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金顶巨亏3.75亿重组方或再度生变

即使是一年有余后的今天,ST金顶(600678.SH)内部那些盘根错节的坏账似乎依然让众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2010年8月24日,ST金顶2010年中报如期而至, 201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75亿,每股收益为-1.07元,同比减少达501%。  而另一方面,据本报记者获悉,纷扰了一年之久的ST金顶重组一案并没有因浙江海亮集团的介入而尘埃落定。  “目前海亮集团与华伦集团的股权转让协议仍然没有签订,现已陷入僵持状态。”据接近海亮集团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但该人士并未透露具体细节。  巨亏继续  行至2010年年中,清理了一年有余的ST金顶财务问题继续恶化。  8月24日公布的中报显示,ST金顶每股收益已下滑至为-1.07元,也就是说其二季度每股收益已经下滑至-0.99元,与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环比下滑1137.5%,而其每股净资产也从一季度末的-0.48元下降至-1.4754元,短短三个月间,每股净资产蒸发近1元,而每股经营现金流更降低至-0.0417元,环比减少约200%。  对于如此“惨烈”的财务状况,ST金顶方面解释称,报告期内共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达1.38亿元,其中计提坏账准备1.21亿元,而2010年上半年对外担保预计的大额负债导致公司上半年业绩巨亏。  据ST金顶中报显示,2010年上半年,其对外担保预计负债便达1.49亿之多。  在除了巨额的担保预计负债外,其主营业务的现状也着实堪忧,其201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2.29亿元,同比下降约35%。  而据记者了解,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停产的ST金顶母公司的两条水泥生产线以及其合营企业四川金宏水泥有限公司和峨眉协和水泥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其全资子公司仁寿县人民特种水泥有限公司至今仍然没有复工的迹象。  “目前公司方面的营业收入,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至今仍然保持正常生产起合资公司峨嵋特种水泥厂。”据接近ST金顶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而据其2010年中报显示,峨嵋特种水泥厂4500吨生产线投产后共给ST金顶带来1亿元的营业收入。  但另一个事实是,虽然ST金顶旗下数条水泥生产线的停产在降低营业收入的同时,其营业成本必将大幅减少,但对于ST金顶而言,其营业成本却在其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超过1/3的情况下,同比却只下降了1/4。  究其原因,同样来源于峨嵋特种水泥厂。  峨嵋特种水泥厂为ST金顶与美国泰山投资组建的合资公司,其投产后给ST金顶带来了1亿的营业收入,但这1亿营业收入却使其营业成本增加了1.29亿元。  “一段时间内,ST金顶的财务问题难以得到扭转,恶化的趋势也可以继续。”据上述接近ST金顶的有关人士透露。  “预计年初到下一报告期累计净利润仍为亏损。”ST金顶中报中如此披露。  重组生变?  2010年5月21日,ST金顶停牌发布公告称其大股东有关《华伦集团重整计划(草案)》获得债权人会议一致通过,其控股股东华伦集团持有的ST金顶的5423万股将直接过户给浙江海亮集团下属海亮金属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但重整计划尚需浙江省富阳市法院审批通过。  6月18日,浙江省富阳市法院对该重整计划审批通过。  至此,有关海亮集团重组ST金顶一事正式浮出水面。  而与之前传言中山西焦化重组ST金顶失败后,众私募纷纷出逃相反,据2010年ST金顶中报显示,在2010年第二季度,数位自然人纷纷斥巨资进入其中。  其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有5位为自然人,其中三位为第二季度新进,其余两位自然人则早在2010年第一季度便“潜伏”其中。  5位自然人中,持股数最多的为持有211.4万股的周木兰,其位列第五大股东之位,而持股数最少的位列第十大股东之位的苗坤也持有134.74万股,而即使以ST金顶近半年来平均股价约6元计算,持股数最少的苗坤持股成本也近800万。  如此重磅押宝,这一次浙江海亮重组ST金顶是否真的能马到功成呢?  “对于ST金顶的重组,其症结无外乎归结于两点,一是公司内部的财务隐患是否有足够大的勇气去承担,二是如何在浙江华伦和乐山政府之间的博弈中找到平衡点。”据接近乐山市政府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浙江海亮的出现似乎能将浙江方面与乐山政府的这次博弈终结。”据上述接近浙江海亮的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表面看浙江海亮集团仍然是浙江区域的公司,其与浙江华伦集团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但实际上最终能够选定注册地位于浙江诸暨的海亮集团,也源于乐山政府内一位浙江诸暨籍官员的牵线。  海亮集团的介入似乎化解了浙江方面与乐山政府方面的僵持,但此时的海亮集团对于ST金顶的内部财务黑洞却开始望而却步了。  “目前股权转让也还处于意向阶段,而中间也的确出了一些问题。”上述接近浙江海亮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其坦言要承受ST金顶内部仍然没有完全清理出的财务黑洞,需要较大的成本和勇气。

时间: 2024-07-30 13:08:18

ST金顶巨亏3.75亿重组方或再度生变的相关文章

*ST关铝巨亏逾2亿今起停牌

尽管2009年五矿入主*ST关铝(000831.SZ),但后者因连续亏损,还是没能逃脱暂停上市的命运. 今天,这家位于山西的铝业公司发布2010年年报称,公司2010年亏损2.23亿元,由于连续3年亏损,公司同时发布了暂停上市风险提示公告,称股票于3月18日披露2010年报之日起停牌,深交所在停牌后15个交易日内将做出是否暂停其股票上市的决定.如果公司2011年年报显示继续亏损,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ST关铝从2008年开始出现亏损,当年亏损4.98亿元,2009又亏7.12亿元.2010年大部

波导2007年巨亏近6亿元再次归罪黑手机

曾几何时,波导.夏新.TCL通讯.康佳通信.南方高科.中科健等国产手机都风靡一时.如今南方高科仅剩下陈震一个光杆司令,就连南方高科商标也被出售,而中科健也即将变身房地产公司.TCL通讯.康佳通信经历三年时间,终于扭亏为盈,但能否重振国内市场仍是一个未知数.波导和夏新还在苦苦挣扎,瘦身自救,能否翻盘,更是无从知晓.而手机新军联想在独领风骚两年后,也难逃国产手机发展的"魔咒",同样遭遇销量大幅下滑的状况. 易观国际的调研数据显示, 2007年老品牌厂商市场表现欠佳,特别是波导.长虹.夏新等

东北证券自营巨亏1.9亿 四季度最低点割肉

2011年A股"熊威猛",券商深感冬天的寒意.今日,首家上市券商年报正式亮相.东北证券(000686)201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10亿元,较2010年下降52.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亿元,而公司2010年净利润为5.27亿元.2011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净资产收益率-4.64%. 由于亏损,东北证券也罕见地提出:2011年不分配不转增. 四大业务全面下滑 东北证券巨亏早在市场预料之中.1月12日,公司就公布了2011年业绩快报,而从去年8月至今

化学制品公司仅两家亏损青岛碱业巨亏1.06亿元

昨日发布中报的13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公司,仅两家亏损,其余11家盈利,13家公司中有7家净利下滑8月25日晚间,13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市公司集中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中报,根据各家披露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这13家公司中仅有兄弟科技和青岛碱业两家出现净利润亏损,他们的净利润分别为-144.54万元与-1.07亿元.除上述两家公司之外的11家企业分别不同程度实现盈利.另据中报显示,昨日晚间披露中报的13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有7家,其余6家实现净

国美电器巨亏近6亿: “电商”替罪“大跃进”

国美电器巨亏近6亿元. 虽然业内对2012年度国美电器的亏损早有预期,但是还是没有想到会亏损如此厉害.要知道,2011年国美电器可是盈利18亿元. 对于国美电器巨亏的原因,国美电器首席财务官方巍对媒体表示,电商业务亏损率约有15%-20%,总额将近7亿元,其中归入上市公司的亏损达5亿元.言下之意,国美电器旗下的电商业务在拖累. 但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国美电器巨亏不能把责任完全推到电商身上,主要原因是其在为之前"大跃进"犯下的错误买单. 巨亏近6亿元 国美电器公布的2012年业绩显示,国

云南铜业半年巨亏8.18亿元3.57亿元账款难收

说得好不一定做得好,云南铜业(000878,股吧)曾在2012年年报中声称2013年业绩将转好,但最近出炉的中期业绩还是让不少投资者大跌眼镜--继2012年业绩下降.2013年第一季度亏损之后,201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达8.18亿元,同比减少高达405.45%.没赚钱或许能接受,但为何出现巨大亏损,业绩巨大变脸因之何故?探究巨幅亏损背后的原因,云南铜业解释称:"铜.金.银等冶炼主产品价格从3月起大幅下跌带来了盈利能力下降".但不能忽略的是,业界人士也指出,公司财务管理能力

锡业股份去年巨亏13.4亿毛利大降+存货跌价为主因

虽然业绩预测已经让投资者有所准备,但锡业股份(行情,问诊)2013年十几亿的巨亏还是让人大跌眼镜. 昨日(4月2日),锡业股份公布年报,其2013年营业收入为219亿元, 同比增长34.68%,而净利润为亏损13.4亿元,同比下降超过20倍.对于亏损原因,公司公告称,国内外有色金属及贵金属行业低迷,产品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色金属行业持续低迷,这使锡业股份毛利率下滑超过10%,而业绩压力最终在2013年爆发.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3年锡价一路

七星巨亏3.8亿电视直销转型网络视频购物

"超长待机62天"."一部摔不烂的手机"--这些充斥荧屏的电视购物广告词,正是国内电视购物领军企业七星购物过去两年创造销售奇迹的见证,然而这家业内佼佼者的业绩却在2007年划出了一道诡异的弧线. 4月28日,七星购物发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期内其亏损达到3.8亿港元.而在2007年上半年,该公司还取得了4329万港元的净利润.七星购物的股价也堕入仙股之列. 2004年以来重现辉煌的国内电视购物行业,遇到了怎样的瓶颈? 业绩大变脸 2006年11月,七星购物成功借壳

七星购物07年巨亏3.8亿手机电视直销神话破灭

广州报道 本报记者 郎朗 "超长待机62天"."一部摔不烂的手机"--这些充斥荧屏的电视购物广告词,正是国内电视购物领军企业七星购物过去两年创造销售奇迹的见证,然而这家业内佼佼者的业绩却在 2007年划出了一道诡异的弧线. 4月28日,七星购物发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期内其亏损达到3.8亿港元.而在2007年上半年,该公司还取得了4329万港元的净利润.七星购物的股价也堕入仙股之列. 2004年以来重现辉煌的国内电视购物行业,遇到了怎样的瓶颈? 业绩大变脸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