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怎么和科技媒体打交道?

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现象更加凸显,如何利用多元化的媒体渠道,为自己的公司和产品争取更多、更高质量的媒体
曝光度呢?本文为你指明了方向。来看看Twitch联合创始人Justin Kan分享的“媒体公关”经验。可能大家都听腻了“如何创业”的故事,所以只打算谈谈人们总是困扰着的一些新问题,什么是媒体?如何找到媒体?它是怎样运作的?希望能给在座各位带来一些启发。大多数人开始创业时,都会想着借助媒体曝光(似乎媒体有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神奇的能力)。有时,也会主动去联系那些挖掘亮点的记者,将自己标榜为精英,但这些都是表面。找媒体之前,你要清楚自己的目的在联系媒体之前,有一件事你一定要考虑清楚,即你想借助哪一类媒体以及个人的真实目的。而我创业时就想着被报导(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因为这才是一个重要企业所能拥有的特权。事实证明,没有目标,成就一番事业只能沦为笑谈(这几乎是商界的金科玉律)。同样,对待媒体,如果盲目地接受报导,公司发展也不会有丝毫起色。当然,如果你没有明确的商业目标,那么显然时间也不会得到充分利用。因而,做公关要带有一定的目的。Socialcam是Justin.tv(视频生活网站)的衍生物,是一款类似于视频版Instagram的应用。于是,当我们打算向硅谷投资人拉赞助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找一些科技媒体来曝光,让他们了解到我们是时下热门的社交应用。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目标是吸引客户。Exec是一款针对本地清洁服务的应用,而我们的目标是让家住旧金山的人们了解并使用它。这种情况下,选择全国性的媒体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99%的人不会去用。所以我们联系了本地媒体,如《旧金山纪事报》,帮助我们高效地找到潜在客户(成本也大大缩减了)。至于你们熟知的Twitch TV,有点像ESPN,准确说是一个游戏在线视频直播观看平台。那时,我们的目标就直指游戏行业。谁能想到,现在在游戏行业占据一席之地的热门平台(拥有5500万忠实用户),在发展初期无人问津。尽管我们只是一个很小的游戏团体,目标却不小,致力于将其覆盖到游戏行业的所有人员,不管是开发商还是广告商,都能有用武之地,所以我们就针对一些游戏开发博客和行业动态网站投放了广告。事实上,它也确实不负众望。媒体喜欢什么样的“故事”?在寻找到合适的媒体前,你要先准备好公司的“故事”。什么才算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我认为故事有很多种类型,但以下方面常常提到。(发布产品的同时也是你发布应用新版本的契机。)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融资。不论何种原因,媒体都喜欢报道融资方面的情况,即使它毫无趣味性。所以假使融到100万美元的起步资金,你可以多报道一些相关内容。其次,里程碑式的进步也是评判指标,比如周营业额达到100万美元。收购了Exec的一家企业就曾向大众宣布,他们的周营业额达到100万美元,并且被广泛报道。商业故事,特别是发生在成功企业身上的,《纽约时报》、《纽约客》或《财经》都愿意报道。所以一开始,你无需担心这些。举个例子,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还有印象,几年前,一家YC孵化企业WePay把美金冻在冰块里面倒在PayPal总部门口,因为PayPal冻结了很多开发者的账号。这件事被广泛报道因为这太有趣了,而实际上,整个故事压根儿就跟PayPal无关。再者,还有招聘公告。如果你有一家大公司,并且近期聘请了某个重量级的人物,人物也会愿意报道。最后,有关产业概况或个人观点的建设性的文章,或者是科技博客,也会得到媒体的青睐,因为这些能吸引到读者的眼球。基本上,上述情况都可以构成一个故事。当你想成立一家创业公司或者当你创立一家创业公司时,你认为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很有趣,但其他人可能并不这么想。你真正应该考虑的是,如果我不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自己会阅读这个故事吗?所以在花时间推销故事之前,你需要后退一步,多想想,“人们真的想阅读吗?”要始终牢记,记者和博客写手真正想挖掘的是那些能吸引读者眼球的故事。你要注意的另一点是,你的故事不一定非要原创,有原创因素就够了。你肯定不愿意讲自己是 Kickstarter上第二个融到500万美元的人,因为第一个人会抢走所有的目光。第一个在Kickstarter上融到1000万美元的游戏主机备受关注,因为他们是这一行业的先行者(即使之前也有人在Kickstarter上融到大笔资金)。总之,你要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来阐述整个故事,使其变得更加有阅读性。

时间: 2024-10-18 15:11:21

创业公司怎么和科技媒体打交道?的相关文章

传统上,科技媒体总是被各种亮点所牵引的

作为氪星少数盯互联网金融的作者,我发现今年以来在介绍这方面公司时陷入了一种深沉的苦闷.传统上,科技媒体总是被各种"亮点"所牵引的:或者是技术创新,或者是产品出彩,或者是模式新颖--如果一家公司满足上述条件之一,讲述起来都很简单,这也符合我们向大家传递新思想.新方向的义务.但显然,氪星的义务不止这么简单,我们既要帮大家发现新的思想和机遇,还要帮大家挖掘靠谱的创业公司.而当我们遇到一个所有玩家在模式和产品上都十分接近,所有竞争都围绕着后台细节(包括风控.合规.信息安全等)的行业时,就很难去

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75/20/5定律”

摘要: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专栏作家MG西格勒(MG Siegler)近日撰文指出,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即在某一天内,读者看到的科技新闻中,75%还算准确,20%纯属胡扯,只有5%属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专栏作家MG·西格勒(MG Siegler)近日撰文指出,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即在某一天内,读者看到的科技新闻中,75%还算准确,20%纯属胡扯,只有5%属实.因此,对于科技新闻,读者千万别太当回事,应

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

摘要: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专栏作家MG西格勒(MG Siegler)近日撰文指出,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即在某一天内,读者看到的科技新闻中,75%还算准确,20%纯属胡扯,只有5%属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专栏作家MG·西格勒(MG Siegler)近日撰文指出,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即在某一天内,读者看到的科技新闻中,75%还算准确,20%纯属胡扯,只有5%属实.因此,对于科技新闻,读者千万别太当回事,应

腾讯网与全球知名科技媒体TNW达成独家合作

9月18日,腾讯网日前与全球知名科技媒体The Next Web签署合作协议,成为The Next Web大中华区独家内容合作伙伴,独家享有其内容的翻译版权.中文版权. 双方达成合作后,The Next Web(以下简称"TNW")的优质资讯内容,将通过腾讯网立体化媒体平台,推荐给更多关注全球科技新闻的中国用户. TNW专注国际科技.财经和文化方面的资讯报道,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科技新闻来源.据第三方统计网站Techmeme数据显示,TNW内容分享率已超过纽约时报.路透社.彭博社等知名

国内科技媒体竞争是虚假繁荣 急需搅局者出现

摘要: 昨天在鞭牛士的微信看到一篇<虎嗅们的忧虑:i黑马虎视眈眈,门户科技们准备好了稿费>.文章说道,以虎嗅为代表的科技博客的快速崛起是钻了门户的一个空子:门户们因为受制于 昨天在鞭牛士的微信看到一篇<虎嗅们的忧虑:i黑马虎视眈眈,门户科技们准备好了稿费>.文章说道,以虎嗅为代表的科技博客的快速崛起是钻了门户的一个空子:门户们因为受制于诸多方面的限制而不太敢于表示自己的观点,而科技博客则借助于UGC的力量靠观点性文章迅速崛起. 但是最近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大批类似钛媒体.i黑马

偏见与苛求在科技媒体中依旧根深蒂固

本以为科技媒体从业者会更为理解互联网行业的包容.接纳与开放,但事实证明,一直以来的"成者王侯败者寇,偏见与苛求"依旧是根深蒂固.近一周来科技媒体们对埃洛普.扎克伯格的批判.评论更是将这种根深蒂固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在喧嚣的背后,则是这群看客们一心想要隐藏却又显露无余的Low逼玻璃心态. 一.对失败者的不接纳 在从微软离职九个月之后,埃洛普再度履新,其宣布将加入澳洲电信Telstra,并担任首席战略官.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却使得埃洛普又成为媒体所讨伐.批

智能硬件创业公司那刻科技今天正式推出了他们的智能魔镜产品

摘要: 智能硬件创业公司那刻科技今天正式推出了他们的智能魔镜产品. 据创始人郝晓伟讲,这个产品从想法到推出,费时9个月. 现场晓伟团队请来了QQ物联平台负责人毛华.点名时间张佑 智能硬件创业公司那刻科技今天正式推出了他们的"智能魔镜"产品. 据创始人郝晓伟讲,这个产品从想法到推出,费时9个月. 现场晓伟团队请来了QQ物联平台负责人毛华.点名时间张佑.Broadlink CEO 刘宗孺站台. 前一阵在CES上我们看到了松下的智能镜子,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能识别你的状态,还能识别

深喉,科技媒体人笔下的猴子。

深喉除了指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9490.html">两性关系中的某个特殊体位之外,对于媒体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也不是媒体人,对"深喉"仅仅是浮于表面的认知,但对于近来滥用"深喉"这个词儿想说说个人的看法. "深喉",这个词儿是因为水门事件而成为一个公用名词的. "深喉,即"DEEP THROAT"--在水门事件中为记者提供重要资料的人.1

Mashable执行总编:我们要做的是大科技媒体

腾讯科技 张曦文 11月13日报道11月12日,作为2014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的特邀嘉宾之一,Mashable执行总编Jim Roberts接受了腾讯科技的专访,他表示,Mashable致力于以科技报道为核心,让科技和创新融入人们的生活.创新融入生活 "大科技"是突破口据Jim Roberts介绍,Mashable的读者年龄在25-45岁之间.用他自己的话说,Mashable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概括为:让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或女人在这里学会如何使用他/她的新iPhone.教人学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