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败退,印度科技行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The Information网站近期刊文称,Flipkart、Snapdeal和Ola等印度本土科技公司过去两年曾获得过极高的估值,然而在亚马逊和Uber等公司的竞争压力下,这些公司出现了后继乏力的迹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印度本土科技公司的困境?这既有这些公司自身的问题,也有印度市场环境的问题。

以下为文章全文:

在有着“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空气中弥漫着繁华散尽的气息。两年前,国外投资者以极高的估值给这里的创业公司开出了巨额支票。然而目前,许多这些创业公司都陷入到资金紧张的局面中。

许多行业的早期领先者,例如电商服务Flipkart和Snapdeal,以及打车服务Ola,正在国外竞争对手,例如亚马逊和Uber的冲击下节节败退。科技行业领袖和从业者正呼吁政府干预外资公司的攻势。

他们表示,本地“独角兽”公司资金实力很难匹敌美国竞争对手。然而我认为,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多家企业的现高管和前高管表示,当地公司自己给自己造成了问题,从而给国外竞争对手带来了追赶和超越的机会。它们提供大幅折扣,投入巨资用于营销,招聘了过多的员工,同时在决策中更注重增长率而非业务质量。

尽管听起来很难理解,但这样的局面对印度来说是件好事。

印度创业公司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犯错,而不是难以获得资本的支持。这意味着,印度创业公司取得成功只是时间问题。对涉及到线下元素,且依赖本地网络效应(而非全球网络效应)的服务,情况尤为如此。在这类情况下,本土公司天生就能在初期获得领先优势。它们更了解用户特征、文化、基础设施和监管状况。

目前,印度有很多方面都值得赞赏。对民营科技公司融资的监管正在放松。政治家正在探讨如何简化面向小企业的规则。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资正在增加。而印度也有着大量高素质的本土工程师。关键在于,印度本土资金开始试水风险投资。相对于国外资本,这将给本土创业公司带来更大的帮助。

毫无疑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具备较强购买力的印度人口数量不会太多,这将限制科技公司的发展。这意味着,投资者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等到某家独角兽公司完成突破性的投资退出。不过,在借贷、健康、供应链、物流,甚至企业软件领域,印度仍有许多颇具潜力、由风投支持的公司。

激烈的竞争

从纸面上来看,印度对互联网公司很有吸引力,因为这是除中国以外唯一一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超过1亿印度人能说英语。此外,自90年代初以来,对于互联网等监管较宽松的行业,印度已成为国外公司的竞技场。

班加罗尔科技行业教父之一、知名IT外包公司Infosys前CEO南丹•尼尔卡尼(Nandan Nilekani)表示:“这是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中国公司很难将业务扩大至美国,而美国公司也被中国封杀,因此他们都来到了这里。”

然而近年来,投资者过高地估计了印度互联网使用量,以及印度人口购买力的增长。本土互联网公司获得了数十亿美元投资,但这些公司并未带来可持续的增长。知情人士表示,每月使用Ola和Uber等服务的印度用户保持增长,但目前每月基本维持在约700万左右。

这些公司还面临着其他挑战。科技行业从业者表示,他们不得不面对当地政府的腐败问题,某些时候需要贿赂政府官员甚至街头警察,才能避免被骚扰。Times of India集团旗下互联网业务Times Internet CEO高塔姆•辛哈(Gautam Sinha)表示,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仍是阻碍业务发展的重要障碍。与此同时,传统IT外包公司的增长正在放缓,因此有能力吸纳的科技行业毕业生也逐渐减少。

电商巨头,包括Flipkart(账面估值一度高达160亿美元)、Snapdeal(估值达到70亿美元),以及亚马逊总计支出了数十亿美元用于折扣,以吸引约3000万的在线消费者。这一群体是印度的“城市中产阶级”,只占印度全国13亿人口的2%。根据高盛的数据,这一人群的年平均收入约为1万美元。(包括许多年轻人在内,下一阶层群体共有约1.3亿人,年平均收入只有约3000美元)。

对印度公司而言,这样的折扣只是鼓励消费者寻找便宜货,很难建立起用户忠诚度。过去一年,这些公司的销售额维持持平,甚至出现下降,而亚马逊则取得了增长。此外,Flipkart也曝出了消费者体验的问题。与亚马逊相比,Flipkart的发货速度显得不可靠。令人惊讶的是,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Flipkart管理层有意牺牲业务质量,以换取增长。

对于Snapchat,投资人和高管预计,该公司最终将选择出售,而价格将远低于上轮融资时的估值。不过对早期投资者来说,这样的结局已经很好。

Ola(账面估值为50亿美元)此前将精力和资源投向外卖等其他业务,放任Uber在核心的打车市场取得了快速增长。此外,以上这些公司都在与平台上的欺诈活动展开斗争。一部分在线购物者实际上是实体店主。他们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廉价商品,随后通过自己的实体店销售,从中赚取利润。

“数据和分析”的游戏

尼尔卡尼表示,亚马逊和Uber是“执行力最佳的两家公司”。目前,它们正在追上印度本土公司,而这是一场“数据和分析”游戏。亚马逊有能力发现,“某一用户的质量要比Flipkart的用户更好”。因此,亚马逊可以专注于1%的高质量用户,确保这些用户的满意。印度公司缺少类似美国公司的数据科学家。此外一名印度本土独角兽公司的CEO认为,资本,或者说承担亏损的能力,也是美国公司的一大优势。

印度独角兽公司的资本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近年来,员工队伍的快速扩大导致情况变得更糟糕。当地知名创投投资人艾米特•索马尼(Amit Somani)表示,一些公司甚至设置了“办公室主任”的职位。他表示,由于资金持续紧张,因此在对员工队伍进行优化之前,这将带来持续的困扰。近期,Ola裁汰了4.5%的冗员。

在这一过程中,印度公司也学到了重要经验。印度一家独角兽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对我说,他和其他创业者在完成融资后会表现得克制。他们“知道在完成大笔融资之后应该做什么”,以及“不要因为资金充裕就接受更高的估值”。不过,对这些创业者来说,避免在竞争中失败的压力依然很大。

这些创业者认为,自身有责任完成大规模投资退出,例如收购或IPO(首次公开招股),否则就会导致创业公司整体可获得的投资减少。他们迫切希望,印度最终能发展成与中国一样,而不要走欧洲的老路,即本土公司应当掌握最重要的互联网平台。目前,欧洲已被认为是美国的“数字殖民地”。(谷歌(微博)和Facebook主导了印度的网络广告市场。)这些创业者自加的压力或许完全没有必要。尽管印度民营科技公司遭遇了困难,但资金并未枯竭,下一代科技公司没有理由不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功。

尼尔卡尼表示:“将会有更多印度公司兴起,创业生态将会越来越成熟。”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7-30 14:32:33

节节败退,印度科技行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的相关文章

智商过人的科技行业亿万富豪

本文是杜克大学天才识别项目(Talent Identification Program)科学家Jonathan Wai的特约稿件.亚马逊公司CEO.亿万富豪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年轻时就在空间机械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当他在蹒跚学步时,你给他一把螺丝刀,他就能把自己的婴儿床给拆了.再大一点儿后,为了阻止哥哥姐姐们随便进入他的卧室,他居然捣鼓出了一套门禁报警系统.考虑到他童年时在这方面的天赋,你就不会对他在内华达州东部山脉建造的万年老爷钟感到惊讶了.杰克·多西(Jack Dorse

生物科技行业外企扩张或遇人才瓶颈

近期,一些生物科技企业的负责人在招聘过程中发现,一方面是能够迅速进入企业岗位角色的毕业生很难找:另一方面,巨大的投入背后还蕴藏着人才流失的风险. "普通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良好的理论和技术素养,同时也要能实实在在理解市场的需求和企业价值,要达到熟练参与企业生产.运作,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水平还需要企业的极大投入和培养",行业内知名企业凯杰公司的亚太区总裁施晨阳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更为严峻的是,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经验人才,还极有可能被'挖走'."施晨

融资难度加大 印度科技初创企业发展遭遇困境

2月8日,据外媒报道,在科技初创企业蓬勃发展的印度,有迹象表明轻松获得资金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改变. 在过去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快餐递送初创企业TinyOwl Technology Pvt.每单买卖都出现亏损,为了获得快速扩张,其每个月要烧掉投资者100万美元. TinyOwl联合创始人兼CEO哈什瓦得汗•曼达德(Harshvardhan Mandad)表示,他目前正在对公司进行调整.由于上次融资数额低于预期,TinyOwl裁员100人,并关闭了其在印度小城市的运营,还提高了服务价格. 曼达

用数据告诉你,科技行业是否在经历一场泡沫?

科技行业是否在经历一场泡沫? 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现在问这个问题的少了些,因为市场有了一些变化).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证据,可以就事情的双方进行争论.即使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我们依旧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们可以证实的是,如果我们身处在泡沫中,这个泡沫与 2000年 的互联网泡沫完全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不同点是,在 2000年,上市股票的个人投资者承担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冲击.如果现在有泡沫,私有资本投资者和机构可能蒙受的损失最多. 事情变了吗?一年来,为了回答 "我们是否处于泡沫

科技行业巨额薪资抢夺AI人才,初创企业难敌巨头

AI大战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巨头与初创公司各显身手,争得不亦乐,最大的砝码无非是巨额的薪资.最后渔翁得利的显然是稀缺的AI人才.日前,<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聚焦了日益白热化的AI人才争夺战.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为您做如下编译. 几乎所有的大型科技公司都有"人工智能"项目,他们愿意向专家支付数百万美元来帮助他们完成这一项目. 相比比行业巨头,硅谷的初创公司一直有一个招聘优势: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可以给你股票期权.如果公司成功的话,你将一夜暴富. 现在科技行业的人工

莫博士:谷歌的大胆举措将改变科技行业现有格局

谷歌Pixel/Pixel XL手机系列 北京时间10月6日消息,美国著名科技产品测评专家沃尔特·莫斯伯格(Walt Mossberg,俗称"莫博士")今天撰文,全面分析了谷歌推出自主品牌硬件产品的举措对苹果等其他科技巨头的影响.文章指出,随着谷歌推出自家硬件产品,苹果终于有了势均力敌的对手,而三星Gear VR将与Daydream展开激烈竞争.与此同时,亚马逊Echo则遭遇Google Home的巨大挑战,而Facebook也将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领域与谷歌进行正面较量. 以下为文章

盘点科技行业最具创意的25个人

盘点科技行业最具创意的25个人 发表于2013-03-20 10:18| 次阅读| 来源CSDN| 0 条评论| 作者钱曙光 科技创新GoogleiPhone创始人开源 摘要:竞争优势的秘密是创新,公司文化应该提倡创新,而这种创新将导致竞争的成功.美国知名媒体Business Insider最近评出了科技行业25个最具创意的人,这些人改变了游戏规则,开发激动人心的技术,设计各种奇妙的新产品,创办能够影响整个行业的公司. 日前,美国知名的科技媒体Business Insider(BI)评出了科技行

2016年度太和顾问北京高科技行业人力资本数据信息发布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平稳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的平稳降温,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人力资本策略的制定与执行,是企业整体管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乎企业生死存亡.所以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将人力资本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层面.据太和顾问2016年度数据调研显示,有65%的企业正在或即将经历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探寻新的组织管控模式,创新的招聘渠道,薪酬精细化管控等,利用这些创新的管理手段,去支持和配合企业业务战略的发展. 高科技行业:行业深度整合,人才竞争加剧 据太和顾问2016年度整体薪酬调研结果

广告科技行业为何正在疯狂整合

在过去两年中,如果你留意过广告科技行业,你就会发现这个行业发生了很多的事情.这个产业中的企业正在疯狂整合,不断有收购新闻爆出.我们先来看几个科技广告行业中的几次比较重要的收购: 2013年8月:Millennial Media斥资2.25亿美元收购Jumptap: 2013年9月: Twitter斥资3.5亿美元收购MoPub: 2014年1月: Facebook斥资5亿美元收购 LiveRail: 2014年5月: 谷歌收购Adometry,收购价格未公布: 2014年7月: 雅虎收购 F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