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运营的杀手锏 各手机厂商该如何玩转“粉丝经济”?

  锤子手机的暴热,再次印证粉丝模式在智能手机屡试不爽。罗永浩的粉丝处处在维护着锤子手机的情怀,这样的狂热现象并不陌生。果粉和G粉已存在多年甚至势不两立,中国的小米、魅族、华为、100+公司纷纷建立它们粉丝群体,并冠以特别的名称:米粉、煤油、花粉和加友,在当前用户粉丝化已成智能手机行业的必经之路,各手机厂商该如何玩转“粉丝经济”

  粉丝俱乐部:用户运营的杀手锏

  纵观各个厂商的粉丝群体,尽管名称五花八门,但本质都一样:忠实用户,或者说拥趸。 这些人认同某款产品,某个公司,甚至只是某个人。基于这种认同,他们乐于做产品的小白鼠,愿意参与到产品的生产过程,自发维护这家公司的利益,也愿意邀请更多人加入他们的群体。

  当被打上XX粉的标签之后,他们引以为豪,并有意无意给自己的行为标签化。一些骨灰级粉丝还会宗教狂热式的膜拜,站队,极端。果粉看不上G粉,米粉鄙视魅油,已经成为互联网鄙视链的重要环节。

  企业大都乐于看到粉丝群体的出现、存在和壮大。而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粉丝群基本都是被有意组织而成。有了粉丝群体,企业不只是不用担心产品研发前的需求调研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带来直接的利益,所谓的“粉丝经济”。

  首先,粉丝作为忠实用户,会不断掏钱来购买自己的产品,哪怕定价并不合理——就像3000的锤子一样。小米先卖一台手机给粉丝,接下来就可以继续售卖移动电源、路由器、电视等一揽子产品。

  其次,粉丝作为创新用户,将充当起营销员的角色。在普罗大众消费者中自发地去宣传它所痴迷的产品。显然,这种推广比KPI驱动下的销售员的推广更加有效。在推广的同时又将粉丝群体不断壮大,在社交网络等现代工具的支持下,“金字塔营销”的威力被释放出来。

  再次,粉丝作为狂热分子,是天然免费的PR队伍。在企业之间出现商业战争尤其是口水战,企业有新产品要发布,企业有负面新闻出现,粉丝们会在需要评论、需要怒骂的地方自动出现。一些高端粉丝还可以直接撰写文章来应付。说得直白点,这叫做天然的、免费的、战斗力极强的水军队伍。

  在小米们将粉丝运营做得风生水起时,除了智能手机们纷纷跟进之外,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行业、App厂商、自媒体们也纷纷效仿。

  运作方式:商业运作+媒体炒作

  苹果果粉、Google G粉则是自下而上,自发的组织。它们凭借着产品魅力去吸引钟爱它的人,并不需要过多运营。

  但中国大多数拥有粉丝俱乐部的企业却是刻意为之。

  为了形成自己的粉丝群体,它们会先给自己的粉丝打上一个标签,例如高逼格,发烧友,爱生活,懂艺术等。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演讲、培训、文章、营销等方式轮番洗脑,或者说在巴黎开一个发布会,或者花十年的时间去塑造一个“高逼格有情怀”的印象。接下来会给予粉丝论坛名号等身份象征,粉丝还将得到优先体验卡、优先抢购XX码的特权,平时还会做一些T恤、钥匙扣这样的纪念图章,再树立少数几个超级资深的粉丝模范。粉丝体系就开始运转起来,不排除粉丝体系里面也有“员工”或者说“托儿”。

  业内已有专为企业提供“粉丝运营”的服务公司。它们可提供粉丝概念包装,粉丝发现,粉丝维系等“运作”,名称可能无法八门,例如“社会化营销”。据我了解,国内知名的粉丝俱乐部大都是第三方机构在运作。此外,媒体在这一过程中功不可没,与企业配合起来推波助澜,造出一个又一个科技英雄。

  这是自上而下的“造粉”行为。在这条路上,小米的人工运作最为明显,华为花粉俱乐部则基本照搬,硬生生地造出了一个群体。一个用华为手机的朋友,仅仅是到论坛提了一个问题,就被冠以花粉之名了, 他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

  “造粉”思路最独特的是100+V6手机的“加友合伙人”。100+公司创始人徐国祥认为,真正的粉丝应该被当作朋友,于是折腾了一个加友合伙人计划。在这个计划里,有两类角色:普通合伙人和创始合伙人。只要购买了100+V6手机便成为加友。加友将获得“加码”等特权,100+V6手机每销售5万台便会以抽奖的方式分红给合伙人,加友在推荐朋友加入之后还将获得“钻石”,可直接兑换成加币或者现金。100+公司的合伙人制度,是将粉丝和众筹模式揉合到一起,粉丝可以更加深度地参与并获得更加直接的回报。所以,徐国祥强调,100+公司拒绝脑残粉,把用户变朋友。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粉丝玩法的另一种新型的用户与企业的关系。

  不论粉丝俱乐部如何运作,但细想之后仍可看出,这不过是对娱乐、体育等行业的粉丝运作套路进行了嫁接。大妈狂追韩国男星,90后痴迷芒果快男,IT男们追的是锤子,是雷军,是乔布斯。在娱乐、体育行业,造星和追星运动都离不开商业运作和媒体炒作,它本来就是一门生意,科技行业的粉丝俱乐部又何尝不是。建立一套规则,迎合人性的弱点,从1到100到1万再到100万,粉丝俱乐部不断壮大。

  粉丝分级:你身边那位真的是米粉?

  就像球迷、歌迷一样,粉丝依然能够分出不同的级别。

  伪粉丝:既无专业能力,又不是真正的痴迷某款产品的粉丝并不在少数,就像一些标榜自己热爱足球篮球的资深球迷很可能是“伪球迷”。这些粉丝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很Geek,兴趣很广泛,或者逼格很高而去追崇某款产品。在关键时刻,例如要掏钱时,很可能会打退堂鼓。

  酱油型:因为喜欢,因为性价比等考虑他们会不断去选择企业的产品,不断向朋友推荐这家企业的产品。但如果你要说他是XX粉,他会跟你急。比如现在为数不多的还在使用诺基亚手机的老用户,里面便有不少的酱油型粉丝。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诺粉,但对诺基亚产品是真爱。

  势利型:这类粉丝是为了直接的利益而去,不少还只是为了贪图一些小便宜。在经过慎重的对比之后他会决定购买谁的产品,并让自己成为对应的粉丝。也有可能是某个产品有了秒杀折扣、团购优惠、配件赠送,或者说是100+加友合伙人这样的直接送现金,他们便会追逐对应的产品。实际上,不少黄牛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势利型粉丝了。

  脑残级:这类粉丝是战斗力最强,企业最亲睐的高价值粉丝。它们对产品/公司/人物的痴迷已经到了没有独立的判断力,或者说无法理性判断的地步。一切都是从感性出发,就像骨灰级追星族一样。这样的粉丝是超级忠实用户,超级强悍的营销员,还是攻击力强悍的士兵。如果你敢说某家公司产品不靠谱,小心被这群粉丝撕碎——笔者曾遭遇脑残魅族粉战斗群集中轰炸。

  大师级:“我不是为了赚多少钱,我就是要认真”。这类粉丝属于专家型用户,拥有大师级的专业背景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往往还是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这样的粉丝可遇不可求,但是却有很好的代言效应。有理有据,又有情感,还有号召力。一些真正的极客型用户,一些企业领袖,便属于这个Level。

  合伙人级:成为100+V6手机的加友,买了一些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以及公司的员工,算合伙人级别的粉丝。要么产品本身就含有他的理解和心血,要么产品走向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他们对产品的维护自然是最积极的,是最高Level的粉丝。

  企业正是抓住了种种人性的弱点,却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潜在粉丝的需求,并将他们带入自己的粉丝俱乐部,一套粉丝运作体系在互联网工具的支持下,高速运转起来。但谁的粉丝是真爱,谁是在裸泳,潮水退了便可见知晓。

时间: 2024-10-22 19:07:27

用户运营的杀手锏 各手机厂商该如何玩转“粉丝经济”?的相关文章

华为刘成:手机厂商应重奖创客

摘要: 华为终端应用开放平台总经理 近日,华为终端应用开放平台总经理刘成表示,扶持应用开发的所有付出,都是希望进一步提高 手机 用户的满意度. 手机厂商,尤其是销售规模比较大的 华为终端应用开放平台总经理 近日,华为终端应用开放平台总经理刘成表示,"扶持应用开发的所有付出,都是希望进一步提高 手机 用户的满意度." "手机厂商,尤其是销售规模比较大的厂商,最吸引开发团队的就是终端本身的销量."刘成认为,开发者的核心需求就是要有量,而一个手机厂商每年数千万部的智能手机

手机厂商必看秘笈:用户忠诚度背后的秘密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40.html">iPhone用户忠诚度最高",这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观点,导致iOS和Android用户进行老生常谈式的辩论.那么,事实的确如此吗?我们来看看<华尔街日报>委托一个市场调查公司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市场进行的手机品牌忠诚度调查(2013年),似乎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品牌忠诚度的关键:生态系统 从调查数据来看,苹果拥有高达76%的用户忠诚度最高,大幅领先于其

应用程序商店新策略:运营商手机厂商联合运营

对于一名中国手机用户来说,摆在其面前的应用程序商店可选项就包括,中国移动的MM.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以及中国联通的Unistore,此外还有各个手机厂商提供的应用程序商店,比如诺基亚的Ovi商店.三星这周刚公布的"Samsung Apps",以及黑莓下个月即将亮相的"BlackBerry App World". 自从苹果的APP Store随着iPhone而风靡全球,应用程序商店如今成为业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一时间,应用程序商店遍地开花,可谓琳

中国手机厂商进军印度,印度自主品牌全线沦陷?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印度全国总人口12亿,约有3.5亿台智能手机.数据清晰地显示,这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市场,也是智能手机厂商的淘金之地.也因为如此,印度成为了智能手机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本来有先发优势的本土品牌Micromax.Bansel.Karbonn,在迎来了中国品牌后,逐渐陷入了被动.在市场份额逐渐被侵吞后,本土品牌开始逐渐发力,企图挽回颓势.Micromax开始加大对研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Oppo.Vivo对零售商的补贴力度开始逐渐下降. 一场智能手机的角力正式开始. 随着

手机厂商们纷纷投入的超前研发,Google ATAP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苹果的iPhone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而Google随后开源Android让智能手机真正繁荣.在Android之后,一大批的手机厂商们通过Android.ARM架构以及高通/联发科的参考设计,迅速推出产品,并在2010 - 2015年期间快速成长. 但从去年开始,随着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顶峰,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们都感到了压力.同样采用Andorid操作系统.ARM架构的芯片以及成熟芯片厂商的方案,让各个厂商的机型高度同质化.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厂商提早或者刚刚开始筹备手机上的超前技术研发.比

德信无线与手机厂商签订游戏内容服务协议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9日7:24(北京时间10月19日19:24)消息,德信无线(Nasdaq:CNTF)今天宣布,该公司已经与爱国者.朵维.艾美特.琦基和飞图这些中国手机厂商签订提供游戏内容的协议. 根据协议,德信无线将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798娱乐向这5家中国手机厂商提供游戏内容服务.这5家公司将在产品中整合798娱乐提供的游戏内容.除了内置游戏外,购买这5家公司手机的用户还能下载798娱乐提供的其他游戏.这5家公司将向798娱乐支付服务费.手机用户可以免费玩 预装或下载的游戏,但购买附件需要

手机厂商争抢市场提供免费正版下载

日前,诺基亚携手深圳华动飞天,面向诺基亚的移动通信用户推出了免费.正版并无限制的音乐下载服务--"乐随享".一年之内,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随时免费下载音乐,此举一经宣布立即引起业界震动,手机厂商的介入会不会对目前由运营商主导的国内无线音乐市场形成冲击? 手机厂商转战内容提供 在国际市场上来看,苹果 APPSTOR的成功不仅使得IPhone成为全球最热门的一款手机,也让手机软件开发者赚得盆满钵满:这说明内容提供将成为下一个最受关注的产业.而国内市场商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内容运营成为3G发牌

没有全面屏的小手机厂商,怎么活?

虽然对于全面屏的认定在业内还有诸多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全面屏热潮已经全面袭来.哪怕现在所有的全面屏手机都名不副实,有刘海.有额头.有下巴--但最起码全面屏这一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是未来发展方向.而在智能手机厂商纷纷向全面屏扎堆,消费者也对全面屏手机翘首以待的时候,其实整个行业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手机行业核心竞争标准急剧提升. 原本手机行业的准入门槛和竞争标准还算是比较低,只要有一定资金,从机身到芯片,从设计到系统,统统都能解决.但全面屏的出现,却将门槛和标准提升了N个难度.这一变化的影响可能超

从邀请函创新症 看手机厂商的变奏思维

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红海上,各大手机厂商的对垒早已超出手机产品本身.残酷竞争的下,产品.运营.营销.渠道等都成为PK的战场.行业对手机厂商整条产业链.运营链的要求甚至一度达到了"变态"地步,就连手机新品发布会的邀请函,也成为不可放过的"重要细节". 不断创新的邀请函,成为不少互联网"新贵品牌"被大众接受的第一块敲门砖,由于效果显著,一时之间惹得大多数手机厂商集体患上"邀请函创新症",甚至包括传统手机厂商.对于开门红的重视,让他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