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某官员一句“高新技术企业至少有五成靠造假获得称号”的说法一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如果这一说法属实,那么,全国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就有1万家左右属于“伪高新”。 记者大量采访相关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企业和认证中介,来自政府官员和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伪高新”确实存在,但超过五成的说法有些夸张,缺乏事实依据;但记者也发现,市场上存在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中介,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事务所、各种商务咨询机构、科技交流中心、科技顾问公司等等。这些中介良莠不齐,所能提供的服务五花八门,其中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缺乏监管。诱使很多“伪高新”利用这一政策漏洞大肆钻营,骗取国家税收优惠。 造假原动力 企业避税的“救命稻草” 之所以高新技术企业被指造假泛滥,当然是利益使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08年4月14日共同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规定获证企业可享15%的优惠所得税率,有效期三年。 2008年1日1日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定为25%,还取消了各种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很多企业失去了避税的途径。而《办法》的出台,无疑成了很多企业避税的“救命稻草”。 10%的税收优惠到底是什么概念?中小板上市公司精艺股份6月9日公告,由于控股子公司精艺万希2009年末人员变动,导致其研发人员占比未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致使公司2009年所得税税率由15%提高回25%,精艺万希因此需补缴579万元所得税。而精艺股份2009年全年的利润为6000万左右。也就是说,10%的税收优惠,往往占据公司10%的利润总额。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这一数据更会占到20%甚至30%以上。 这样大的诱惑,自然吸引了大量不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提供虚假资料的方式,在神通广大的中介公司帮助下,成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享受本不属于自己的税收优惠。在知名审计专家,北京林森审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林炳发博士看来,企业获得高新企业认证,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直接成为企业的可分配利润,这对企业是巨大的诱惑,导致我国很多不符合条件的企业铤而走险,通过各种门路来获得高新企业认定。 而用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认证中介服务的中介公司的说法,这是“突击做账,三年享福”。 中介灰幕调查 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无非两条路:一条就是企业自己准备材料,自己向各地的相关主管部门(科技局)申报,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团对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标准的就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另一条路就是通过中介,一起组织甚至创造材料,然后向主管部门申报,经过审核后符合标准的就授予称号。业内人士指出,一般有实力的“硬通货”会选择第一种方式申报,而缺乏实力的企业则往往选择第二种方式申报。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嫌麻烦,而让中介公司代劳部分环节的工作。 记者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身份,分别致电多家中介机构。初步调查的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中介环节,确实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这些灰色地带的存在,使得为数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含金量存疑。有中介机构指出,70%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是通过中介机构获得这一资质的。 通价10万 百分之百成功 要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首要条件是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过,《办法》规定,这个知识产权可通过自主研发,也可通过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五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获得。 记者以客户身份致电广州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新技术企业一般会要求企业拥有一个发明专利和(或)6个其他专利(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软件
版权等),如果各种材料都比较齐全的话,中介代办的服务费通价是10万。如果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条件不能满足,他们可以帮忙申请专利或者软件版权,也可以通过转让专利的方法,从其他地方获得专利。“我们有硬关系,能百分之百成功。”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另外一个知识产权代理中介公司的何小姐听说客户在知识产权方面比较弱,就告诉记者“很好办,1500办一个,申请6个(专利),我们可以根据你们公司的产品,做出好几个专利来供选。缺几个就能办几个,而且都是百分之百成功。” 不过,由于竞争激烈,所谓的通价10万,不过是报价而已,“现在一般都打五折,4万~5万元都能搞定。”一家中介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软件版权运作空间最大 据中介人士透露,最近一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截止时间是8月22日。如果企业要赶这趟,中介公司也能让客户如愿。 一家中介公司在获悉记者要加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后向记者透露,这两天风声比较紧,要办就从速,不然“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而要办加急的话,申办专利的费用就要从1500元,翻番到3000元一个。“申请6个专利,费用比正常程序多出近1万元,还是很划算的。” 该中介公司还提供了一个替代方案:“建议通过转让方式获得专利,这样更快。我们有专利群,可以帮忙找到相关需要的专利,价钱几千到几万不等。要看你们具体是什么产品,然后才能定价。” 相比专利申报,软件版权获取更为容易。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软件著作因申请快、价格便宜,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市场上颇受欢迎。记者在网上找到一家中介,打电话过去称自己是家做电动门的公司,同时做一些安防硬件产品和软件,年营业额在5000万左右,想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但公司目前没有什么专利。 在听完记者的介绍后,一位姓冯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缺乏知识产权,确实不太好弄。不过你们能做到5000万,说明你们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能你们自己不知道。特别是软件,运作空间最大,更容易申请到版权。问题应该不大。” 科技人员占比30%有空可钻 《办法》规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不过,中介人员告诉记者,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最难的一关就是知识产权,像“科技人员占比30%”这项规定,十分容易对付“这些可以自己填的,一般都不会查。有些地方可能需要当地社保局出具公司就业人员组成结构证明,不过这个证明很容易仿制的。” 如果实在查得紧,也有空子可钻。某中介公司告诉记者,如果一个客户实际拥有200名员工,只有30名专科以上科技人员,按规定是不符合条件的。但可以看公司中上了社保的有多少人。“因为操作中是按上了社保的人头算,如果这200人里面只有100上了社保,那么有30人大学生就是符合标准的。这个好运作,我们有关系。” 至于《办法》中规定的研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比例等条件,用中介公司的话说“完全可以请会计师事务所做出来”。 官方回应 广东省高企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感觉突然,需要摸底调查 截至2010年1月,广东省已重新认定3366家高新技术企业(含深圳市),认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广东省存不存在“伪高新”?就此问题,记者致电广东省高企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听到这个说法(指五成造假),我们也感到比较突然,无法证实这个数据的来源,还需要摸底调查。”该办公室工作人员谢兴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客观上说,我们也没有程序去证明审核企业所提供材料的真假。更多的是需要监管中介机构。广东省对中介作假的惩罚措施是:一旦发现,五年内不再发资质证书。” 据谢兴华透露,广东省从2008年开始收紧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认证,去年今年(相比以前)通过认证的企业很少。谢兴华承认,今年财政部批复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证作假公司中,广东就有一家。 专家观点 要求太低 提高标准是趋势 计世资讯副总经理郭海涛认为,说这话(指五成造假)的官员是不负责任的,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还是有一定实力的。造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过多的主要原因,是认证对企业要求不高。本科、专科、博士等很容易就达到数量,专利也容易申请,企业没必要造假。所以,提高标准是趋势。 2009年一年之内,北京差不多50%的高新企业摘掉了帽子。但这与造假关联不大,主要是北京把标准提高了,但还不够。当然,各地的标准也不同。审核当然是以看材料为主,数据、各项指标、投入研发情况、财务等都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证明。当然,看材料评审的前提,是材料必须是真实的。这就需要加强对中介环节的监管。 知识产权相关规定不严谨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桂寿平曾经担任过高新技术企业专家评审团成员,评审过三次高新技术企业。 桂寿平透露,广东的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分好几个环节:看书面材料,然后专家打分,进入一定范围的再进行实地考察,最后进行答辩。评审时都是临时制,随机抽取,专家事先并不知道评哪些企业;中介也拿不到专家资料,暗箱操作余地不大。 不过,桂寿平也表示,《办法》对知识产权的规定不严谨,企业拥有什么样的知识产权才能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这一标准?这个问题没有厘清。且专利可以买卖,专利、版权申请又十分容易,容易给认定工作造成混乱。 南都记者 高凌云 实习生 黄丹 黄诗雨
“伪高新”如何骗取税收优惠
时间: 2024-11-05 22:56:03
“伪高新”如何骗取税收优惠的相关文章
苏交科“伪高新”乱象:过而不发涉嫌骗取资质
编者按:头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光环的苏交科,在以"小"为主要特征的创业板中堪称"贵族".苏交科招股说明书披露母公司目前已经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并从2010年1月1日起适用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但经过分析却不难发现该公司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过程中,很可能存在偷换概念.骗取资质进而偷逃税款的行为. 苏交科存五大疑点 媒体质疑其涉嫌骗取高新资质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及首发申请已于7月12日通
海印股份:控股股东大肆侵占利益孙公司或“伪高新”
8月2日,广东海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印股份(行情,问诊))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10000万股募集资金8.34亿元,其中5.84亿元用来投资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国际汽车展览交易中心,2.5亿元用来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海印股份控股股东广东海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印集团)承诺以现金方式认购不低于本次发行股份的20%.海印股份主营业务为商业和高岭土矿业业务,公司控股股东为邵建明.邵建佳和邵建聪三兄弟持有的海印集团.2003年海印集团以2.98元每股的价格受让茂名市财政局所持有的茂化永业2
创投税收优惠认定标准或放宽
本报讯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税务总局正在研究评估相关政策,给创投机构更大税收优惠.国家税务总局有关人士表示,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角度出发,正在考虑把标准适当放宽,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符合一定条件但不一定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未上市中小企业,可给予税收优惠. 目前,我国对创投机构的税收优惠执行的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根据<通知>,创投机构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符合条件的可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将享受税收优惠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 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规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将享受税收优惠.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
吉视传媒变脸净利降三成增长乏力税收优惠断奶
熊凯 增长乏力税收优惠断奶 吉视传媒变脸净利降三成 本报记者 熊凯 北京报道 8月21日,吉视传媒(601929.SH)上市后首份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5亿元,同比仅增长5.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328万元,同比减少达29.3%,对应每股收益仅为0.06元,远低于市场预期. 在此之前,于2011年底上会审核的吉视传媒,在招股说明书中交出的财务数字,则是另一番光景.招股书显示,2008年至2010年3年间,吉视传媒实现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7.44%,净利年均复合增
如何达成税收优惠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虽然美国今年5月通过法案将对电商征收销售税,但对在线年销售额不满100万美元的小企业给予豁免权.而中国目前针对电商的税收优惠还是空白,已有的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起征点(销售额2万元)实在是太低. 中国目前实际上并不缺乏对电商征税的税种---之所以对大量C2C企业征不到税是征税成本过高导致的执行难问题,缺乏的是相关的税收优惠.从这一点来看,目前的电商征税立法可能是南辕北辙.而如何达成税收优惠,则是考量政府的智慧,在新兴产业和传统业态之间作何选择.
进口科普影视再享三年税收优惠
商报讯 (记者 丁开艳) 继2009年至2011年期间,科普产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之后,自今年1月1日起至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255.html">2015年的12月31日,科普单位三年内将享受进口科普影视作品的税收优惠,其中,从境外购买自用科普影视作品播映权而进口的拷贝.工作带,免征进口关税,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 享受税收优惠的进口科普影视作品涉及已曝光已冲洗的相关摄影硬片及软片.电影胶片,以及录制声音或其他信息用的圆盘.磁带.
部分二手房税收优惠或取消传开征个人住宅消费税
税务专家-- 开征"房地产税"可能是真的 昨日,有媒体报道指,个人住宅消费税近期将试点开征,重庆试征方案已获决策层批复. 多位税收专家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住房保有环节上征税的可能性很大. 有专家认为,新的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很可能在上半年出台. 上海或试征收"房产保有税" 昨天,有媒体报道指,"两会"后,重庆市已将"特别房产消费税"的征收方案上报国务院.决策层已批复当地财税部门会同住房部门准备操作此事. 另外,二手房交易
深PE新政明确税收优惠 首提股权基金产业园区
创投总部再添筹码,落地最高奖1500万 深圳股权投资行业期盼已久的政策终于出台.日前,深圳市政府五届四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下简称<规定>)<规定>对股权投资基金的注册落地.税收优惠.建设股权基金产业园区以及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方面做出了一些翔实的规定,创投行业人士认为,这一迟来的利好,在很大程度上拉平了与上海.天津.北京的距离,并且力度更大.政策更全面.在全民PE.VC热度高涨的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政策的助力下,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