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广东部分地区的气温从30度骤降至10度以下,而有关广东的新闻却在持续升温——大层面上有“东莞话题”,行业小圈子则有“珠海魅族创始人黄章出山”,在各自所属领域中都是极具份量的消息。
黄章说:“公司就像人一样有生命,有起有落,关键是要在有生之年追求最大的价值,为了公司和社会必须站出来。”
黄章又说:“如果我们早引入资本运作,今天收购摩托罗拉的就是我们而不是联想,也更容易实现我的梦想,同时让所有员工得到更多!”
这两段话,前者揭示了公司发展必定会碰到顺境逆境。后者说明生意可以从小做起,但眼光和格局要大,不怕做不到,就怕不敢想。
不过,黄章对我的触动还不止这些。他提到了摩托罗拉,又说“有起有落”。边咀嚼这些文字,再回头看看大年三十联想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消息,忽觉别有一番风味。纵观手机业数十年,有些牌子活了就活了,死了就死了,潮起潮落。而摩托罗拉却非常特别,它就像是一条不断翻身的咸鱼。
“咸鱼翻身”一词源于粤语,咸鱼是以盐腌渍后晒干的鱼,早就死透了,理论上是不可能“翻身”的。所以“咸鱼翻身”有“起死回生、否极泰来”的意思,指处境由坏变好。
2011年,香港歌手苏永康凭借一曲《那谁》横扫14座香港音乐大奖,并举办两场红磡演唱会,一票难求。他从艺二十多年,沉寂和爆红总是交替而至,被媒体评价为“多次咸鱼翻身”。苏永康倒不以为然,反而自嘲称,自己就是一条不断翻身的咸鱼。这多少让“咸鱼翻身”一词,又有了新的意境。
关于此次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动机和价值,各类文章满天飞,在此不再赘述,下面重点数数那些年摩托罗拉“咸鱼翻身”的经历。
作为手机的发明者,摩托罗拉在很早的时候就站上了行业的顶峰。到了本世纪初,诺基亚崛起,摩托罗拉的地位开始下降。直到2004年,划时代产品MOTO V3上市,摩托罗拉实现了第一次“咸鱼翻身”,再次成为市场中的标杆。但接下来几年,它一直躺在V3上“炒冷饭”,慢慢变成了咸鱼炒饭。
2009年,手机市场在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的冲刷下变得七零八落,当时的行业巨头诺基亚也有些扛不住了,摩托罗拉却凭借MileStone系列手机成为市场焦点,再次实现“咸鱼翻身”。
不过那只是从品牌和销售的角度,在公司运营层面,MileStone的成功并没能让摩托罗拉走出亏损的泥沼,最终移动业务被分拆并独立为一家上市公司。直到2011年,谷歌宣布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条咸鱼又翻身了。
翻开当年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各式新闻,唱多者大都认为,谷歌保证摩托罗拉手机业务的独立性,将使这百年品牌再创高峰。怎料两年多来,摩托罗拉移动的员工少了大半,产品只有两款,还要不在中国市场公开销售,整个摩托罗拉原有的国内渠道完全荒废,公司继续亏损。
直到联想出手,和麦当劳同样经典的摩托罗拉“M”字标识终于有望重回中国市场。可以预见,至少从品牌的角度,这次摩托罗拉移动被联想收购,又会是一次典型的摩式“咸鱼翻身”。联想花费29亿美元将其拿下,自不会放之任之,一方面要医治摩托罗拉移动自身的亏损,另一方面又要借这个百年品牌弥补自身手机品牌的不足,重金投入少不了。此外,联想也期望摩托罗拉能尽快恢复造血功能,所以“HELLO MOTO”声势上的崛起将是必然的。
一直以来,联想以“坚韧”著称,当年鲸吞IBM电脑再熬成PC行业一哥,过程艰辛不表,结果有目共睹。面对持续亏损的摩托罗拉移动,我想来想去,似乎也只有联想具备熬下去的决心和信心。只是相对“翻身”而言,联想还需把咸鱼变成活鱼,那会是一场更为艰苦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