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与持续热议和不断的负面消息走势相同,Uber的扩张步伐从未间断。
iDoNews 专栏 12月8日 精选 ( 微信号 iLoveDoNews )
尽管最近负面消息缠身,Uber的价值丝毫没有收到影响,刚刚结束的第二轮融资依旧是12亿美元,但估值却从上轮的">200亿美元,一跃上涨为40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Uber的估值已经超过Twitter、LinkedIn以及特斯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硅谷新“贵”。
Uber在上周的波士顿听证会上有惊无险,躲过一劫。数小时的讨论,没有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果。讨论的重点在于Uber的数据安全问题。乘客和司机的数据是否会被用于其他目的,Uber是否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唯一的结论是打车软件还需要更多的讨论。当然数据安全这个所有互联网企业共同面对的风险不可能这么快就有定论。
这件事源于公众对于Uber“God View”的不满。God View指的是有些Uber的员工可以看到Uber用户的个人信息。不仅是基本信息,Uber员工还可以看到这些用户的实时行动。也就是说,Uber的员工有权限监视在线用户的行动。
除了信息安全以外,Uber的麻烦也不少。Uber司机持续不断的举行抗议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内容:
1、Uber 软件不能让司机准确获得信息:有的时候由于提供的信息不准确,Uber司机需要浪费许多时间与顾客沟通具体的位置信息,甚至影响交易;
2、需要不断支付固定成本:Uber司机每周用于带有导航装置电话的租金就要10美金;
3、更重要的是Uber抽成太高,Uber从用户支付的费用中要抽取20%的中介费;
4、最后一条饱受诟病的则是Uber没有制定明确的消费政策:这个问题在美国这个“小费”国家尤其突出,几乎任何人工服务都需要征收小费,Uber司机却成为了不被“尊重”的劳动。
与持续热议和不断的负面消息走势相同,Uber的扩张步伐从未间断,目前已经扩展至51个国家。对于这种扩张速度和吸金能力,有些科技评论将2014称为Uber年。
对于当红炸子鸡,总有些人唱红,有些人唱衰。不可否认的是,由于Uber一方面给乘客带了方便,提升了乘车体验并节省了开支,另一方面创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许多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更重要的是Uber即将要成为既Google、Facebook之后又一个数据帝国,多少人对这块土地虎视眈眈呢!
(作者雷婷,首发至iDoNews专栏,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