业者就心生恐惧--确实也该如此.从字面意思上看,尽职调查没什么可怕的:买方通过尽职调查对卖方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入研究,确定完全了解交易的相关风险.可以说一桩收购生意的根本就基于尽职调查.那么,谁来决定收购能否成功呢?--只有买家.在这一过程中,尽职调查发现的任何一个微小
光大集团拟战略入股都邦保险尽职调查今日启动
刚刚从长期股东纷争中脱身而出的都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下称"都邦保险"),有望迎来新的实力股东.<第一财经日报>从有关渠道独家获悉,日前光大集团与都邦保险签署了股权战略投资意向书,尽职调查将于今天启动. 光大"看上"都邦 据了解,2月24日,吉林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下称"光大集团")在吉林省长春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都邦保险股权战略投资合作意向书>.光大集团执行董事.总经理罗哲夫和执行董
做好对VC的尽职调查
VC选择投资伙伴就象选择结婚对象,双方在签定长期合作协议之前必须充分相互了解.和VC在做投资决定前一样,企业在选择VC前也应该做充分地尽职调查. 首先,你得对投资商的真实性做一个判断. 有时你会遇到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VC",他打电话或用网上免费的Email邮箱向你要商业计划书,或者约你在某个咖啡厅面谈,这些很可能是假VC.如果这个"VC"要求你先支付一定的现金以便他进行尽职调查,或者要求你先付钱让他帮你写一份"标准的商业计划书",那他很可能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