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离开了信息化,大数据就是为他人作嫁衣

12月8日,中国(廊坊)大数据产业周大数据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在廊坊开发区召开。与会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在新的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应该具备数据意识、数据思维、数据行动。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生活、生产和社会等各个环节都在被数据化,这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并且谁的数据化程度高,在未来的竞争中谁就占优势。

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在会上做了《大数据时代的思维转型》的报告,跟大家分享了大数据的价值所在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方式,以下是根据会议速记整理的干货(内容略有删减,小标由编者添加)。

大数据究竟有什么价值?

韩亦舜:今天中午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在饭桌上聊,大数据能干什么?甚至有人在问,大数据是不是政府的事,是不是哪个产业的事?其实都不是,大数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大数据的价值可以分成三类,当然这仅仅是从其中一个维度来讲。

第一,总结过去。我们今天的很多历史资料并不完整,利用大数据,可以把这些碎片化的资料、信息融合在一起,发现一些新的规律。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价值。

第二,优化现在。在座的有多少来自企业的人?我指的是传统产业,大数据产业不算。我认为应该有更多的人来自传统产业,探讨一下大数据能为传统产业做什么。

近年来,诸如零售业、旅游业、新闻出版产业、金融服务业等产业发生了很多改变。结合大数据,可以让我们把事务看得更清楚、更明白,把今后工作方向预测得更准,把现在优化得更好。

第三,预测未来。人类很多紧张、很多恐惧都是对未来不确定性导致的慌张。也有人说,大国有90%以上的事情可以预测。小到预测一下雾霾,提前做一些应对;大到整个京津冀,确保顺利地按照我们的预计发展。这些依据是什么?依据都应该是数据,只有数据才能把这些说的更透彻。很多讲人工智能的人都说今后人工智能可能超过人类,也有人说不大可能。我们不去纠结内容,我们只是想说用了大数据有可能让我们比过去把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更好。

大数据时代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

首先,应该具备数据意识。我现在总是把很多事情和数据连在一起,比如我想知道在座的有多少来自企业?我指的不是大数据企业,不是帮助企业挖掘数据的乙方,而是真正有数据、想挖掘数据的甲方。

怎么样才能把大数据用起来?我知道全国有很多地方建了数据中心,但是和设想的规模都有差距。说明了建数据中心的环节容易,但是真正把大家手头的数据用起来,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还是挺难的。

今天大家戴一个手环采集一部分信息,就能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但是那只是人的很大部分信息中的很小一块。企业也是一个生命体,企业也应该用数据来描述。用数据把一个企业描述的活灵活现,这就是一个方向。

第二,要有数据思维。通过数据思维,把新的有价值的信息都囊括进来。

第三,决策不再单凭经验。哪有经验,哪就有大数据。如今很可能有机会,让我们把相当一部分经验数据化,以供我们更科学、更有依据地决策。

第四,数据行动。任何行动都要依据前面的意识、思维、决策,把工作做好。

把这些串联在一起,就是在新的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

数据能为企业的生意带来什么?

在座的很多是来自企业的,做企业的核心是什么?无非就是开源和节流。这和数据有什么关系?开源可以是新的生意、新的客户,节流可以是挖掘内部的潜力,也可以是提高总的资源的利用率,这些都和数据紧密相关。决策依据都是数据,一切都是要拿数据来说话。数据的基础是信息化,离开了信息化,大数据基本上是为他人作嫁衣。

开源是希望发现更多的客户。当我给你一团漆黑,没有任何信息的时候,谁也说不出来是什么。一个美女揭开面纱以后看得清楚,但是也仅仅知道她是一个洋人,金发碧眼,穿了一身华丽的衣服。今天在座如果是传统产业的,我想问,你们对客户了解吗?现在的客户对你们现在提供的服务感到怕满足吗?你对这个有所认知吗?大数据有可能帮助大家去找到新的客户,去挖掘他们还没有满足的需求。

多维评估避风险,这是节流的一块。比如今天有一波人到银行来了,进银行的时候我们认为他们都是一样的人,但是用银行的各种标准来衡量:能不能抵押、有没有其他稳定的收入……结果会发现这一波人有的是可以发放贷款的,有的人确实不合格的——过去就是这么做的,有很多中小企业拿到贷款的过程就是这样的。

现在大数据时代来了,我们可以有一个新型的“眼镜”,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一波人,就会发现这里边有的人原来合格,但是将来被淘汰的可能性很大,得早点注意他;又发现另外一些人原来不能给他们贷款,但是在新的标准下,在新的维度下,也是靠谱的人,是可以贷款的。这样就基于我们对客户更深层的了解,出现了节流和开源。

过去这段时间有什么样的企业被改变了?“双11”对于个人,手一哆嗦就把钱花出去了。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要层层决策。慎重不是坏事,但是传统产业的人要有这个意识,借鉴别人在做什么。

举两个例子,先讲滴滴,大家看到了现在滴滴提供的出行方便,但是滴滴背后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预示着还有什么样的机会在里面?我觉得滴滴是利用了改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把大量社会中存在的浪费利用起来了。滴滴产生以后,出租车并没有增加,用户体验在改善,出租公司的收入也没有减少,看上去不是一个零和的游戏。几个参与者都从中获利了,利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视而不见的浪费而来,大量的精准营销都有这样的机会。

我们去山东一家叫红领的服装企业做过调研。去过红领的人觉得他的信息化做的好,在服装产业已经一片红海的时候,他居然能够生存得还不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满足了很多个性化的需求。过去到商店里按号买衣服,大小不合适,今天从我这儿领的是量身订作的。我问过他,你成本肯定会增加。他说没有错,量衣、裁衣方面成本会增加,但是后面的的成本会减少。红领每下线一件衣服,都是有主的,甚至可以在下单的时候就把钱收上来,对一个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秘诀仅仅在于他关心客户,为客户提供还没有被满足的服务需求。

把整个产业链打通以后,就会发现有些原来在产业链上是别人的利润,但由于你把供应链条缩短,成为了你的利润。这些都会在大数据思维下给我们一些思考。

大数据带给产业转型什么挑战?

今天在中国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事情都是要么急急忙忙的干,要么不想干。这跟我们习惯性的思维有关。

第一个,挑战流程。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关过不了,也会导致大数据实施有问题。过去做ERP的时候有一句话:做ERP找死,不做ERP等死。今天大数据也有这样的情况。红领是从传统产业转过来的,他们用了十年时间才把自己从一个跟大家差不多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不同于行业的新企业。

再一种,挑战机制。今天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还说红领这个例子,这件事不光是在国企做不了,在民企如果不是老板强推,也做不了。那个老板说是的,他自己带着跟他创业的那帮人经过十年的磨炼,才实现了转型,实现了流程的改造。这里面要反思原有的机制是不是错了?是不是应该允许这些有大数据思维方式的人去做?来自机制的挑战很大。

第三种,挑战实力。有时候做转型会流血,甚至是休克。但是你一定得做,因为今天你不做,你的对手做了,你可能会被他远远甩在后面。因为今天这个社会,变化太快,在大数据的助力之下,发展速度完全不一样。要做好这种思想准备,但是还是应该充满信心的迎接这些挑战为好。

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怎么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数据怎么用,我来提几个建议:

第一,不必拘泥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怎么定义的、你做的是不是大数据,都不用管,把现有的数据用好就行。昨天晚上和京沪高铁的领导一块聊起来这个话题,他们现在就在用。他问我是不是大数据,我说不用去定义大数据,只要你在用就好。他其实管的只是高铁从北京到上海这一段,但如果每个座位能够创造的价值提高了,那就是效益。他只需分析怎么样优化票、怎么样让上座率高、怎么样再有点附加的服务,这些都是在用数据在做决策,至于是不是大数据,倒不必拘泥。

第二,今后在采集数据的时候应该更加改善现有数据的质量、价值密度。因为大数据与其泛泛的去找那些比你相关性不大的数据,或者要深度挖掘才能找到弱相关的数据,不如用好现在手上跟自己强相关的数据。

第三,留意其他维度的数据。比如银行已经知道自己的客户用什么方式来归类了,哪个该贷,哪个不该贷。如果你认为按照这个标准持续下去就行了,不贷就不贷,贷了就贷了,死了就认倒霉了。但是不应该是这个态度,应该接受其他人的意见,让其他人帮助我在其他维度上思考客户,找出一些问题给予改善、解决。这就是数据的价值,或者大数据的魅力。

最后跟大家分享十个字,结束我今天演讲的内容:

大视野。我们把它称之为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思维第一个就叫大视野,红领就是大视野,别人只看到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时候,他把全产业链都想透了、吃透了。

多维度。当一个企业在有限的纬度已经做了他该做的事的时候,不妨想想其他的方面能不能增加他的利润。

言之有据。今天你们填写各种数据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慎重想一下,你贡献的数据是不是真正有依据的、正确的数据。不然的话路依然会走偏。

今天在座的如果关心大数据的发展,带这十个字回去在你们的生活、工作用起来,你们回去就可以跟别人说你们是有大数据思维的人了。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5-12-12

时间: 2024-09-15 00:26:23

【观点】离开了信息化,大数据就是为他人作嫁衣的相关文章

观点:开源软件 大数据时代的最佳选择

在过去的12个月当中,大数据浪潮席卷全球各个领域.即使是最大的机构也缺乏基础设施.工具以及方法,这直接导致了企业缺乏从大数据中有效的提取关键数据并转换为洞察业务的能力.但现今大数据的世界正在发生变化.对于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海量的开源软件和低成本的硬件组合大大降低了大数据处理系统的门槛. 简单的说,开源解决方案允许组织在短时间内将集群发展到成千上万台服务器的规模,以便更好地支持大数据的服务.并且只需支付所用资源的开销.而以下几点也充分说明了开源软件是大数据时代最好的选择. 1.包含众多的大数据

观点/正确判读大数据 物联网命脉

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来临,背后推手是庞大的实时数据,根据IDC估计,光是去年全球所产生.收集和复制的资料总量高达16.1ZB(十亿兆字节),且继续呈十倍速成长,预估到2025将暴增至163其中有20%自物联网.惟这些许多数据需配合实时判断,一旦出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我平常除了待在美国加州的办公室,也经常往返不同城市,拜特斯拉(Tesla)的自动驾驶功能之赐,与其说是"开车",我现在其实比较常"搭车".做为车联网的一员,我的特斯拉每天都透过实时数据不断学习. 举例

10个观点 指引大数据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讲的是10个观点 指引大数据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大数据的"炒作"期从2013年慢慢步入成长期,2016年大数据产业还在经历蜕变.而16年也是大数据产业规模明显增长的一年.技术与应用的创新,政府需求的推动,行业应用大热都在这一年显而易见. 2016年底工信部正式发布<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的提出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崛起指明了方向.其中规划目标到2020年,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建设10-15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创建一批大数据产业集

全世界抢搭“大数据”列车 错过再等500年

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6月29日 北京消息:据大数据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大数据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已经全面渗透.大数据行业在各领域的发展应用也已经蔚然成风,大数据应用就如同拥有核聚变动力的极速列车,将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旦错过,就将再等500年-- 在此背景下,即将于7月14-15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16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作为搭乘"大数据"机遇列车的进站平台,将有来自大数据应用各领域的行业领袖.专家.企业高

阿里集团刘冰:未来的时代是大数据时代

文章讲的是阿里集团刘冰:未来的时代是大数据时代, 7月23日上午消息,2015中国互联网大会之国际互联网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冰在现场做了主题的演讲. 刘冰表示,未来的时代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就像魔方一样吸引着人类,相信在未来.在中国会产生100个.1000个.甚至10000个超越阿里巴巴的公司. 在其看来,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互联网是基础设施,大数据是战略资源,云计算是核心竞争力. 以下是刘冰演讲全文: 尊敬的卢秘书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

全世界抢搭“大数据”列车错过再等500年

据大数据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大数据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已经全面渗透,大数据行业在各领域的发展应用也已经蔚然成风,大数据应用就如同拥有核聚变动力的极速列车,将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旦错过,就将再等500年-- 在此背景下,即将于7月14-15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16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作为搭乘"大数据"机遇列车的最佳平台,将有来自大数据应用各领域的主管领导.行业领袖.专家和企业高管共同出席,从全球视野与本地实践出发,共同

透析国家安全视野中的大数据发展问题

近年来,我国所面临的外部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高度关注国家安全问题,成立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并由党的总书记亲自担任主席,确定了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亲切接见了全国国家安全机关总结表彰大会代表,组织编写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使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充分彰显,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精神上为之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大数据中的因果关系及其哲学内涵

"大数据"(big data)概念最早出现于<科学>杂志刊载的<大数据的处理程序>(1998)一文,此后<自然>杂志于2008年9月出版"大数据"专刊,短短十数年,"大数据"浪潮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和让人始料未及的方式袭来.大数据一方面对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又给因果概念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整体观照.作为一种信息存在方式,大数据中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问题的错综交织,成为当前需要面对和思考的

旁观之大数据 从知识产权说起

我现在从事的是知识产权工作,接触的也是专利数据较多,之前在工程设计院接触的也都是工程数据,不会算法,也不懂存储.所以今天我可以以第3视角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大数据,仅代表个人观点,见识有限,欢迎大家一起学习讨论. 现在的大数据研究更偏向于可以直接间接归纳整理的运算逻辑数据.实际上很多存储在网络里的有价值的文献数据的利用也刚起步,包括了视频,音乐,文章等.这些数据的价值会随着国内版权意识和专利权意识的提升而越来越扩大化. 文献数据本身价值来源于原创性和基础性.成果做到尽可能多的独立原创,又能被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