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监管靴子将落:划归银监的现实逻辑

摘要: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P2P行业监管的靴子已经缓缓落下。日前据媒体报道,P2P网络贷款将被视为类信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而就在去年底,被称为影子银行基本法的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P2P行业监管的靴子已经缓缓落下。日前据媒体报道,P2P网络贷款将被视为类信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而就在去年底,被称为“影子银行基本法”的107号文对网络金融活动监管的措辞还是“由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办法”。

  截至目前,银监会并无正式表态,也无正式文件公之于众。鉴于美国P2P平台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注册申请,中国如果真将P2P划归银监会监管,一些业内人士有出乎意料之感。但笔者认为,将P2P划归银监会,而非像美国一样让证监会主管,有其现实逻辑和法理依据。笔者呼吁监管层针对不同展业模式采用不同监管标准,不“一刀切”,并将P2P平台早日纳入征信系统。

  首先,中美两国证券概念大相径庭。以美国P2P监管为例。2008年,美国SEC认为当时的P2P平台发展的历史还很短,风险不确定,且并无 其他 更有针对性的监管体制来控制风险,因此将P2P发行的凭证纳入证券的范畴。此外,美国P2P的监管除了SEC,还有G AO (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C FPB(金融消费保护局),各自侧重从不同方面监管。这同我们以央行为主、多部门协调管理的思想如出一辙。

  在美国,P2P平台之所以向SEC提交注册申请,是因为SEC将P2P平台出售的收益权凭证视为有价证券。而美国对于证券的理解自上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以来一直比较宽泛,所有的票券都是证券,除非额外认定为非证券。常见证券类型有20多种,并且不断更新,外延逐渐延展。

  中国的情况略有不同。我国证券法第二条对证券的定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以此为基础理解证券,则难以将P2P划入中国监管部门所认定的证券定义。由于中国证监会关注力主要集中在以股票为主的资本市场,对于P2P即便想要监管,目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中国两国的P2P模式南桔北枳。在中国,业界一般将互联网金融业态大致划分为三个范畴:支付(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借贷(以P2P、阿里小贷为代表)和股权融资(以众筹为代表)。以此看,主流舆论已将P2P视为类信贷业务。

  与美国纯平台性质的P2P商业模式不同,国内许多P2P平台直接保本保息,以承诺固定回报方式吸纳资金,建立资金池,并自行将募集来的资金投向借款人,利润来源源自利差收入,放贷对象也并非由投资人选择,采用了“类银行信贷”的运作模式,因此将P2P划归到银监会,从现实上看并无不妥。

  事实上,银监会较早即开始对P2P行业进行关注。2011年8月23日,银监会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这份《通知》提示了P2P平台的七种风险,严防人人贷中介公司帮助放款人从银行获取资金后用于民间借贷,防止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总体基调偏负面。当时,P2P平台属于新生事物,银监会的主要用意是对银行体系进行风险提示。如今距离这份《通知》下发已近两年半时间,银监会一直密切注视P2P行业,并参加针对互联网金融的联合调研。

  银监会监管覆盖的机构,绝不仅仅局限于银行。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汽车 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主要由银监会非银部承担。因此,在对从事类信贷业务的非银行机构的监管方面,银监会已积累了成熟的经验。

  对于规范的P2P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既盼监管早日来临,也怕监管一管就死。行业内的从业者良莠不齐,监管的最终落地将使行业准入有了依据,可以有效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发生。一旦银监会出台具体的行业管理办法,给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及股东资质,P2P行业将摆脱长期以来为人诟病的“三无”状态(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呼吁监管层认清P2P模式的本质,不应比照银行而采取“存款准备金”缴纳式的一刀切监管,应针对不同的展业模式,采用不同的监管标准,在风险基本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鼓励创新。央行有关负责人在两会期间再次做出表态,会根据风险外溢性的不同,对互联网金融采取不同的监管办法,总的原则是“鼓励创新发展,规范和完善监管”。

  比如,P2P平台中有些是自身并不介入交易的第三方公允平台,也有一些是吸收客户资金、然后以平台名义向借款人放款的平台。以上两类机构,风险的外溢程度不同,不宜采取相同的监管模式,不宜制订相同的入门门槛。

  去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人民银行牵头,成员单位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管局。笔者认为,划定监管部门,并不意味着日后便由银监会单打独斗。一些对行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的配套制度,还需人民银行等各部门参与制定。比如,IC P备案制中有可能就会由工信部制订互联网金融的专属ICP备案,以提示消费者。

  征信是金融业重要的基础设施。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风险评估仍需遵循金融的基本规律。目前P2P平台尚无法直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导致平台无法获知借款人多头负债的情况。希望央行制度设计和行业先行探索能有机结合,将P2P平台早日纳入征信系统。

  建立行业统一的数据统计和信息共享制度也至关重要。应结合P2P行业特点,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和报表体系,早日形成行业统一的信息统计系统,将P2P的业务总量、机构数量和风险状况纳入监管层视野,并实现行业共享,及时向社会发布。

  笔者认为,P2P行业监管,管好三方面即可:一、信息披露透明。二、资金流向安全。三、产品结构合法。其余的交给市场去决定。

  客观地说,银行与P2P在客户资源上会有一部分重叠和竞争,但双方的关系并不是零和博弈,且从运作模式和经营风险来看,两者差异也较大。笔者希望,如果正式纳入监管,银监会能将P2P平台视为金融服务供应商之一,对银行与非银机构不因亲疏不同而区别对待,则对中国小微企业及个人融资乃至整个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发展都将居功甚伟。

时间: 2024-07-28 20:29:03

P2P监管靴子将落:划归银监的现实逻辑的相关文章

银监拟定P2P准入门槛为3000万元,杠杆限制业内反弹较大

银监会对于P2P的监管细则要比业界预期的更严.昨日,南都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上周三,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召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几个P2P主要地区的省金融办.行业协会召开有关P2P监管细则讨论的闭门会议. 一位知情人士对南都记者透露:"普惠金融部拿出了一份较为完整的P2P监管文件."据其透露,文件对于P2P的监管已经形成具体的条文,不仅与市场预期的监管对P2P提出了千万级别的注册资本门槛限制,更有超预期的要求---会议提出对P2P必须实行杠杆管理."会上提出或参照担

银监会填补P2P监管真空 行业清理在即

P2P行业不断爆发的恶性事件,让央行和银监会如坐针毡,虽然央行在3721.html">2014年初的内部会议中定调"向行业学习,不急于出台成文监管文件",但势态的发展已经超乎监管层的预期,监管措施如箭在弦,不得不发. "银监会将如何监管P2P?"这是4月21日以来,P2P全行业都在猜测和谈论的话题,这不仅关系到P2P行业的未来,更直接的影响是,它将关系到每一个P2P平台的生死存亡. 从当天银监会的表态来看,监管层关注得最多的是行业出现的非法集资等违法

P2P监管细则:底线监管原则+行业准入制度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见习记者 张烁 北京报道 越来越多的P2P平台跑路事件已经让监管机构坐不住了. 在近期的"2014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季谈"上,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李志磊再度就P2P行业的监管问题发表了意见. 除了明确P2P的信息中介定位和禁止资金池操作等底线原则外,李志磊还透露,监管层可能将对P2P的注册资本金.借贷业务的资金规模.P2P从业人员的背景.P2P企业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出规定.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

P2P监管法律或于下月出台

法制晚报讯(记者 刘靖宜) P2P行业发展至今,一直被冠以"监管缺失"的标签,平台跑路,虚假宣传等负面事件层出不穷,"求监管"的呼声频频见诸媒体.近日,在千呼万唤下,监管层似乎终于要出招了.多方权威消息显示,P2P监管将在年内落地. 记者调查发现,P2P平台在四季度将迎来刚性兑付高峰,监管落地.坏账考验下的市场或将经历一轮洗牌. 监管落地传闻频出 近日,频频传出的P2P监管即将落地的消息,引发业内震动.多方权威消息显示,P2P监管政策或于年内出台,且极可能是10月份

王岩岫提出P2P监管思路 定位信息中介

安卓 9月27日,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在参加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3721.html">2014年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时阐述P2P监管的十个思路. 他特别强调,P2P机构不是信用中介,信用中介要承担信用风险,也不是交易平台,而是信息中介."P2P是为双方的小额借贷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应当清晰其业务边界,应与其他法定特许金融服务进行区别."他说. 今年以来,尽管媒体报道P2P被划归银监会创新部监管,但银

P2P监管细则呼之欲出:底线监管原则+行业准入制度

越来越多的P2P平台跑路事件已经让监管机构坐不住了. 在近期的"2014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季谈"上,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李志磊再度就P2P行业的监管问题发表了意见. 除了明确P2P的信息中介定位和禁止资金池操作等底线原则外,李志磊还透露,监管层可能将对P2P的注册资本金.借贷业务的资金规模.P2P从业人员的背景.P2P企业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出规定.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除了一贯坚持的底线监管原则之外,银监会正在尝试对P2P行业设定一定程度

银监会牵头研究P2P监管 适当提高小微企业股权融资比例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昨日在博鳌亚洲论坛表示,应适当扩大非信贿a href="http://news.pedaily.cn/industry/金融/" target=_blank>金融服务,适当提高股权融资比例〿/p> 同时,他还表示,需适度监管互联罿/a>金融,银监会今后将给定一些基本的最低的条件.门槛〿/p> 阎庆民表示,2012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包括"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放贷还是中介?P2P监管再引争议

本报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当银监会P2P监管出台经历倒计时的时候,央行征信中心的副主任王晓蕾却提出了极具颠覆性的言论,"就我个人而言,更倾向认为P2P公司应该是放贷机构,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中介,因为其中涉及到了信贷交易的贷款调查.风险评估.贷后管理等工作--所以如果不让其以某种形式承担一定信用风险,那应该怎么能够确保这个机制能够长期有效?" 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P2P的从业人士们也都纷纷站了出来,他们认为银监会在此前"四条红线"监管思路中,把P2P定位在中介机构

P2P监管的框架基本成型

每经实习记者 史青伟 发自上海 近日,一位参与上周P2P监管条例座谈会的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希新闻>记者透露,P2P监管的框架基本成型,或将于本月底公布,但监管细则年内或难出台. 该人士表示,银监会的思路在于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也不希望出现大乱子.同时,银监会引导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要求平台网站必须有风险提示. 据了解,监管方面提出平台不提供担保,P2P机构应明确定位于民间借贷的信息中介,不能充当信用中介.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并没提及不准引入第三方担保. 业内称监管应划定行为红线 前述业内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