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利用率仅10%

——东盟商务问题首席专家许宁宁接受本报专访  中国—东盟自贸区实行零关税刚满周岁,今年又迎来了中国与东盟建立
对话合作关系20周年。我们已经看到双方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带来的可喜变化,感受到自贸区在形成过程中取得的丰富成果。同时,双方合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就如何积极应对这些问题,本报独家专访了中国东盟商务问题首席专家、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  加强对相关问题了解  新问题:自贸区建设已进行了10年,但目前仍有许多企业家、政府官员、商会负责人对自贸区政策缺乏了解,中国企业对自贸区协定的总体利用率仅为10%。  许宁宁:政府有关部门、媒体、商会应进一步加大中国—东盟自贸区宣传和培训,让有关各方了解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的时间表、商机和挑战,了解双方达成的经贸合作发展规划,了解区域内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有关经济政策、产业导向、投资环境、市场特点等基本情况,了解东盟共同体建设、东盟与日韩等国建自贸区等情况。  目前,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已组建了自贸区媒体宣传联席会,举办自贸区高级研修班,并先后协助30多个省市政府部门召开自贸区政策宣讲会,今后还将继续提供相关服务。  提高开发对方市场的能力  新问题:目前不少企业不了解对方国家的产业政策、市场特点、经济体制,在选择贸易和投资合作伙伴方面缺乏商务渠道。  许宁宁:双方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条件,出口产品时填写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积极开发减免关税的这一大市场,同时也应做好应对对方国家产品的无关税进入本国市场的准备。到2015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四个新的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绝大多数产品的贸易将按协议取消关税,双方企业从现在起有必要做好相互市场大开放的准备。  同时,企业应及时根据市场规模的变化,制定新的市场开发战略和策略,尽快了解中国与东盟不同国家市场开放的时间表,积极提高开发对方市场的能力。要重视走进对方市场的可行性分析,关注对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提高投资效益,大力提升本企业产品在新市场的知名度,积极拓宽进入对方市场的商务渠道,选准商务合作伙伴。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正在筹备成立中国—东盟自贸区商务咨询委员会,为双方企业提供系列商务咨询服务。  加深行业合作  新问题:目前双方产业之间多数行业尚未对接,缺乏足够了解,行业商会之间的沟通不足。  许宁宁:政府部门、行业商会、企业三方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增进双方行业合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应将行业合作列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当务之急,积极探讨双方行业如何优势互补、如何通过合作来提高区域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行业合作。  双方行业商会应指导和协助企业走进对方市场,辅助政府间合作并落实政府间有关自贸区协议的执行。行业商会应探讨双方行业对接与合作的途径,制订和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行业合作方案。  增加双向投资  新问题:2010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近3000亿美元,但双向投资总额近700亿美元,规模仍然偏小。  许宁宁:双方应将增加双向投资作为中国—东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进一步相互开放投资市场,推进投资便利化和逐步自由化,创造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资环境,加快完善中国—东盟投资促进体制,加快开展重大项目合作。积极用好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和中国向东盟国家提供的150亿美元贷款。  东盟国家应加大在华招商引资的力度,实施鼓励政策,促进中国企业参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国企业参与东盟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双方应积极合作在东盟国家建设好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积极探索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国政府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新跨越”经济发展战略,东盟国家应关注中国区域发展规划,促进企业分享中国的大市场。

时间: 2024-10-22 22:51:05

中国企业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利用率仅10%的相关文章

中国企业掀赴美投资热非金融投资去年10亿美元

熊敏 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际,商务部副部长王超率领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也在美国访问.这支近200人的代表团将在7天内走访美国6大城市,代表团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一个新鲜话题上:中国对美投资. 1月16日,代表团抵达得克萨斯州奥斯丁市,出席中美投资说明会.18日,到北卡罗来纳州,出席中美贸易与投资论坛.19日,该团还将在华盛顿出席一场名为"投资美国"的论坛. 中国投资者--这个十年前在美国资本圈还寂寂无名的群体,如今成了美国人眼里的香饽饽,美国各州政府争当中国赴美投资的桥头堡.有30个州的政

2015走向全球的十大中国企业

2015年已经来临,对公司做全球化打算的中国企业家与高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在201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奔走于中国.欧洲和美国之间,与他们中的许多人进行了交谈,为我的新书<中国走向西方>(China Goes Wes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inese Companies Going Global)积累素材.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仍处于海外扩张的战略筹备阶段,但无论从企业还是个人的角度出发,进军美国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的兴趣日渐浓厚. 正如我之前

中国企业为啥不喜欢投资未来?  

iPhone6s发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全球各地都出现了消费者排队抢购的现象,如今看来,乔布斯的伟大之处,不在于给世界留下了一两款优秀的手机,而是一种让人趋之若鹜的文化.笔者常常好奇,为什么引领潮流的总是欧美企业,手机.电脑.平板电脑.连电视节目都是他们先玩的:美国先有了iPhone,之后中国有了小米:美国先有了android,中国随后出现了二十几款的智能手机:美国弄个了Voice,中国才有了<东北好声音>,我们似乎习惯了跟随,并美其名曰"微创新",且衍生出一套完整的模仿产业

新格局下中国企业营销:世界过坎中国爬坡

简单来说,本轮危机的特征是:世界在过坎,中国在爬坡.爬坡虽然不易,但总是在往前走,往上走.话虽如此,中国企业却要在认清营销机遇及方向的同时,更加要辨析其误区. --新格局下中国企业营销机遇.方向及误区 文/刘春雄 2008年以来的世界危机,一直被称为宏观上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其实,本轮经济本质上是企业的危机,是世界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的企业的集体危机.企业危机通常属于微观层面,但企业的集体危机则会演变成宏观经济的危机.正因为如此,本轮源自美国的危机竟然是从一批企业的倒闭或濒临倒闭开始的.本轮危机

成就伟大商业机构中国企业路向何方

中国民营企业家必须超越"家天下"的传统理念,心要"盛得天下",这或许是成就伟大商业机构的先决条件之一. 以全球应对全球 参股,可能是目前中国企业切入全球主流行业的现实选择,实现全球资源整合,同时构筑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这是对冲战略风险的一个手段 . 记者:2004年,你提出中国企业要取势全球,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链条对链条的竞争"."以全球应对全球"等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理论.中国企业

专家解读中国企业2011大趋势

中国企业2011大趋势 2011年,许多企业开始着手建立一种更可持续的稳健的业务增长模式,追求愿景更为清晰,对主业更为专注,对创新的追求更为实际,对内功的修炼更为倚重,对机会的追逐更为谨慎 文/胡迟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摆脱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后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年.总的来看,外部发展环境略好于2010年,经济增长预计在9%左右,仍处增长率的高位区间.而成本持续上升和通货膨胀再起,是预测企业2011年走势及企业谋划2011年发展规划时必须认真考虑的背景

学海尔还是学格兰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国企业走出去,必须对以下三对关系作出选择:一是国内办厂与国外办厂:二是自己营销与他人营销:三是自创品牌与贴牌生产.下面,我想就这三对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国内办厂还是国外办厂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优势在于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应该尽可能利用这一优势,因而应该尽可能把工厂建在国内.但一个企业到底将工厂办在国内还是办在国外,还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产品的运输成本,二是市场的进入成本. 许多产品都有一个合理的运输半径.比如,水泥制品的合理运输半径为300公里,化肥的合理运输半径为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双刃剑

中国-东盟自贸区及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意味着中国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国际竞争,对部分尚未完全做好思想准备的中国企业势必带来压力和挑战 文/刘涛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标志着一个涵盖了18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巨大市场将步入零关税时代.这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启动,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提高双边居民的福利水平,并为

民资助力中国高铁联通东盟

特约记者 崔烜 发自北京 酝酿许久的泛亚铁路终于迎来了密集的动工消息. "相信连接中国-老挝-泰国的铁路明年即可动工."12月7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泰国副总理素贴·特素班宣布. 与会的老挝常务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也透露,今年4月,老挝与中国达成协议,以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建造一条连接中国昆明与老挝首都万象的高速铁路,未来将连接到新加坡,项目将于明年开工,预计4年完成. 而据11月22日的<中国日报>报道,连接昆明与仰光的中缅高速铁路项目也将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