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传统企业的人告诉我:我们也很焦虑

不止一次,传统企业的人告诉我:“我们也很焦虑。”可能最近两年以及未来几年都是传统企业最为焦虑的时期,相对的,也是创业者最好的时机。当今中国,生机勃勃,新商业变革如火如荼。尽管中国的社会环境和监管环境对民营企业不是特别友善,不过,创业者依凭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像野草一样,稍有缝隙便发展、壮大,挣出一片天地。

我认为,最近两三年,因为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各行业的新商业变革,可能是近20年创业者最好的时代。

创新工场管理合伙人汪华的观点更为大胆,他说,如果以百年的历史眼光来看,我们说不定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浪潮里,未来短短的二三十年内,人类将会生另外一个巨大的变迁,可能10%左右的人从事农业,20-30%的人从事工业和传统服务业,50-60%的人可能从事现在未知的产业,可能其中一部分是从事纯精神享受的生产。

上个周末,我早晨6点半出发,赶去香山参加活动,提前用打车软件嘀嘀打车预约出租车,司机当天如约等候在小区门口。自从有打车软件之后,我出行越来越方便,尤其是凌晨五六点出发赶去机场的时候。打车软件也改善了出租车司机的效率,通过打车软件给他们带来的订单占一天收入的20%,还减少了他们的空驶率、油耗,特别是在城郊结合部,如果没有打车软件往往跑空车。

嘀嘀打车在2014年春节前后和它的竞争对手快的打车发起了补贴司机和乘客的营销战役,打得昏天暗地,背后是两家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竞争。这场激烈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在线支付入口争夺战,只是互联网金融的局部战役。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首的互联网金融,正在向一贯保守、傲慢的传统金融业挑战。它们不仅仅吸纳大批社会闲散资金,还准备消灭现金以及信用卡的使用。

互联网金融又不过是当下中国新商业变革的冰山一角。新商业变革无孔不入,教育、传媒、医疗、零售、电信等领域都正在发生或者酝酿着颠覆性变化。

长久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强势政府的统御下,改革的主导者是政府。这一轮新商业变革,科技公司正在通过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带来破局、变革的机遇,成为市场经济中最为关键的参与者。变革的主导者是活跃于新经济舞台中央的新生代企业家。即使是金融、电信等既得利益集团强大的领域,也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生代企业家的有力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着结构性调整的问题,旧有的经济格局很难改造,不如另走一条新模式,打造全新的新经济,而不是改造。新经济的路闯出来了,旧有的经济格局势必跟着变化。企业家精神就是冒险精神,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走出新路子,而不是等着政策规划好了才认为机会来了。事实上,只有那些被政策忽略的地方,才是企业家的机会。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就在这里。

所有用户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所有效率低下、交易成本过高的,所有被监管过度的领域,在未来都有被创新颠覆的可能。

就算是我以前从事的传统媒体行业,也是变革的对象。去年底我拜访了几家公司的创始人,他们都说:基本不看纸质内容了,甚至PC也看得少了,手机的信息已经看不完。三个月前,我离开已经从业十多年的传统媒体,独立创业,成立了李志刚工作室,围绕新商业变革,为创业人群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包括文章、书、企业家视频访谈等等。

前几天在北京香山参加好未来组织的:重构学习-“未来之星”在线教育CEO创业营活动。CEO们大多是1983、1984年左右的出生的,现在是80后甚至是83后创业的时代了。

无独有偶,近几个月我见了若干个83年出生后的CEO。依托新技术革命,他们在移动互联网、租车行业、互联网金融、信息资讯、在线教育等领域正在进行一场对传统产业(包括PC时代的互联网)的革命。他们有的已经用户过亿,有的估值几亿美元甚至更高,短短两三年,他们就达到了他们的前辈需要近十年努力才能达到的高度。

《异类》一书提到,富豪和其出生年代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富豪从他出生那一天起,他成为富豪的概率要比其他时代的机会大很多。比如,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埃里克·施密斯(Google前CEO)都是1955年左右出生,他们成长的1975年前后,正好赶上了个人计算机大爆发的时代。更远一点,像百年前的美国富豪,洛克菲勒、卡耐基等人,他们出生于1840年前后,他们成长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好是美国历史上经济发生最大变革的时代。

中国企业家中,我发现,很多成名于近二十年前的企业家,不少出生于1963年前后,比如俞敏洪(1962)、张近东(1963)、潘石屹(1963)、马云(1964)、张朝阳(1964)……他们成长、创业时,正好赶上了1992年后的改革开放以及之后的中国互联网诞生。

引领中国这一波新商业变革,中坚力量就是来自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初出生的创业者。他们出生于中国市场经济兴起的时代,成长于中国互联网大发展的时期,在他们十几岁、二十岁的时候,互联网便成为他们熟练使用的工具,自由、平等、开放的互联网精神浸染了他们的思想。他们在生活中、工作中深切体味到传统行业的种种不便、效率低下的地方,他们在互联网和传统产业交接的边界,发现了创业的缝隙。

他们是中国新商业变革的主力军,也是新一代的商业领袖。他们以颠覆者的姿态跃上市场经济舞台的中央,宣告,我来了。

时间: 2024-10-24 00:39:47

不止一次,传统企业的人告诉我:我们也很焦虑的相关文章

2014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考验:转与不转都易死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所有传统企业都有非常严重的危机感,就是大家突然都找不到路标了!都不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转型?未来之路如何走?利润好的企业发愁,利润不好的企业更发愁.企业最大的危机,不是当下的利润多寡,而是对未来能否清晰把握.总结下来,中国传统企业在2013年遭遇的核心问题有10个方面.而i黑马观察到传统企业正陷入囚徒困境之中,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户口夺食了,另一方面,想要转型却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 第一:传统营销的势没有了 不管在哪个行业,传统营销都找不到"势&qu

B2C之传统企业十道题

七月的一个炎热的上午,我正在QQ上的若干个电商群里潜水看各位同学吐槽八卦黑公司骂老板看的不亦乐乎,整天说工作的艾瑞电商公司群里SUNNY同学发了一大坨文字,一看是总结的传统企业做电子商务的八个问题,总结的还挺有代表性,有点意思,我便又加了两个问题自问自答一下.这些问题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毕竟不同公司的基础条件和目标不同,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  电子商务市场:做存量转移,还是做增量? 正常的企业当然是做增量市场,做存量转移的企业只有三种:线下销售服务成本过高: 黄昏产业和被经营不善被逼入绝境的

传统企业如何进行互联网转型?中石化的秘诀看这里

在2016杭州云栖大会的第二日,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互联网及协同应用副总经理刘依群在企业互联网转型峰会分享了<中石化互联网转型思考与实践>,他主要介绍了搭建统一电子商务及客户关系管理电商平台的必要性.中国石化两化融合总体蓝图.企业共享平台架构.共享中心的建设策略.分库分表设计思想以及中石化共享平台应用案例. 以下内容根据演讲PPT及现场分享整理. "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级战略任务,如何跟外部的用户进行沟通,如何形成对外的生态环境变得非常重要.在完成了企业智能制造和

张近东:唯一看透传统企业如何电商的人

传统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24095.html">零售企业电商化的概念已经炒了好几年,也有很多品牌企业和零售企业纷纷建立电子商务部门,开网店,做推广,发快递.可以总体来说大都以失败而告 终.失败的原因无非是大家所说的没有电商基因,老板左右互搏,害怕影响做习惯的线下业务.因此就自然而然的会有很多人认为苏宁易购的云商概念没戏,笔者并 不了解苏宁实际的电商战略执行流程,也不想去讨论苏宁该如何做推广,如何改善用户体验.有一点令笔者很佩服的就

传统企业业务员如何突破瓶颈 利用seo突围

传统企业这几年来,借助于网络营销的互联网平台,已经从中获了丰厚的回报,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较为突出,而且依赖的程度越加明显. 笔者在从事网络营销工作当中,接触了相当多的传统企业主,也越加深刻的感受到网络营销的魅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自身在不断的进行深度的网络营销,也导致传统业务员上门拜访进行推销产品签单的机会大大减少.因为有了网络,人们可以进行全面的价格对比,从而选择的厂家更多,选择余地也更大.笔者上次去回访一家客户的时候,特意的与他们的业务人员进行了沟通.该企业在09年时,就由笔者公司进行了网

传统企业为什么做不了seo

最近,李开复在微博上发表言论说:"传统企业收购互联网公司的话,收一个死一个",我看了之后很有感想,实际上传统企业不要说运营互联网公司,即使是针对自己的网站做一下seo优化都非常艰难,鲜有非常成功的例子. 那么究竟为什么传统企业做不了seo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和非常多的同行交流过这个问题,按理说,传统企业一般都资金实力雄厚,在其实体业务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优势和经验,不过是转换一下平台而已,但是,偏偏困难重重,究竟本质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总结了一些,以供大家参考和交流. 我在2009年

传统企业和传统产品转型互联网产品平台模式的那些事

摘要: 从事产品经理这些年以来,大到主要负责三茅招聘软件平台和美赛达B2C/APP商城的产品规划,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小到移动端各种行业的APP产品规划和运营,和一些运营平台服务型产品 从事产品经理这些年以来,大到主要负责三茅招聘软件平台和美赛达B2C/APP商城的产品规划,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小到移动端各种行业的APP产品规划和运营,和一些运营平台服务型产品.前几年大多是互联网产品做得居多,这些年反到挑战了一些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服务型产品的设计,这些经历和艰辛是对自己职业阅历和挑战力的又一次提

传统企业的电商生死局:胆识手段缺一不可

本以为是一场华丽的转身,谁知,真正到来的,却是一场血拼.这几乎成为传统企业大佬的共同心声――转型电商,用心.用力不少,结果却福祸难料. 毫无疑问,阿里生态成型,独领风骚:京东背靠腾讯,剑走偏锋:随着两大电商平台先后上市,电商的第一波浪潮结束,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口中"无电不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可以预见,电商的第二波浪潮将是各种传统商业的"触电",但关键是,没有现成的"样板",大家只能在混沌中摸索,有人费心耗力,方向对了,成了&qu

传统企业尴尬沦为为电商背书的命运

硅谷网6月5日讯 百度CEO李彦宏"互联网正在加速淘汰传统企业"的余音未断,不少传统企业和商家又不幸扮演了"委屈小媳妇"的角色:就在六大电商6月价格战硝烟弥漫之前,京东和阿里曝出"让商家二选一"的争执,而事件背后传统企业 沦为互联网电商背书的命运更显尴尬. "二选一"似乎是个逻辑成立而真相迷离的事情,站出来开炮的京东商城也曾在去年遭遇类似指责.但无论如何,在价格战的层面,电商平台性质的互联网企业始终站在眼球经济的最顶端,对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