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网瘾“江湖疗法”要被严格约束

CFP供图

  晚报记者 秦川 报道

  刚过完年,一张贴在网吧门口的特殊“通缉令”火了。一位母亲在10余家网吧贴上了儿子的正面照片,留下手机号码,痛呼“请禁止他上网”,这引发起了母爱和人权的争议。

  就在几天前,文化部等15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宣布将从政府、学校、网游运营商、第三方支付等多方入手,出台一套干预">未成年人网瘾的解决方案。而此前部分令人闻之色变的电击、针刺等戒网瘾“江湖疗法”,也将被严格约束。

  沉寂了两年的“网瘾”话题,再次被炒热了。对于该方案是否能真正奏效,受访的网游业者多持冷眼观望态度。

  政府欲在三年内防治网瘾

  不久前,文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国家15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出台关于网瘾的防治方案,欲研制一套有效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网瘾的解决方案,完善网瘾综合防治制度。

  “网瘾如何界定?这最早其实是美国精神科医生伊万在1995年创造的一个恶搞词汇,但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后,却成为令父母深恶痛绝的公敌。 ”IT分析师苏哲表示,这是中国互联网普及和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社会现象,在西方并无太多参考案例。

  根据这份“三步走”的战略文件,政府近期的目标是出台一个本土化的预测和诊断测评系统,明确网瘾干预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监管职责,同时介入网游的先期研发,对其进行“引导”。在未来两到三年间,将于各地展开重点调查,为网瘾的研判提供数据支持。

  在这轮浩大的“网瘾战争”中,多个环节均被牵扯其中。公安机关要为“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的身份验证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实名验证工作提供支持,通信管理部门负责备案审查,央行则需对为违法网游提供支付的机构进行处罚。

  争议“江湖疗法”或将退出

  2008年,“网瘾”进入公共视线,当时北京军区总医院将网瘾纳入精神病范畴,并于次年发布《家庭预防网瘾指南》,在网上引起强烈争议。

  “每周上网时间超过40小时,就可认为是网瘾。 ”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的一条“网瘾诊治标准”让不少网友雷得外焦里嫩,自嘲“原来大多数白领都是精神病”。

  而2009年5月媒体对 “电击教授”杨永信的曝光,将“网瘾”争议推向高峰。时任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网络成瘾戒治中心主任的杨教授,对网瘾青少年采用电击、低频脉冲等方式“治疗”。 “患者”哭诉称,吃巧克力、上厕所锁门等86条禁令,违者会受到太阳穴上贴贴片、接电源的可怕惩罚,让公众为之震惊。

  除了遭到卫生部发文叫停,杨永信申请的“治网瘾神药”等中医疗法专利此后同样遭人肉搜索。在舆论的压力下,这一措施也没有付诸临床。

  记者注意到,在15部委的最新通知中,特别强调要通过立法明确网瘾干预机构的设置门槛和管理方法,对违法设立的机构要及时整治,杜绝违法执业和超范围执业;涉及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需符合《精神卫生法》的要求。这也意味着,那些争议性的“江湖疗法”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被揪打的不见得是“真妖怪”

  对于主管部门的发文,不少受访的网游厂商已及时给出积极的程式化回应。

  “我们从2007年就开始实施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已经实施将近8年。我们相信,这个方案的实施,无论对企业对行业对社会,从长远来看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盛大游戏昨天就此事作出这番表态。

  但在网游业者私下看来,这份长达几千字的通知,绝大多数内容还是老生常谈。 “说了好几年,拿出来的还是一个随便搜个身份证就能破解的防沉迷系统,或是繁琐的版署审批制度,究竟这次有何新意,我完全没有看懂。”一位游戏业者私下表示。

  时至今日,不少网游厂商和玩家仍十分反感 “网瘾”的帽子,这在杨永信的维基百科词条中也可见一斑。某款网页游戏中直接设计了敌方头目“羊角兽”,拥有 “微电流”技能,广告上更直接声称 “挑战羊叫兽”,嘲讽意味明显。而部分偏激玩家口中与“杨教授”齐名的 “陶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陶宏开本人也坦言,目前国内各种戒网瘾机构泥沙俱下,大多数都不正规,实际效果很难评估,这是亟待改善的现状。

  游戏时评人老姚感叹,从 “电子海洛因”到 “网瘾”,中国的应试教育并未足够重视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很多家长也没有 “和孩子做朋友”的观念,当未成年人在虚拟世界追寻友情、成就感的过程中受伤时,社会统统把罪名归结到游戏,这显然是欠妥的。 “就像最近热门电影 《西游—降魔篇》中所描述的,被揪打的不见得是真正的妖怪。”

时间: 2024-10-23 01:43:45

治网瘾“江湖疗法”要被严格约束的相关文章

国外“阳光”疗法治网瘾

德国:让父母也参与进来 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2003年在博腾哈根市建立了全球首家网瘾治疗所.网瘾诊所的治疗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艺术疗法,如绘画.舞台剧.合唱等:二是运动疗法,如游泳.骑马.静坐.按摩.蒸汽浴等:三是自然疗法,如种花.种菜.自己动手洗衣做饭等,接触大自然,以帮助孩子们远离"旧环境",引导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 诊所的很多课程都需要家长参与,让孩子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同时让父母学会如何与孩子建立沟通.除了进入网瘾治疗所外,德国治疗网瘾的手段还有很多,如防网瘾食品.网瘾治

卫生部叫停电击治网瘾

本报讯 (记者吴鹏)日前,卫生部发出通知称,"电击治疗网瘾"技术的安全性尚不确切,暂不宜应用于临床,因此要求停止该疗法的临床应用. 电击治疗安全性不确切 日前,媒体报道称,山东临沂市精神病医院医生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利用电击治疗网瘾. 报道中,杨永信称,他独创的"醒脑疗法"是用1-5毫安的电流通过脑部,这种刺激治疗网瘾,会造成疼痛,但非常安全,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伤害. 日前,卫生部向山东省卫生厅发出通知称,近来,该省临沂市精神病医院开展的"醒脑电击治疗网瘾

电击治网瘾防二次伤害

电刺激厌恶疗法:是将被治疗者的不良行为与电刺激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一旦这一不良行为出现就予以电刺激,使被治疗者产生厌恶体验. 近日山东临沂市精神病医院医生杨永信利用电击治疗网瘾引发诸多争议.有亲历者形容这一治疗方法"生不如死".7月13日,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发布<关于停止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临床应用的通知>,对近期各地相继出现的"网瘾电击疗法"做出暂不宜应用于临床的研究结论,要求各地立即停止该项治疗. 但对疗法的争议仍在继

新京报:网瘾凶猛治网瘾更凶猛

最近"网瘾治疗"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据央视报道,在我国戒除网瘾已经悄然成为了一门拥有300多家机构,规模达数十亿元的产业.在缺乏监管的灰色地带,各种激进手段不断爆出,其中以临沂"网络成瘾戒治中心"和该中心主任杨永信的电击疗法最引人关注.网瘾是不是精神疾病?如何界定?是否需要治疗? 问题1 "网瘾"是精神病吗? 陶然:成瘾并危害其社会功能就是疾病 新京报:您一直主张将网瘾归入到精神病范畴,对吧? 陶然:是的.世界卫生组织有明文规定什么叫疾病,给自

外媒惊叹中国网瘾电击疗法有人借机捞钱

日本媒体:难以置信!中国居然用电击疗法治疗网瘾!? 中国的网络利用者约为3亿人.其中,网络游戏的使用者约为4000万人.而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极为频繁,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访问诊所.诊所收治的以16周岁以下的男孩居多. 网瘾孩子们的监护人希望,封闭网吧,同时希望推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一天玩网络游戏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的相关系统. 德国媒体:电休克疗法治网瘾遭批判 中国一家医院用电休克疗法治疗年轻人的网瘾.医生把电极固定在患者的太阳穴和手指上,然后用电流冲击上述穴位,试图"治愈"患者的网

电击治网瘾:监护权是“保护伞”吗

山东省临沂市精神病医院医生杨永信利用电击治疗网瘾已被卫生部叫停.但由此产生的争论并未停息.不少曾接受治疗的网瘾患者对杨永信进行了全面批判,但陪护孩子一起治疗的几百名家长则态度相反.面对一些孩子反映"生不如死"的电击治疗,家长认为没什么不安全,且有效果.甚至"叫停"后,仍有不少家长带孩子去接受治疗. 家长有权利强行押解孩子去医院,接受电击治疗吗?应"家长要求",医院对其采取强行禁闭.电休克等方式治网瘾的孩子,特别是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是否构成非法拘

治网瘾成医疗机构敛财旗号:接受治疗效果不佳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李莉 实习生 林恒华 近日,山东省临沂市精神病医院医生杨永信利用电击治疗网瘾已被卫生部叫停,但由此产生的争论并未停息.<信息时报 健康周刊>上周报道后,随即收到数十名家长的来电,他们纷纷表示,杨永信网瘾戒治中心只是诸多"网瘾戒治机构"中的一个代表,在社会上存在不少医疗机构或个人,打着"治网瘾"的旗号,对"网瘾患者"进行所谓治疗,不少青少年在接受"治疗"后不但收不到效果,甚至造成二次创伤.这些

上海治网瘾倾向社会综合治疗

针对卫生部发出的停止"电击治疗网瘾"技术的通知,沪上一些医疗机构均表示,这项技术由于其安全性尚不确切,因此一直未应用于临床.与之前的植入电极治疗厌食症甚至戒毒相比,网瘾的治疗主要还是依靠心理辅导外加药物帮助未成年人摆脱网瘾. 据沪上一位神经内科专家介绍,电刺激厌恶疗法,就是将被治疗者的不良行为与电刺激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一旦这一不良行为出现就予以电刺激,使被治疗者产生厌恶体验.针对未成年人存在的网瘾问题,本市医疗机构一般是通过心理指导.建议或帮助,外加服用药物的方式进行,"网

卫生部要求停止电击治网瘾

本报讯(记者贾晓宏 实习生阮晓芳)卫生部昨天通知,对近期各地出现的"网瘾电击疗法"做出暂不宜应用于临床的结论,要求各地立即停止该治疗. 针对近来广受社会关注的"醒脑电击疗法"治疗"网瘾",卫生部专门组织专家就该诊疗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和论证.专家一致认为,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国内外并无相关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暂不宜应用于临床.卫生部要求各地停止辖区内有关医疗机构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临床应用.