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潜伏》热播背后看谍战剧的兴衰起伏

《潜伏》剧照:姚晨 孙红雷有一种战争叫做《潜伏》……  如今,我们已经很难回到那个动辄就因为一部电视剧而万人空巷的年代,但前不久播出的《潜伏》还是给口味已经越来越挑剔的观众带来了那种久违的、集体沉迷于一部电视剧的感觉。虽然,惨淡的结局让很多观众难以接受,可这并不能抹煞一部好剧带给观众的震撼和惦念。一片热议声中,我们不禁要追本溯源,是什么催生了《潜伏》?又是什么成就了《潜伏》?与近年较热的其他谍战题材作品相比,《潜伏》究竟胜在何处?  另辟蹊径话《潜伏》  在国内谍战剧纷纷宣称要大力借鉴风头正劲的美剧时,《潜伏》另辟蹊径,回归往日经典。影片改编自国内一位鲜为人知的作家龙一的同名小说,但该片编导姜伟表示,他的创作灵感主要还是来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热播的外国电视剧——前苏联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与朝鲜的《无名英雄》,并且通过《潜伏》向这两部电视剧致敬。  当《潜伏》里第一个画外音响起时,熟悉《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和《无名英雄》的观众会不由地会心一笑;剧中,马奎如同丧家之犬般躲在阴暗角落里,一心要除掉左蓝时,观众分明看到了朴茂为除掉顺姬,嘴角流露出的阴森冷笑;而余则成与左蓝的那次接头,无疑是《无名英雄》迷们永远难忘的俞林和顺姬在圣母咖啡馆的心灵交接。结尾,余则成与翠平在机场相见却不能相认,只能通过眼神的交流来表达他们五味杂陈的情感时,观众则仿佛看到《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中,施季里茨与他的妻子同样令人痛惜的结局。相比其他谍战剧对美剧思维的浅显套用,《潜伏》在故事布局与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对经典的巧妙借鉴,不仅体现了编剧的匠心独具,更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正如昆汀塔伦蒂诺曾经说过的那样:好的艺术家模仿,坏的艺术家抄袭。  让我们再次回到《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与《无名英雄》这两部经典,来看看《潜伏》究竟是在何处进行了模仿与借鉴。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是前苏联于1973年播出的12集电视剧,当时,不仅在本国内造成万人空巷的奇景,80年代末在我国播出时,也取得了傲人佳绩,如今还为许多人津津乐道。  该剧讲述的是一个孤胆英雄勇闯虎穴、智斗群魔的故事。剧中男一号是潜伏在德国保安局的苏军侦察员施季里茨,其潜伏的目的是查清与西方谈判的神秘人物究竟是谁。经过施季里茨的一番斗智斗勇,终于查清真相,但在即将揭穿
敌人的阴谋时,上级却希望他继续潜伏。《潜伏》无论是从角色设计还是情节安排上,都与此相类似,特别是在剧中男一号余则成的角色安排上,基本上与《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如出一辙。而《春天的十七个瞬间》这部电视剧当年所采用的抽丝剥茧、层层推进的叙事手法,以及刻画主人公斗争经历时所展现出来的细腻与生动,更是被《潜伏》剧组巧妙地“克隆”了一番,就连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方面,《潜伏》也“照搬不误”,无论是剧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叙事上的闪回,还是通过细微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心理,都可以从《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找到源头。  此外,30集的《潜伏》与1978年播出的那部具有惊险片样式的32集朝鲜电视连续剧《无名英雄》,也在某种程度上颇为相像。《无名英雄》由朝鲜著名导演刘浩孙执导,讲述了1952年末战争最关键的时刻,朝鲜人民军王牌侦察员俞林、陆军新闻处处长朴茂、俞林昔日恋人顺姬和极右翼军人头目申载旋等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潜伏》一剧将纪实与虚构相融合的手法以及在主要人物的感情线融进神秘侦查线中的手法,都与《无名英雄》雷同。  有了“珠玉在前”,站在“巨人肩上”的《潜伏》即便不能超越前人,稍加改动用来打动现代观众的心,还是比较容易的。  在紧张之中不忘诙谐幽默  《潜伏》里最让观众念念不忘的要属那些经典搞笑的桥段和台词。  有人曾经质疑谍战题材是否适宜加入幽默元素,但导演姜伟坦言自己是下了很大工夫才解决谍战剧也能有喜剧效果的问题。甚至也有观众批评《潜伏》中的某些台词破坏了谍战剧严谨紧张的气氛,如余则成夸翠平有林黛玉的味道,翠平却反问林黛玉是哪个野女人;又或翠平问余则成有没有“无声手雷”之类的台词,虽然会令人莞尔,但同时也会让观众产生一种地下工作不够严肃的感觉。  姜伟对此表示:谍战剧同样可以搞笑,剧中这些幽默的语言与情节设计恰恰成了《潜伏》收视取胜的重要原因。翠平和余则成本身就是一对充满了矛盾的人物形象,这种巧妙的设计让这两个人物碰撞出诙谐的火花,即便有些笑话略显“前卫”,也绝不会令人感到突兀。尤其是两人携手面对几乎是每隔十几分钟就要出现一次的濒临暴露的险情时,这样的安排就充分显露出了它的优点:幽默的语言和情节既能够很好地化解过于紧张的气氛,同时也能更好地塑造出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相比其他谍战剧中执行任务的主人公总是能够遇到与之心心相应、配合默契的爱人搭档,这样乍一看上去极为不协调的组合实则恰恰是体现了剧组创作成员的别出心裁。  精致的人物形象塑造  近年来的谍战题材电视剧,大部分都将宝押在了题材和情节上,很少在人物性格上下工夫。例如《林海雪原》、《保密局的枪声》、《夜幕下的哈尔滨》、《蓝色档案》、《敌营十八年》、《红灯记》、《英雄虎胆》、《野火春风斗古城》、《51号兵站》等,这些作品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借用原作的标题和人名进行“能有多离谱就有多离谱”的再创作。这种忽视人物性格塑造的谍战剧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最终昙花一现,乏人问津。  《潜伏》播出之后,观众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是成熟内敛的男一号余则成、憨厚耿直的女一号翠平,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乃至是小到毫不起眼的配角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打破传统理念中非黑即白的人物设计方式使剧中各色人物都丰满起来,摇曳生姿。  孙红雷饰演的余则成由国民党的“小人物”蜕变成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既有失去爱情时痛苦的一面,也有面对复杂局面不知所措的一面,更有在关键时刻机敏过人的一面。他不再是通常谍战片中那些看上去浓眉大眼、高大完美的男一号,而是那种放到人堆里立刻就会失去踪迹的普通人。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先进的思想觉悟,其唯一目的也只是“潜伏下来,生存下去”,好好跟自己的恋人过普通人的生活,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崇高理想。孙红雷也表示,正是这个人物的“独特性”,令他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就同意出演该剧。  剧中大反派“佛龛”李涯,在延安的特务身份暴露后,辗转回到天津,明知国民党已行将末路,却依然为了自己的政治信仰执行新的任务,让人不禁为这个有追求的国民党特务而感慨。他不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反派人物,而是一个误入歧途的悲剧型人物。导演并没有把他塑造成极端邪恶或极端愚蠢的脸谱化人物,而是一个同样有血有肉、有信仰、有追求的真实形象。  至于剧中站长、路桥山、马奎、谢若琳这些人物的塑造也都具有同样的真实感,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找到他们的原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饱满而有力的人物形象,《潜伏》才能在良莠不齐的谍战剧中脱颖而出,吸引众人的目光。  如果说《暗算》打响了谍战剧在荧幕上的“第一枪”,那么,《潜伏》则为稍露颓势的谍战剧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方兴未艾看谍战  从2006年的《暗算》至今,谍战剧犹如星火燎原,几乎占据了荧屏的半壁江山。在这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谍战剧中,也只有堪称谍战剧“开山鼻祖”的《暗算》能与红到发紫的《潜伏》媲美。甚至可以这样说,这两部作品分别代表了中国谍战剧的两大最成功的模式,是迄今为止国产谍战剧所能取得的最高成就。  与《暗算》相比,《潜伏》最大的优势恐怕就在于其剧情的严谨程度。《暗算》当年虽然取得极高的收视率,但剧中疏漏比比皆是,如最为明显的“佛珠”事件,虽然后来编剧通过小说《风声》为该事件打了补丁,却仍不过是亡羊补牢,留下遗憾。再加上编剧过于追求悲剧感,在许多悲剧性情节的设计上往往显得过于刻意。但总而言之,瑕不掩瑜,《暗算》终究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谍战大餐。正是有了《暗算》的成功,嗅觉敏感的片商在两年的时间里制作出近百部的同类题材电视剧,观众的眼光也变得越发挑剔与犀利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在数量众多的谍战剧中,只有《潜伏》一枝独秀,再次引发新一轮“谍战热”的缘由。  《潜伏》的剧情跌宕起伏、情节节奏紧凑、故事扣人心弦。该剧以发生在1945年到1949年间,余则成与翠平扮演假夫妻秘密潜伏在天津保密局,时刻面临各种危险为主线,剧情环环相扣,悬念层层相叠,牢牢吸引观众去拨开剧中的重重迷雾,直到真相大白。针对当下电视剧注水严重的现状,《潜伏》不仅摒弃不少肥皂剧为了收视率故意将剧集拖长的“懒婆娘裹脚”式的作风,还做到了在兼顾细节的同时又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该剧虽然没有炮火连天的战争场面,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敌后斗争的残酷性。  虽然《潜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不可否认的是,《潜伏》也同样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硬伤。这些缺陷主要是由于前期拍摄资金紧张,拍摄周期太短造成的。在剧情设计上,亦存在一些难以让观众信服和经不起仔细推敲的环节,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余则成对共产党的“忠诚”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基础是否牢靠这一问题。该剧编导表示,余则成之所以投诚中共,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对左蓝的一往情深。如此说来,余则成完成了一切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是为了爱情,而并非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那么,他也称不上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共产主义战士。这就与余则成所需要代表的纯粹的共产主义信仰形成了悖论,编导这样的处理架空了余则成更深层次上的行为动机,成为全剧最大的遗憾。  谍战剧最后的疯狂?  由于近年来谍战剧的流行,2008年年末在广电总局报批的谍战剧竟高达60部之多《剑谍》在上海车墩热拍、《天堑1949》在江苏镇江热拍、《最后的99天》在浙江横店热拍……许多谍战剧借着60周年国庆之由,堂而皇之地以献礼片的名义登上荧幕。但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谍战剧都可以像《潜伏》这样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就像许多专家指出的那样,大部分谍战剧只是跟风之作,缺乏独特的风格与精巧的剧情设计。一部分谍战剧大搞标题艺术,将过去的经典改头换面,却“换汤不换药”,难以骗过观众的眼睛;另一部分谍战剧则大打套用美剧模式之牌,但往往在模仿时无法准确把握美剧的创作规律与模式,只是盲目地借鉴,却不能自圆其说,反而失去了革命历史题材所应具备的传统特色与文化品位。这些都是目前谍战剧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作为最早开拍谍战剧,并且也是近两年拍摄谍战剧最多的海润影视,其董事长刘燕铭表示,今年公司谍战剧的拍摄计划将告一段落,“建国60周年,谍战剧还会热一热,但过了2009年,谍战剧应该会降温,观众不能每天老看打仗、抓特务啊。”一位正在拍摄谍战剧的影视公司发行负责人也表示出担忧,“明年电视台肯定消化不了那么多谍战剧,估计1/3会‘死掉’。”  在《潜伏》为谍战剧重新注入强心剂的同时,面对过热的谍战剧现状,是到了制作方们好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谍战剧未来的时候了。

时间: 2024-09-20 04:20:27

从《潜伏》热播背后看谍战剧的兴衰起伏的相关文章

《借枪》四星开播《潜伏》班底打造平民谍战剧

<借枪>海报 新浪娱乐讯 由导演姜伟再次携手龙一打造的谍战剧<借枪>将于今日(3月3日)在天津.东方.浙江.北京卫视四星播出.这部在地面开播时好评和争议齐飞的电视剧即将接受更多观众的检验.而姜伟也坦言,这部戏和<潜伏>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张嘉译饰演的平民谍战英雄才是这部戏最大的看点.<借枪>新浪大片也将在今晚上线,敬请关注. 演员:张嘉译挑战自我演平民英雄 女性角色发挥出色 <借枪>根据龙一原著改编,14万字的长篇小说中用较大篇幅描写了主人公熊阔海

《黄金密码》横店探班解密新派谍战剧(组图)

导演给张桐姚鲁讲戏 钟成的饰演者"姬他" 张桐畅谈剧中人物 演员姚鲁饰演"酒爷" 张桐饰演周剑雄 军校合影留恋 细雨中的横店广州街 摄影师郝洹 曹炳坤饰演段峰 拍摄现场 刘苏的饰演者秦子越(点击小图看大图)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新浪娱乐讯 11月23日,记者来到了正在横店紧张拍摄的<黄金密码>剧组进行探班,这部橙天嘉禾重金打造的全新概念谍战剧,由导演李依璠执导,新生代当红的青年演员张桐.曹炳琨.秦子越.高露和姬他演出.同时剧组力邀<无间道>和

“谍战剧”风靡电视荧屏热播剧全都玩“潜伏”

(新快报记者 谢培)电视剧这个圈子说白了就是电视剧市场,属于商业范畴,影视公司.煤矿老板持币待购,一旦嗅到了普罗大众爱看.电视台愿买.广告商肯投的题材,自然是钞票齐出,剧组齐立. 如今在电视剧红海内挣扎得最厉害的莫过于"谍戏":横店影视城内某个场景,一天内有五个剧组在等时间拍摄,这五部全部都是谍战戏:某个女演员演谍战戏有了观众缘,立马有4个剧组同时安排她"潜伏".据称现在在拍的谍戏多达60部!最少最少也已经超过20部了,其中鱼龙混杂,不乏烂片--我就纳了闷了,难道就

导演姜伟:《借枪》不算谍战剧不和《潜伏》比

导演姜伟 由姜伟执导,张嘉译.罗海琼.颜丙燕等主演的年度大戏<借枪>前晚在浙江等四家卫视首播.为了争抢观众,四家卫视首播纷纷出奇招,火拼到底,让观众最快看到"第一枪".最终在当晚的收视大战中,浙江卫视在同步播出的四家卫视中收视率排名第一,不过<借枪>在卫星频道已播出四集,观众口碑却两极分化. 因为有<潜伏>导演姜伟和原著龙一的金子招牌放在那,<借枪>在去年电视剧采购市场上,就成为了各大卫视抢夺最激烈的一部剧,甚至有消息称该剧达到了200万

广电总局否认禁播谍战剧

本报讯 (记者刘玮 勾伊娜) 昨日有媒体报道,传广电总局下文要求各电视台在5月中旬至7月"禁播"谍战剧.涉案剧和穿越剧.原定5月17日上星的谍战剧<青盲>和5月9日播出的新<永不瞑目>都受牵连.昨日,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副司长王卫平对本报记者表示,5月至7月是建党宣传展播期,各电视台要推出几十部优秀电视剧,其他一些题材剧延缓播出,并不存在所谓的禁播说法.已收到通知的浙江.天津.东方等卫视则表示将遵从此要求,延缓<青盲>等相关剧目的播出. 广电总局是延

“谍战剧”风靡电视荧屏

(新快报记者 谢培)电视剧这个圈子说白了就是电视剧市场,属于商业范畴,影视公司.煤矿老板持币待购,一旦嗅到了普罗大众爱看.电视台愿买.广告商肯投的题材,自然是钞票齐出,剧组齐立. 如今在电视剧红海内挣扎得最厉害的莫过于"谍戏":横店影视城内某个场景,一天内有五个剧组在等时间拍摄,这五部全部都是谍战戏:某个女演员演谍战戏有了观众缘,立马有4个剧组同时安排她"潜伏".据称现在在拍的谍戏多达60部!最少最少也已经超过20部了,其中鱼龙混杂,不乏烂片--我就纳了闷了,难道就

《黎明之前》五大卫视联播打造高知谍战剧(图)

<黎明之前>剧照 本报讯 谍战情节剧<黎明之前>昨晚(10月11日)登陆北京.东方.云南.重庆.深圳五大卫视,这部由林永健.吴秀波.海清领衔出演的谍战剧在情节上颇有美剧<24小时>的风格,主创誓言打造高知谍战剧典范. 电视剧<黎明之前>讲述由吴秀波扮演的卧底刘新杰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个月惊心动魄的间谍生活,他和林永健饰演的国民党第八局局长谭忠恕的兄弟情,他与海清饰演的顾晔佳不得已而为之的男女之爱,都是这部戏最重要的看点.而从情节上看,<黎明之前>也

新京报:细节决定谍战剧的一切借来的枪打不响

[电视笔记] 谍战剧火了,各种同题材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欲与<潜伏>试比高.同为龙一编剧.姜伟导演的作品,<潜伏>是潜进了人们心里,<借枪>却是"借来的枪打不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细节决定着谍战剧的一切.看到穷困潦倒.当卖一空的熊阔海还穿着白绸睡衣的时候,观众已经可以确定,不必再浪费自己的时间了.同样很难理解的是:同为共产党在天津的情报人员,<潜伏>里余则成可以从一盒火柴.一个脚印判断出当时的情况,这位熊阔海先

谍战剧“井喷”观众腻歪导演:谍战概念弱化

<借枪>海报 翻过2010年,忽如一夜春风来,谍战剧"井喷". 今年上半年,多部重磅谍战戏接连推出:<风语>.<借枪>.<风声传奇>.<青盲>.<旗袍>--几乎是清一色的大制作.全明星,占到了卫视全年"江山"的三分之一. 这么多谍战剧扎堆,是否会给观众带来审美疲劳? 电视台:未到穷途末路时 SMG影视剧中心负责采购的副主任陈菲告诉记者,这几年来,谍战剧无论是产量还是播出量均有明显上升,她表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