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也有问题:数据量增加远超摩尔定律需要“智能遗忘”

大数据的问题之一是太过于关注当前,而忽略了即使最近的过去。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经济领域和人类行为的大量数据采集中,存在着一个违反直觉的弊端,而这会使我们忽略历史的教训。

你或许很熟悉这样一个统计结论:世界90%的数据是过去几年里产生的。事实上,过去三十年中,全世界的数据量大约每两年增加10倍——远远超过了计算机领域的摩尔定律。

这样的信息增长速率会带来一些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现时的数据量总是远远超过即使最近的过去。想象你正在通过一本相片簿回顾人生的头18年,假设在两岁时你有两张照片,如果信息增长速率与世界数据量相同,那么在你6到8岁时,你会有惊人的2000张照片;10到12岁时有20万张照片;而在16到18岁时,照片数量会达到2亿张,相当于在最后两年中,每秒有3张以上的照片。

当然,这并非是全球数据增长情况的完美类比。首先,世界大部分数据的增长源于有更多的人创造出了更多的信息来源,同时伴随更大、更精细的格式。不过,有关比例的观点还是成立的。如果你像前述的例子那样回顾以往的记录,或者试图进行分析,那距离越久远的过去就会变得越无关紧要。

这就是目前采集和分析大数据时所面临的问题。当你开始以更长远的视角往前回溯时,会发现近期的事情太多,而以前的事情太少。短视是结构性的,对短期趋势的过度估计是压倒性的,同时却忽略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需要考虑社会科学中有关“近期偏差”(recency bias,又称近因效应)的研究发现。近期偏差是指在判断趋势时,认为未来事件与近期体验更加类似。这可以说是某种“可利用性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不恰当地以最容易被知觉到的信息来作为思考的基础。这还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学特征。举例来说,如果在你居住的地方,过去几年中夏季都异乎寻常地寒冷,你 可能会认为夏天正在变得更冷——或者说你当地的气候正在变冷。事实上,你不应当把任何东西都塞到数据里分析。你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视角,才能认识真正有意义的气候趋势。在短时期内,你最好不进行任何猜测。不过,我们之中又有谁能真正做到这点呢?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复杂的趋势正是如此:股票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的成功或失败、战争或和平、国家关系、帝国的崛起和衰落等等。短期分析不仅不够扎实,而且毫无益处甚至会带来误导。看看2009年金融危机即将到来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经济学家信誓旦旦地宣称这一事件不会发生。认为从那种时间尺度的数据就能做出扎实的预测,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

我们还应当记住,在决定哪些数据是保存还是删除的时候,新颖性往往会成为主要的考虑因素。旧的淘汰,新的进来,在这个搜索算法本质上偏向于新鲜事物的数字世界中,这是明显的趋势。从高等法院的裁决,到所有的社交媒体服务平台上,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已经失效的网址。对当前的偏好已经渗透到我们身边几乎所有的技 术中,大多数人已经习惯用个四五年就把原本光鲜亮丽的机器抛弃。

怎么办?这不仅是一个如何更好保存旧数据的问题——尽管这并不是个坏主意,想想我们现在还有什么东西能保留10年的。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关系到确定哪些东西值得优先保存,如何在知识的名义下,确定哪些信息最有意义。

或许我们需要的是“智能遗忘”:让我们的工具变得更会放弃最近的过去,从而在整体视角上保持更大的连续性。这有点像是重新组织一本相片簿,尽管加上了更多的 数学方法。什么时候两百万张照片的价值比两千张照片更低?什么时候较大的样品覆盖的范围反而较小?什么时候细节水平能提供有用的质疑证据,而不是虚假的自信?

许多数据集是无法缩减的,而且在完整的情况下才最宝贵,比如,基因序列、人口统计学数据、地理和物理学的原始观测数据等。科学性越弱,数据规模与数据的质量更可能呈现负相关,此时时间本身就成为更加重要的过滤工具。我们如果不仔细选择过去保存下来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那它们就会悄无声息地淹没在如今日益增长的噪音之中。

今天的企业、个人和政府机构都能够获得比以往(甚至就在几年前)大许多数量级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处理时间。利用越来越高效的工具,董事会成员、首席执行官、政府官员等决策者可以就已有的信息提出更有意义的问题。单纯的堆积不是问题的答案。在一个数据量越来越大的时代,如何选择不知道哪些事情,与选择做什么事情一样重要。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11-06 17:41:09

大数据也有问题:数据量增加远超摩尔定律需要“智能遗忘”的相关文章

大数据时代:挖掘飞行数据价值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航空公司也同样拥有大量的数据,仅飞行数据就可以包含QAR(快速存取记录器)数据.运行签派数据和飞行计划数据等,数据规模巨大.然而,掌握这些庞大的数据信息只是基础,将这些有含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挖掘其价值才能达到帮助航空公司经营决策的目的. 从2011年开始,山东航空公司尝试综合集成QAR.运行签派.飞行计划等飞行数据,搭建飞行数据综合利用系统这一综合平台.2013年,该系统建设完成.山航利用该平台监控临时航线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临时航线.2013年,山航全年缩短飞行距离

【数据蒋堂】1T数据到底有多大?

一英里不是个很长的距离,一立方英里相对于地球也不会让人觉得是个很大的空间.然后我说,这个空间内能装下全世界所有人,你会不会觉到很惊讶?不过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美国作家房龙在一本书里写的. 业内有个著名的数据仓库产品,叫Teradata,20多年前起这个名字,显然是想给人能处理海量数据的感觉.可现在,论用户还是厂商,谈论数据量时都常常以T为单位了,动不动就有几十上百T甚至PB级的数据.似乎T不是个多大的数,多几个几十个T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T有点像上面说的立方英里,是个挺大的数.很多人对它没有多

5大架构:细数数据平台的组成与扩展

导读:One size does not fit all! 数据处理平台已不集中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各种其他平台层出不穷,也各有其适用范围. 从哪些角度去理解各种数据处理平台的设计思想及发展演进呢?下面我们从几个角度讨论一下: 一.单机存储引擎设计(数据的位置)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我们处理数据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管理数据的位置,管理数据在CPU的位置,数据相对其他数据的位置.CPU特别适合处理顺序性操作数据指令,这样他可以进行数据预取.但是随机读取操作使得预取功能几乎失效,好多预取到缓存.前端总线

大数据不止是统计数据那么简单!

统计无时不在,从结绳记事到今天的大数据,统计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也在不断创新,统计学作为一门系统研究数据的学科,在不断丰富与完善.大数据时代来临,统计如何应对新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回顾历史,不忘初心,以开放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继续前进,让统计在大数据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普遍的定义认为,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研究如何收集数据,并科学地推断总体特征.普查作为最古老的数据收集方法,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据记载,22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开展了第一次人口普查.17世纪中叶,

你需要的不是大数据 而是正确的数据~

本文讲的是你需要的不是大数据 而是正确的数据~[IT168 编译]"大数据"这个术语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新兴企业抑或是传统企业,都正在参与着这个"游戏".海量的用户数据正在被各个网站大规模收集利用,有的公司为了能与客户交流,甚至不惜利用庞大的文本交流数据建立算法. 但实际上,我们对大数据的痴迷,往往也会产生误导.是的,在某些情况下,从数据中确实能够获取到有价值的东西,但其实数据的大小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找到正确的数据才是关键. 无关乎数据的大或小

在阿里召集的数据群英会上,数据先锋们都怎么看“大数据”?

2014年3月7日,阿里巴巴对外开放的数据峰会"2014西湖品学大数据峰会"在杭州召开.会上,阿里巴巴方面披露了目前该公司的数据储存情况. 目前在阿里数据平台事业部的服务器上,攒下了超过100PB已处理过的数据,等于104857600个GB,相当于4万个西雅图中央图书馆,580亿本藏书.仅淘宝和天猫两个子公司每日新增的数据量,就足以让一个人连续不断看上28年的电影.而如果将你代入成服务器,你处理的数据量则相当于每秒钟看上837集的<来自星星的你>. 目前全球仅有两三家公司计

大数据离企业用户到底有多远?

未来是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因此成为一项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近两年的政策利好,使大数据市场再度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像"44ZB(泽字节)"这样的惊天数字(业界流传的截至2020年全球大数据规模)因此反复出现在各种大数据会场的电子屏上. 一股焦灼的情绪随之在全产业漫延,还没弄明白怎么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呢,大数据又成了另一个新的困扰,一位行业用户曾感叹,"出去不说两句大数据都感觉自己落伍了."而不少医院行业用户直接的反应就是,"小数据

受大数据技术刺激 公民数据科学家正紧俏

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一提到大数据,人们立刻会想到的就是数据科学家,这是一个被财富杂志誉为21世纪最性感的职业.然而,数据科学家做为大数据起步阶段的工作岗位,其重要性必然会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臻完善而逐渐降低,公民数据科学家必将兴起,大数据分析不会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上,它必将民主化,人人都能做大数据分析. Dell Statistica部门的首席研究官Shawn Rogers在一次采访中谈到:2016年将会是公民数据科学家年,因为业务用户需要一种民主化的方式来进行大数据数据分析.不是每个公司能负

大数据时代说来就来 数据垃圾变黄金

大数据时代是指以大数据为驱动,影响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模式的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是高容量,高速度和高品质的信息资产,需要新的处理形式,其难以采用常规工具进行采集和处理,大数据时代里,常利用软件工具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运用,借此帮助进行决策.洞察发现和流程优化. 大数据时代的迟到 一般来讲,大数据的概念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大数据一词在当时就已经开始流行.而知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在2011年提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正式代表着大数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