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90后的思维模式与他们的上一代人群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就要求企业主在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活动时,需要用完全不一样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这篇文章或许对企业主有一些帮助。最近,我接收了一名来实习的90后小朋友。为了测试一下水准,我给了她一个可大可小的任务:组织一群她的小伙伴儿,对国内各家以兜售生活方式为主题的“逼格电商”进行购物体验,交给我一份体验报告。我开了一张单子给她,上面是这一段时间以来我和我的朋友们、包括媒体公认的此类模式中的佼佼者。收到她的作业那天,我打开制作的怪漂亮的PPT,一页页翻动,看到一半时,已经忍不住倒吸凉气、抓起电话对着一位著名风险投资人八卦:你肯定想不出来,你知道90后是怎么评价某某品牌的么?然后,就是两个70后老家伙在电话两端各自充满自我怀疑的唉声叹气。比如,他们体验了向来以逼格高著称的某海派美学电商,这个品牌一向将“有爱的商品”打造成自身一个鲜明的标签,但是小朋友的评价是:这是“卖爱”,而不是 “有爱”!而对于另一家70后心目中的文艺圣地,他们的评价则是:充满了老男人式的紧绷的无力感!总之,我提供的清单上的品牌,无一不惨遭毒舌,要么就是没有爱,要么就是不好玩,总之,所谓的高逼格就是另一种说法的:无!力!感!而在这之外,他们也选出符合90后心目中体验最佳的国内外电商品牌推荐给我,说实话,作为一个非常关心这个话题的人,我一个都没听说过。打开一个个链接,扑面而来的混乱感、嘈杂感搞得我晕头转向。我面对他们的推荐,也点评了几个关键词:乱糟糟、可参与、有彩蛋。最后,当我们坐下来,一项项去交流感受的时候,我深深的被他们的真实和自信打动了,这就是两个代际之间的巨大差异:对于70后来说,我们的体验首先是受到审美需求的驱动的,而审美必然是需要距离的,因此,70后才会把“逼格”挂在嘴边,在我们心目中最美的往往是最触不到、远远挂在在天边的那些人或物;而对于90后来说,刺激他们消费欲望的头号驱动力则是“参与”,对品牌的需求是好玩、可玩,甭管三七二十一,先让我一头扑进怀里玩闹一番再说。总之,你若端着,我就无感。在那之前,作为一名管理顾问,我已经无数次的和各公司的高管们一起吐槽,虽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眼下的后浪们也太不好管理了:特别是85后和90后的自我中心、情绪化、不合群、物质主义、缺乏远见,等等等等。直到这个瞬间彻底击中了我:打住,也许事情并不是像我们所吐槽的那样简单?早在1970年,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就已经在《代沟》一书中这样写到——即使在不久以前,老一代仍然可以毫无愧色地训斥年轻一代:“你应该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我曾年轻过,而你却未老过。”但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却能够理直气壮地回答:“在此刻这个世界上,我是年轻的,而你却从未年轻过,并且永远不可能再年轻。”米德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前喻文化,即所谓“老年文化”,是数千年以前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事实上也是一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中,整个社会的发展十分缓慢。人们根本不可能设想自己的生活能和父辈、祖辈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在他们眼里生活的意义是既定的,前辈的过去就是他们的未来。因此,老人是整个社会公认的行为楷模,当然更是年轻一代的行为标准。老一代传喻给年轻一代的不仅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还包括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以及简朴的是非观念。与此相连,就构成了前喻文化能够得以保持的两个基本条件:缺乏疑问和缺乏自我意识。人们都把他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视为是理所当然的。这种纵向、单向、封闭的文化传递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排除了反叛和变革的可能。并喻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它发端于前喻文化的崩溃之际。由于战争失败、移民运动、科学发展等等原因,使得先前的文化传递中断,文化体系被迫“开放”,从而使年轻一代丧失了现成的行为楷模,他们只能根据自己切身的经历去摸索和创造,只能以在新的环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同辈间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后喻文化,即人们所称的“青年文化”,这是一种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传递过程,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如果说在前喻文化(即传统社会)中,社会化的对象是社会中尚未成年的个人,那么,后喻文化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反向社会化”。“在这一文化中,代表着未来的是晚辈,而不再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无需成为专家也会明白,此刻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被科技进步所震荡的全新时代,一个必须也只能是后喻文化的时代。特别是中国社会,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一场罕见的高度浓缩的变革历程,从整体上来看,我们从农业文明瞬即进入工业时代,然后,几乎仅仅在十年间,就迎面遭遇互联网时代的对撞。对撞之中,技术成为最大的变量,所谓变革与进步,往往是以某一领域技术的更替为标志的。而在理解、接受和掌握新技术方面,在这个“阅后即焚”的时代中,年长者的经验不可避免地逐渐丧失了传喻的价值。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之海的形成,全人类的文化传递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英国普特茅斯大学的汉弗莱将此概括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就是说从任何一点,都可以扩展出无数的信息链接,颇似佛教中所喻的因特罗网。在这张无边大网中,我们都成为一名“时间的移民”,进入了时代的新大陆,不断被新生事物所冲击,而这种冲击却激发了年轻一代前所未有的活力,因为,他们是新时代如鱼得水的原住民。在时代发展的剧变面前,“时间移民”的不忍舍旧和“原住民”唯恐失新的矛盾,不可避免地酿就了全球性、全体性的代际对立与冲突。对于大多数完全竞争领域的中国公司来说,他们将会在未来的几年持续面临的变数是:90后正式进入职场,85后成为职场主力。也就是说,我们将不得不着手于解决和适应全球范围内最为复杂的代际冲突。因此,带着用人类学启发管理学的好奇,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试图展开一次针对85后职场人的浸泡式研究,我在微信上建立和加入了若干由85后组成的群组,在线下则和85后一起打球、吃饭、喝酒、跳舞,义务担任他们的职业顾问倾听他们的烦恼,无耻的打听他们的情感隐私了解他们的情绪,试图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对他们的全息认知。当然,这一过程并不够严谨和科学,因此我称之为“伪田野调查”。为什么选取85后职场人作为研究对象呢?因为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社会中,22岁至30岁之间的一代人具有更强烈和明显的共性特征。而22岁以下的人们大多数还在校园,其行为模式尚不稳定,30岁以上的人群则几乎都是跟我一样的“时间移民”。其实,无论是迷惘的一代还是任何一代,每一代人都在试图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而在85后身上,由于过去三十年中国社会中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颠覆,他们建立存在感的坐标彻底变了。此时,听到收音机里传来QQ最新的广告语:“我想要的,现在就要,因为,我,不耐烦。”腾讯真不愧是对年轻世代理解最深刻的一家公司。
90后的品牌观:你若端着我就无感
时间: 2024-10-10 06:12:08
90后的品牌观:你若端着我就无感的相关文章
谁说90后都是脑残粉,还能不能一起玩耍了?
摘要: 很多人一想到90后,脑海里面立马就会浮现出杀马特.洗剪吹这样的形象,但事实上90后们或许真的是被过度标签化了. 他们作为用户,正在展现出强大的消费力.他们作为创业者,也 很多人一想到90后,脑海里面立马就会浮现出杀马特.洗剪吹这样的形象,但事实上90后们或许真的是被过度标签化了. 他们作为用户,正在展现出强大的消费力.他们作为创业者,也逐渐开始出现在创投圈的聚光灯下.但对很多人来说,90后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他们未必理解.即便是周鸿祎.张朝阳这样的大佬,在对话中遇到这个问题也有些困惑. 昨
90后们或许真的是被过度标签化
摘要: 很多人一想到90后,脑海里面立马就会浮现出杀马特.洗剪吹这样的形象,但事实上90后们或许真的是被过度标签化了. 他们作为用户,正在展现出强大的消费力.他们作为创业者,也 很多人一想到90后,脑海里面立马就会浮现出杀马特.洗剪吹这样的形象,但事实上90后们或许真的是被过度标签化了. 他们作为用户,正在展现出强大的消费力.他们作为创业者,也逐渐开始出现在创投圈的聚光灯下.但对很多人来说,90后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他们未必理解.即便是周鸿祎.张朝阳这样的大佬,在对话中遇到这个问题也有些困惑. 昨
90后CEO余佳文的逗逼创业论:让员工自己开薪水
90后CEO余佳文的逗逼创业论:让员工自己开薪水 时间:2014-12-02 13:26 来源:金错刀 作者:金错刀 90后CEO余佳文是一个挺有趣的人,很大嘴,也很逗逼. 超级课程表这个产品还不错,最关键是,通过这样一个人,我看到90后的创业观的确很不一样,也值得70后.80后思考,他们是这么看人性的: 1.产品观:别做太多的功能.说起来容易,70后还是比较贪婪. 2.营销观:如何抓住年轻人的用户传播心理.用户传播的心理有两种:一种是收藏,比如超级课程表会发一些四六级资料,很多用户会转发,用户
土豆网对话琼瑶:75岁与90后只有一段爱情的距离
若问世间"幸福"为何物,从事创作50载的琼瑶,以"琼"式浪漫讲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完成了我今生最完美的一部戏<花非花雾非雾>".在近日土豆网举办的<花非花>独播发布会上,75岁高龄的琼瑶与土豆 网友玩起了时下流行的"快问快答".虽然已年过古稀,但琼瑶仍保持着90后的年轻心态,为<花非花>打出"专为90后定制纯爱大戏"的创作初衷.琼瑶,自此不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成为了一个&
用户研究:如何研究90后网民形态
上篇文章一经发表(90后的用户形态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今天群里一位华为的同学提意见说,"分析的过程是有帮助的,不过感觉不够深入".于是有了这篇90后用户形态研究(第二期).这一篇将试图从大量的事实数据案例中,寻找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群体的依据. 什么是90后?90指的是90年代.90后说的就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与其他年代出生的人不同的是90后更具有青春的朝气与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正日渐成为社会的主力军.为什么要关注90后?按90年出生的来看,2010年他们已经即将迈
泛90后是专指出生于86年至95年间的这类消费人群
泛90后是专指出生于86年至95年间的这类消费人群.这类消费人群的基本特点可以用9组词来概括:规模大.信心高.学历高.就业压力大.购房压力大.赡养压力大.购物前看评价.不盲目追崇西方.更注重相关性. 规模大 泛90后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可观的消费贡献能力.首先从人口结构来讲,泛90后大概占据了17%的人口结构,这些消费者目前对零售的贡献是15%,到2020年,这群消费者对零售的贡献能达到35%. 信心高 泛90后拥有较高的消费信心指数,此指数略高于总体人群,这源于对个人经济状况的较好预期和较高的
90后用户形态研究(第二期)
篇文章一经发表(90后的用户形态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今天群里(用户体验QQ群:32310781)一位华为的同学提意见说,"分析的过程是有帮助的,不过感觉不够深入".于是有了这篇90后用户形态研究(第二期).这一篇将试图从大量的事实数据案例中,寻找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群体的依据. 什么是90后?90指的是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6333.html">90年代.90后说的就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与其他年代出
90后是备受诟病的一代
曾经,90后是备受诟病的一代:生活贪图安逸,工作眼高手低,外表非主流,无尊卑没礼貌,疏远父母,朋友圈混乱--而最近关于90后的正面声音却逐渐增多:他们独立创新,真实自信,有想法有干劲--尤其是随着一批90后创业者的涌现,大众忽然间对90后态度来了180度的大转弯. 不论是褒是贬,90后依旧是一个被"标签化"的群体.那么真实的90后到底什么样? 在9月3日2014百度世界大会分论坛上,百度CBG(用户消费事业群组)发布了一份<90后洞察报告>,该报告由百度CBG联合百度数据研
李宁换商标:招惹90后
旧标瓶颈:旧的标识和广告语一直被质疑模仿耐克,缺乏独特的品牌基因,消费群体老化. 新标主张:为90后大胆变革,塑造更时尚.更国际化的新李宁(专栏)形象. 第三方观察:李宁的新标是否完美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借助换标为李宁注入新的品牌基因.做了太久耐克.阿迪达斯的追随者,李宁突然想"招安"90后,必然会对旧有客户群体形成冲击. ■文/本刊记者 陈志强 一边是面对90后年轻群体的全新出发,一边是对创造于1982年的李宁交叉动作的回归演绎,用更陌生的概念去俘获更年轻的群体,李宁的换标从一开始就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