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服一个外国巨头公司来与中国公司合作?“你可以问他,除了中国,世界上难道还有第二个市场可以让公司再度腾飞么?”战略咨询和投资银行专家王明夫曾在一次央视的财经节目中谈到,这还是在金融危机时的答案。
现状亦如此,昨晚,神州租车宣布,全球租车巨头赫兹公司(NYSE:HTZ)将战略投资神州租车,并获得神州租车近20%的股权及一名董事会席位。同时,神州租车将收购并整合赫兹在中国的所有租车业务。
傍鬼佬,已不是第一次
回顾最近的那些大额资本投资故事,《沃尔玛搞定对一号店的“限制性收购”,得来不易》算是一宗,在此前的《途家10个月内融资4亿,下一步突袭短租?》一文中亦曾谈到,“途家网A、B两轮融资合计金额达4亿人民币。此轮融资主要来自于“纪源资本”、“光速创投”、“鼎晖投资”、“启明创投”和”宽带资本”,以及“携程网”和全球度假公寓行业巨头“HomeAway”。”与赫兹、神州租车中战略合作相似的是,HomeAway的中国业务,也同样接入了途家这个平台。
这几宗投资案相似的地方在于,首先,投资方与投资标的在产业向有较强的相似性或耦合度,多为国内外相似甚至同类产品,可以直接接入。其次,国外投资方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较大影响力,但在国内同类市场可能由于牌照或市场机遇原因举步不前。最后,投资标的在国内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为何能成?
此次被赫兹投资的神州租车并非秀色可餐,如2012年IPO折戟后,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说法,“实际美国没有机构认购神州租车的股票,此前较捧中国概念股的亚洲投行甚至都没去美国参与路演和询价,所以它不得不放弃IPO。”究其原因则是由于公司由于资产过重存在着“资不抵债”的风险,“最后剩在公司账上的是一堆废旧车辆和几十亿的银行贷款。”在这种大背景下,幸运的神州租车还是在2012年7月融资2亿美元,但比起IPO来,背后的责任与退出压力又重了一番。
在随后的这一年中,神州租车依然是在大规模的市场投放和扩张中度过的,如在诸多飞机场和火车站中的等候座位上都可以看到神州租车的广告,而近期每年2000万人民币的“中超”赞助费,对于一个还在“后创业期”的公司来讲实在算的上是一笔大开销。
如此背景下,神州租车再次依靠外国巨头上岸,为何这桩交易能成?
首先,在资产、能力和客户上有特有优势,可以实现规模经济的横向整合。如赫兹租车在国内的市场虽有动作,但仅覆盖了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五个城市,而这又是中国租车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如果更仔细的话,会发现同样的车险赫兹的价格通常要高出神州、一嗨5成以上,显然这让赫兹很难将中国本土市场打开。在接入神州品牌后,在运营上可以得到较大的改善。
其次,在尽职调查时,数据更有可比性。租车类公司在市场上并不多见,公开信息更是少之又少,在持续的烧钱下,糟糕的报财务表会让投资公司畏手畏脚。但同类公司在做尽职调查时,则有更充分的历史数据来做参考,可以判断一个企业是否能在未来的几年内扭亏。类似的情况至则在京东商城的身上发生过,刘强东曾在2009年初见了40多家VC,都没人给钱。直到碰到雄牛资本。这是由于雄牛资本早期投资苏宁,看了京东财报后,说你财报没有问题,比当年苏宁的好,肯定可以投。
其三,美国股市处于相对高点。虽然中该股一直茕茕孑立,可以看到的是,美国本土股票却在持续走高,因此公司进行一些债券或股权融资则相对“便宜”,由此获得的中国公司股份则同样“偏移”。
最后,中国概念有利于公司股价成长。金砖四国,是每一个跨国公司的最爱,其中中国又是四国中成长、消费力相对健康的国家,因此沾上中国概念无疑可以为国际巨头在本土的股市概念中增加一份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